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全面减退 老年痴呆注意10个表现
脑功能全面减退 老年痴呆注意10个表现
“痴呆”是形容脑功能全面减退的医学术语,引起痴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常见的是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认知功能障碍”是痴呆临床表现的核心症状,而“记忆障碍”则是认知功能障碍的核心。
老年痴呆一共有10个主要表现,有心的市民完全可以记录下来,在日常生活中一一对照。
1、记忆力减退
尤以近事遗忘为突出,刚刚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不记得,熟悉的人名记不起来,忘记约会,忘记贵重物品放何处。 几乎成为患者家属或同事发现的第一个症状。
偶尔忘记约会,偶尔忘记同事的名字或电话,但事后能重新回忆起来,这些都是正常的表现。痴呆症患者则不然,他们不但经常忘记事,而且事后回忆不起来,甚至多数患者还会否认自己存在记忆障碍,否认自己因记忆力差而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2、难以完成熟悉的工作
痴呆患者难以胜任日常家务。例如,患者可能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甚至连常年养成的做饭爱好都忘了。
有些早期患者还可以继续从事熟悉的工作,但工作能力下降,而且只要工作中一出现变化,就会无所适从。
3、语言障碍
任何人都有可能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痴呆症患者可能会严重到忘记某个词语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替代,结果别人无法理解他所表达的意思,严重者甚至叫不出常用物品的名称。长此以往,连口语量都会随之减少。
4、计算力减退
痴呆症患者可能完全忘记所有的数字,甚至面对数字不知所措,连简单的计算也难以完成。
5、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
有的痴呆症患者甚至根本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也不知道年份、月份、日期;患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也会迷路,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到那儿的,更不知道怎么才能回家。
6、空间定向力障碍
举个简单的例子,画一个完整的钟表不难吧,然而对于痴呆患者来说,这几乎难以完成。
7、判断力受损,抽象思维困难
分不清季节寒暑、货币大小,会将东西放在特别不合适的地方。
8、情绪或行为改变
痴呆患者的情绪可以变得极不稳定,较以往抑郁、淡漠或易激动、焦躁不安、注意力涣散。他们会变得极为敏感多疑或非常恐惧,或越来越暴躁、固执,有的可出现短暂的幻觉妄想,如被盗、被迫害幻觉等。
9、人格改变
痴呆患者的为人处世较病前不同,原本独立的人变得过度依赖,原本文质彬彬的人却开始满口粗话,这都要引起警惕。
10、兴趣丧失
正常人有时也会对家务、工作和社会义务感到厌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能很快恢复工作主动性。而痴呆症患者则表现得极为被动和消极,终日无所事事,在家里无目的地晃来晃去。
如果您或您所照料的人有上述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假如诊断患有痴呆,就可以及时得到帮助。诊断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也越有利于与家人合理安排和计划以后的生活。
脑萎缩跟老年痴呆有区别吗
脑萎缩跟老年痴呆有区别吗?有大多数人都认为脑萎缩就是老年痴呆症,针对这一问题,专家解释,脑萎缩与老年痴呆症并非是同一种病症。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最外层是呈灰色的大脑皮层,由140亿个神经细胞体组成,厚3.5mm,大脑皮层表面曲折不平,有凹陷的脑沟和凸起的脑回,大脑皮层下面为白色的髓质。在脑的中部还有数个呈空隙的脑室。脑神经老化死亡后,脑的重量变轻,体积变小,CT检查呈现脑体积缩小,脑沟变宽,脑回变细,脑室扩大,这就是脑萎缩。
老年性痴呆的脑萎缩程度比正常老人严重,尤以与记忆功能有关的脑部位如海马回更加明显。但目前单纯从脑萎缩的程度上,还不能够区别正常老人和老年性痴呆病人界限。临床上发现:脑萎缩严重的老人并没有痴呆症状,而脑萎缩较轻,甚至没有脑萎缩的老人却有明显的痴呆症状,因此,CT检查只是作为辅助检查,老年性痴呆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严重的记忆减退是其主要症状,临床上呈现明显的是遗忘症状,如前讲后忘、迷路、忘记物品放置地方、不认识家人、不能简单计算等,严重时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似刚出生的小孩。有时还有吵吵闹闹、打人骂人、撕衣毁物等精神症状。因此,有特殊的遗忘症状又有 CT检查脑萎缩的存在时才能诊断为老年性痴呆。
