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妈需要补充哪些营养呢
孕妈妈需要补充哪些营养呢
1、蛋白质
胎儿从怀孕28周到40周,体重要从1000克增加到3000克左右,胎盘、子宫和乳房也要增大,需要增大蛋白质摄取量,特别是在孕期的最后10周,是蛋白质储存最多的一个时期。
2、热能
除了母体代谢加快、组织增大和胎儿快速生长发育外,胎儿开始在皮下和肝脏储存糖原和脂肪。因此,胎儿需要增加热量。
3、钙和维生素D
虽然准妈妈在怀孕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补钙,但怀孕晚期的准妈妈对钙质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同时,胎儿的牙齿和骨骼的钙化速度也在加速。胎儿体内一半的钙质,都是在怀孕的最后两个月储存的。而且补充钙质有助于预防准妈妈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血钙下降,不仅准妈妈发生骨质软化,胎儿也可发生骨骼钙化障碍和牙齿发育缺陷,甚至引起先天性佝偻病。
4、铁
胎儿的肝脏在孕晚期以每天5毫克的速度贮存铁,直至出生时达到300-400毫克的铁质,准妈妈应每天摄入铁达到28毫克。
5、维生素
孕晚期需要充足的水溶性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如果缺乏则容易引起呕吐、倦怠,并在分娩时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程延缓。
孕晚期宜吃孕妇到了晚期应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的食物,富含碘、矿物质和有利于缓解孕妇水肿的食物建议也要多吃。这些食物有利于减少孕妇分娩的痛苦,同时又能保证宝宝的营养需要。
1、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类的:萝卜、冬瓜、芹菜、莴苣。
2、有利于缓解孕妇水肿的食物,如萝卜、冬瓜等食物。
3、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食物,例如:核桃、花生、杏仁、松果、开心果等坚果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杏仁可以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苦杏仁,可以做中药,内有毒素,作为食品食用可以致胎儿死亡,孕妇不能吃苦杏仁;另外一种是甜杏仁,可以食用,对胎儿发育和孕妇都有好处。因而孕妇可以吃甜杏仁,不过就算是甜杏仁,虽然有一定的好处,可是吃多了,可以造成孕妇便秘,所以甜杏仁也要少吃。
4、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如鲫鱼、鲤鱼、鸡肉、鱼肉等肉类。
5、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还产品。
孕早期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1、维生素A
在孕早期,由于孕激素水平相对较低,加之妊娠反应与呕吐,使得食欲不振、摄入食物过少,这样就使得血清维生素A水平下降,可以说,孕早期是妊娠期血清维生素A最为低下的时期。 维生素A对胚胎的心脏发育影响较大,如果严重缺乏,婴儿心脏畸形的风险将增大,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增高。因而孕早期补充维生素A很关键。
2、叶酸
叶酸对细胞分裂与生长、核酸、蛋白质的合成起重要的作用,血中红细胞的形成也必须有叶酸参与,是人体必须的成分。怀孕早期的妇女尤其需要有足够的叶酸,才能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如果孕早期妇女缺乏叶酸,会影响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严重者还会导致胎儿脊柱裂或无脑畸形。
3、铁元素
孕早期补充铁元素能避免因缺铁导致的缺铁性贫血对自身身体的影响;预防缺铁引起免疫力低下,从而更容易受到病菌侵袭;同时还能补偿分娩时失血造成的铁丢失。铁元素对胎儿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减少早产和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几率;促进宝宝出生后早期血红蛋白的合成,避免宝宝日后出现贫血;促进含铁(血红素)酶的合成,以利于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孕早期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一:钙质
牛奶或者各种豆类都富含钙质,孕早期的女性会容易出现头疼、头晕、嗜睡等早孕反应,这些都是由于缺钙导致的,所以孕早期营养餐可以多加入一些小鱼干、发菜或者各种豆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腹中的胎儿如果缺钙会导致以后出生后的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所以孕早期营养摄入足够的钙质非常重要。
二:铁质
