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旁腺受损症状
甲状腺旁腺受损症状
手术后甲旁减可发生于手术后近期,亦可首次发作于30年后。这与手术造成的局部损伤、血流障碍和甲状旁腺损失的程度有关。无论是手术后甲旁减或特发性甲旁减,都可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呈亚临床型,即不表现症状,但在某些诱因下症状出现。例如月经过后、感染高热之后、劳累、寒冷和情绪改变等均可作为诱因,诱发手足搐搦。
1.手足搐搦 发作时手足麻木,肌肉疼痛。腕关节屈曲,掌指关节屈曲、指间关节伸直。拇指伸直,内收,斜向横贯于掌。叩击肌肉时可能引起肌肉的收缩。喉头痉挛是最危险的情况,引致缺氧、窒息、甚至死亡。内脏肌肉功能异常常引起胆绞痛或腹泻。
手足搐搦是由于低血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手足搐搦在不发作时,可用下述方法检查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而诱发手足搐搦。
(1)Chvostek征:用叩诊槌或手指叩击面神经,位置在耳前2~3cm处,引起嘴角抽搐为阳性反应。嘴角抽搐分为1 ~4.1 是仅可察觉的嘴角抽动,2 是明显的嘴角抽搐,3 是面肌见轻微抽搐,4 是面肌明显抽搐。约10%的健康人有1 的阳性反应。故仔细观察其反应强度,结合病史及血钙水平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2)Trousseau征:捆缚充气臂带与测量血压的方法相同。充气加压至收缩压以上2.67kPa处。多数要求持续3min,亦有要求达5min者,若诱发出手足搐搦则为阳性反应。Trousseau征阳性是由于充气臂带使压迫处缺血并兴奋神经所致,而不是由于前臂缺血。先后作双臂带试验可证明此点并对诊断有帮助。其方法是做充气臂带试验如前述,并获阳性反应随即用另一充气臂带置于第一个充气臂带之上的臂部,充气,并立即将第1充气臂带放气。手足搐搦消失,于数分钟后又发生。双臂带试验是用以测试诈病者伪装手足搐搦的方法。诈病者一般不会表现出双臂带试验之阳性-阴性-阳性反应程序。健康人不出现Trousseau征阳性。
(3)Erb征:小于6mA阴极电流,可引起-运动神经的反应为阳性。
上述3种方法用以检测隐匿性的手足搐搦症,使之诱发以协助诊断。
2.眼部表现 最常见的眼表现为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钙化。即使治疗后低钙血症好转,白内障亦难消失。甲旁减病人有低钙血症但又可发生软组织钙化,这可能是由于高磷血症之故。眼底检查可能有乳头水肿,出现假脑瘤的表现。
3.精神神经病
(1)癫痫样发作:低钙血症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有发作性四肢抽搐或一侧肢体抽搐,发作前尖叫等酷似癫痫发作之症状。但无癫痫大发所表现的意识丧失,发绀或尿失禁等,用抗癫痫药物无效。
(2)癔病样发作:常于工作紧张后出现癔病样发作,表现为口角抽动、四肢抽动、舞蹈样不随意动作。
(3)神经衰弱症候群;可有头昏,头痛,睡眠浅,失眠,多梦,疲乏,记忆力减退,喜静,对各事缺乏兴趣,性欲减退,忧郁,烦躁等神经衰竭症状。
(4)末梢神经与肌肉症状;感觉减退或过敏,口周麻木,四肢酸胀,麻木,疼痛,肌痉挛等。
(5)自主神经症状;肠道痉挛,肠蠕动加快,腹痛,腹胀,腹泻,便秘,吞咽困难,心律不齐,心动过速。
(6)中枢神经系统:因脑组织钙化而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如不自主运动,手足徐动,扭转痉挛,震颤,小脑共济失调,步态不稳。
(7)精神病样表现:因低钙血症而有激惹、抑郁症、幻想狂,甚至明显的重症精神病。脑电图有异常,但无特异性,最常见者为高电压慢波而有间常的速发。血钙纠正后脑电图亦转为正常。儿童学习成绩欠佳亦为一种表现。
(8)心脏:若发生低血压则用升压药物或用增加血容量等常用方法治疗无效,用钙剂治疗则血压恢复。典型之心电图为ST段延长而致Q-T间期延长,QRS间期多无改变,T波可有非特异性改变。
(9)大细胞性贫血:甲旁减病人可发生大细胞性贫血,且Schilling试验不正常。其原因是在低钙血症时B12与内因子结合欠佳,故有B12缺乏,而且有组胺抵抗性的胃酸缺乏症。血清钙正常后上述情况可好转。
4.其他
(1)皮肤:皮肤干燥、脱屑,指甲与头发粗而脆,眉毛稀少。口腔黏膜白色念珠状菌感染可见于特发性甲旁减,一般不见于手术后甲旁减者。
(2)齿:齿异常是常见的。起病的年龄越早,症状与体征越明显。可见齿发育不良,齿根形成缺陷,齿釉质增生不良。齿冠周围及冠面有带纹或洞穴,或恒齿不长出。检测齿异常的情况有助于估计起病的时间。
(3)软组织钙化:关节周围钙盐沉积亦为常见。软骨亦见钙化。钙化组织局部的刺激可表现为假痛风病。
