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同仁益健茶等15个违法药品医疗保健品广告被曝光

同仁益健茶等15个违法药品医疗保健品广告被曝光

记者从国家工商总局获悉:今年2月全国部分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发布的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及美容服务类广告监测抽查显示,“同联奇方耆鹿逐痹口服液”药品广告等15个广告严重违法。工商部门表示,将依法查处上述严重违法广告。同时,加强跟踪监测和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其他媒体发布的上述严重违法广告。

——同联奇方耆鹿逐痹口服液药品广告,生产厂家为沈阳同联药业有限公司。发布媒体:张掖新闻综合频道(甘肃)。

——十五味龙胆花丸药品广告,生产厂家为青海琦鹰汉藏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媒体:景德镇二套(江西)。

——新研救尔心胶囊药品广告,生产厂家为通化斯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媒体:四平一套(吉林)。

——木竭胶囊药品广告,生产厂家为哈尔滨华雨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媒体:秦皇岛新闻频道(河北)。

——丹神抗骨质增生丸药品广告,生产厂家为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发布媒体:赤峰新闻综合频道(内蒙古)。

——心脑欣片(亿天欣恼组合)药品广告,生产厂家为湖北济安堂药业有限公司。发布媒体:长春晚报。

——固本延龄丸药品广告,生产厂家为太原大宁堂药业有限公司。发布媒体:呼和浩特交通广播。

——十一味甘露胶囊、二十五味珍珠丸药品广告,生产厂家为西藏金珠雅砻藏药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媒体:西安交通旅游广播。

——淄博昌国医院医疗广告。发布媒体:山东卫视。

——宁夏生殖保健院医疗广告。发布媒体:银川晚报。

——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广告。发布媒体:兰州晨报。

——太原爱乐眼科医院医疗广告。发布媒体:山西晚报。

——天津欧亚肛肠医院医疗广告。发布媒体:每日新报(天津)。

——同仁益健茶保健食品广告,生产厂家为北京同仁堂兴安盟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媒体:贵阳晚报。

——HD元素食品广告,生产厂家为武汉东方之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发布媒体:西安晚报。

有些排毒保健品并不排毒

“调节肠胃”、“消除疲劳”、“消除口臭”、“排除血液、淋巴、皮肤、肝肾中的毒素”,类似的大肆宣扬“排毒”功能的保健品广告如今在上海到处可见。但事实上,保健品的功能在国家卫生部的规定中有明确说明———只有22种,“排毒”功效只能用于药品范围内,保健食品宣扬“排毒”就是一种虚假广告。

记者昨天从上海市消费者协会主办的“营造放心排毒类药品和保健食品广告宣传环境研讨会”上获悉,1-8月间,上海工商局广告监测中心查到宣扬“排毒”功效、涉嫌违法广告的达31次,涉及11个产品,包括美多膳食纤维、更娇丽减肥茶、双金爱生等知名品牌。

上海市药品监督局流通处处长陆建华表示,使用“卫食健字”的保健食品在广告中不得宣扬药物功效,涉及药物功效、适应症的宣传语只能用在“药准字”商品中。保健食品广告需有明显的保健食品标志,否则就是夸大宣传,涉嫌虚假广告,属于严重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依据《食品卫生法》有权对该生产企业予以相应处罚。

市消协提醒消费者,选购保健食品第一分清是“药”还是“食”?,凡声称有治疗、辅助治疗、保健、预防作用需口服的产品,应有“药准字”批准文号;具保健预防作用的,应有“卫食健字”的批准文号。获“国药准字B”的保健品将只能在药店买到。自明年1月1日起,“健字”号药品将不得在市场上流通,这样一来,含有中药成分的保健品与药品将不会再有中间概念,消费者一看批号就能分清是“药”还是“食”。

老年人不要将保健品当药吃

不要把保健品当药吃

看广告买药的涂大妈

家住渝中区的涂大妈患心脏病多年。前不久,她在市内某报上发现了一则“xx平”的广告,称该药可以保心健脑,对治疗心脏病、肝脏病、高血压等疾病都有辅助功效。

试过多种药品后的涂大妈治病心切,买了上千元的药品回家。“现在吃了好几个疗程,没见特别的疗效。”涂大妈儿子蒋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让她去正规医院看病拿药,她就是不听,总是跟风,什么药品宣传她就买啥药品,完全是个购药狂。”

