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解酒八种最佳
中药解酒八种最佳
1、白扁豆
白扁豆健脾化湿
白扁豆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2、菊花
菊花清热解毒
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宜葛花)煎汤。”
3、草果
草果治脾寒湿
草果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有辟浊之性,《本草》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因此,中药对解酒很有效果,中药解酒8种最佳,喝醉酒不妨试试中药来解酒。
4、枳子
枳子能治酒醉
枳(木具)子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
5、苦参
苦参清热燥湿
苦参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擗,止渴,醒酒。”《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6、肉豆蔻
肉豆蔻固肠止泻注
肉豆蔻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7、葛根花
葛根花善解酒毒
葛根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8、高良姜
高良姜散寒止痛
高良姜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本草从新》载其“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解酒药有哪些
1、中药解酒的药方偏方
1.1、橘皮醒酒散:桔皮(去白)500克,陈橘皮500克,檀香200克,葛花250克,绿豆花250克,人参100克,白蔻仁100克,盐300克。健脾醒酒。用于酒醉不醒,呕吐吞酸。
1.2、橘皮汤: 陈皮(去白,浸炒)30克,葛根30克,甘草30克,石膏(打碎)30克。治饮酒过度,酒毒积于肠胃,呕吐,不食汤水。
1.3、石膏汤:石膏15克,葛根100克,生姜100克(切细)。治饮酒过多,大醉不醒。
1.4、五豆汤: 黑豆、黄豆、绿豆、青豆、赤小豆各250克,干葛500克,甘草500克,贯众500克。专能解酒毒,止烦渴,能发小儿豆疮不出,并治糖尿病疮疡解酒散:葛根15克,薄荷15克,砂仁15克,甘草15克,盆硝8克。解酒。适用于饮酒过度。
2、解酒的三味中药配方
2.1、葛花: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
解酒中药方:取葛花10~15克,水煎服。主要用于饮酒过度伤及胃气之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
2.2、桑葚:性味甘、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之功效。
解酒中药方:解酒可取鲜桑葚150克,捣汁服用,可解酒中毒。
2.3、白茅根: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主治肺热喘急、水肿、黄疸及酒中毒。
解酒中药方:醉酒时取本品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鲜品宜加倍用。
中药解酒的药方偏方
1、橘皮醒酒散
桔皮(去白)500克,陈橘皮500克,檀香200克,葛花250克,绿豆花250克,人参100克,白蔻仁100克,盐300克。健脾醒酒。用于酒醉不醒,呕吐吞酸。
2、橘皮汤
陈皮(去白,浸炒)30克,葛根30克,甘草30克,石膏(打碎)30克。治饮酒过度,酒毒积于肠胃,呕吐,不食汤水。
3、石膏汤
石膏15克,葛根100克,生姜100克(切细)。治饮酒过多,大醉不醒。
4、五豆汤
黑豆、黄豆、绿豆、青豆、赤小豆各250克,干葛500克,甘草500克,贯众500克。专能解酒毒,止烦渴,能发小儿豆疮不出,并治糖尿病疮疡解酒散:葛根15克,薄荷15克,砂仁15克,甘草15克,盆硝8克。解酒。适用于饮酒过度。
最佳的十种解酒方法
1、喝前:吃馒头、牛奶
馒头中的碳水化合物和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以在胃内形成一个“食物膜”,相当于给胃加了一个保护罩,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但注意一定要先吃馒头再喝奶。
