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肝病
中医治疗肝病
对于肝病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当中,很多的人呢选择了传统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即便是中医,随着跟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中医的理论也在进步。但是很多的时候,治疗肝病的主要原则仍然不能改变。
中医治疗肝病哪些“准则”离不了一、肝肾同源原则
中医看待五脏六腑,是从“人和宇宙”的关系,人跟自然的关系入手的。例如自然有“五行”,对应了人的五脏。肝肾同源的原则,因此就根据此,来进行肝病的治疗的。
中医治疗肝病,向来不仅仅着眼于肝脏本身。对肾的调理,也是中医治疗肝病中,必须要重视的。
因为从关系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不仅是五脏的支配关系,还是五脏的从属关系。中医治疗肝病的大方向,都是离不开肝肾同源原则的。
中医治疗肝病哪些“准则”离不了二、辩体用药原则
如同对待感冒,西医就是吃感冒药,并且不论什么感冒,都是一种药片。中医治疗肝病上,就与之不同了。辩体用药原则,就是中医治疗肝病的“准则”中,万变不离其宗,离不了、不可或缺的“准则”。
如今,很多的人都知道肝病对身体的伤害非常的大。而且很多的西医治疗过程当中会损坏身体,所以选择中医治疗可以更好的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让身体受到的伤害减到最低。但是无论治疗方法如何改变,中医治疗方法当中,仍要遵循上述原则。
中医治疗肝癌晚期
肝癌中晚期患者,病情较重,并发症较多,手术的意义不大,身体状况很差无法再承受放化疗等西医疗法的毒副作用。中医疗法成为了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
中医对肝癌治疗已得到临床证实,成为肝癌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目前,多采用综合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肝肿瘤的发展过程,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
中医整体治疗肝癌:中医治疗癌症具有全身性,中药中的抗癌成分能定向杀灭癌细胞,滋补成分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好的中药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中医治疗肝癌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中医药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让肿瘤的复发的身体环境,减少转移的机会。
其实我们每个人体内每天都会产生数千个癌细胞,免疫细胞正常情况下可以把这些癌细胞直接杀死。然而当免疫力低下时,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失去监控,或免疫细胞就会被癌细胞打败,这样就形成了肿瘤。
中医状态疗法可提高患者免疫力,用患者自身免疫力监视身体环境,患者自身免疫力会及时杀灭绝大部分癌细胞,使癌细胞不能再次聚集成癌瘤。从而控制胰腺癌转移扩散,保障患者长期的健康。患者自身免疫力才是抵抗癌细胞的最坚固堡垒。
状态疗法对改善人体内环境、加速细胞代谢、促进细胞内毒素排出、修复受损细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众多患者接受治疗后,对于改善症状、降低放化疗损伤、预防复发转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
状态疗法一方面能有效杀伤体内残余癌细胞,全面抑制肿瘤细胞复发转移,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高机体自主抗肿瘤免疫能力,增强患者体质,控制患者病情,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达到带瘤生存的目的。
状态疗法采用纯天然中草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原则,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恢复人体阴阳平衡、脏腑平衡、气血和调,达到人与自然、人体内部环境的协调。固摄患者的正气,提高患者的免疫抗癌能力,来消除被破坏的人体内环境,恢复人体气虚循环流畅,把癌状态改变为健康状态。其成分利用全蝎有效成份激活经气,使气血调和,平调阴阳,可以防癌。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恢复患者气血循环,打开淤滞,从而消散瘤体,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癌痛。可以做到拔癌毒外出,切断癌细胞扩散的途径,控制肿瘤发展的作用,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状态疗法核心配方与辅方的有机结合,有效改变患者体内存在的癌环境,彻底打破癌魔防线,让癌细胞无生存的空间,不攻自灭。同时,全面纠正患者体内失衡的病理状态,消除致病因子作用,使机体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
以上就是治疗肝癌的中医方法,其中的用量仅作参考。
丙肝的中医治疗
丙肝和乙肝很相似在传染途径方面都是以血液感染为载体现在临床医学上表明很多都是由于输血后感染的.据数据表明目前有80%到90%由于输血感染上肝,治疗肝病目前不错的是生物细胞疗法,(DC-c i k细胞与外周血干细胞疗法)可有效治疗丙肝。