其实,像涂大妈这样的“老年购药狂”还真不少。有些老人盲目相信保健品的功效,一天早中晚分别吃好几种保健品,认为能延缓衰老、强身健体。

当花了重金买来的药品、保健品没有他们期待的效果时,他们往往会选择到消协投诉。

市消协有关人士分析,“药品经销商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老人通过电话订购等方式买药,缺少对药品信息的考证,从一定程度上说,消费者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另外,业内人士透露,市面上的保健品大部分以保健食品为主。“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品,保健品对生理机能异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来说,可以调节生理机能增进健康,但绝不能替代药品。”专家称。

“更重要的是,别将保健品当药吃。”冯政平表示。他说,不少市民都将治病希望寄托在保健食品上,有些不法商家看准商机,在保健品中违法添加带治疗性作用的药物,反而形成了副作用,影响健康。

五成老人相信保健品有疗效

就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前不久发布的“2011年老年消费维权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有五成老年人相信保健品有“疗效”,而看广告买药的老年人中,有四成事后感觉上当。

调查显示,出于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医疗和营养保健品正成为老年人的重要需求,有2/3以上的老年人使用过营养保健产品,59%的老年人愿意参加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讲座。

由于认知不清,部分老人很容易相信保健产品的所谓疗效宣传。在调查中,有5.1%的老年人认为保健品可以治病,同时有47.1%的老年人认为保健品对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如果要购买药品,除了医生推荐外,朋友和子女的介绍也是影响其购买药品的主要因素,“有28.5%和16.1%的老人会相信报纸和电视的药品宣传。此外,7.6%的老年人相信免费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称,有1/4的老年人有过根据报纸或广播电视上的信息购买药品的经历,这部分老年人根据这些信息购买药品后,其中有46.1%的老年人感觉上当受骗。“这说明,药品广告存在一定夸大成分,比老年人预期的效果要差。”市六院内科专家刘星和表示。

老人不停买药是心理映射

“老人不停买药,是一种心理的映射。”专家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更关注自身健康,依靠药物,是老人为自己找的一条“捷径”。

梁焱说,目前社会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远远不够。他认为,一些老人不停地吃药,一方面有“自我照顾”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引起子女的关注,以此获取子女更多的陪伴和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子女单纯通过反对或劝说的方式解决问题,效果适得其反。让老人停止乱买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给老人最贴心的支持和关怀,让老人从心理上不再依靠药物,而是依靠子女。”

市面上的保健品种类有很多,质量参差不齐,无论是哪一种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药物,所以,千万不能把保健品当药吃。小编要提醒老人们,有很多不法商家都盯准了保健品市场,常常会忽悠老人买一些假保健品。如果您想吃保健品,一定要去正规市场购买,要认真“蓝帽子”标示。

同仁益健茶的作用机理

同仁益健茶由六位中草药加乌龙茶组成,秉承了"以气血养肝、以清护强肝"理论基础,清肝、养肝、护肝三位一体,全面提升肝动力,还给您一个强健的肝脏。

第一步"清肝":同仁益健茶中的多项有效成分具有清除湿热、解毒、活血化淤、祛除淤阻肝脂的功效,增强肝细胞活性,促进肝脏新陈代谢,恢复其排泄能力,将堆积在肝脏内的脂肪、毒素、病毒迅速代谢掉。自然口苦、口干、咽干、眼干、便秘、失眠多梦等症状也就慢慢消失了。

第二步"养肝":同仁益健茶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很好的滋补肝肾、养气血、壮筋骨,打破了传统保肝产品单纯补充营养物质给肝脏代谢加重负担的缺陷,所以喝该茶一段时间后肝脏内气血充足、运行畅通,手受血后握力增大,眼受血后视物清晰,人们就会感觉精力充沛,四肢有力,不再乏力、易疲劳、少语懒言。

第三步"护肝":同仁益健茶中的主体成分总黄酮能快速修复、保护肝细胞、活化肝细胞,阻止肝细胞纤维化,恢复肝脏功能,提高肝脏免疫力,对抗酒精、药物、毒素等对肝脏的再次侵害保持其营养吸收均衡等自卫功能,使肝脏呈现鲜活状态。这样脂肪肝、酒精肝就不容易反复了。

老年人不能把保健品当药品

1、请注意产品外包装上的批准文号

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为“国食健字”,正面的包装有批准文号,背面有“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提示。药品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只有药品才具有治疗作用,而保健食品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无治疗作用。

