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十二指肠梗阻怎么办
胎儿十二指肠梗阻怎么办
十二指肠介于胃与空肠之间,十二指肠成人长度为20~25cm,管径 4~5cm,紧贴腹后壁,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小肠段.胰管与胆总管均开口于十二指肠。因此,它既接受胃液,又接受胰液和胆汁的注入,所以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十分重要。肉眼观察
粘膜染紫红色,向外依次为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粘膜和粘膜下层向管腔内突起形成环状皱襞.
为探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7例年龄1天至3个月的十二指肠梗阻病例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疗效.57例中早产儿和未成熟儿占14.0%;病种包括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0例次,十二指肠闭锁狭窄16例次,环状胰腺6例次,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例次,其中6例(11.5%)有2种原因的梗阻.手术方式按病理改变而定,包括肠旋转不良Ladd手术40例次,隔膜切除、十指肠成形12例次,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菱形吻合2例次,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9例次.有6例术中将鼻胃管插入至空肠作为"经吻合口的十二指肠支架管",并加作腹壁筋层减张缝合.
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腹壁切口裂开6例,十二指肠梗阻4例(吻合狭窄3例,漏诊隔膜1例),肺炎3例."经吻合口的十二指肠支架管"加腹壁筋膜层减张缝合术6例术后无并发症.全组死亡4例,病死率7.0%(4/57例).提示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是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闭锁狭窄和环状胰腺,部分病例有2种原因.主要手术并发症是腹壁切口裂开和吻合口狭窄."经吻合口的十二指肠支架管"可避免隔膜被遗漏和吻合口狭窄,腹壁筋膜层减张缝合可避免切口裂开.
看了上文大家应该知道了吧,放心的交给医生来做吧,孩子没问题,肯定妥妥的能要的。让你的私人医生给你做个全面的检查之后,如果不是遗传方面的问题,就放心的交给他们来治疗吧,这种不是什么大病,都很常见的哦。而且治愈率高达百分之百哦。
十二指肠梗阻的几种常见疾病
1,十二指肠憩室 十二指肠憩室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但绝大多数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大多都因并发炎症而发生局部排空障碍。由于炎症后发生局部黏膜炎症水肿,容易发生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从而临床症状呈多样性、复杂性及复杂化,单凭临床表现难以确诊。多数病例在其他检查或剖腹、尸检时偶然发现。本病确诊主要依靠X线检查及ERCP检查。
2,十二指肠结核 消化道结核多发生于回盲部,很少累及胃及十二指肠。倘若结核侵犯十二指肠,由于肉芽组纵增生,纤维性变,加上周围淋巴结炎性压迫和十二指肠较固定等因素,故易致上消化道狭窄梗阻。本病临床上常无特异性,易与腹腔内其他疾病的表现相混淆,一旦发生梗阻,临床上往往想到肿瘤或溃疡,误诊率高。
3,环状胰腺 环状胰腺(annular pancreas)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畸形,患者有一带状胰腺组织环,部分或完全包绕十二指肠第一段或第二段,致使肠腔狭窄。本病于1818年由Tiedemann首先在尸检中发现,迄今世界文献中仪有300余例报告。国内丁士海1981年综合文献报道56例,男女之比为2:1。环状胰腺往往是真正的胰腺组织,含有正常的腺泡和胰岛组织,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仅为纤维组织。环状胰腺内的导管可与主胰管不相通而单独开口于十二指肠。环状胰腺一般宽1cm左右,包绕在十二指肠第二段。根据包绕程度,可分为完全型环状胰腺和不完全型环状胰腺,以后者较常见,即环状胰腺仅部分包绕十二指肠,约占肠管周径2/3~4/5。临床上常将环状胰腺分为新生儿型和成人型,其临床表现与十二指肠的受压程度和伴随的其他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1)新生儿型多在出生后l周内发病,2周以上发病者少见。主要表现为急性完全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出现顽固性呕吐,呕吐物中含有胆汁。由于频繁的呕吐,可继续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如为不完全性十二指肠梗阻。则表现为间歇性腹痛及呕吐,可伴有上腹部饱胀不适,进食后加重。以上症状可反复出现。此外,环状胰腺还常伴有其他先天惟疾病,如伸舌样痴呆、食管闭锁、食管气管瘘、梅克尔憩室、先天性心脏病、畸形足等。