2、喝酒时:喝热水
饮酒过程中要多喝点白开水,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稀释酒精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增加排出量,加快酒精的代谢。
3、喝酒时:热肉汤
喝酒时喝点热的肉汤可以促进排汗,增加体内酒精的代谢和挥发;另外,肉汤还可以补充各种矿物质元素,譬如因酒精的利尿作用而丢失的钾和钠,可以帮助恢复体力,但尿酸高的人不适合多喝。
4、喝酒后:橙汁
鲜榨的果蔬汁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促进排泄;另外,其中含有的果糖能加速酒精代谢,帮助缓解醉酒症状。榨点橙汁和白萝卜汁是简便易行的方法。
5、喝酒后:米汤
米汤中富含多糖类和B族维生素,具有解毒醒酒的功效。喝的时候最好加点白糖,解酒的效果会更好。
6、喝酒后:绿豆汤
历代本草书籍都强调绿豆的解毒功效,绿豆可以适用于食物中毒、药草中毒、酒精中毒、金石中毒等时刻的应急食用。
7、喝酒后:黄豆芽汤
这道汤口感非常清爽,做法简单,在韩国是很家常的一款醒酒汤。
做法是,把200克黄豆芽的老根摘掉,洗净沥干。1瓣大蒜切成末,1/3根大葱切成葱花备用。锅中放入清水(约1000ml),大火煮开后,将黄豆芽放入,接着加入蒜末、少量生抽,调匀后,改小火煮10分钟。 豆芽煮熟后,加入适量盐、白胡椒粉,再煮3分钟,然后放入葱花即可。
煮豆芽时,千万不要盖上锅盖,这样会把豆芽的腥气一同煮到汤里。
8、喝酒后:猕猴桃汁
猕猴桃被誉为“维生素C之冠”,而维生素C能分解乙醇,可护胃益脾,能有效减轻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伤。因此,喝酒前后各饮100~200克的猕猴桃汁,解酒效果非常好。
9、喝酒前后:柠檬水
柠檬水可以解酒,得益于其中含有的有机酸。诸如柠檬、橘子、橙子这类柑橘类水果中都含有有机酸,而酒中的成分有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目的。
10、喝酒后:揉手腕
轻度醉酒后,可以按揉一下手腕处,这里的内关穴可以很好地帮助解酒。该穴位简便易取,且不受时间、季节及周围环境的限制。
下面的解酒方法值得我们收藏
1、雪梨解酒
去三个雪梨,将之清洗干净,接着将雪梨去皮去核捣成泥状,用纱布包裹挤出梨汁来饮用。
2、大白菜解酒
将大白菜帮洗净,切成细丝,加些食醋、白糖、拌匀后腌渍10分钟后食用,清凉、酸甜又解酒。
3、甘蔗解酒
将洗净除皮的甘蔗,切成小段榨汁饮用,有解酒作用。
4、马蹄解酒
同样的准备十几个马蹄(荸荠),将之清洗干净捣成泥状,用纱布包裹榨取出汁来饮用。这样的方法非常适合喝高粱烈性酒的醉者饮用。
5、芹菜解酒
取芹菜适量洗净切碎捣烂,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此法可解酒醉后头痛脑胀,颜面潮红等症)。
6、中药解酒
中药葛花30克加适量水,煎汤饮服,解酒效果尤佳。
7、豆类解酒
用绿豆、红小豆、黑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烂,豆、汤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缓解酒精中毒症状。
8、饮酸醋
当人体中引入酸醋的时候,酸醋会和身体酒精产生成乙酸乙脂和水,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了酒精对身体的伤害。取60克的酸醋、红糖30克、生姜片两片,加入开水一起煎服。
几种中药解酒最佳
1、枳子
枳子能治酒醉
枳(木具)子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
2、白扁豆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杀酒毒
白扁豆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3、葛根花
葛根花善解酒毒
葛根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十个解酒小妙招
1、大白菜解酒:将大白菜帮洗净,切成细丝,加些食醋、白糖、拌匀后腌渍10分钟后食用,清凉、酸甜又解酒。
2、雪梨解酒:取雪梨2至3个洗净切片捣成泥状,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