丙肝患者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得益消化食物有利肝脏修复不必过分强调高营养以防发生脂肪肝避免饮酒对丙肝的治疗应有耐心和信心.切勿乱投医以免延误治疗。
丙肝的治疗有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传统上主要以西医为主,西医讲究治标,中医讲究治本,西医主要看症状,中医看根本,西医治疗丙肝主要使用YAO物有核苷酸类和干扰素类,尤其是干扰素这种广谱性抗病毒剂,曾在抗病毒治疗上得到了广泛普及,可服用养肝片辅助治疗专业辅助治疗肝病。
治疗肝病
肝病西医治疗:
一、肝炎
1、保肝护肝恢复肝功能。
2、抗乙肝病毒。强调中西医结适用药。
3、免疫增强剂,针对乙肝患者普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现象,选择合适的免疫增强剂,配合抗病毒治疗,进步乙肝病毒的转阴率。
4、抗肝纤维化药物。慢性乙肝患者药物缠绵不愈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肝纤维化程度加重的终极结局就是肝硬化,所以治疗乙肝,在抗病毒的同时,还需辅助使用抗肝纤维化治疗。
二、肝硬化
1、休息:肝硬化处于代偿期或无症状时,可做轻工作,以不疲劳为度。在失代偿期,以休息为主,可减少肝脏的负荷,使肝细胞有机会修复和再生。
2、饮食治疗:一般每日应摄取热量2500kcal。宜高蛋白饮食,以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特别是病人有腹水和低蛋白时。但病人肝昏迷时,蛋白摄入量应降低,甚至暂时不给蛋白质。应给予适量脂肪,过分限制脂肪会影响食欲,并且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适当地食用糖,可在肝内转变为肝糖原,促使肝细胞新生,增加肝细胞对毒素的抵抗力。
3、“保肝”药物:尚无一种药物真正具有护肝作用。各种“保肝”药物,在无可靠证据肯定其疗效之前,必须慎用。因为几乎所有药物都需经肝脏代谢,过多地应用药物反而增加肝的负担。但肝有活动性炎症时,应使用甘力欣,利肝泰,肝泰乐等药物。
4、维生素:服用维生素A,B1,B2,B6,C,E等,补充肌体的需要。目前国内外均有多种维生素混合胶囊或丸剂供应。
5、治疗并发症:肝硬化一旦进入失代偿期,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并破裂出血,脾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昏迷和功能性肾衰竭(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此期治疗甚为棘手,甚至危及生命,往往需要住院抢救,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能正确处理,仍可使病情逆转,使病人能够在较长时期内处于稳定状态。
6、肝移植:终末期慢性肝病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随着移植技术的改进和有效抗排异药物的问世,肝移植后1年生存率已达70—80%以上。肝移植目前已成为治愈肝硬化病人唯一希望所在。
7、抗纤维化疗法:近期研究肝纤维化是肝脏在损害因子作用下渐进性的病理过程。在肝硬化形成之前,抗纤维化药物治疗很有效。
最好的肝病疗法是什么
肝病的治疗问题上相信一直以来都让很多患者感到十分头疼,不仅是由于疾病难以治愈,同样也是由于长时间的服用药物对我们的身心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选择肝病的治疗方法首先建议您不要盲目的选择药物治疗,即使需要服药也应该多多咨询医生。了解可能引发的并发症或者其他后果,别盲目服药给身体造成的危害。其次我们都知道在肝病患病期间是需要补充营养的,因此建议您在疾病的治疗期间还应该多多保持营养的摄入。
中医在治疗肝病问题上效果较为明显,由于它的诊断首发较为全面,同样药物对肝脏的伤害比较小,建议您在生活中不妨可以采用中医治疗。对于长时间服用药物的朋友而言,一定要多多注意自己身体的病变,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治疗,治疗过程中还应该多多保持与医生的沟通。
治疗肝病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希望通过上述介绍能够让您对于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另外也希望你在生活中能够及时的引起重视。引发我们出现肝病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如果您是长时间要熬夜以及工作较为劳累的朋友,建议如果你发现最近身体不适,应该立即到医院接受检查与治疗,切忌自己盲目的使用药物,以免给身体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
中医治疗肝病的理论讲解
一、能改善临床症状。中医古代关于肝病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有“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记述;到了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方》首次提出“时行发黄”,清代沈金鳌在《沈氏尊方》一书中提出“天行疫以致发黄者”俗称瘟黄,东汉张仲景在他所著的《伤寒论》一书中指出“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汤”主之。直到今天茵陈汤仍是治疗肝病的有效良方。古代中医早就对本病的传染性有了深刻认识。肝炎主要的临床表现分别与中医“黄疸”“湿阻”“积聚”“臌胀”及“虚损”等病证一一对应。