2、请仔细阅读包装标签和说明书

国家规定保健食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上是不能标注或暗示具有治疗作用的。凡是在说明书、广告或讲座中宣称有治疗作用或承诺达到治疗效果的保健食品,其宣传属于虚假或夸大宣传,是违反有关法规规定的。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可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报投诉。

3、广告不可信,买前应咨询。

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要提高警惕,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不可轻信形形色色的广告、知识讲座和义诊买赠活动,购买、使用前请咨询医生,这样才不会被迷惑上当。

同仁堂的益健茶真的能治脂肪肝,高血脂吗

肝脏没有痛觉神经,遇到伤害时不会喊痛,肝细胞死亡三分之二时,肝脏仍维持日常工作。脂肪肝恶变最快只需180天。一旦到了肝病中晚期,平均的生存期就仅有四到六个月了。对于酒精肝、脂肪肝的治疗,医生往往都建议戒酒、多运动、吃降脂药,然而大部分患者都为中老年男性,工作忙、压力大、应酬多,很难戒酒和保持运动,怎么办?酒精肝、脂肪肝,就喝【同仁益健茶】!

每天两袋同仁益健茶

轻松喝掉脂肪肝、酒精肝!

【同仁益健茶】清肝、养肝、护肝,有效解决脂肪肝、酒精肝问题:

“清肝”:【同仁益健茶】药物因子,可解毒清湿热、活血化淤除肝脂,使肝脏内脂肪、毒素从汗、尿、便中排出。口干、口苦、口臭、眼干、便秘、失眠等症状自然消失。

“养肝”:【同仁益健茶】药物因子,迅速激活肝细胞,增强肝细胞活性,使肝脏内气血充足,运行畅通,乏力、犯困的现象逐渐好转,肚子变小,精力充沛,全身有力量。

“护肝”:【同仁益健茶】药物因子总黄酮能快速修复受损肝细胞,防止肝纤维化,恢复肝脏原活力。你会发现将军肚没了,高血脂、脂肪肝、酒精肝好了,生活更轻松。

养肝护肝

效果每天都能看得见!

●喝同仁益健茶7天:可改善浑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喝同仁益健茶2-3个周期:中度脂肪肝转轻或消除;

●喝同仁益健茶3-4个周期:重度脂肪肝转轻或消除,肝区隐痛、闷账等症状消失;

●喝酒前后喝一袋:可迅速保肝,及时消除酒精代谢的有害物,消除各种酒后不适症状;

同仁堂340年良心、良药

益健茶被选为国家特供!

北京同仁堂已有340年的历史。同仁益健茶是同仁堂经典秘方,经三百多年无数次组方和反复调制,最终结合现代工艺萃制,效果非常明显。

老人不可随意购买保健品

一、不要被广告中一些“专家”所迷惑。市消协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厂家为获取不正当利益,置患者利益于不顾,通过“专家”讲座等形式或频繁发布虚假违法宣传广告进行自我吹嘘,专门坑骗老年消费者赚取“黑心”钱财。

二、不要轻信广告中列举的治愈病例和保证治愈的承诺,特别是宣称能治愈疑难疾病的能力。一些老年消费者看到宣传中有“先进治疗方法”、“尖端设备”等字眼不加以验证盲目轻信,不法经营者正是利用老年消费者的这一心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如消费者发现问题,可直接向药监和工商部门举报反映。

三、在购买保健用品时可先向正规医院的医生进行咨询,自身是否适用此产品,以免受到不法宣传广告的误导,病疾乱投医,贻误病情;同时,因保健用品价格往往较高,购买时多加考虑,慎重选择,科学消费。

雪源康的广告

“雪源康适用由三高和糖尿病引起的四肢乏力、视物不清、手脚发麻、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三盒一疗程”……今年2月份,看到电视上雪源康的广告,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消费者陈某花了近600块钱购买了六盒雪源康进行服用,两个多月过去了,陈某发现自己并没有象广告上说的“血糖也好了,血脂也正常了”,相反,由于服用雪源康期间停止了原先一直服用的药物,血压还升高了不少。日前,根据消费者的反映和广告监测情况,绍兴诸暨市工商局紧急叫停电视台播出的“雪源康”保健食品广告。工商部门调查发现,为打开市场,吸引消费者购买,“雪源康”生产厂家在诸暨的销售代理商詹某自制了一盘广告带,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电视台播出,广告中宣称“雪源康”能全面调节血糖,有调节血脂和血压的作用,非常有利于糖尿病的综合防治,而“雪源康”是一种保健食品,而非药品,根据《广告法》规定,在广告宣传中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一些“三高”和糖尿病患者正是受了广告的误导,停用原药物而改服“雪源康”,严重危害了身体健康。诸暨市工商局发现这一情况后,紧急通知电视台停播“雪源康”广告,责令整改其内容,同时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进一步调查。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目前有些保健食品广告大肆夸张产品功效,严重扰乱了保健食品市场正常秩序,消费者在使用时要多留神,千万不能把保健食品当药吃,贻误病情。