对于女性来说,不管是在怀孕期间还是平时,铁质都是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富含铁质的食物有新鲜蔬菜、动物内脏、禽蛋类、全麦面包及瘦肉等,孕早期,由于各种妊娠反应容易导致孕妇和胎儿发生缺铁性贫血,所以孕早期营养餐要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
三:维生素和叶酸
各种维生素以及叶酸都是孕妇非常需要的营养,孕早期,孕妇容易出现恶心、失眠、痉挛等妊娠反应,可以多次写动物肝脏、酵母等来缓解。多吃新鲜蔬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还可以防止便秘造成子宫后位。
四:碘质
我们都知道,缺碘容易引发大脖子病,而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缺碘不仅本身会受到很多伤害,严重甚至会使得腹中的胎儿出现智力缺陷。所以孕早期营养餐别忘了添加足够的碘,摄入的量要比平时多50%,即两百微克左右,这样才可以保证母子的碘需求。人体一日所需的碘如果用食物来衡量的话相当于两杯牛奶或者半茶匙的碘盐。富含碘质的食物有海带等各种海产品,一般孕妇一周吃一次海带就可以补充一周所需的碘质。
补碘可以预防胎儿的智力缺陷,所以是孕妇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怀孕期间需要摄入量比平常多30%~100%,大概在175~200微克的碘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一杯我们平时引饮用的牛奶中含有的碘是一日所需的一半,半茶匙含碘盐的含碘量就是一日所需,孕期妈妈稍微多吃一些含碘丰富的食物即可,例如海带、紫菜、海鱼以及其它海产品,每周食用一次即可满足需要。
眼睛保健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首先是蛋白质,比如如瘦肉、禽肉、动物的内脏、鱼虾、奶类、蛋类、豆类等。蛋白质是人体组织修补必要的原料,当然也对眼睛非常重要了。
其次是维生素A和C,维生素A可以预防干眼病和夜盲症,消除眼睛的疲劳,长期缺乏维生素A的时候,视力会急剧减退,所以每天应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水晶体的成份之一,如果缺乏维生素C就容易患白内障病。所以缺乏维生素A和C的朋友应该多吃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胡萝卜、苋菜、青椒、黄瓜、菜花、小白菜、鲜枣、生梨桔子等。
后我们经常提到的眼保健操不可忽视,经常按摩左右眉头、眉毛中点、下眼眶中点、内眼角。对视力有帮助。
怀孕之前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1.蛋白质:怀孕期间蛋白质肯定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准备怀孕前需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作为人类生命的基础物质,是构成脑、肌肉和脏器等最基本的物质,占人体的总热量10%到20%,所以平时可以多吃鸡蛋、牛奶、大豆、肉类等补充蛋白质。
2.钙元素:钙元素是构成骨路与牙齿的重要组成元素,尤其是在怀孕时期,人体所需的钙元素比平时多一倍左右。如果孕前摄入的钙元素不足,怀孕之后孕妇很可能会因失钙过多出现骨质软化症、抽筋等症状,而且对胎儿的影响也很不好。所以孕前补钙至关重要。适合补钙的食物有鱼类、牛奶、绿色蔬菜等。
3.铁元素:铁元素是人体血液的重要组成元素,缺乏铁元素很容易出现贫血症。怀孕期间人体所需的血液比往常更多,而补充血液的来源就是需要补充铁元素;胎儿在生长发育的期间,每天都要从母亲那里吸收约5毫克铁质,如果孕妇不注意及时补铁补血,很容易会患贫血。能补充铁元素的食物有牛奶、猪肉、鸡蛋、大豆和海藻等,也可以直接吃补铁的营养片。
4.锌元素:锌元素是构成各种新陈代谢重要的酶,缺乏锌元素会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补锌的食物有鱼类、小米、羊肉、鸡肉等。
5.维生素:怀孕期间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比平常更多,缺乏维生素容易导致胎儿缺陷:骨路发育不全、抵抗力弱、贫血等各种疾病,甚至还会发生流产、早产和死胎等事故。怀孕前要尽量各种维生素,各种肉类、牛奶、蛋类、蔬菜、水果等。
6.叶酸:补充叶酸可以吃绿叶蔬菜、谷物、花生和各种豆制品等,叶酸能预防胎儿畸形。
胸部丰满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维生素C:葡萄、西柚等,防止胸部变形。
维生素E:芹菜、核桃等,有助胸部发育。
维生素A:椰菜及葵花籽油等,有利激素分泌。
维生素B:牛肉、牛奶及猪肝等,有助激素的合成。
锌、铁、钙、蛋白质:必备的营养素。
蔬菜、水果:具有丰胸健美的功效。
药膳类:红枣、山药、桂圆、川芎等,都有活血、补血、补气的效用。
不过,平时摄取食物的营养,确实有一定的丰胸效果,但对于胸部所需要的营养是微乎其微的,而且食物不但作用于胸部,而是全身。不少女性朋友单靠食物丰胸不成,倒增肥了,而且食物的效果也比较缓慢,需要长期的坚持。
宝宝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宝宝应如何饮食呢?宝宝需要哪些营养?怎样才能做好宝宝的饮食保健?我想很多爸爸、妈妈都很关心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宝宝饮食的相关知识吧。
一、蛋白质:足月儿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2~3克。