(2)成人型多见于20—40岁,多表现为十二指肠慢性不全性梗阻的症状,而且症状出现愈早,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也愈严重。患者主要表现有反复上腹痛和呕吐,呈阵发性发作,进食后腹痛加重,呕吐后可缓解,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液,含有胆汁。患者除了十二指肠梗阻以外,还可以并发其他病理改变(如消化性溃疡、急性胰腺炎及胆道梗阻),并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十二指肠梗阻的几种常见疾病,以上就为很多患者,做了具体的介绍,所以对于经常出现十二指肠梗阻的患者,一定要全面了解以上介绍的这几种常见的疾病,通过了解,然后选择一家大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以后,通过正确的方法尽快的解决自己的十二指肠梗阻。
恶心有什么危害
1、急性胃扩张:呕吐物有酸臭味及隔日的食物,见于幽门梗阻。食后即吐而无酸味,多数为食管梗阻。呕吐物为黄绿色的胆汁,可能是十二指肠梗阻。呕吐物含有烘便,见于肠梗阻晚期,带有粪臭味,见于小肠梗阻。呕吐物为枣黑色液体,见于急性胃扩张。
2、胃溃疡病:恶心和呕吐可单独或同时发生。呕出物一般为胃内容物,如持续不止,可呕出胆汁和肠液。从恶心与呕吐的关系上,大致可判断引起呕吐的疾病的性质。例如:呕吐突然发生,没有恶心的先兆,而且常伴有明显头痛,且呕吐往往于头痛剧烈时出现,常见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脑震荡、脑溢血、脑炎、脑膜炎及脑肿瘤等。呕吐伴有恶心,呕吐后恶心能得到暂时缓解,常见于胃炎、溃疡病、胃孔、胃癌、肠梗阻,腹膜炎等。
3、胃癌:如果食物尚未到达胃内就发生呕吐,多为食道的疾病,如食管癌,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后即有恶心、呕吐,伴腹痛、腹胀者,常见于急性胃肠炎。阿米巴痢疾等。呕吐发生于饭后2-3小时,可见于胃炎、胃溃疡和胃癌。呕吐发生于饭后4-6小时,可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呕吐发生在夜间,且量多有发酵味者,常见于幽门梗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妊娠呕吐常于清晨发生。
什么是十二指肠淤滞症
引起本症原因很多,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形成壅积者居多(占50%),该情况也称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其他原因有
①先天异常:如先天性腹膜束带压迫牵拉而阻断十二指肠;十二指肠远端先天性狭窄或闭塞,环状胰腺压迫十二指肠降段;十二指肠发育不良产生的巨十二指肠,以及十二指肠因先天性变异而严重下垂,可摺拗十二指肠空肠角而使之关闭,从而产生壅积症。
②肿瘤: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腹膜后肿瘤如肾脏肿瘤、胰腺癌、淋巴瘤;十二指肠的转移癌,邻近肿大的淋巴结(癌转移)、肠系膜囊肿或腹主动脉瘤压迫十二指肠。
③十二指肠远端或近端空肠浸润性疾病和炎症;如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ohn病以及憩室炎性粘连或压迫引起缩窄等。④胆囊和胃手术后发生粘连牵拉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粘连、溃疡、狭窄或输入袢综合征。⑤其他先天性畸形:十二指肠倒位、胆囊十二指肠结肠索带所致十二指肠梗阻;十二指肠前门静脉;法特氏壶腹位置异常(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第三部)。
临床表现
根据间歇性进食后腹胀,恶心呕吐,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加重,俯卧位、侧卧位时减轻,和X线造影显示十二指肠水平段有压迫征象,B型超声或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缩小时一般可做出诊断。