普通保健品吹成能治肝癌

“九代清源”只是一种普通的保健口服液,然而却大肆做广告号称“为全国数以亿计的肝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昨天,杭州市工商局突击检查了这家位于天目山路的保健品代销机构。现场的一位自称是上海医生的中年妇女承认,“九代清源”只是一种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普通保健食品,而不是药品,并不具备治疗功能。

可是她一直模糊地解释“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而在他们的宣传手册上却赫然写着“临床观察发现,该口服液可以明显缓解肝癌症状,抑制肝癌的发展,对肝癌引发的腹水疗效更为明显”。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何肝病治疗药品都不得在媒体上做宣传广告,而保健品夸大宣传充当肝病治疗药品更是违反了我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目前关于肝病的虚假宣传广告很多,广大患者千万不要受骗上当。

春节切忌不要盲目送健康

保健品:春节送礼新宠

“送礼送健康”仍被很多人遵从。春节前夕,血压计、药浴盆、血糖仪等家用保健器械十分走俏。此外,一些具有美容等功效的保健品也很畅销。

保健器械:血压计、药浴盆、血糖仪、计步器等医疗保健器械,在过去大多仅局限于医疗场所,随着现代人们对自身及家人健康的关注,这些器械便成为礼品类的新宠。

适用人群:年纪较大的亲人、领导及朋友。

营养品:“今年春节不收礼,要收就收脑白金”,虽然这句广告词在现今的中国广告界褒贬不一,但确实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现代“礼品观”的变迁。

适用人群:年纪较大亲人、领导及朋友。

美容用品:虽然美容类用品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品牌及喜好,是属于针对性极强的用品,但抗衰老类及滋养类美容用品常常可以超越这种强烈的针对性,成为人人喜爱的礼物。

适用人群:老人及女性。

健康卡:包括健康咨询、体检、健身卡等。

有句话叫“请吃饭不如出身汗”,有钱人不愁吃、不愁穿,愁的就是健康与保健,现如今,人们越来越会享受,但随之产生的“将军肚”、“高血脂”也越来越多,何不提前预防。现在流行的一句广告语叫“送礼送健康”! 价格:1000—5000元不等

适用人群:所有人群。

虽然送健康是时尚的事,但咱们也别盲目的做。据卫生部最近的一份调查表明,市场上有的保健品还存在着夸大功效宣传、添加不良成分等问题,给保健品市场带来了混乱。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识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如保健品保健食品和保健药品两种。保健品并非人人适用,应区别对待。如用于抗疲劳的保健品只针对体力上的劳累,对消除精神上的疲惫无效;青少年不能吃含有“性激素”成分的保健品;儿童最好不吃保健品。

面对众多的保健品,消费者作选择时,可从外包装上来识别。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上都要注明主要原料、功效成分、营养素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量、保质期等12项。此外可从功能上来识别。如果一种保健品标明两种有冲突的功能,就不能相信。比如“促进生长”与“延缓衰老”两种功能就不能集于一身,前者针对小孩,后者针对老人。要注意不存在抗肿瘤的保健品。因为肿瘤的产生机制不明确,宣称有助于肿瘤治疗都是空穴来风。此外目前卫生部还没有批准性保健品,市场有关产品均属违法。

伤肝的行为有哪些 胡乱吃药

没人敢说自己一辈子从不吃药,从预防保健到小感冒,没病吃保健品,有病吃药,药店熙熙攘攘的人群,特价的药品广告牌,忙碌的药品销售员……这些无不说明,药在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而我们的肝脏,也正在饱受这些药的“煎熬”!

