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反应
卡介苗接种反应
1、皮内接种卡介苗后2-3天内,在接种部位的皮肤上略有红肿,为非特异性反应,会很快消失。大约2个星期后,局部有产生红肿的丘疹样硬块,有时软化为白色小脓包,以后自行溃破形成浅表溃疡,一般不超过0.5厘米,有少量脓液,然后逐渐结痂,痂皮脱落后留有轻微疤痕。前后历时2-3个月,是卡介苗的正常反应。
2、接种卡介苗后有极少数人会出现严重皮疹,紫癜,休克等异常反应,这个时候要及时诊治。
另外,接种中偶尔会发生下列反应:
(1)淋巴结炎症:接种后1-2个月左右,颈部、腋下、锁骨上下等淋巴结肿大(大于1.0cm)。反应过强者,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形成脓疡或破溃,或在接种处有小脓疤。皮内注射者反应往往较划痕法者强,另外旧结核菌素(OT)试验呈阳性者,接种后也可产生较强反应。
(2)类狼疮反应:与结核菌菌株剩余毒力有关。
(3)疤痕:因丰富的肉芽组织形成疤痕突起,有时呈疤痕瘤,多见于不作OT试验而直接皮上划痕接种者。
上述过程一般要持续2个月左右。接种卡介苗后还会常引起接种部位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多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这是正常反映,随着接种部位的愈合,肿大淋巴结也会自行消退。可以用热敷的方法促其消退,如果有脓疡形成,可以请医生用注射器将脓液抽出,促进愈合,一般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
结核性胸膜炎如何预防
1.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
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结核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涂片阳性结核病人,是预防结核病的根本措施。婴幼儿患活动性结核,其家庭成员应作详细检查(摄胸片、PPD等)。对小学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能有效地减少感染结核的机会。
2.普及卡介苗接种
实践证明,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卡介苗为法国医师Calmette和Guerin在1921年所发明,故又称B.C.G,我国规定在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按规定卡介苗接种于左上臂三角肌上端,皮内注射。划痕法现已很少采用。卫生部1997年通知取消7岁和12岁的卡介苗复种计划。但必要时,对该年龄结素试验阴性儿童仍可给予复种。新生儿期卡介苗可与乙肝疫苗分手臂同天注射。接种卡介苗禁忌证:阳性结素反应;湿疹或皮肤病患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1个月);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
卡介苗接种部位
卡介苗接种的部位是上臂三角肌外侧。
如果将卡介苗注射在肩上或三角肌上面,容易形成出凸的疤痕,注射在三角肌下缘,可以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注射途径主要为皮内注射。需要注意的是,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否则容易引发一些不良反应。
由于多数疫苗接种的部位都在上臂三角肌位置,因此在接种卡介苗后再接种其他疫苗时,需要换另一侧注射,一次注射不能超过两种疫苗。
在进行卡介苗接种后,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现象,这是正常的,千万不可用毛巾热敷或者擦药,给宝宝穿的衣服也尽量宽松舒适,避免摩擦到。
卡介苗的介绍
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的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治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
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所以在产院、产科新生婴儿一出生就应该接种。如果出生时没能及时接种,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门诊或者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门诊去补种。
