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在平时应该如何选择食物
糖尿病患者在平时应该如何选择食物
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的食物之一:油脂类
包括烹调油和食物中所含的脂肪,主要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烹调油最好选择植物油。
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的食物之二:蔬菜水果类
这类食物主要提供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吃500~750克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菜。血糖稳定时可以适当吃些水果。
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的食物之三:蛋白质食物
糖友你选对食物了吗?动物性食物如乳类、蛋类、肉类(禽肉、畜肉、鱼肉)等,可以提供优质蛋白。其中乳类可以提供丰富的钙,对人体非常有益,建议血脂高的糖尿病患者喝脱脂奶。
鱼肉容易消化,适合老年和儿童糖尿病患者。蛋类由于含有较高胆固醇,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为宜。植物性食物如大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豆固醇、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同样属于优质蛋白。
糖尿病患者应该选择的食物之四:谷类食物
包括米、面等主食,主要提供糖类,产生能量。其次供给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糖尿病患者的主食最好选择多种粮谷类混合食用,粗细搭配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改善糖耐量,降低餐后血糖。
糖尿病患者怎样选择水果
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很重要,除了控制总热量外,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更重要。有些患者得了糖尿病后,什么东西都不敢吃,生怕血糖控制不好,出现并发症,更不用说进食水果了。因为他们认为水果更容易使血糖升高。他们时常自嘲,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看到好吃的水果不敢吃。
其实这是糖尿病患者认识的一个误区,虽然有些水果含糖量很高,需尽量避免食用,但是还有相当多的水果是低升糖指数的,不但可以吃而且必须吃,这有利于多种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补充,维持食物的多样性和平衡。只有在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时期或血糖比较高、波动比较大的时候,暂时限制水果的进食。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适合糖尿病患者吃的水果,它们既可满足大家的口福也有利血糖的控制。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需要控制摄入量。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升糖指数:英文全称(Glycemic Index),简称(GI),是指在标准定量下(一般为50克)某种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引起血糖上升所产生的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和标准物质(一般为葡萄糖)所产生的血糖时间下面积之比值再乘以100,它反映了某种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目前认为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可能较热量的控制更有利血糖的控制。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升糖指数,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100。升糖指数>70为高升糖指数食物,升糖指数<55为低升糖指数食物。
下面是一些市场上常见的水果,我给大家一一介绍:
苹果:性味甘酸而平、具有生津止渴、益脾止泻、和胃降逆的功效。苹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同时其还含有丰富的果胶、膳食纤维,这有利于防止血糖升高过快和高血压、冠心病。
升糖指数36,热量为52大卡/100克。
樱桃:含有丰富的花青素,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改善血管壁弹性,有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同时它还含丰富铁元素,有利血红蛋白的合成,改善贫血。
升糖指数22,热量为46大卡/100克。
西瓜:是夏季的常见水果,其水分含量丰富,不含脂肪,热量低,适合糖尿病食用。
升糖指数72,25大卡/100克。
杨桃:其水分多,热量低,还有通便的作用。杨桃果汁中酸性物质能提高胃液酸度,促进食物消化、和中消食;可降血糖、减少人体脂肪吸收,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适合糖尿病。
29大卡/100克。
草莓:热量低,含丰富维生素、矿物质。含胡萝卜素,可防止糖尿病眼底病变。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果胶,有通便、降压、降低胆固醇。
升糖指数29,热量为34大卡/100克。
李子:热量低,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对控制血糖有利。
升糖指数24,36大卡/100克。
木瓜:含木瓜酵素,蛋白分解酵素,降低血糖,软化血管、降低血脂。
升糖指数30,38大卡/100克。
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提高免疫力。
升糖指数52,56大卡/100克。
橘子:含丰富的胡萝卜素,有抗氧化作用,提高免疫力。
升糖指数43,51大卡/100克。
火龙果:含有多种膳食纤维、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同时富含大量果肉纤维和丰富的胡萝卜素,含糖量低。
51大卡/100克。
柚子:含有丰富的铬,有助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里,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剂,可清除体内自由基,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
升糖指数25,41大卡/100克。
柠檬:含糖量低,富含维生素C,是强抗氧化剂。
升糖指数35,35大卡/100克。
上面这些水果糖尿病可以食用,但是也需要限制进食量,虽然有些水果升糖指数低,但是热量不低,进食过多同样可使血糖升高。原则是在总热量控制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GI食物。
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降糖药物