二、抗病毒保肝、退黄转阴。肝炎病人往往转氨酶升高,转氨酶升高就是肝有损伤,转氨酶升高中医认为是湿热、内热造成的,还有湿热毒血引起来的,时间一长病人认为病毒能够入血。这种情况下中医中药采用清热解毒或者凉血、活血、舒肝健脾的治疗方法,改善肝功能,消除或者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以及肝组织病理损伤的修复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改善了抗病毒保肝、退黄疸,对于肝脏的整体炎症有一个抑制或者是减轻的作用,那么进一步防止肝纤维化、肝硬化,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良好。
中医中药通过辩证和辩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我们在整体的湿热肝瘀气滞性、肝肾阴虚性、瘀血阻络型,根据不同的症状选用不同的方剂。还有一个辩病的思路在里面,你是肝炎或者转氨酶高,或者出现了黄疸,在辩证的基础上加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能够降酶的能够退黄疸的药物,比如常用的五味子、垂盆草、龙胆草、黄芪、蒲公英等等以及一些稀有药物。抗病毒保肝中药有它的特色,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保肝药绝大多数都是中草药或者是中药的提取物。
中医治疗肝病
疏肝宜柔
肝为刚脏,肝体宜柔,肝用宜疏。彭勃认为,慢性肝病多兼有气郁之证,治疗用药宜柔中兼疏,疏中兼柔,使气血调和。一要防止疏泄太过,以免有损肝体,一要避免养阴碍胃。同时彭勃还认为在一张处方中不宜用多味疏肝药,取药应轻疏柔和而不伤阴,常用者有郁金、合欢花、绿萼梅、生麦芽等。其中生麦芽甘咸微寒,既可疏肝又可健胃,药性平和,为常用之品。疏肝汤剂若久服,药方不宜过大,药量不宜过多,更须注意柴胡升散之性。
健脾宜早
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应注重调理中州,自始至终注意顾护脾胃。这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肝病治疗应将顾护脾胃放在首位。彭勃一般选用党参、砂仁、山药、扁豆等益气升阳、醒脾健中。
中国自古就有对中药的研究,就是靠着中医的显着成果逐渐发展成今天的,中医治疗肝病具有西医不能达到的疗效,另外为了预防肝病的发展,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烟酒的摄入,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杜绝肝病的再次发生。
中西医治疗肝硬化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那么中西医治疗肝硬化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呢?中医将肝硬化分为气郁湿阻、寒湿困脾、湿热内蕴、肝脾血瘀和脾肾阳虚五型,其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气郁湿阻型肝硬化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有疼痛,纳少嗳气,食后作胀,小便少。苔白腻,脉弦。故中医治疗肝硬化以疏肝利气,行温消满为主。
中医治疗肝硬化方药:柴胡疏肝散合五苓散加减。
2、寒湿困脾型肝硬化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问,得热稍舒,形寒肢冷,精神困倦,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苔白腻,脉缓。所以中医治疗肝硬化以温中散寒,化湿利水为主。
中医治疗肝硬化方药:实脾饮加味。
3、湿热内蕴型肝硬化
症状:腹大坚满,院腹急痛,烦热口苦,纳少身重,溲赤短涩,大便秘结或搪垢,或有面目发黄。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数。因此中医治疗肝硬化以清热利湿,利水退黄为主。
中医治疗肝硬化方药:茵陈蒿汤合中满分消九加减。
4、肝脾血瘀型肝硬化
症状:腹大坚满,胁腹攻痛,右胁触之有疤块,质偏硬,脉络怒张,面色黧黑,面颈胸臂有血痣,呈丝纹状,手掌赤痕,唇色紫褐,渴不欲饮,牙宣鼻衄,大便色黑。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故中医治疗肝硬化以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为主。
中医治疗肝硬化方药:调营饮加减。
5、脾肾阳虚型肝硬化
症状:腹大胀满,朝轻暮重,神疲体倦,畏寒肢冷,脘闷纳呆,大便溏薄,面色苍黄或(白光)白,腰膝酸软,下肢浮肿,小便短少。舌质胖淡,脉沉细。所以中医治疗肝硬化以温补脾肾,化气行水为主。
中医治疗肝硬化方药:附子理中九合真武汤加减。
中西医治疗肝硬化的具体方法是什么?而西医治疗肝硬化的常见方法如下:
1、支持治疗,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液以补充热量,肝硬化患者输液中可加入维生素C、胰岛素、氯化钾。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病情较重者可输入白蛋白、新鲜血浆。
2、肝炎活动的患者可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如肝泰乐、维生素C。必要时静脉输液治疗肝硬化。
3、口服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如心得安、消心痛、心痛定等。
4、补充B族维生素和消化酶,如维康福。
5、脾功能亢进的治疗,可服用升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药物,如利血生、鲨肝醇、氨肽素。必要时肝硬化患者可行脾切除术或脾动脉栓塞术治疗。
