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约七成直肠癌可通过指检发现

约七成直肠癌可通过指检发现

约四成人放弃直肠指检 心理障碍和认识不足是主因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健康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健康体检也越来越普及,很多单位都会组织员工每年进行健康体检。然而,调查显示,不少人在体检时会放弃一些项目。其中,放弃直肠指检的人大约占40%。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会放弃直肠指检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医生怕麻烦,二是部分患者有心理障碍。有些女性朋友看到做指检的医生是男性而害羞,就不愿意做了,还有些患者因为怕疼痛也放弃做指检了。另外,还有些年轻人认为直肠癌一般都是中老年人,而自身有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于是也放弃了直肠指检。

大家应该意识到,其实直肠指检是一项操作简单却意义重大的检查,轻易放弃极有可能因小失大。

直肠癌容易延误诊断 超八成患者未做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是一项特别简单、易操作的检查手段,但是它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尤其是对于协助早期发现直肠、结肠癌、溃疡性结直肠炎意义重大。

据统计,我国低位直肠癌约占直肠癌的60%-75%。专家指出,75%左右的直肠癌可在直肠指检时被发现,8公分以内的直肠癌病灶在直肠指检时都可触及。

其次,肿瘤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直肠指检可以使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大肠癌患者生存率。

约七成直肠癌可通过指检发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饮食结构较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已是目前公认的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并有上升的趋势。且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比结肠癌高。同时,由于直肠癌早期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因此早期普查和筛查就是直肠癌防治的重点。

约四成人放弃直肠指检 心理障碍和认识不足是主因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健康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健康体检也越来越普及,很多单位都会组织员工每年进行健康体检。然而,调查显示,不少人在体检时会放弃一些项目。其中,放弃直肠指检的人大约占40%。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会放弃直肠指检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医生怕麻烦,二是部分患者有心理障碍。有些女性朋友看到做指检的医生是男性而害羞,就不愿意做了,还有些患者因为怕疼痛也放弃做指检了。另外,还有些年轻人认为直肠癌一般都是中老年人,而自身有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于是也放弃了直肠指检。

大家应该意识到,其实直肠指检是一项操作简单却意义重大的检查,轻易放弃极有可能因小失大。

一个动作就能够看出前列腺癌

尴尬却简单有效的一个动作

用手指摸肛门,也就是肛门指检。肛检,是直肠、肛门内部检查最简便且首选的方法。许多肛管直肠疾患仅凭肛门指检即可早期发现,资料统计,直肠癌好发在直肠中下段,80%的直肠癌可以通过肛检发现。

肛检过程很简单,一般没有异常情况的话,一分钟就能结束检查。检查者食指戴指套,涂润滑剂,伸出肛门检查直肠状态。

听起来不麻烦,可也确实有点尴尬。但放弃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举动,有数据称直肠癌漏诊者中有80%是因漏检所致,医生一直呼吁,应把肛门指检作为常规检查项目。特别是5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1次指检和肠镜检查。

(肛门指检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筛查前列腺癌:肛门指检管用

筛查前列腺癌的方法主要包括:每年应至少做一次直肠指检(DRE)、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以及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等。

1. 肛门指检

简单易行,其诊断准确率可达50%~80%。若发现前列腺上有石头样坚硬的结节,肿块大小不一,或几毫米或很大且固定,就要高度怀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

2. 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检测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这种检查方法只需抽取少量血,就可根据化验数值来判断是否有前列腺癌的可能。虽然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性较高,但除了前列腺癌以外,部分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患者也可发现PSA增高,这样就给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干扰。

3. 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

这也是一项有效的前列腺癌检查方法,它可以了解患者的前列腺上是否有低回声结节存在。如果有的话,应考虑有前列腺癌存在的可能。

4. 前列腺穿刺活检

通过上述三项检查,对部分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应进一步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它虽然是一种有创伤的诊断方法,但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患者也不必担心穿刺会引起前列腺癌肿瘤细胞的扩散。