客观地说,痴呆患者都有记忆力减退,但是记忆力减退者不一定都是痴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的组织、器官及各系统都会逐渐老化,人的记忆力功能也会逐渐衰退,这是老年人正常的、生理的改变。不过有些老年人的记忆力并不随着年龄衰老而减弱,这与教育的程度、营养、生活经历、爱好、文化素养、身体素质、生活范围等都有明显关系。痴呆是一种疾病,老年人记忆衰退是一种生理过程,两者有相似的地方,又有根本的不同。
脑萎缩跟老年痴呆有区别吗?因此,可以明确地说,脑萎缩并非就是老年痴呆症。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应注意进行鉴别。
老年痴呆症与脑萎缩区别
老年痴呆症与脑萎缩不同,脑萎缩是一种体征,而痴呆症则是一种慢性全面性的精神功能紊乱。脑萎缩是机体生理性老化过程所出现的正常现象,年龄越大萎缩程度越明显。脑萎缩可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力下降、说话不清、理解力和情感发生障碍、脚发软等。而痴呆症作为慢性全面性的精神功能紊乱,常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发于各年龄阶段,以老年阶段为最常见。痴呆症患者可明显表现出行为和智商的异常,经常是无法自控,而且在生活上不能自理,经常走失、大小便失禁等等。
谢裕华指出,老年痴呆症可有脑萎缩情况出现,但不一定是脑萎缩引起的。老年痴呆症与脑萎缩有必然联系吗?临床上,不少脑萎缩严重的老人并没有痴呆症状,而一些脑萎缩较轻甚至没有脑萎缩的老人反而有明显的痴呆症状。
芦笋能够预防老年痴呆吗
不能。
老年痴呆是指大脑功能衰退,特别是与智能有关的功能全面衰退,而且要衰退到一定程度的综合征。
一般来讲,包括记忆力、认知力、情绪与行为等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并且持续到数月或半年以上的情况,而芦笋只是一种蔬菜,并没有促进大脑功能发育的作用,因此,对预防老年痴呆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不过,老人吃芦笋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可以适当食用。
老年人得了健忘症应该咋办
健忘是老年人脑功能衰退的一种现象,而痴呆则不同,它是大脑发生了病理性的变化。二者主要有如下几点区别:
1、健忘的老年人对以前经历过的事只有部分性的忘记;而痴呆的则是完全恶性的,完全不能记起以前发生过的事。
2、健忘老人只会引起记忆力下降,但对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周围环境的辨别能力丝毫未减;而痴呆老人则完全丧失了对这些事情的认知能力。
3、健忘老人完全能打理自己及家人的生活,而痴呆老人则会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4、痴呆老人多有情绪上的变化,如:自私、多疑、麻木不仁。
健忘和老年痴呆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引起注意尽早预防。因为一旦患上老年痴呆,没有能够彻底治疗的药品,并且由于老年痴呆的患者会出现许多精神层面的变化,给很多家庭造成了生活麻烦,所以预防应该进行及早重视。我们都了解美国前总统里根就是老年痴呆的一个典型,有不错的医疗条件,病情确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要实现预防就要从下面几层面入手:
1、 饮食方面 要低盐、低脂肪、低热量饮食,不用铝制餐具。适当补充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肉、蛋、奶、鱼、虾等,因为缺乏维生素B12可以加速大脑老化。常吃大豆类食品,以及芝麻、山药、蘑菇、花生等富含卵磷脂的食品,可补充大脑所需营养,增强记忆力、思维、分析能力。此外,不要吃得太饱,吃得过饱就会使血液集中到胃部去负责消化,大脑供血就会减少,长期下去就会影响思维记忆,使记忆能力下降。
2、 要勤动脑 要多读书、多用脑、多了解新鲜食物,多参与各种活动,这样可以锻炼大脑神经细胞,延缓大脑衰老,延缓记忆衰退。
3、 情绪调节 要保持愉悦的心情,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家庭要和睦,避免陷入不好的情绪。忧郁的老人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
4、 体育锻炼 时常运动可以降低大脑退化。例如:可以常做做手指操,例如用手指旋转钢球或胡桃,或做一些锻炼手指方面活动,如:打字、雕刻、手工艺等。这样可以刺激大脑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延缓大脑衰老,预防记忆减退及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症是怎么引起的
老年痴呆是一种由于大脑器质性损害而引起的脑功能障碍,使记忆、理解、判断、自我控制等能力发生进行性退化和持续性智能损害,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的病症。