6、腹水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利尿治疗、放腹水、腹水回输等。
7、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适应症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巨脾伴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高危的肝硬化患者。包括:门-腔静脉分流术,门-奇静脉分流术和脾切除术等。术后并发症为肝性脑病及术后再出血等。
8、肝脏移植手术,适用于常规内外科治疗无效的终末期肝病。包括:难以逆转的腹水;门脉高压症,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出现肝肾综合征;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肝性脑病;肝硬化基础上并发肝癌。
中医治疗肝腹水
肝腹水临床辨证施治可分七型,分述如下:
1、气滞湿阻: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腹部青筋暴露,两胁胀痛,食欲不振,食后作胀,肢体困倦,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疏肝理气,健脾除湿。
方药:柴胡、枳壳、香附、白芍、陈皮、川芎、厚朴、苍术、泽泻、茯苓、大腹皮、肉桂。
2、气滞血瘀:
症状:腹大坚满,青筋暴露,胁下肿块刺痛,面色黎黑,皮肤可见丝纹状血痣,手掌赤痕,口干渴,但欲漱口而不欲咽下,大便色黑,唇色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涩。
治则:活血化瘀,利水消胀。
方药:当归、赤芍、川芎、元胡、莪术、三棱、大黄、瞿麦、茯苓、大腹皮、桑皮、枳壳、红花。
3、湿热蕴结:
症状:腹大坚满,脘腹撑急胀痛,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尖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黄芩、黄连、厚朴、枳壳、陈皮、半夏、猪苓、茯苓、泽泻、茵陈、大黄、栀子。
4、寒湿困脾。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得热稍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舌苔白腻脉缓。
治则:温中化湿。
方药:茯苓、白术、厚朴、大腹皮、木香、附子、干姜、青皮、枳壳。
5、脾肾阳虚
症状:腹部胀大,入暮益甚,控之不坚,兼有面色晦滞,畏寒肢冷,身体疲倦,尿少便溏或下肢浮肿,舌质淡胖苔薄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则: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方药:熟地、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附子、肉桂、车前子、猪苓、黄芪。
6、肝肾阴虚
症状:腹大胀满,甚则青筋暴露,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面黑唇紫,口燥心烦,手足心热,尿少黄短,大便干,或见齿鼻衄血。舌质红降少津无苔脉弦细数。
治则:滋养肝肾,凉血化瘀。
方药:熟地、沙参、枸杞子、麦冬、川楝子、当归、川芎、赤芍、元胡、桃仁、红花、鳖甲。
7、气血两虚型:头晕心悸,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两胁隐痛,舌质淡苔薄白,脉象虚弱。
治则:补益气血
方药:太子参、黄芪、何首乌、云苓、炒白术、当归、阿胶、丹参、郁金、木香、连翘、桑椹。
中医治疗肝癌
治疗上,按辨证论治,主要分以下四型:
1、肝癌的中药治疗肝气郁结,右胁部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食少纳呆,时有腹泻,右胁下肿块,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健脾、理气活血,方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川芎10、杭芍20、陈皮10、青皮10、香附10、郁金15、八月扎30、苡米30、砂仁10、玫瑰花6、谷芽20、甘草 10。
2、气滞血瘀,胁下痞块巨大,胁痛引背,拒按、入夜更甚,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结不调,倦怠乏力,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沉细或弦涩。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消积。选用复元活血汤化裁:柴胡10、当归10、桃仁10、穿山甲10、三棱10、术15、元胡20、水蛭6、土元10、丹参10、郁金 10、山慈菇15、白花蛇舌草20、石见穿20、蜈蚣2条、蛇六谷20。
3、湿热聚毒,心烦易怒,身目发黄,口干口苦,纳食减少,腹部胀满,胁肋刺痛,溲赤便干,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则:清热利胆、泻火解毒,茵陈蒿汤加减:茵陈20、大黄9、栀子10、金钱草20、蚤休20、苡仁30、蜂房10、铁树叶20、冬凌草20、半枝莲20、水红花子15、羊蹄根 10。
4、肝阴亏虚,胁肋疼痛,五心烦热,头晕目眩,食少腹胀,青筋暴露,甚则呕血、便血、肌肤瘀斑瘀点,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养阴柔肝,凉血解毒。方药选用一贯煎合犀角地黄汤化裁:生地15、沙参10、麦冬10、当归10、枸杞15、川楝子10、鳖甲10、丹皮10、三七3、旱莲草10、水牛角 30、双花30、紫草20、蜈蚣2条。