很多的男士朋友都非常的担心自己会发生前列腺癌这样的疾病,大家都很清楚癌症对于一个男士来说是相当的严重的,甚至前列腺癌的发生了还是需要通过一些必要的检查才能够判断清楚的,一个很小的动作就能够预示是不是前列腺癌了。

前列腺癌可疑情况汇总

1.早期无症状时如体检发现前列腺硬结,质硬如石,表面不平,应警惕前列腺癌。

2.出现尿频,尿痛,尿流变细,排尿困难等症状,且行直肠指检可发现腺体质硬而与周围组织固定,活动性差,应考虑前列腺癌。

3.前列腺癌发生转移时也可出现腰背部疼痛,血尿,伴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

4.血清PSA水平增高,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降低,应考虑前列腺癌可能性,有转移时血清酸性磷酸酶可能增高。

5.B超检查前列腺内低回声结节,如已排除炎症或结石,应警惕前列腺癌。

6.如怀疑前列腺癌,应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予以确诊,未能穿刺取出肿瘤组织不能否定诊断。

大肠癌的检查

(1)直肠指检:直肠指检在直肠癌的筛选中很重要,因为直肠癌肿75%可通过直肠指检发现。

(2)ct、mri:在对大肠癌的检查中可通过不同层次和角度对肿瘤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还可观察对肿瘤的血液供应情况,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常用的检查。

(3)粪便隐血试验:粪便隐血试验对人群筛选检查相当有帮助,其方法简便迅速,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要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但是大便隐血试验有时也会受食物、药物等因素影响而致假阳性,因此要注意区分,而且还需与痔疮出血区分。

(4)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情况,采取活体组织标本供病理检查,甚至也可以进行治疗。现在有新的纤维结肠镜,可以观察更多的长度。目前,在临床上还可通过止痛的方法来减少结肠镜检查痛苦的,更深受病人的欢迎。

(5)x线结肠造影:通过向结肠中注入钒剂,借助x线造影技术可用于观察结肠的形态、有无肿瘤、肿瘤的部位,确定结肠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6)生化检查:癌胚抗原(cea)的测定对大肠癌的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cea诊断结肠癌其阳性率可达到50%-60%,但由于其受到肿瘤的严重程序、病人是否吸烟等因素的影响,以cea阳性者也需认真对待,仔细核查。

身体有这特征的人必是大肠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单位组织体检包括许多中老年人都会定期做包括血液检查、腹部B超、胸透等常规体检,可很少有人会主动做肠道健康检查。而早期的大肠癌没有特异性症状,应如何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大肠癌呢?

直肠指诊:医生可以通过最简单直接的触诊和观察来判断肛肠疾病,超过半数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70%的直肠癌(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大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大多数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诊检查发现病变。另外,通过直肠指诊检查还可明确癌肿的形状、质地和移动度等。

粪便隐血试验: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其实不止大肠癌,包括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在肿瘤发生的早期,肿瘤会侵蚀粘膜及粘膜下血管导致非常微量的消化道出血,这种极小量的出血用肉眼难以判断,这时可以通过的粪便检查发现是否有隐匿的消化道出血。对于没有胃病病史的人,如果体检发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建议择时再做一次,如果还是或者持续呈现阳性那么就需要警惕了,首先要排除消化肿瘤,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部位有胃、结肠、十二指肠,在专科医生建议下进一步做肠镜或胃镜检查。

人们在40岁以后发生大肠癌的几率会明显上升。据统计,大约有75%的大肠癌患者都处于这个年龄段。因此,人们应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试验,警惕息肉或肿瘤引起的出血。

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最有效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清晰地观察肠道,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直肠癌的发现与确诊。

目前,很少人主动做肠镜健康检查,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民众对大肠癌缺乏认识,二是民众对肠镜这种侵入性检查方法难于接受,甚至恐惧。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师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肠镜检查的不适感已大为降低,检查时间也大大缩短。此外,也可选择在静脉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无痛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的另一大意义,在于能发现并通过内镜微创处理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癌变。而从腺瘤的发生,到癌变的发生,可能要经历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能在腺瘤未癌变或者早期癌变的无症状阶段,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并经内镜微创治疗,则可以阻断了其向癌转变的机会。