(4)腹泻与脂肪吸收欠佳:亦见于甲旁减。经治疗使低钙血症好转后上述症状改善。
甲状腺旁腺是怎么引起的
1、放射性损伤
若是过多地接受放射线照射。容易导致疾病发生。专家表示了,若是频繁的做CT,或者是过度检查,都有可能导致甲状腺受到影响。造成甲状腺受到的辐射多,人体甲状腺富含大量的碘。若是经常的做检查,容易导致碘元素沉积,这样会加大疾病出现的几率。尤其是小儿,细胞增殖快,若是受到放射线的辐射,会造成分泌酵素,导致肿瘤形成。
2、碘含量的多少
若是平时摄入的碘元素过多,或者是缺碘。都会导致甲状腺结构出现变化。碘对甲状腺的分泌有促进作用。碘过多或少,对甲状腺的影响都很大,而且还会引起甲亢。
3、其他甲状腺病变
临床上有甲状腺癌,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某些毒性甲状腺肿发生癌变的报道,但这些甲状腺病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难肯定。如甲状腺癌由腺瘤转变而成则绝大多数应为滤泡型,而实际上甲状腺癌半数以上为服头状癌推测甲状腺腺瘤癌变的发生率也是很小的。
甲状腺旁腺受损的饮食调节
1、禁食乳制品至少3个月。禁用咖啡、茶、尼古丁和刺激性饮料食品。
2、甲亢患者可常吃花生、苏子等具有抑制甲状腺素合成的食物。火盛者可用西瓜、菜豆、芹菜、金针菜等凉性食物。阴虚者可用有滋阴功能的食物,如木耳、桑椹、甲鱼、鸭等。脾虚者可用健脾止泻的食物,如山药、芡实、苹果、大枣、芥菜等。
3、多吃含钾高的食物,也应食用富含钙和磷的食物。
4、患者除要忌用含碘高的食物外,饮食中还要忌温热、辛燥的食物,如辣椒、桂皮、生姜、羊肉等。还有浓茶、咖啡等。
5、限制食物纤维,应少吃糠麸、卷心菜、苹果、胡萝卜等含食物纤维多的食物。甲亢患者常伴有排便次数增多或腹泻的症状。
甲状腺癌症状
1.甲状腺癌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气管前、颈根正中或稍偏一侧出现肿块,质地坚硬,不能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固定不可推移,逐渐增大;颈部可见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常较早侵犯血管发生血行转移,以颅骨和肺转移多见。发病初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只是在甲状腺组织内出现一质硬而高低不平的结节,晚期常压迫邻近神经、气管、食管而产生相应症状。局部转移常在颈部,出现硬而固定的淋巴结。远处转移多见干扁骨和肺。
2.发病初期甲状腺癌多无明显症状,只是在甲状腺组织内出现一质硬高低不平的肿块,肿块逐渐增大,吞咽时肿块上下移动度减低。如果这两个症状在短期内迅速生长,则多为未分化癌,晚期常压迫喉反神经,气管食管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如压迫颈交感神经可产生霍那综合正颈从浅支神经侵犯时,病人可有耳枕肩等部疼痛,局部转移常在颈部,出现硬而固定的淋巴结,远处转移多见于扁骨和肺。
甲状腺肿症状
(一)病史及临床表现
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早期除腺体肿大外一般无自觉症状,随着腺体肿大,逐渐压迫周围器官组织到了后期可引起一些局部症状。
比较多见尤其是结节型甲状腺肿患者。如压迫气管,有行动性气促的症状肿物过大时,可使气管移位、弯曲或狭窄从而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
(二)吞咽困难
食管受压可引起吞咽困难一般较少见,仅见于腺肿伸人食管与气管之间,或有恶性变时此时常出现持续性咽下困难的症状。
(三)面颈部淤血
腺肿常使大血管受压颈静脉受压多见,此时面颈部淤血。如腺体肿大伸至胸骨后往往压迫大静脉干若压迫上腔静脉时,则头颈部静脉血回流受阻,可引起颜面水肿颈静脉曲张、胸部皮肤和上臂亦有水肿及明显的静脉曲张。
(四)音调改变
喉返神经受压时起初多出现刺激症状,如声音嘶哑及痉挛性咳嗽,当喉返神经麻痹后常出现严重的嘶哑与失音
(五)眼部的改变
颈部交感神经受压时出现同侧瞳孔扩大。如严重受压迫而麻痹时则眼球下陷、睑下垂瞳孔缩小。
甲状腺旁腺受损临床诊断
1.血钙降低与血磷增高
PTH不足可使破骨细胞的作用减弱,骨钙动员减少,加之1,25-(OH)2D3的生成减少和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及排磷减少,所以甲旁减有低血钙及高血磷,仅少数口服制酸剂或饮食中缺磷者的血磷可以正常。
2.尿钙与尿磷减少
甲旁减所致的尿钙减少,较之软骨病的尿钙减少为轻,因为前者系继发于血钙降低,而后者血中PTH大多增高,可促使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因PTH能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故PTH不足时尿磷的重吸收增加而排磷减少。