二、脂肪:每天总需要量为9~17克/100卡热。母乳中未饱和脂肪酸占51%,其中的75%可被吸收,而牛乳中未饱和脂肪酸仅占34%。亚麻脂酸和花生四烯酸是必需脂肪酸,亚麻脂酸缺乏时出现皮疹和生长迟缓,花生四烯酸则合成前列腺素。
三、氨基酸:9种必需的氨基酸是:赖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颉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新生儿每天必须足够地摄入这9种氨基酸。
四、热能:足月儿生后第一周,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250~335千焦;生后第二周,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335~420千焦;生后第三周及以上,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要420~500千焦。
五、糖:足月儿每天需糖17~34克/100卡热。母乳中的糖全为乳糖,牛乳中的糖,乳糖约占一半。
六、维生素:健康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很少缺乏维生素,因此不需要额外补充。如果准妈妈妊娠期维生素摄入严重不足,胎盘功能低下并早产,新生儿可能缺乏维生素D、C、E和叶酸、维生素K。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新生儿自发出血症或晚发V-K缺乏出血症。尤其是纯母乳喂养儿,发生的概率比较大。因此,常规上给出生后的新生儿肌注V-K1 1.0毫克,是起预防作用的。
七、矿物质、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
钠:食盐就是氯化钠,提供人体必需的钠。妈妈喂奶期间不宜吃得太咸,但并不是一点也不需要钠。乳母在月子中一点不吃盐的做法是不对的,新生儿也需要盐。
钾:乳品中钾能够满足新生儿的需要。
氯:氯随钠、钾吸收。
钙、磷:母乳中的钙,有50%~70%在新生儿肠道中被吸收;牛乳钙的吸收率仅为20%。因此母乳喂养不易缺钙,牛乳喂养容易缺钙。磷的吸收比较好,不易缺乏。
镁:镁缺乏时影响钙平衡。
铁:母乳和牛乳中铁含量都不高,牛乳中的铁不易吸收,因此牛乳喂养更容易缺乏铁。
锌:新生儿期很少缺锌,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发锌不能代表当时的血锌情况。因此,不要以发锌衡量当时的血锌情况,发锌低不能代表血锌也低,应以血锌为准。
儿童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儿童期的宝宝身体发育非常迅速,所以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不能落下。一般来说,儿童发育的必备营养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蛋白质。蛋白质是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对于儿童期的宝宝来说非常重要,该时期的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所需要的蛋白质也较成人多。
2、热量。儿童期的宝宝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因此基础代谢速度非常快,再加上该时期宝宝的身体需要通过合成较多的身体组织成分以满足身体快速生长的需要,所以需要的热量自然也比较多。
3、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比如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有益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一般来说,维生素无法在体内自行产生和合成,因而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来获得。
坐月子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营养素一:蛋白质
对于哺乳妈妈来说,足够量的蛋白质对分泌乳汁非常重要,特别是新生宝宝第一年处于快速生长期,蛋白质又是生命物质基础,也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哺乳期的妈妈每天要比一般人或未哺乳期的妈妈在每天50克的基础上再增加15克。对所有产妇来说,蛋白质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促进伤口愈合。
那么蛋白质从何而来?这些食物,如鸡肉、瘦肉、蛋、奶、大豆、海带等富含人体易吸收的优质蛋白质。但是这类食物也容易吸收油脂和胆固醇,所以尽量吃瘦肉,少吃内脏,少量摄入。
营养素二:钙
都说“生个孩子掉颗牙”,虽然说法夸张,也说明了怀孕后普遍钙不足的情况,所以产后补钙依然不能松懈。另外哺乳的妈妈乳汁中的钙能供应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成长中的宝宝每天通过乳汁应当摄取300毫克钙。
牛奶、奶酪、虾米、芝麻、鱼肉、海产品、排骨都是富含钙的食物,黑芝麻、黑豆、黄豆、豆干、苋菜、芥蓝菜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在用餐时或餐后能同时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则钙的吸收效果会更好。