在过去的十年间,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重大进步。结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涉及肿瘤生成的遗传学机制被更好地认识了。因此,人们可以更早期地发现病灶,可以利用分子遗传学监测建立更完善的分期系统;提高手术技术,降低术后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同时高效治疗药物的出现,使结直肠癌治疗方案不断更新,因而,患者的生存期更长,生活质量更高,甚至早期患者可以得到治愈。因此肿瘤治疗强调一个字“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身体有这特征的人必是大肠癌

存在4大症状提示可能存在大肠癌

结直肠癌(即大肠癌)的症状较隐匿,在疾病的早期,甚至疾病的晚期阶段,患者可没有明显的局部症状,以至于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中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大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与并发症的发生才出现症状。据国内资料,大肠癌患者首诊主诉症状以便血最多(占48.6%),尤其是直肠癌患者,其次为腹痛(占21.8%),尤以结肠癌患者为多。出现以下症状,提示可能存在大肠癌的可能,尤其老年人,要引起格外重视。

便血:是大肠癌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轻者仅表现为偶尔有少量出血,重者可表现有粘液血便、粘液脓血便或鲜血便,常被误诊为痢疾或痔疮出血而贻误了确诊时机。

腹痛:部分病人以定位不确切的持续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症状,部分病人仅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当大肠癌合并糜烂、梗阻或继发感染,由于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和痉挛,可出现明显腹部绞痛。有些病人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即疼痛为阵发性绞痛,持续数分钟,自觉有气体窜过疼,接着有排气,然后疼痛突然消失,当这种症状出现在老年人时,应首先考虑大肠癌。

排便习惯改变:多为排便次数或粪便性状改变,比如原来大便每天1次,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天大便3~4次,或是说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以及大便形状发生改变,本来大便是软的成形的,最近变细了。有些人还伴有里急后重感。贫血:老年病人,尤其是无其他原因的失血,亦无肠寄生虫病的人,如发现进行性缺铁性贫血,应想到有胃或大肠癌的可能性。

通过3大检查方法可早期发现大直肠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单位组织体检包括许多中老年人都会定期做包括血液检查、腹部B超、胸透等常规体检,可很少有人会主动做肠道健康检查。而早期的大肠癌没有特异性症状,应如何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大肠癌呢?

直肠指诊:医生可以通过最简单直接的触诊和观察来判断肛肠疾病,超过半数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70%的直肠癌(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大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大多数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诊检查发现病变。另外,通过直肠指诊检查还可明确癌肿的形状、质地和移动度等。

粪便隐血试验: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其实不止大肠癌,包括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在肿瘤发生的早期,肿瘤会侵蚀粘膜及粘膜下血管导致非常微量的消化道出血,这种极小量的出血用肉眼难以判断,这时可以通过的粪便检查发现是否有隐匿的消化道出血。对于没有胃病病史的人,如果体检发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建议择时再做一次,如果还是或者持续呈现阳性那么就需要警惕了,首先要排除消化肿瘤,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部位有胃、结肠、十二指肠,在专科医生建议下进一步做肠镜或胃镜检查。

人们在40岁以后发生大肠癌的几率会明显上升。据统计,大约有75%的大肠癌患者都处于这个年龄段。因此,人们应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试验,警惕息肉或肿瘤引起的出血。

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最有效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清晰地观察肠道,并可在直视下钳取可疑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有利于早期及微小结直肠癌的发现与确诊。

目前,很少人主动做肠镜健康检查,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民众对大肠癌缺乏认识,二是民众对肠镜这种侵入性检查方法难于接受,甚至恐惧。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师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肠镜检查的不适感已大为降低,检查时间也大大缩短。此外,也可选择在静脉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无痛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的另一大意义,在于能发现并通过内镜微创处理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癌变。而从腺瘤的发生,到癌变的发生,可能要经历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能在腺瘤未癌变或者早期癌变的无症状阶段,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并经内镜微创治疗,则可以阻断了其向癌转变的机会。