增高药都是假的

药监局:从未审批过此类药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昨天提醒消费者,相关部门从未审批过有增高功能的药品,所有宣称有增高功能的药品都属于虚假宣传。

针对媒体披露的有关哈佛代高乐虚假宣传增高功能的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负责人昨天提醒消费者,在广告中出现药品的治愈率、有效率,或者以一些专家、患者的形象做证明的,都属于违法广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严格药品审查制度,对篡改审批内容的违法药品广告及时予以公示。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进行查询。

相关新闻

保健品申注要现场核查

7月1日起,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在样品试制和试验现场要进行核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于近日发布了《保健食品样品试制和试验现场核查规定(试行)》,明确了国产保健食品现场核查内容、国产保健食品现场核查程序等。该试行规定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于在2005年7月1日以前已经由卫生部、省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正式受理试验,但在2005年7月1日以后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申请注册的产品,其样品试制单位的生产资质核查只供审查时参考。

市工商局:四招识别假广告

价值十几元的普通“五维赖氨酸片”摇身变成“哈佛代高乐”、价格立马暴涨,市工商局有关人士昨天就此提醒消费者说,“哈佛代高乐”的广告在北京从未播放过,但消费者应学会识别此类虚假广告,以免上当受骗。

市工商局提醒消费者说,保健食品、药品类的违法广告都具有一些“共性”违规行为,主要有四大表现:一是以消费者、患者、专家的名义和形象做证明;二是药品广告夸大功能、保证疗效;三是医疗广告夸大功能、保证治愈;四是保健食品广告宣传治疗作用或夸大功能。

普通保健品吹成能治肝癌

“九代清源”只是一种普通的保健口服液,然而却大肆做广告号称“为全国数以亿计的肝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昨天,杭州市工商局突击检查了这家位于天目山路的保健品代销机构。现场的一位自称是上海医生的中年妇女承认,“九代清源”只是一种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普通保健食品,而不是药品,并不具备治疗功能。

可是她一直模糊地解释“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而在他们的宣传手册上却赫然写着“临床观察发现,该口服液可以明显缓解肝癌症状,抑制肝癌的发展,对肝癌引发的腹水疗效更为明显”。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何肝病治疗药品都不得在媒体上做宣传广告,而保健品夸大宣传充当肝病治疗药品更是违反了我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目前关于肝病的虚假宣传广告很多,广大患者千万不要受骗上当。

乌发养颜茶

河北鹿王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已被河北省沧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8年12月22日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依据:[1] 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收集的持有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企业已被吊销或注销工商营业执照相关材料,按照《行政许可法》、《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拟注销鹿王牌灵芝茶,国食健字G20040551 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依据:[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2013年11月7日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文件。已与该司核实)依据[3] 穗工商〔2012〕联字1号公告认定,河北鹿王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乌发养颜茶”广告为违法广告,公告如下:

河北鹿王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的“乌发养颜茶”(广告标示为“鹿王牌灵芝茶”) 保健食品广告。广告出现了“喝的过程中,皱纹减少,抵抗力增强,高血压、高血脂都会减低”等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还使用农林大学郝双福教授及多名消费者的形象和名义作证明,且该广告未经审查擅自发布,违反了《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第七条、第九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九条、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依据[4] 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的河北省2012年第三季度违法广告公告认定河北鹿王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乌发养颜茶电视广告为违法广告。违法原因:宣传治疗功效。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利用患者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做宣传 。

相关推荐

保健品行业

目前,我国只允许生产具有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胃肠道功能等22种保健功能的产品。近年来,由于饮食过度和过量的脂肪摄入,肥胖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在我国逐年上升,所以,有利于预防和改善这些疾病的功能性营养食品受到了中老年消费者的欢迎。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银发族”对保健品的需求大为旺盛,购买力亦非常强。再加上处于家庭、事业双重压力下的中年人,这更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另一类不可忽视的保健品是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补充元素。据统计,我国85万所中、小学校中的

关于药妆品的N个小知识

什么是药妆品呢?平心而论,任何搽在皮肤表面的物质,不管吸不吸收,都可能改变皮肤的功能,药品与化妆品之区隔,其实并不容易,而就历史上来看,保养性化妆品其实一直都是与外用药品相提并论的,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逐渐分家。而今日再度的结合,也并不意外,而这类产品,就称为药妆品。 药妆品一词,直接翻译自英文Cosmeceutical,结合化妆品及药品二字而得,意思是具有药性的化妆品,此字虽于1963年即出现,但真正广为使用是到1993年后,因果酸类产品之风行,才由美国Kigman教授再次倡用,但至今仍未被官方正式采