老年痴呆症是静悄悄的疾病,没有痛痒等明显症状,早期只是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等症状,很多病人误认为这是正常的衰老,以致就诊率极低,常使病人错过有效治疗机会。据最新统计,天津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老年痴呆总患病率为5.22%,80岁患病率达15.9%。据估算,全市现有10万痴呆老人,每年新增近1.8万至2万人。
但仅有2%的家庭带老人进行了正确的治疗,其他家庭的痴呆老人吃的大都是营养药,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专家说,记忆力下降是老年痴呆症最突出的首发症状。老年性痴呆的记忆障碍以记住新知识能力受损和回忆近期知识困难为特点。患者的日常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
专家分析五大类人群属于该病的高危人群:老年女性(男女病人比例为7:26);文化程度低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丧偶、独居、情绪抑郁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有长期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病史者。专家称,痴呆老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人的三到四倍,已成为继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的老年人第四大杀手。由于目前临床准确诊断老年痴呆尚有难度,基因诊断、基因治疗还没有全面开展,对于有痴呆倾向或可疑的痴呆病人,只有进行早期治疗、干预。
老年抑郁和痴呆有什么区别
老年痴呆的主要症状包括:认知功能的减退、情感淡漠、视空间障碍、行为被动、记忆力明显减退等。这些与抑郁症的症状,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老年期的抑郁症,又被称为“假性痴呆”。
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时:由于情绪低落,思维过程受到一定阻滞,检查多不合作,易被误认为有智能障碍,从而误诊为老年痴呆。所以要判断一个老年患者,出现的认知症状是来源于抑郁症,还是老年痴呆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就要从以下的三个方面来进行鉴别了。
病史
老年痴呆,有一个渐进的认知功能减退的病史;而抑郁症发病较快,病前认知功能相对正常。即使有认知功能的减退,也与抑郁发作有关,并且具有突发性。
认知功能
因为抑郁症患者,虽然思维迟缓、联想困难,但不是思维缺乏,只要给予足够的反应时间,患者会给出正确的答案;而老年痴呆患者,智能全面减退,患者的反应,也许会比较快,但给出答案是错误的。或者反应迟钝,即使给予足够的时间,也不能作出正确的答案。另外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多存在昼重夜轻的表现。
连续观察人格及自知力
一般抑郁症患者,人格不会发生变化,而且具有一定的自知力。而老年痴呆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人格出现改变,如自私、固执、不知羞耻、当众大小便等。
脑萎缩与老年痴呆的区别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最外层是呈灰色的大脑皮层,由140亿个神经细胞体组成,厚3.5mm,大脑皮层表面曲折不平,有凹陷的脑沟和凸起的脑回,大脑皮层下面为白色的髓质。在脑的中部还有数个呈空隙的脑室。脑神经老化死亡后,脑的重量变轻,体积变小,CT检查呈现脑体积缩小,脑沟变宽,脑回变细,脑室扩大,这就是脑萎缩。
老年性痴呆的脑萎缩程度比正常老人严重,尤以与记忆功能有关的脑部位如海马回更加明显。但目前单纯从脑萎缩的程度上,还不能够区别正常老人和老年性痴呆病人界限。临床上发现:脑萎缩严重的老人并没有痴呆症状,而脑萎缩较轻,甚至没有脑萎缩的老人却有明显的痴呆症状,因此,CT检查只是作为辅助检查,老年性痴呆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严重的记忆减退是其主要症状,临床上呈现明显的是遗忘症状,如前讲后忘、迷路、忘记物品放置地方、不认识家人、不能简单计算等,严重时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似刚出生的小孩。有时还有吵吵闹闹、打人骂人、撕衣毁物等精神症状。因此,有特殊的遗忘症状又有CT检查脑萎缩的存在时才能诊断为老年性痴呆。
客观地说,痴呆患者都有记忆力减退,但是记忆力减退者不一定都是痴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的组织、器官及各系统都会逐渐老化,人的记忆力功能也会逐渐衰退,这是老年人正常的、生理的改变。不过有些老年人的记忆力并不随着年龄衰老而减弱,这与教育的程度、营养、生活经历、爱好、文化素养、身体素质、生活范围等都有明显关系。痴呆是一种疾病,老年人记忆衰退是一种生理过程,两者有相似的地方,又有根本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