腰疼刮痧刮那个部位的 慢性腰肌劳损刮痧疗法
腰疼刮痧刮那个部位的 慢性腰肌劳损刮痧疗法
1.用刮痧板拉长刮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重点刮脾俞,命门,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及腰骶部八髎穴和腰俞等,用泻法刮至出痧。
2.然后刮腰部压痛点,先用补法刮拭,再用泻法加强刺激至出痧。
3.最后刮下肢后侧,重点刮殷门穴,委中穴,承山穴,要循经拉长刮至出痧。
中老年人怎样缓解腰痛
后头部
人体的后头部顶枕带是腰部反射区,此处刮痧不需涂抹刮痧油,用刮痧板轻轻上下反复刮拭,寻找和重点刮拭疼痛敏感点即可,以头部皮肤微微发红或感觉发热为度。
手背部
腰椎的手部反射区在手背第三掌骨处,可先涂少许刮痧油,再沿手腕到指尖缓慢刮拭手背,若感觉刮痧板下疼痛,或有凹凸、沙砾、结节状物,须重点缓慢刮拭。
膝窝
膝窝可以采用拍打和刮拭两种方法,取俯卧位或手扶椅背站立姿势,膝关节放松,在膝窝部位涂匀刮痧油,再轻轻拍打膝窝,范围涵盖膝窝内的委阳、委中、阴谷三个穴位,注意拍打力度由轻渐重,每拍1下休息2秒。中老年人怎样缓解腰痛?对疼痛敏感者也用刮痧板的长边轻轻刮拭膝窝。
腰部
在后腰处先涂刮痧油,然后从上向下刮拭,刺激腰部命门、肾俞、志室、腰眼等穴位,边刮边寻找有疼痛、结节、肌肉紧张僵硬等阳性反应的区域,重点刮拭。
足部
在足弓处涂刮痧油,用刮痧板的长边刮拭足跟前的腰区,方向是从脚趾刮向足跟,对有疼痛感或有结节的部位重点刮拭。
腰痛者每天刮拭15~30分钟即可,不要过分追求出痧。此外,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腰部外伤24小时内以及腰部骨折者不宜刮痧;感染性皮肤、糖尿病患者皮肤破溃处也禁刮。刮痧后应注意保暖、避风,适当补充水分,以促进代谢。
刮痧多长时间一次合适呢?
每次治疗刮痧不应超过30-40分钟(指用速度缓慢的平补平泻法刮拭)。初次治疗刮痧时间应适当缩短。体质弱或形体瘦弱者总体刮痧时间应当少于20分钟。同一部位两次治疗刮痧时间应间隔5-7天,原侧是皮肤无痧斑、被刮处用手轻触无痛感时方可进行第二次治疗刮痧。
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
痧消退的时间快慢与被刮者体质、病情、出痧部位、痧的颜色和深浅,以及刮痧次数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经常在家里刮痧拔罐,觉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实际是不对的。拔罐的时间5分钟到10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过了时间有相反起到作用。刮痧时候一个部位刮20次,刮太多也不好,有人追求出痧不对,拼命刮痧,刮痧有些人不适合刮痧,身体虚弱人不能刮痧,重病人不可以刮痧,瘫痪人不能刮痧。肚脐周围不能拔罐因为肚脐是人体元气都在这里。有一个人他老婆给他拔罐结果他老婆忘了时间。结果拔1个时候,后来他腰不疼,可是就留下一个毛病腰里面漏风。好像发烧盖被子发汗,出大汗也不行,要是全身出大汗,那就是发高烧了,反而发高烧了。这么事情不要太过头就不好了,应该是身体上威威出汗才好。因为是和拔罐是泄法,泄太厉害会人体把伤元气。
刮痧疗法禁忌:
1、凡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禁用本疗法。
2、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均不能用本疗法,如初愈也不宜采用。
3、饱食后或饥饿时,以及对刮痧有恐惧者忌用本疗法
4、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症等不宜用泻刮手法,宜用补刮或平刮法。如出血倾向严重者应暂不用此法。
5、新发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须待骨折愈合后方可在患部补刮。外科手术疤痕处亦应在两个月以后方可局部刮痧。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疤痕局部处慎刮。
6、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刮,可在肿瘤部位周围进行补刮。7、刮完一次,务必在痧退以后再在同一部位刮痧。
从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每个部位刮痧时间最好是3-5分钟,最长不能超过20分钟,所以,以后大家去刮痧的时候就不要以为刮痧时间越长越好了。
刮痧一次多长时间
刮痧是中医常见保健疗法,去刮痧的人常常认为刮痧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每个部位刮痧时间最好是3-5分钟,最长不能超过20分钟。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
刮痧多长时间一次合适呢?