夏季瘦身慎选减肥品

夏季,正是女孩子展示自己身材的好时候。但经过冬春二季长出的赘肉却成了她们的一块心病,于是减肥保健品就成了抢手货。 消费者常用的减肥品多是减肥茶和减肥胶囊,大多是通过广告宣传或是朋友介绍来购买。据笔者观察,不少超市的减肥茶或摆到货架上,或堆在过道上的货车里,很少有导购员。而大部分人不太清楚减肥保健品的成分、作用机理。 有关专家认为,减肥保健品不同于一般保健品,不同的减肥品有不同的适用人群,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依据不同情况购买,销售点更要有相关人员指导消费者购买此类商品。 有关专家对减肥者提了个醒:首先,要看

凉茶加中药不能随便喝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因此,将药物添加在食品里的“药膳”最近几年大行其道。尤其在我国南方地区,不管是煲汤还是喝的饮料,都强调其食补的作用。但最近,老字号“王老吉凉茶”却因为添加了一味违禁中药“夏枯草”而被告上了法庭。 据了解,我国自1995年起实施的《食品卫生法》中的确曾规定:食品不得加入药物。2002年,卫生部根据《食品卫生法》,公布了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其中也不包括“夏枯草”。但是,这是否就说明,添加了“夏枯草”的王老吉凉茶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呢?类似王老吉凉茶的还有“王守义十

湿疹吃什么食物好

患有湿疹病,不要相信街边的小广告上宣传的偏方,秘方耽误病情。要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湿疹病人除了要及时的改善居住环境外,在饮食上也要注意,经常吃一些对湿疹恢复好的食物。 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C与B群 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 卜、绿豆、意仁等。 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鲜发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保持清淡饮食 多休息,勿疲累,规律生活,适度的运动。 3种湿疹食疗方 一、 茅根苡仁粥 组成:鲜茅根30克,生苡仁300克

保健茶有哪些

现在市面上关于保健茶的广告也已经很多了,也有很多的人在关注各种各样的保健茶,保健茶对我们的身体是很有利的,都是大家不要把它当做药物来治病,那么保健茶有哪些,保健茶可以分为很多种。 保健茶是具有保健功能的一类食品,而不是治病的药品。生产保健茶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是:只能采用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与茶叶拼和,而不能采用药品与茶叶拼和,因此审评保健茶,首先须看其配方是否符合同家标准,再审评其品质。如配方或包装上文字宣传不符合国家标准,则属不合格产品。一、保健食品的含义与要求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16

保健品药品的区别 保健品VS药品

何谓为药,顾名思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简单的说,药品是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 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中老年人如何选购保健品

适合中老年人的保健品该如何选购 1、 认清属性 就是看自己是否属于某保健品列举出的特定人群。 2、找到自身需求 3、注意产品成分 认识产品中的有效成分(功效成分),不要因广告中的功效宣传而转移了注意力。比如大多调整睡眠类的保健品,目前市场上有四五十种之多,名称不相同,宣传不相同,但其有效成分都是褪黑素。 4、“健” 注意生产单位和批准文号,看是否有“健”字号。 5、“适宜人群” 看产品说明书上注意事项里是不是有“适宜人群”,如果没有此项说明,至少可以判断此种保健品是不正规的。 6、“不适宜人群” 有的保健

糖尿病患者选择保健品误区

保健食品不能够代替药品 现在,有些保健食品广告吹得天花乱坠,声称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治疗作用,这是不可信的,保健食品就是保健食品,根本没有治疗作用,这一点要注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药品和保健食品可以一起用,但是不可只服用保健食品而停用药品。 无糖保健食品也不宜使用过多 市场上有一些保健食品,标示为无糖产品,但是不是真正的无糖保健食品,其中只是不含有蔗糖,仍然含有其他甜味剂成分,这些成分同样具有热量,过多使用,仍然会引起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所以无糖保健食品也不宜过多使用。 夸大功效的保健食品不宜使用 保健食

​老年人不要将保健品当药吃

就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前不久发布的“2011年老年消费维权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有五成老年人相信保健品有“疗效”,而看广告买药的老年人中,有四成事后感觉上当。 调查显示,出于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医疗和营养保健品正成为老年人的重要需求,有2/3以上的老年人使用过营养保健产品,59%的老年人愿意参加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讲座。 由于认知不清,部分老人很容易相信保健产品的所谓疗效宣传。在调查中,有5.1%的老年人认为保健品可以治病,同时有47.1%的老年人认为保健品对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如果要购买药品,除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