在过去的十年间,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重大进步。结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涉及肿瘤生成的遗传学机制被更好地认识了。因此,人们可以更早期地发现病灶,可以利用分子遗传学监测建立更完善的分期系统;提高手术技术,降低术后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同时高效治疗药物的出现,使结直肠癌治疗方案不断更新,因而,患者的生存期更长,生活质量更高,甚至早期患者可以得到治愈。因此肿瘤治疗强调一个字“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何警惕直肠癌的发生

1.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改变是直肠癌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病人可在短期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随着病程发展、病灶增大,癌肿可阻塞直肠出口,引起便秘、大便变细或变形、腹胀等症状。

2.大便性状改变。出现大便变稀、大便带血和黏液。80%~90%的直肠癌可有便血,血液呈鲜红或暗红色,常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在粪便中可见到脱落的肿瘤组织,但这时往往已不是早期。

3.早期就诊。患者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就诊时要注意不要轻易相信医生没有进行检查所得出的结论,如痔疮或菌痢等。如医生没有要求做检查,病人不妨自己提出。一般说来,直肠指检能发现75%以上的直肠癌,简单的乙状结肠镜检查几乎能发现所有的直肠癌。

4.认真对待。有许多病人可能羞于检查或怕检查带来的痛苦,在医生开出检查单后拿着单子不做检查,从而延误了早期发现的时机,这类例子在临床上也不少见。

怎么样诊断直肠癌

一、直肠指检

有绝大数的直肠癌患者直接通过直肠指检就可以发现,尤其是直肠下段癌。直肠指检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检测到肿块的大小、侵润程度以及是否固定,也可以检查到是否有肠壁外、盆腔内种植性肿块。

二、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

专家说,做过直肠指检后,患者在做直肠镜就可以发现肿块的形状、上下边缘和距肛门边的距离长短,并采取肿块组织做切片检查,确定肿块的性质和分化级别。而位于直肠中上段的癌肿,通过指检是无法触到的,所以可以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查。

三、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

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检查方法虽然对直肠癌的诊断没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可以排除结肠和直肠多发性肿瘤。

关于诊断直肠癌的方法,专家已经为大家介绍完了。希望患者朋友在治疗方面能少走弯路,及早的控制癌细胞的扩散。另外,直肠癌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很多,比如不要喝酒、吸烟,也不要吃高脂肪的食物。

大便不正常竟是肠癌征兆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以下4种症状,可能提示大肠癌的可能,尤其老年人,要引起格外重视。

1 便血:是大肠癌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轻者仅表现为偶尔有少量出血,重者可表现有粘液血便、粘液脓血便或鲜血便,常被误诊为痢疾或痔疮出血而贻误了确诊时机。

2 腹痛:部分病人以定位不确切的持续隐痛为首发或突出症状,部分病人仅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当大肠癌合并糜烂、梗阻或继发感染,由于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和痉挛,可出现明显腹部绞痛。有些病人表现为典型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性腹痛,即疼痛为阵发性绞痛,持续数分钟,自觉有气体窜过疼,接着有排气,然后疼痛突然消失,当这种症状出现在老年人时,应首先考虑大肠癌。

3 排便习惯改变:多为排便次数或粪便性状改变,比如原来大便每天1次,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每天大便3~4次,或是说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以及大便形状发生改变,本来大便是软的成形的,最近变细了。有些人还伴有里急后重感。

4 贫血:老年病人,尤其是无其他原因的失血,亦无肠寄生虫病的人,如发现进行性缺铁性贫血,应想到有胃或大肠癌的可能性。

如何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大肠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单位组织体检包括许多中老年人都会定期做包括血液检查、腹部B超、胸透等常规体检,可很少有人会主动做肠道健康检查。而早期的大肠癌没有特异性症状,应如何通过体检早期发现大肠癌呢?