营养素三:铁
含有铁质的食物有调理气血的功效,不哺乳的妈妈一天需要摄入铁质15毫克,喂奶的妈妈则需要摄取30毫克。从食物中摄取铁质,是一般状况下最好的方式。
肉类中,红色的肉类食物和猪肝、鸭血、猪血和猪腰对补铁有益,水果中的苹果、樱桃、梨、香蕉、龙眼,蔬菜中的红苋菜、紫菜等都是补铁的优质食物来源。
营养素四:维生素
维生素是一个大家族,里面有A、B族、C、D、E、K等成员。坐月子的老传统中,大有说坐月子不宜吃水果,有的甚至认为连蔬菜也不能吃,觉得蔬果寒凉,不利于产妇,但这类食物正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中,动物性食物来源于肝脏、奶油、蛋黄、鱼类,蔬菜中的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地瓜、南瓜、芒果、芦笋、菠菜、西兰花。维生素
B1存在于谷类、坚果、麦片、瘦肉、肝脏、牛奶、蛋黄等食物中。维生素C大多存在于绿色蔬菜和红黄色果蔬中,例如番石榴、奇异果、番茄、柑橘、彩椒、菠菜、西兰花等。
营养素五:脂肪
虽然我们说产后不宜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不过作为基础营养素之一,新妈们确实不能忽略脂肪的作用。
脂肪是构成脑组织的重要成分,约占脑重量的50%,对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长营养。不过在孕期,孕妈为哺乳做准备,身体会自动储存约3000克脂肪,所以产后妈妈只要少量摄取脂肪即可,切不可过多。
坐月子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哺乳期妈妈的饮食建议均衡补充5大营养,以分泌健康乳汁。一般而言,五大类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应均衡摄取,可能要多吃一至两餐,或是正餐外吃些点心。
1、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建议尽量摄取复合型的糖类,如新鲜水果、蔬菜、全麦、米类及其他谷类。
2、脂肪可以提供高能量的能源,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让你比较有饱足感。选择是尽量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如蔬菜、种子或花生的油。
3、体内的器官荷尔蒙及其他结构都有蛋白质构成,妈妈必须食用多种食物,以提供完全的必需氨基酸。除了肉、鱼、蛋、奶、奶酪外,花生、干果、全麦等也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4、维生素的功能主要在调解体内的作用。分为脂溶性(A、D、E、K)及水溶性(B族及C等)。哺乳期建议增加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取量,以提升乳汁里的含量。一般而言,大部分的饮食中都可以得到所需的维生素量。
5、矿物质,哺乳妈妈要特别注意钙、铁和锌的摄取。除了牛奶外,发菜、黑芝麻、紫菜、小鱼干、海米等都富含钙。谷类种子类含有丰富的锌,铁则主要存在于红色的肉类中。
哺乳期也需要充足的水份,当妈妈觉得口渴时,就必须补充水分,或是也可以在每次喂奶前先补充一些水分。在民间坐月子或是哺乳时,都有一些禁忌,大多数是不必要的。传说中也有很多食品会回奶,但个人体质不同,个体差异很大,很多时候影响奶量的不在于食物本身而在于妈妈的紧张的心理状况。
老人需要补充哪些营养
能量:由于基础代谢降低、活动减少,老年人体内所需的能量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能量摄入因人而异,以维持标准体重为宜。
蛋白质:老年人合成代谢变慢,分解代谢增加,蛋白质供给量要保证,大约每天每千克体重供给1克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2%~15%。优质蛋白质供给尤其要充足但不要超量,因为蛋白质过高会增加肝肾负担。
脂肪:老年人胆汁酸减少,脂酶活性降低,消化脂肪的机能降低,脂肪组织的分解速度变慢,而且老年人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容易升高,所以脂肪供给量不宜过高,占总能量的20%~25%为宜,同时要注意减少饱和脂肪酸的用量。
碳水化合物:老年人糖耐量低,易出现高血糖症状,老年动脉硬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与糖摄入过多有关。因此,老年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宜过高,占总能量的60%左右为宜。
钙: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病。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其中钙摄入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老年人肠胃功能减退对钙的吸收也有影响。所以应该适量提高钙的摄入量,目前认为,以每天1000毫克为宜。
铁:老年人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贫血,与机体对铁的吸收能力下降、造血机能下降等有关,应注意供给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