1.症状和体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消瘦的中青年女性或长时卧床者多见。呈慢性间歇性发病,持续数天后可自行缓解,也偶见急性发病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十二指肠梗阻的表现,进食后上腹部饱胀、疼痛,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量较大,类似于幽门梗阻,本病突出的特点为症状与体位有关,仰卧位时由于向后压迫症状加重,而俯卧位,膝胸位,左侧位时可使症状缓解。梗阻严重时可伴有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反复发作患者可有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表现。还有一部分出现神经官能症表现。
治疗措施
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处理。急性发作期给予静脉营养包括脂肪乳剂,鼻饲管减压和抗痉挛药物治疗急性胃扩张。平时宜少量多餐,餐后作膝胸位半小时,加强腹肌锻炼。如内科保守治疗不明显,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选用:
①游离十二指肠韧带;
②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
③十二指肠复位术。
相信大家也都了解了,什么是十二指肠淤滞症,如果大家不是很了解的话,那么建议就是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的话,就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有一定了解的话,大家还是要提高自己的警惕心,不要忽视,任何病痛在早期都是好治疗的额,所以一定要注意检查身体。
胆结石也可以引起肠梗阻
胆结石是最常见的胆道疾病,根据结石发生的部位一般包括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胆结石除过可以引起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以及胆道梗阻外,还可以引起肠梗阻,医学上称之为胆石性肠梗阻。胆石性肠梗阻是胆石病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有增多趋势,这可能与对该症的不断认识和胆石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等因素有关。由于该病表现特殊,临床上一旦遇到,常常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我们在此将该症作简单介绍。
胆石性肠梗阻的发病情况与发病机制:
机械性肠梗阻由胆结石引起者占1%~10%,胆石病患者约0.2%~1.5%并发此症;发病年龄13~88岁,多见于50~75岁;女性多发,男女比例为1:1.1~12。上述表现与胆石病的发病情况相吻合。
胆石落入肠道有两条途径:经胆肠内瘘和胆总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开口,前者包括胆囊十二指肠瘘、胆总管十二指肠瘘、胆囊结肠瘘和胆囊胃瘘等,其中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是胆结石进入肠道的最主要途径。胆石是否能经胆总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开口排出而梗阻肠道尚未明了,有人认为所谓的经乳头通道实际上是经其附近的内瘘。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十二指肠镜检和造影中发现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旁瘘的发生率为0.5%~5.6%,占胆总管结石的14%左右。显然,各种类型的胆肠内瘘是造成胆石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内镜胆总管下端括约肌切开术和胆肠内引流术后胆道排石亦可引起肠梗阻。
幽门梗塞的鉴别诊断
1.活动期溃疡所致幽门痉挛和水肿
患者常有溃疡病疼痛症状,梗阻为间歇性,呕吐虽然很剧烈,但胃无扩张现象,呕吐物不含宿食。经内科治疗梗阻和疼痛症状可缓解或减轻。
2.胃癌所致的幽门梗阻
患者病程较短,胃扩张程度较轻,胃蠕动波少见。晚期上腹可触及包块。X线钡餐检查可见胃窦部充盈缺损,胃镜取活检能确诊。
3.十二指肠壶腹部以下的梗阻性病变
如十二指肠肿瘤、环状胰腺、十二指肠淤滞症均可引起十二指肠梗阻,伴呕吐,胃扩张和潴留,但其呕吐物多含有胆汁。X线钡餐或内镜检查可确定梗阻性质和部位。
胃切除术后都有哪些并发症
胃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有出血(胃腔内出血、腹腔内出血)、 残端瘘或吻合口瘘(如十二指肠残端瘘、胃十二指肠吻合口瘘、胃 空肠吻合口瘘)、梗阻(吻合口梗阻、急性输人襻梗阻)、术后胃排 空障碍、肝胆胰合并症(术后胰腺炎、术后黄疸、胆管和胰管损 伤)等;胃切除后远期并发症有机械性障碍(慢性输人襻梗阻、慢 性输出襻梗阻和毕Ⅱ式胃部分切除后内疝、空肠胃套叠、后期胃十 二指肠梗阻)、病理生理失调(一般生理紊乱导致慢性消化不良、 碱性反流性胃炎、早期倾倒综合征、后期倾倒综合征、...