直肠指诊:医生可以通过最简单直接的触诊和观察来判断肛肠疾病,超过半数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70%的直肠癌(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大肠癌)可以通过肛门指检发现。大多数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诊检查发现病变。另外,通过直肠指诊检查还可明确癌肿的形状、质地和移动度等。

粪便隐血试验: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其实不止大肠癌,包括胃癌等消化道肿瘤,在肿瘤发生的早期,肿瘤会侵蚀粘膜及粘膜下血管导致非常微量的消化道出血,这种极小量的出血用肉眼难以判断,这时可以通过的粪便检查发现是否有隐匿的消化道出血。对于没有胃病病史的人,如果体检发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建议择时再做一次,如果还是或者持续呈现阳性那么就需要警惕了,首先要排除消化肿瘤,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部位有胃、结肠、十二指肠,在专科医生建议下进一步做肠镜或胃镜检查。

痔疮和肠癌没有关系

严格的说痔疮和直肠癌之间没有关系,痔疮也不是癌前病变,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也是有一定区别的。由于痔疮和直肠癌的发病部位相似,直肠癌和肛管癌二者有些症状交叉或不典型时,二者临床诊断常相混。

痔疮与直肠癌区别:

1.痔疮患者的大便有血,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下来,因此与粪便不相混合,更没有粘液存在。而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则常混有血液、粘液和浓液,且大便的习惯会明显改变。大便次数增多,还伴有里急后重的感觉。

2.大部分的痔疮和直肠癌都是发生于手指可以触及的部位。如果用手指由肛门伸入触之,感到内部有一些凸起的小粒则为痔疮。如果感到肠内有菜花硬块或边缘隆起中央凹陷的溃疡,并发现肠腔狭窄得仅能容纳一个手指,检查后,指套上沾有血液、浓液和粘液者,则极可能患上了直肠癌。

3.排便习惯改变是直肠癌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可短期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随着病程发展、病灶增大,癌肿可阻塞直肠出口,引起便秘、大便变细或变形、腹胀等症状。

4.大便性状改变,出现大便变稀、大便带血和黏液。80%~90%的直肠癌可有便血,血液呈鲜红或暗红色,常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在粪便中可见到脱落的肿瘤组织,但这时往往已不是早期。

临床上常有将直肠癌误诊为痔而延误治疗的病例,主要是仅凭症状及大便化验而诊断,未进行肛门指检和直肠镜检查,多数低位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检发现。故在诊断痔疮时,一定要注意与直肠癌的鉴别,重视直肠指检的作用。

直肠癌患者大便形状改变,在直肠指检时可扪到高低不平的硬块,而痔为暗红色圆形柔软的血管团,多见便血。若仍难鉴别,建议进行直肠镜检查。直肠癌患者镜下可见癌块或溃疡面,质硬,触及易出血,边缘不整。

相关推荐

直肠癌出血多吗

(一)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 (二)大便逐渐变细晚期则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液质 (三)直肠:是硕导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查步骤80%的直肠癌患者于就诊时通过自然直肠被毕业发现触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晚期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 (四)直肠镜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直接取介入组织作病 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据 (1)排便习惯及性质改变 (2)直肠和直肠镜知名发现在直肠内质硬不规则之包块取组织深入病证实 食用有益的食物防癌,有能使癌痒的发病

怎么样预防直肠癌

直肠癌(rectal cancer)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5%左右)绝大多数基因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它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位了,所以饮食和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祸根。 注意这些改变,预防直肠癌: 1.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改变是直肠癌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病人在短期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随着病程发展、病灶增大

大便带血怎么回事

大便带血的原因 1、痔疮:便血常见是鲜红的,不与粪便相混而附于粪块表面;也表现为大便前后的滴血,严重的是喷射状,多在大便秘结时发生。预防痔疮,应养成按时排大便的习惯,防止便秘。另外,提肛运动对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痔疮发展和脱肛均有效果。 2、肛裂:便血量较少,多数在便纸上发现;大便时伴有肛门剧痛,以至患者不敢大便。肛裂是肛管粘膜全层裂开,并形成急慢性溃疡所致,预防肛裂的关键是解决便秘。 3、息肉:便血大便时无不适感,粪质正常,血常附于粪块表面。 4、大肠癌便血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粘液血便,与粪便混