老年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原则:老年糖尿病治疗目的是:使血糖得到合理控制,尽量避免严重低血糖的发生,防止高血糖产生的急性并发症,阻止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进程。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①确定或估计患者剩余的平均寿命。②血糖平稳控制与防治并发症之间的矛盾统一。③经济状况、社会支持与保障的有效性。④同时存在的其他疾病。⑤糖尿病的并发症等。
在选择降糖药时,应考虑老年患者随年龄的增长,肾脏与肝脏功能,药物的代谢与排泄减慢;其次给老年患者使用多种降糖药物,有可能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改变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影响药物的作用;老年患者常有一种或者多种伴随疾病,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可能对血糖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对于血糖升高不明显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治疗初期可仅给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治疗,2~3个月后如果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能达到预定目标,或者刚诊断时血糖比较高,空腹血糖在11.1mmol/lL以上或餐后2h血糖在13.9mmol/lL以上,应开始运用药物治疗。
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酰脲药物对非肥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可考虑选用。主要作用机制是刺激胰腺的胰岛素释放,还有胰外作用如强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的作用。老年,尤其是高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大,一般不宜选用强效,长半衰期的磺酰脲类药物。应注意对磺酰脲类药物过敏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或者禁用;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在应急状态下,如外伤、大手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症时应禁用;费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那格列奈、瑞格列奈)半衰期段,主要控制餐后血糖,对于肾功能的要求相对较低,同时低血糖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服用相对安全方便,在老年患者应用相对安全。
磺脲类的最严重不良反应为低血糖反应,在老年患者发生率较高,其中尤以优降糖的发生率高且副作用持久。因此,老年人在应用磺脲类时应注意密切观察。
双胍类药物
对老年患者应严格掌握使用二甲双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二甲双胍乳酸性酸中毒的发生率较苯乙双胍低,相对安全。双胍类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葡萄糖摄取,减少肝糖原输出及肠道葡萄糖的吸收,同时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单独应用一般不出现低血糖。老年患者应用时应注意以下情况:①慢性缺氧性疾病患者禁用。②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③肝功能不全者禁用。④高龄老年患者一般不宜应用。⑤患有消化道疾病、慢性贫血、消瘦的老年患者不考虑应用。⑥老年患者应适量减少剂量。⑦应用造影剂检查的患者,当天应停用双胍类。⑧既往有乳酸酸中毒病史者、酗酒者、有血液系统疾患者禁忌使用。二甲双胍可与其他类型的降糖药联合应用,也可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应用双胍类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乳酸、血象等。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可逆性竞争性抑制小肠绒毛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减慢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降解,延缓其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老年患者应用时应注意:①有慢性或急性肠胀气患者禁用。②有明显消化和吸收障碍的慢性肠胃功能混乱的患者禁用。③腹部手术后患者禁用。有疝气,腹部切口疝等患者不宜应用。④酮症酸中毒患者禁用。⑤严重感染、严重创伤及其他应急状态的患者不宜应用。⑥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⑦恶性肿瘤及酗酒者不宜应用。⑧正在应用泻药或止泻药者,或服用助消化的酶制剂(如淀粉酶、胰酶)时不宜合用本品。特点是可起到药物分餐的作用,与胰岛素合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波动,单独应用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与其它药物合用应注意低血糖发生。
胰岛素增敏剂
主要作用机制为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加强胰岛素的作用而降低血糖,新近研究尚有降糖以外的作用,如改善血脂,降低血压及抗动脉硬化等作用。老年患者应用时尤其应注意:①急慢性肝损害患者禁用。②该类药物可引起水钠潴留,加重潜在的心功能不全,应用前应了解患者呼吸与循环功能。③禁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适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心功能、外周血象。
胰岛素
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合理饮食、运动及口服降糖药物均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应及时加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此外,在发生糖尿病酮症、高渗性昏迷、进行性视网膜病变、活动性肺结核、严重感染、手术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和各种严重并发症者均应使用胰岛素治疗。在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坚持合理的糖尿病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治疗。②小剂量开始,尤其是对体重指数偏低或从未应用过胰岛素的患者,应当高度个体化,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同一个患者不同的疾病阶段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可能有很大差异。③老年患者有可能合并使用多种药物,很多药物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或胰岛素的作用,应用或停止使用此类药物可导致血糖有较大波动,应予注意。增强胰岛素作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口服抗凝血药、水杨酸盐、磺胺类、甲氨蝶呤以及口服降血糖药、蛋白同化激素、氯霉素等。拮抗胰岛素作用的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盐酸衍生物、β受体阻滞剂等。④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时,低血糖的发生率增加,应注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高龄老年患者、心血管风险增加者、精神异常、药物依赖或已有晚期严重并发症又无法自我监测血糖的老年患者,不宜采取强化胰岛素治疗。