胆结石也可以引起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由胆结石引起者占1%~10%,胆石病患者约0.2%~1.5%并发此症;发病年龄13~88岁,多见于50~75岁;女性多发,男女比例为1:1.1~12。上述表现与胆石病的发病情况相吻合。
胆石落入肠道有两条途径:经胆肠内瘘和胆总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开口,前者包括胆囊十二指肠瘘、胆总管十二指肠瘘、胆囊结肠瘘和胆囊胃瘘等,其中胆囊十二指肠内瘘是胆结石进入肠道的最主要途径。胆石是否能经胆总管下端括约肌松弛开口排出而梗阻肠道尚未明了,有人认为所谓的经乳头通道实际上是经其附近的内瘘。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十二指肠镜检和造影中发现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旁瘘的发生率为0.5%~5.6%,占胆总管结石的14%左右。显然,各种类型的胆肠内瘘是造成胆石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内镜胆总管下端括约肌切开术和胆肠内引流术后胆道排石亦可引起肠梗阻。
落入肠道的胆石可随粪便排出或经口吐出,部分则由于其本身的体积和肠管的痉挛、狭窄、炎症、动力障碍、新生物以及肠内容物粘附导致结石增大等因素而嵌顿于肠道某部。一般认为,结石直径大于2.5cm时可阻塞肠道,但也有报道小于1.5cm者;梗阻于肠道的最大结石直径达10cm;肠内结石的数量可为单个或多个,后者占10%~40%,2~12枚不等。胆石可嵌顿于肠道的任何水平面上,但常常发生于窄小、蠕动力弱和有病变的部位,据统计依次为末段回肠54%~74%,空肠14%~27%,十二指肠1%~10%,乙状结肠1.1%~10%。
腹胀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考虑是怀孕
妊娠呕吐常于清晨发生。如果近期有性生活,且一直没有来月经,要考虑是怀孕导致的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此时如果是怀孕,会有嗜睡、对气味敏感的情况,遇到油腻食物或者不喜欢的气味就会反胃。
考虑是急性肠胃炎
胃肠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学毒物或药品导致。食后即有恶心、呕吐,伴腹痛、腹胀者,常见于急性胃肠炎。
典型临床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腹痛,呕吐和腹泻严重时会导致脱水,大量脱水、四肢无力,甚至休克。
急性胃扩张
胃扩张是指胃和十二指肠在短期内大量气体、液体积聚,或是食物潴留,造成胃和十二指肠上段高度扩张,而导致的一组综合症。主要是某些手术后并发症、暴饮暴食、长期仰卧的病人及身体衰弱的老年人易出现此病。
1、呕吐物有酸臭味及隔日的食物,常见于幽门梗阻。
2、食后即吐而无酸味,多数为食管梗阻。
3、呕吐物为黄绿色的胆汁,可能是十二指肠梗阻。
4、呕吐物含有烘便,见于肠 梗阻晚期,带有粪臭味,见于小肠梗阻。
5、呕吐物为枣黑色液体,见于急性胃扩张。
肠梗阻
呕吐而不费力,进食即吐,吐出量不多,常因嗅到不愉快的气味,或看到厌恶的食物而引起,属于神经官能症范畴。
呕吐呈喷射状,常见于脑炎、脑膜炎等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呕吐时呈满口而出状态,常见于肠梗阻。
胃癌
早期胃癌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病人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
呕吐发生于饭后2-3小时,可见于胃炎、胃溃疡和胃癌。呕吐发生于饭后4-6小时,可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呕吐发生在夜间,且量多有发酵味者,常见于幽门梗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