3、马蹄解酒:取马蹄(即荸荠)10多只洗净捣成泥状,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此法最适宜于饮高粱等烈性酒醉患者)。
4、甘蔗解酒:将洗净除皮的甘蔗,切成小段榨汁饮用,有解酒作用。
5、芹菜解酒:取芹菜适量洗净切碎捣烂,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此法可解酒醉后头痛脑胀,颜面潮红等症)。芹菜汁治酒后胃肠不适、颜面发红芹菜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分解酒精。
6、豆类解酒:用绿豆、红小豆、黑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烂,豆、汤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缓解酒精中毒症状。
7、中药解酒:中药葛花30克加适量水,煎汤饮服,解酒效果尤佳。
8、饮酸醋:酸遇酒精即生成乙酸乙脂和水,可减轻酒精对人体的损害,醉酒时用酸醋或陈醋60克、红糖25克、生姜片5克,加水适量,煎后饮服。
9、饮牛奶:牛奶与酒混合,可使蛋白凝固,缓解酒精在胃内吸收,并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10、饮萝卜汁水:用生白萝卜500克,洗净榨汁,代茶饮服,每次一杯,饮2次至3次,有解酒和消酒气功效。
最佳的十种解酒方法
1、喝前:吃馒头、牛奶馒头中的碳水化合物和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以在胃内形成一个“食物膜”,相当于给胃加了一个保护罩,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但注意一定要先吃馒头再喝奶。
2、喝酒时:喝热水饮酒过程中要多喝点白开水,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稀释酒精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增加排出量,加快酒精的代谢。
3、喝酒时:热肉汤喝酒时喝点热的肉汤可以促进排汗,增加体内酒精的代谢和挥发;另外,肉汤还可以补充各种矿物质元素,譬如因酒精的利尿作用而丢失的钾和钠,可以帮助恢复体力,但尿酸高的人不适合多喝。
4、喝酒后:橙汁鲜榨的果蔬汁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促进排泄;另外,其中含有的果糖能加速酒精代谢,帮助缓解醉酒症状。榨点橙汁和白萝卜汁是简便易行的方法。
5、喝酒后:米汤米汤中富含多糖类和B族维生素,具有解毒醒酒的功效。喝的时候最好加点白糖,解酒的效果会更好。
6、喝酒后:绿豆汤历代本草书籍都强调绿豆的解毒功效,绿豆可以适用于食物中毒、药草中毒、酒精中毒、金石中毒等时刻的应急食用。
7、喝酒后:黄豆芽汤这道汤口感非常清爽,做法简单,在韩国是很家常的一款醒酒汤。做法是,把200克黄豆芽的老根摘掉,洗净沥干。1瓣大蒜切成末,1/3根大葱切成葱花备用。锅中放入清水(约1000ml),大火煮开后,将黄豆芽放入,接着加入蒜末、少量生抽,调匀后,改小火煮10分钟。 豆芽煮熟后,加入适量盐、白胡椒粉,再煮3分钟,然后放入葱花即可。煮豆芽时,千万不要盖上锅盖,这样会把豆芽的腥气一同煮到汤里。
8、喝酒后:猕猴桃汁猕猴桃被誉为“维生素C之冠”,而维生素C能分解乙醇,可护胃益脾,能有效减轻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伤。因此,喝酒前后各饮100~200克的猕猴桃汁,解酒效果非常好。9、喝酒前后:柠檬水柠檬水可以解酒,得益于其中含有的有机酸。诸如柠檬、橘子、橙子这类柑橘类水果中都含有有机酸,而酒中的成分有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目的。
10、喝酒后:揉手腕轻度醉酒后,可以按揉一下手腕处,这里的内关穴可以很好地帮助解酒。该穴位简便易取,且不受时间、季节及周围环境的限制。
什么中药解酒最好最快 葛花
葛花性味甘,辛,凉,入脾,胃经,有和胃解酒,生津止渴之功效,适宜于饮酒过度,头痛,头晕,烦渴,胸膈饱胀,不思饮食,呕吐酸水等。
《滇南本草》言:葛花醒酒解脾,治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精伤胃,吐血呕血,消毒,解酒毒。
葛花长期以来被用于缓解酒后呕吐等症状。葛花水提物通过激活乙醇脱氢酶活性来降低乙醇的浓度,对乙醇引起的肝细胞损害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