其他药物
如肠促胰岛素激动剂、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胰淀素类似物等药物,在国外已经应用,在国内尚未上市,由于应用时间短,缺乏老年人应用的资料。
糖尿病患者选择无糖食品也要控制进食量
王大爷患有糖尿病,一直很小心地控制着饮食,定时定量,而且按时运动,坚持用降糖药,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好。快过中秋节了,王大爷在超市里看到无糖月饼,心想这下我可以解解馋了,于是买了两盒。几天后他突然觉得浑身无力,口渴明显,一查血糖,竟然超过正常值3倍多。经医生检查,王大爷的血糖升高是因为吃无糖月饼造成的。
王大爷的经历好多糖尿病患者可能都有过。现在多数人都重视健康,怕胖的人、正在减肥的人和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对无糖食品情有独钟。然而,虽然很多无糖食品强调无糖,但实际上他们所说的是没有蔗糖,这与真正意义上的无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事实上,蔗糖是糖的一种。无糖食品一般是指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糖,含有糖醇等替代品的食品。现在市场上的无糖食品鱼龙混杂,有些无糖食品其实含有蔗糖,有的无糖食品在包装的明显位置标有无蔗糖,但配料表上却有麦芽糖。这种不含蔗糖但含有麦芽糖的食品,不能叫作无糖食品。因为不论是麦芽糖、葡萄糖,还是能参与代谢的其他糖类,食用过量都会造成血糖升高,对糖尿病患者产生危害。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要被一些所谓的“无糖食品”所迷惑,一定要确定里面的成分确实不含糖,选择真正的无糖食品。同时还应控制主食和副食的进食量,因为任何增加进食量的做法都会对糖尿病患者造成危害。
蛋糕的副作用有哪些
副作用
一般蛋糕不会有副作用。
禁忌人群
糖尿病患者禁食蛋糕。
我每天要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食物,难免会被食物所诱惑,但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去选择食物,了解了哪些人不适合吃蛋糕以后,希望我们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这样才能让生活品质得到保证。
冰糖的副作用有哪些
冰糖是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它的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下面一起了解一下哪些人不适冰糖呢!
副作用
糖尿病患者不可食用冰糖。
禁忌人群
糖尿病患者不可食用冰糖。
冰糖虽然对身体有很多调理作用,并且营养价值又很丰富还能促进我们的食欲,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身体的情况去选择食物,了解了哪些人不适合吃冰糖以后,我们就能更好的保证了饮食,也能够避免食物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血糖仪
1、目前血糖仪用来检测血糖主要由光化检测和电化检测。光化检测的血糖仪误区较大,但价格很便宜。电化检测精度很高,价格偏高点。
2、血糖仪采血方式也有两种,一种试剂纸式:通过血样滴在试剂纸上进行检测,用血量多且容易造成偏差。另一种自动吸血式,采血量少精度也高。
3、对于按钮操作选择也很重要,中老年朋友要选择便于操作的血糖仪,不要被它的许多功能复杂的操作所吸引。但是一定要选择带记忆存储的,这样可以对自己的血糖变化更加了解。
4、在仪器电源这块建议大家选择干电池(7号),而使用纽扣或者专用电池的不好更换。
5、环境温度对血糖的检测有所影响,所以大家要选择可以自动进行温度校准的血糖仪。
6、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是长期的,不光要选择性价比的血糖仪还要选择一款价格经济的血糖试条。对于经常需要检测的患者可以选择瓶装的试剂条,不经常检测的可以选择单个试剂条。
7、选择一款口碑好的品牌,这样可以保证买过后有长期的售后维护和试剂条供应。
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药物治疗
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体型是超重或肥胖。对于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体重不仅仅对控制高血糖有利,而且对血脂和血压控制都有好处。由于磺脲类和胰岛素治疗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体重的增加,所以对于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原则上不应再选择这些药物,以免引起体重的进一步增加,不利血糖的长期控制。
更重要的是,肥胖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患者比体重正常者更容易并发其它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因此,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应首先考虑选用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华止)。
对于体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体重同样重要。由于糖尿病是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人体内脂肪、糖的代谢受到很大影响。而脂肪、糖代谢的异常会使脂肪堆积,形成超重,甚至肥胖,这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都是及其不利的。因此体型正常的患者也应该积极控制体重,而二甲双胍(格华止)较其它降糖药在这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对于正常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二甲双胍(格华止)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由于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能促进血糖的转化吸收,有一定的增加体重的功效,因此体型偏瘦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磺脲类药物或其它降糖药合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糖尿病可以预防吗