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
致病因素:1、癌性梗阻:为首要病因。
2、结肠扭转:为第二位常见的病因。
3、结肠血吸虫病。
4、急性假性结肠梗阻。
5、盆腔术后粘连致结肠梗阻。
6、结肠外肿瘤压迫或侵犯所致梗阻。
7、胆石梗阻。
治疗方法: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来说,食物的止痛作用较为明显。约有2/3的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进餐后疼痛可以立即缓解,但这只是暂时的作用,疼痛可在不同的间隔后再发,一般为1—2小时,有时还要迟一些,在下一次餐前发生。食物的止痛作用是由于食物对胃酸的缓冲作用,一般以少量流质特别是牛奶或豆浆的作用为强。但也要认识到,有些食物并不产生止痛作用,相反可诱发疼痛,如橘汁、酒、酸醋、咖啡等。 如果严重的话,应该采用手术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上述文章是对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做出的简单介绍。希望上述的文章能够对大家带来帮助。孩子是家庭未来的希望,因此在患病的第一时间内,家长们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全面的治疗,以免为以后留下病根子,希望家长们能够引起重视。
肠梗阻是怎样诊断的呢
单纯性小肠梗阻的典型X线表现为:梗阻以上的肠腔扩张、积气积液,立位片可见高低不平的液平面呈不连续的阶梯状排列,在卧位片中,可以见到连续扩张的肠腔,此时能较清晰地观察扩张肠腔的程度及肠腔的粘膜结构,一般来讲空肠的粘膜皱壁显示为横贯肠腔环状或弹簧状的粘膜皱壁,而回肠相对光滑且往往弯曲聚拢形成咖啡豆状,此时应注意不要误诊为绞窄性小肠梗阻。
对于梗阻部位的判断:十二指肠梗阻在立位片则见到扩大的胃和十二指肠有较大的液平面。但要注意的是在胃积液多而扩张明显时,容易忽视扩张积液而无气体的十二指肠,此时往往会误诊为急性胃扩张或幽门梗阻,值得注意。
此时应在透视下观察及转动体位,显示十二指肠内的液平面或积气情况,则对确诊十二指肠梗阻有重要意义。空肠梗阻,在扩张的肠腔见到横贯肠腔的连续性环状粘膜皱壁,且扩张的肠腔位于中上腹部偏左,在立位片只见到较少量的液平面在中腹部范围,而以下未见到充气的肠曲或液平面则判断不难。
回肠中下段的梗阻在立位照片上能见到高低不等的液平面且往往在骼嵴连线以下亦有液平面存在,透视下常常能见到上下移动的液平面。卧位片可以见到连续性扩张的空回肠充满腹腔且往往呈大跨度的排列,从而有别于与绞窄性小肠梗阻鉴别。
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1、食管疾病
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和贲门失迟缓。
2、胃十二指肠病
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癌和十二指肠炎。
3、小肠疾病
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吸收不良综合症和肠梗阻。
十二指肠憩室可能导致的其他疾病
憩室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多数是其入口较小。一旦肠内容物进入憩室又不易排出而潴留时,可引起各种并发症;或者憩室内虽无肠内容物潴留,但它也可能压迫邻近器官而产生并发症。故对于由憩室所继发的一些病理变化的了解很重要。十二指肠憩室的并发症较多如十二指肠部分梗阻、憩室炎、憩室周围炎、憩室内结石、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恶变、大出血穿孔、胆管炎、憩室胆总管瘘、十二指肠结肠瘘、梗阻性黄疸等。