每次治疗刮痧不应超过30-40分钟(指用速度缓慢的平补平泻法刮拭)。初次治疗刮痧时间应适当缩短。体质弱或形体瘦弱者总体刮痧时间应当少于20分钟。同一部位两次治疗刮痧时间应间隔5-7天,原侧是皮肤无痧斑、被刮处用手轻触无痛感时方可进行第二次治疗刮痧。
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
痧消退的时间快慢与被刮者体质、病情、出痧部位、痧的颜色和深浅,以及刮痧次数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经常在家里刮痧拔罐,觉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实际是不对的。拔罐的时间5分钟到10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过了时间有相反起到作用。刮痧时候一个部位刮20次,刮太多也不好,有人追求出痧不对,拼命刮痧,刮痧有些人不适合刮痧,身体虚弱人不能刮痧,重病人不可以刮痧,瘫痪人不能刮痧。肚脐周围不能拔罐因为肚脐是人体元气都在这里。有一个人他老婆给他拔罐结果他老婆忘了时间。结果拔1个时候,后来他腰不疼,可是就留下一个毛病腰里面漏风。好像发烧盖被子发汗,出大汗也不行,要是全身出大汗,那就是发高烧了,反而发高烧了。这么事情不要太过头就不好了,应该是身体上威威出汗才好。因为是和拔罐是泄法,泄太厉害会人体把伤元气。
刮痧疗法禁忌:
1、凡危重病症,如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禁用本疗法。
2、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均不能用本疗法,如初愈也不宜采用。
3、饱食后或饥饿时,以及对刮痧有恐惧者忌用本疗法
4、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症等不宜用泻刮手法,宜用补刮或平刮法。如出血倾向严重者应暂不用此法。
5、新发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须待骨折愈合后方可在患部补刮。外科手术疤痕处亦应在两个月以后方可局部刮痧。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疤痕局部处慎刮。
6、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刮,可在肿瘤部位周围进行补刮。7、刮完一次,务必在痧退以后再在同一部位刮痧。
从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每个部位刮痧时间最好是3-5分钟,最长不能超过20分钟,所以,以后大家去刮痧的时候就不要以为刮痧时间越长越好了。
怎么刮痧效果好而且还不疼
很多人以为刮痧很痛而远离刮痧,这种误解使他们失去了一种非常好的保健机会。其实只要掌握以下几点,刮痧就不会带来明显的疼痛,正确的刮痧技巧甚至是一次舒服的享受过程。 那么又如何提高刮痧效果并减轻刮拭疼痛感呢?
体位:舒适的体位可使被刮拭部位肌肉放松,有利于减轻疼痛感。
刮拭角度:刮拭角度越小,疼痛感越轻。在疼痛敏感的部位,刮拭角度小于15°可有效减轻疼痛感。
速度:刮拭速度越快,疼痛感越重;速度越慢,疼痛感越轻。
按压力:保持按压力平稳、均匀,不要忽大忽小。
刮拭时间: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超过皮肤耐受度会造成局部损伤.引起疼痛。掌握好不同体质、不同病情的刮拭时间.交替刮拭经络穴位与全息穴区可以避免刮痴疼痛。
多种刮拭手法、方法相结合:发现疼痛、结节的部位。骨骼凸起部位.脂肪、肌肉薄弱的部位,开始时一定先用补法.然后多用按压力适中、速度缓慢的手法可以减轻疼痛感。另外,特殊刮疹方法中的平刮法、揉刮法和推刮法是减轻疼痛感的刮疹方法。
肢体用力点:刮痧操作时正确的肢体用力点.有利于保持按压力平稳均匀。刮拭小面积时.一般肘关节、肩关节作为肢体的用力点。站立姿势刮拭大面积部位时.应双腿站稳.将双腿、腰部和上肢的力最运用到手部.进行刮必。
刮拭的面积和部位:用力点越小.疼痛感越重。增大刮疹板与皮肤接触的面积可以减轻疼痛感。
刮必与拔罐相结合:刮痧与拔罐都是中医外治法。作用机理相似.有相辅相成之功效。拔罐的方法不直接按压疼痛点,而是将疼痛点孟于罐口面积的中央,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在大面积刮络的基础上,对疼痛敏感点,柔软的腹部或肌肉脂肪少的关节部位应用拔罐方法疏通经络.可以减轻疼痛感。
出现异常反应怎么办
疲劳:少数体质虚弱者如刮痧时间过长,刮痧后 24 小时内有疲劳反应。体质极虚弱者如刮痧时间过长,刮痧后又不注意避风、保暖,偶尔会出现感冒。
措施:一般不须处理,只要注意休息即可很快恢复正常。注意避风保暖,正确掌握刮痧时间就不会出现疲劳、感冒现象。
晕刮:晕刮是在治疗刮痧过程中出现的晕厥现象。如空腹、熬夜后刮痧,以及刮痧时间过长,手法不当,体质虚弱、敏感者会出现晕刮。发生晕刮时,轻者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呕、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重者血压下降,出现短时间的晕厥。
立即停止原来的刮痧治疗。抚慰被刮者勿紧张,帮助其平卧,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马上拿起刮痧板用角部点按人中穴,对百会穴和涌泉穴施以泻刮法会即刻好转。晕刮好转后,继续刮拭内关穴、足三里穴。
刮痧在家就能做