1、纠正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要注意使自己的饮食更健康。可以选择食用全谷类食物,以代替精白面粉;高纤维食物能有效帮助血糖保持稳定;要多吃各式各样的水果蔬菜,因为水果蔬菜富含人体健康所需的纤维素以及维他命,这是比较有效的糖尿病的预防措施。
2、肥胖者应该积极减肥
糖尿病患者相当一部分都是由于肥胖引起的,所以肥胖者更容易导致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应该要积极的减肥。
3、多运动
运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还可降低血糖,也是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之一。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选择药物
按高血糖类型选药
还有就是我们要根据高血糖的类型来进行选择药物,如血糖升高的时间不同,药物也有所差别,如果是单纯的餐后血糖高,而空腹和餐前血糖不高,则首选糖苷酶抑制剂;如果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伴有餐前血糖轻度升高,应首先考虑苯甲酸衍生物;如果空腹、餐前血糖高,不管是否有餐后血糖高,都应考虑用磺脲类、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
按有无其他疾病选药
如果不仅仅是患上糖尿病,还有一些其他疾病,我们在选择药物的时候也需要顾及到。如果患者还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首先考虑使用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胃肠道疾病,最好不要使用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如果患者有慢支、肺气肿等肺通气不良的疾病,慎用双胍类;如果患者有肝病,慎用噻唑烷二酮类;如果患者有较严重的心肝肾肺等全身疾病,则最好使用胰岛素。
按年龄大小选药
糖尿病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所以不同年龄层次所选择的药物也是不同的,对于老年患者,因为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选用长效、强力降糖药物,而应选择服用方便、降糖效果温和的降糖药物,如诺和龙。对于儿童来讲,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目前只有二甲双胍被FDA批准用于儿童。
按糖尿病类型选药
如果我们患上了糖尿病疾病的话,需要根据我们的糖尿病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药物,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及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效果不好、出现急性合并网膜病变、尿毒症等应激状态(严重感染、急性心梗、脑卒中等)、大中型手术围手术期及围孕产期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除上述情况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考虑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依患者体形选药
患者还需要根据自己的体型来选择药物,肥胖的人和瘦人使用的药物也不完全一样,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如果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形偏胖,首选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因为该类药物有胃肠道反应和体重下降的副作用,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来说,运用此类降糖药物是比较合理的;如果实际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则认为体形偏瘦,应该优先使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包括磺脲类和苯甲酸衍生物),因为该类药物有致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对于消瘦者很合适。
糖尿病应该如何预防
1、纠正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要注意使自己的饮食更健康。可以选择食用全谷类食物,以代替精白面粉;高纤维食物能有效帮助血糖保持稳定;要多吃各式各样的水果蔬菜,因为水果蔬菜富含人体健康所需的纤维素以及维他命,这是比较有效的糖尿病的预防措施。2、肥胖者应该积极减肥糖尿病患者相当一部分都是由于肥胖引起的,所以肥胖者更容易导致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应该要积极的减肥。3、多运动运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还可降低血糖,也是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之一。
糖尿病患者怎么选择食物方法
1.口蘑烧白菜
主料:口蘑5克、白菜250克。佐料:酱油10克,盐4克,植物油10克,白糖2克。制作方法:温水浸泡口蘑,去蒂洗净,留用第一次浸泡的水。白菜洗净,切成寸段。油锅熬热后,下白菜煸至半熟,再将口蘑、酱油、盐、糖放入,并加入口蘑汤,盖上锅盖,烧至入味即成。成品的营养成分:热量155千卡,蛋白质克,脂肪10.5克,碳水化合物10克。
2.素炒小萝卜
主料:小萝卜200克。佐料:香菜、青蒜各10克,植物油9克,酱油10克,盐5克,葱、姜各2克。制作方法:将萝卜洗净,切成滚刀块。油锅烧热后,放入萝卜煸炒几下,放入各种佐料,加少量温水,盖上锅盖烧热。起锅时撒上香菜和青蒜。成品的营养成分:热量130千卡,蛋白质2克,脂肪10克,碳水化合物8克。
3.烩酸菠菜
主料:菠菜250克。佐料:酱油5克,醋5克,盐4克,香油5克,味精1克,团粉10克。制作方法:将菠菜洗净,切成寸段。锅内放肉汤煮开,加入菠菜、盐和味精,并把团粉用酱油、醋调匀放入汤中,开锅即熟。进食前淋上香油。成品的营养成分:热量130千卡,蛋白质6克,脂肪6克,碳水化合物13克。特点:酸滑利口,有宽肠润燥的作用。
4.素烧冬瓜
主料:植物油9克,盐5克,香菜5克。制作方法:冬瓜去皮切成长方块。将香菜洗净切成小段。油锅烧热后,下冬瓜煸炒,待半熟,稍加水,盖上锅盖烧开,加香菜和盐即成。成品的营养成分:热量109千卡,蛋白质1克,脂肪9克,碳水化合物6克。特点:清素适口,有消脂利水的作用。
糖尿病的饮食误区 误区二:糖尿病只能吃不甜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不能仅凭味道来选择食物,还要看它所含的成分和总能量。有些没有甜味的食物,比如我们吃的米饭、馒头,虽然吃起来没有甜味,但是含的淀粉在消化之后会变成葡萄糖,也不能多吃。
大部分有甜味的食物都是含糖的,比如饼干、甜饮料等,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少吃。不过,现在有些甜味食物其实是用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甜蜜素等,虽然有甜味,但几乎不提供能量,可以适当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