在治病的同时,不要忘记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哦,家里有肝癌患者的朋友,上述偏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肝硬化晚期治疗
肝病专家建议肝硬化患者采用三氧自体血回输技术治疗,三氧自体血回输技术是新世纪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福音,该技术通过三氧激活红细胞的戊糖磷酸途径从而最终激活全部红细胞代谢。诱导红细胞内ATP增高,可以提高红细胞膜的机械抵抗力,改善血流变特性,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功能恢复,在短期内使患者感到症状减轻、病情快速好转,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当然,肝硬化晚期治疗也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强调从整体出发,因病人而宜,对证组方,突出个性化治疗。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与病变的程度不同,我们临床用药并非简单地进行活血化瘀,而是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等诊疗手段,了解病情,判断证型,从而采限不同的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研究表明,用中医药治疗肝硬化既可以达到抗肝纤维化作用,又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实现治病求本的目的。
了解肝硬化晚期治疗用什么方法好后,肝病专家提醒患者,肝硬化是一个严重的疾病,一定要积极到正规医院治疗。
乙肝治疗医院
肝病专家介绍到,要说治疗肝病,科学的检查是关键,只有检查出自己的病情后,对症下药,才能做到分病分治! 沈阳201肝病医院,中西医治疗乙肝各有长处,两者结合起来最好。对于患者来讲,首先要了解中西医各自的强项,接着发挥西医西药的特点,在微观上搞清楚到底是什么疾病。诊断清楚后才能对症用药。如果有一些疑难疾病,用西医、西药没有办法治好,可以去看中医。或者患有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在去看西医的同时,还要去看中医,因为很多的疾病西医西药没办法解决,而要用中医来调养,发挥中药的特点。
乙肝抗病毒治疗最好的方法是“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采用世界上最先进设施,抽取患者50-100ml血液,以1:1的比例通过高氧压缩,诱导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成分产生细胞因子和活性代谢产物,从而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应答,有效的控制和清除乙肝病毒,达到乙肝治疗的目标,是这才是怎么治疗乙肝最好的选择,该方法已经在沈阳201肝病医院率先引进。
中医治疗肝硬化
中医治疗肝硬化 现在对于健康的人来说科学合理的饮食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肝硬化患者平时吃什么好?对于肝硬化身体肯定不如正常人,因此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要特别注意饮食习惯,下面就来看看肝病专家对肝硬化饮食的详细介绍!
肝硬化吃什么好呢?
(一)禁忌
1.严禁饮酒,以免加重对肝脏的损害;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适当限制动物脂肪、动物油的摄入,如猪板油等;4.粗硬食物、煎烤食物、带碎骨的禽鱼类,要严格控制,以免诱发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推荐阅读:哪家治疗肝病医院好
(二)宜食
1.宜食高蛋白、高糖类、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物食,如瘦肉、鱼、蛋、蔬菜、水果等;2.晚期肝硬化并有肝昏迷者,应低蛋白饮食。浮肿较重或伴有腹水者,应少盐或无盐饮食;3.如伴便秘者,可多食麻油、蜂蜜、芝麻、香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氨的积聚,防止肝昏迷。
(三)食疗方法
早餐:大米粥(大米50克),馒头(面粉75克),肉松(猪肉松15克加餐:甜牛奶(鲜牛奶250克,白糖10克),苹果150克午餐:大米饭(大米150克),烧带鱼(带鱼200克),素炒油菜(油菜150克)加餐:冲藕粉(藕粉30克,白糖10克)
晚餐:大米饭(大米150克),烧鸡块(鸡块100克),西红柿炒豆腐(豆腐50克,西红柿100克)全日用油25克。以上食谱含热能2422千卡(10120千焦耳)。
中医治疗肝癌腹水
中医药治疗
肝腹水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是最理想的。肝腹水是一种难治的性顽固性腹水,中医认为属“臌胀”学范畴。以腹部胀大,腹部脉络暴露、肤色苍黄、肝掌蜘蛛痣为特征。中医以脾胃气虚中气健运受碍,清阳不升,则水谷之精微不能奉养全身脏腑,浊阴不降,导致水湿内聚,形成腹水。
肝腹水的中医中药治疗以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与表现症状,根据中药材的性能组方通过病情加减药量。将中药饮片用现代高科技工艺浓缩、提取制成了纯中药制剂。为患者用药提供了方便。如纯中药制剂“臌症丸”是治疗肝腹水最有效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