刮痧时,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施治部位,并用温水洗净局部。先在患痛部位涂上刮痧油(也可用橄榄油代替),取刮痧板以45°,平面朝下刮拭。刮痧顺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身体中间刮向两侧,或每次都由内向外,也可自由刮拭,每次每处大约刮20下左右。用力以患者体质、病情及承受能力而定,用力要适中、均匀。
刮痧的作用主要是疏经通络、消除疲劳。通常人们感到疲劳、腰酸背疼,就是由于肌肉持续紧张,血液流速减慢,代谢产物贮存体内排不出去造成的。刮痧,就是通过对皮肤的摩擦和对体表软组织的挤压,使血液循环活跃,血流量增加,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善局部组织的功能状态。特别是对于伏案工作、运动不足造成的颈、肩、背、腰部的肌肉酸痛等有很好的效果。
由于刮痧是直接在人体皮肤经络上反复刮拭,对于人体是一种机械性刺激,因而只要刮痧数分钟,即可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微循环活跃,起到疏经通络的作用。刮痧时,被刮部位皮肤一般会发红,有时还会出现紫红色瘀点或紫红色斑片,这就是所谓的“痧”,根据出“痧”的位置,可能反映相应内脏的疾病,因此,刮痧也可作为疾病的一种粗略诊断方法。
一般来说,再次刮痧需间隔3~6天,以刮痧处刮拭无痛感、皮肤上“痧”退为宜。刮痧后最好适量饮水,并休息15~20分钟。
经常刮痧,的确可以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但是,它也仅仅是一种预防和保健手段,除了对颈肩腰腿痛、感冒发热、亚健康状态以及轻度脏腑功能失调有一定疗效以外,对于临床很多疾病刮痧仅有辅助治疗作用,所以,如果身体确有病痛,还是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以为刮刮痧就万事大吉,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你知道什么是刮痧吗
刮痧原理
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的部位
人体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弯,两腿弯,脊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等处。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刮痧的工具
刮痧的工具多用有由水牛角制成的专门的刮痧板,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
刮痧的适应症
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的过程
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确定部位进行刮痧。 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如有痧症,连刮两臂弯十几下,即出现暗紫色的条条痧痕。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处可刮20下。如患有头痛或喉痛,则取坐位;头晕眼花或胸腹疼,则取仰位;如肩背腰骶等处疼,则取俯卧位。 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绍的刮痧部位,如能依次刮完,病人立即感到轻松,可让病人休息几分钟,在前胸、后背肋间、颈椎上下,或两肩肿岗上岗下,再每处刮动十余下,再饮糖姜水或白开水,病人会异常舒畅。
刮痧多长时间一次合适呢
每次治疗刮痧不应超过30-40分钟(指用速度缓慢的平补平泻法刮拭)。初次治疗刮痧时间应适当缩短。体质弱或形体瘦弱者总体刮痧时间应当少于20分钟。同一部位两次治疗刮痧时间应间隔5-7天,原侧是皮肤无痧斑、被刮处用手轻触无痛感时方可进行第二次治疗刮痧。
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
痧消退的时间快慢与被刮者体质、病情、出痧部位、痧的颜色和深浅,以及刮痧次数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经常在家里刮痧拔罐,觉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实际是不对的。拔罐的时间5分钟到10分钟不能超过10分钟。过了时间有相反起到作用。刮痧时候一个部位刮20次,刮太多也不好,有人追求出痧不对,拼命刮痧,刮痧有些人不适合刮痧,身体虚弱人不能刮痧,重病人不可以刮痧,瘫痪人不能刮痧。肚脐周围不能拔罐因为肚脐是人体元气都在这里。有一个人他老婆给他拔罐结果他老婆忘了时间。结果拔1个时候,后来他腰不疼,可是就留下一个毛病腰里面漏风。好像发烧盖被子发汗,出大汗也不行,要是全身出大汗,那就是发高烧了,反而发高烧了。这么事情不要太过头就不好了,应该是身体上威威出汗才好。因为是和拔罐是泄法,泄太厉害会人体把伤元气。
腰疼刮痧刮那个部位的 简易部位刮痧治腰疼
刮拭部位:背部,下肢。
刮拭步骤:1.刮背部脊柱正中督脉,由脊中向下经命门,腰阳关等穴,刮至腰俞处,以皮肤出痧为度;2.刮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由脾俞向下经肾俞,大肠俞等穴,刮至八髎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3.刮下肢后侧膀胱经,以委中穴向下承山刮至昆仑处,以皮肤出痧为度。腰痛放射至下肢外侧,则加刮胆经,由环跳往下经风市,阳陵泉,悬钟等穴刮至昆仑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