直肠一般查方法

1.直肠: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查步骤70%%的直肠癌患者于就诊时通过直肠发现触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晚期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 2.直肠镜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直接取组织作病。 3.病理学查:是直肠癌确诊的主要依据。由于直肠癌手术常涉及改道问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为避免误诊误治,术前或术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学查的结果,以导治疗。绝对不要轻易挖除肛门。

前列腺炎容易混淆的症状有哪些

1、急性肾盂肾炎: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通常还表现为患侧腰酸、腰痛;而非耻骨上、会阴部疼痛,且无排尿困难。直肠无前列腺压痛,前列腺液查正常。 2、脓肾: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还表现为明显的患侧腰痛;而无耻骨上、会阴部疼痛,无排尿困难,直肠无前列腺压痛。前列腺液查正常。 3、前列腺脓肿:也表现为急性的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和尿痛,是急性前列腺炎发展的结果。经直肠B超、CT见前列腺内有液性占位,穿刺抽出脓液以明确诊断。 4、前列腺癌:晚期也

直肠癌的诊断有哪些方法

(一)直肠80%的直肠癌触及,一般达肛门以上8公分,取蹲位触及更高的病变。时动作要轻柔,触及肠管全周,了解包块的大小、性质、活动度、浸润范围等,并注意套有无脓血。 直肠癌常误诊为“痢疾”、“痔”、“肠炎”等,皆因不作所致。 (二)直肠镜直视下进一步了解病变的外观、性状、病理分型等,并直接取疑组织作组织学查而确定诊断。 (三)乙状镜适用直肠镜不能发现的直肠上端病变。 (四)钡剂灌肠及钡气双重对比造影了解直肠癌侵润的范围,尤其是上述镜不能通过癌肿,或不能了解

怎样测试直肠癌

(一)直肠90%的直肠癌,特别是直肠下段癌、仅凭发现。但目前仍有些医师对直肠癌病人不作这一常规查,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事实上这种诊断方法简单行,经过直肠判断扪及肿块的大小和浸润程度,是否固定,有无肠壁外、盆腔内种植性肿块等。 (二)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查直肠后应再作直肠镜查,在直视下协助诊断,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以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并采取肿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三)钡

为什么说黄豆芽能预防直肠癌

为什么说黄豆芽能预防直肠癌 豆芽有很多种,而黄豆芽的营养价值最高,黄豆芽的蛋白质含量比黄豆高达10%左右,亚硝酸胺是一种致癌物质,而黄豆芽中的叶绿素成分分解体内的亚硝酸胺,从而起到预防直肠癌及其他消化道肿瘤的作用,据近代医学研究,黄豆和黄豆芽是最具延年益寿的食物之一。黄豆在发芽的过程中会更多的铁、钙、磷等元素,还有一种天门冬氨酸的物质急剧增加,人吃了黄豆芽后,减轻体内乳的堆积,缓解人体疲劳。 所以,在家在日常生活中以多吃些黄豆芽,即以补充人体多种元素,更重要的是还以减少直肠癌的发病率。 直肠癌

直肠癌和内痔的具体区别

■痔疮与直肠癌无论从病因、病理、治疗及预后上都有相当大的不同,为什么要将这二者放在一起讨论呢?原因是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 ■痔疮是临床上常见的直肠肛门疾病,主要见于成年人,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痔疮的临床表现是大便时有鲜血,或有肿块从肛门脱出。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痔疮有外痔和内痔之分,大多数痔疮不需要做任何治疗,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无多大影响。 ■直肠癌是消化道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如不及早诊治,危及生命。直肠癌初期很容易被误诊为痔疮,这种误诊有的是病人的自我误诊,有的是医务人

怎么确诊直肠癌

(一)直肠 90%的直肠癌,尤其是直肠下段癌、仅靠发现。但目前仍有一些医师对直肠癌患者不作这一常规查,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实际上这种诊断方法简单行,经过直肠判断扪及肿块的大小和浸润程度,是否固定,有无肠壁外、盆腔内种植性肿块等。 (二)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查 直肠后应再作直肠镜查,在直视下协助诊断,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以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并采取肿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