1.憩室炎与憩室出血:由于十二指肠憩室内容物潴留细菌繁殖,炎性感染,
十二指肠憩室可引起憩室炎。继之憩室黏膜糜烂出血,亦有憩室内异位胃黏膜异位,胰腺组织引起出血,或憩室炎症侵蚀或穿破附近血管发生大出血,以及少见憩室内黏膜恶变出血。
2.憩室穿孔:由于憩室内容物潴留,黏膜炎性糜烂并发溃疡,穿孔多位于腹膜后,穿孔后症状不典型,甚至剖腹探查仍不能发现,通常出现腹膜后脓肿,胰腺坏死,胰瘘。若剖腹时发现十二指肠旁蜂窝织炎或有胆汁、胰液渗出,应考虑憩室穿孔可能,需切开侧腹膜仔细探查。
3.十二指肠梗阻:憩室引致十二指肠梗阻多见于腔内型憩室,因憩室充盈形成息肉样囊袋而堵塞肠腔。或较大的腔外型憩室因内容物潴留,压迫十二指肠所致梗阻,但大多数是不全性梗阻。
4.胆、胰管梗阻:多见于乳头旁憩室腔内型或腔外型均可发生。因胆总管、胰管开口于憩室下方或两侧甚至于憩室边缘或憩室内,致使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憩室机械性压迫总胆管胰管致胆汁、胰液滞留腔内压力增高,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胆总管末端水肿,增加逆行感染机会并发胆管感染或急慢性胰腺炎索。Lemmel曾将十二指肠憩室合并有肝胆、胰腺疾病时所表现的症状群称为Lemmel综合征。亦有人称之为十二指肠憩室综合征。
5.伴发病:十二指肠憩室的病人中常伴有胆道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结石、寄生虫等。它们之间互为影响是并发或伴发,已无争议。两者同时存在占10%~50%。其中伴发胆道疾病者应属首位。常是“胆道术后综合征”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处理十二指肠憩室的同时,要注意不要遗漏这些伴发病的存在。
憩室内形成粪石和胆石,其中尤以胆石的发病率为高,此乃因十二指肠憩室反复引起逆行性胆总管感染,造成胆总管下段结石。大西英胤等收集部分世界文献统计十二指肠憩室合并胆石的发病率为6.8%~64.2%。可见日本人的发病率比英美人高。有人指出在处理胆石症时(事先未发现十二指肠憩室),同时处理憩室的情况日益多见。遇到法特乳头开口正好在憩室内和(或)合并胆石症者,其处理较为困难。术前应有所估计。
小胃痛背后隐藏的大隐患
一、胃痛伴恶心呕吐
多见于各类肠梗阻、责门炎症肿瘤、出血、痉挛等。另外还有急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炎、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及结石胆道蛔虫症、急性黄疽性肝炎等。
二、胃痛伴排尿异常
胃痛伴少尿和无尿或尿频、尿急、血尿脓尿等多提示泌尿系炎症。外伤、结石肿瘤、先天性疾病等。如各种外伤疾病致胃痛合并急性肾衰竭肾炎、肾输尿管膀腕结石、泌尿系结核良恶性肿瘤、游走肾等。
三、胃痛伴呕血
多提示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胆囊、全身疾病,如门脉高压症出血食管炎症、慈室炎、异物产伤急性出血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息肉、胃我膜脱垂应激性溃疡、胃肿瘤晚期出血、十二指肠血管病全身疾病格血液病等。
四、胃痛伴排便异常
不排便不排气多见各类型肠梗阻;胃痛胃泻者常见急性胃肠炎痢疾;胃痛伴部液血便见于小儿肠套叠、成人结肠炎症、肿痛息肉、慈室炎、溃疡等;伴血便常见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绞窄性肠梗阻、肠血管瘤破裂、坏死性肠炎等。
五、胃痛伴发热
胃痛伴发热者,提示胃腔内脏有炎性病变,如急性胃膜炎阑尾炎、胰腺炎等;如先发热后胃痛提示内科疾病如肺炎、肺炎球菌肺炎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流行性出血热原发性胃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