3.血中PTH的测定
临床上绝大多数甲旁减由于PTH不足,血中PTH低于正常,但部分病人也可在正常范围,因为非甲旁减的低钙血症对甲状旁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低血钙与血中的PTH呈明显的负相关,所以低血钙时血中的PTH即使在正常范围,仍提示甲状旁腺有功能减退,然而甲状旁腺分泌无生物活性的PTH以及对PTH的抵抗所致的甲旁减时,则PTH有代偿性的分泌增高,前者可测得iPTH增高,后者可测得有生物活性的PTH增高。
4.尿中cAMP降低
尿中的cAMP是PTH的一项功能指标,因此,甲旁减患者尿中的cAMP大多低于正常。
5.血中碱性磷酸酶正常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有骨骼变化的甲旁亢病人ALP升高,甲旁低病人的ALP是正常的。
6.心电图显示ST段延长,Q-T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
7.影像学检查
头颅X线摄片约有20%显示基底节钙化,少数病人尚有松果体及脉络丛钙化;CT扫描较之X线摄片更敏感,能更早及更多地发现颅内钙化灶。
甲状腺瘤疾病常识
甲状腺瘤是发生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根据本院有关人员调查发现,有很多甲状腺瘤患者对自身的病情并不了解,为此,本院专家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些关于甲状腺瘤的常识。
甲状腺瘤(甲状腺肿块)分为甲状腺良性肿瘤和甲状腺恶性肿瘤,大多数为良性。甲状腺腺瘤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组织,是甲状腺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一般均为甲状腺体内的单发结节,多个者少见。瘤体呈园形或卵园形,局限于一侧腺体内,质地较周围甲状腺组织稍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生长缓慢,大部分病人无任何症状。
甲状腺腺瘤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可以甲亢,甲状腺扫描显示该腺瘤为热结节(放射性同位素分布浓聚),这种情况称之为毒性甲状腺腺瘤;另一种情况是不引起甲亢,甲状腺扫描显示该腺瘤为温结节(放射性同位素分布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似)或冷结节(放射性同位素分布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这种情况不叫毒性甲状腺腺瘤,只是一种单纯的甲状腺腺瘤。
毒性甲状腺腺瘤是由于该腺瘤发生功能增强,产生大量甲状腺,从而甲亢的表现。毒性甲状腺腺瘤多见于女性,以30~40岁多见。腺瘤通常是单个,少数不止1个。患者有甲亢症状,查体往往可以发现甲状腺有结节,一般比较大,常达数厘米大小。测定血清T3、T4水平增高,以T3增高较为明显。甲状腺扫描证实结节为热结节,但周围的甲状腺组织放射性同位素分布往往缺乏或减低。
相信大家通过以上文章的介绍,对甲状腺瘤病情会有所了解,在出现一些容易发展为甲状腺瘤疾病的时候应该提高警惕心,及时的进行正规和理的治疗。
甲状腺症状
平常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甲状腺位于何处,但“粗脖子病”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其实“粗脖子病”就是甲状腺肿大,这就告诉我们甲状腺位于颈部。再具体些,我们平常所说的“喉结” ,我们自己都能触到,甲状腺就位于“喉结”的下方约2~3厘米处,在吞咽东西时可随其上下移动。甲状腺形如“H”,棕红色,分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两侧叶贴附在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外侧面,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抵第六气管软骨处,峡部多位于第二至第四气管软骨的前方,有的人不发达。有时自峡部向上伸出一个锥状叶,长短不一,长者可达舌骨,为胚胎发育的遗迹,常随年龄而逐渐退化,故儿童较成年人为多。
甲状腺外覆有纤维囊,称甲状腺被囊,此囊伸入腺组织将腺体分成大小不等的小叶,囊外包有颈深筋膜(气管前层),在甲状腺侧叶与环状软骨之间常有韧带样的结缔组织相连接,故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