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孩子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去检查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如果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说明接种不成功,要及时补种。有的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出生时未能及时接种卡介苗,应争取在3个月内尽早接种;如果超过3个月则要先做结核菌素实验,确定未被结核感染才可补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由于这一疫苗是由两位法国学者卡迈尔与介兰发明的,为了纪念发明者,将这一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定名为“卡介苗”。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
接种卡介苗有什么意义
接种卡介苗,对预防结核病有很重要的意义。卡介苗接种,是一种人工原发感染(减毒活疫苗),接种后能使机体对结核感染产生免疫力,以控制以后的结核菌感染,从而大大减少了粟粒型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和其他继发性结核病发生的机会,并不会遗留象结核菌自然感染那样潜在性病灶的后患。
卡介苗接种的对象是:未受过结核菌感染的人,即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反应者。接种前应先作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才能接种。因此接种对象如下:
(1)新生儿与婴幼儿。他们对结核菌的抵抗力低,一旦受结核菌的感染很容易患急性、严重性结核病,故应尽早接种卡介苗。2个月以内的婴儿,无结核接触史者,可免作结核菌素试验。
(2)凡是没有接种过卡介苗的小儿都应接种。
(3)接种过卡介苗,但日后免疫力逐渐降低,以致结核菌素反应又转为阴性时,应进行复种,一般隔4~5年复种1次。
卡介苗接种反应怎么护理
出现一般的局部红肿反应时,无需特殊处理,但需要注意平时不要热敷红肿、硬结的部位,更不能把脓包弄破。一些妈妈因为不知道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会把它当做皮肤感染处理,这样会影响到疫苗接种反应的正常过程。如果把脓包弄破,更有可能继发其他感染,给愈合带来障碍。
出现加重反应时,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这时候最好就是送医诊治,尽可能减少局部溃疡和淋巴结肿大的发生,同时要口服抗结核药物。
如果是出现淋巴结炎、脊髓炎、肺部异常等不良反应时,同样是需要由一身根据宝宝具体的并且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免病情加重。尤其是当宝宝出现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时,更是不可忽视。
卡介苗复查结果怎么看
卡介苗复查时需要在宝宝身体上注射人型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PPD),再通过局部反应来得出结论,那么这些局部反应是如何反应结果的呢?换言之,卡介苗复查的结果怎么看?
1、如果注射PPD的部位只有针眼大小的痕迹,而无硬结,则为阴性反应,说明卡介苗接种后无效果,这时候需要进一步检查,判断是否与婴儿自身免疫功能不足有关,或者与卡介苗接种过程技术操作有关。
2、如果注射PPD的部位出现红肿,并有直径约为5-10毫米大小的硬结,则为阳性反应,大约95%的婴儿是阳性反应,这说明卡介苗接种成功,并在体内产生了对结核菌的抵抗力。
如果注射PPD的部位的硬结直径超过20毫米,或在红肿,硬结上有水泡、坏死出现,伴有淋巴管县,此均属于强阳性反应,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婴儿体内结核菌感染情况。
卡介苗接种反应
接种卡介苗后约一至二周局部会呈现红色小节结,以后逐渐长大,微有痛痒,但不会发烧;六至八周会形成脓泡或溃烂,可用1%龙胆子涂抹,以防感染;平均约两至三个月自然会愈合结痂,痂皮要等它自然脱落,不可提早把它抠去,痂皮脱落后留下一个微红色的小疤痕,以后红色逐渐变成肤色,这都是正常反应。另外,接种中偶有发生下列反应:
1、淋巴结炎症:接种后1-2个月左右,颈部、腋下、锁骨上下等淋巴结肿大(大于1.0cm),可用热敷处理。反应过强者,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形成脓疡或破溃,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可以到结核病防治所就诊。
2、类狼疮反应:与结核菌菌株剩余毒力有关。
3、疤痕:因丰富的肉芽组织形成疤痕突起,有时呈疤痕瘤,多见于不做OT试验而直接皮上划痕接种者。
卡介苗皮试是什么
卡介苗皮试是一种诊断结核的工具,一般是指结核菌素试验,也称为芒图试验、PPD试验。通过这项测试可以判断人体的结核感染情况,为接种卡介苗提供依据,当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时,表明人体内已感染过结核菌,无需再接种卡介苗,只有显示阴性者才是卡介苗的接种对象。另外,卡介苗皮试也是卡介苗复查时需要做的测试,在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婴儿应该进行一次卡介苗皮试,以检测卡介苗是否在体内产生免疫力,如果结核菌素阳性,就说明卡介苗接种成功,反之需重新再进行卡介苗接种。
卡介苗复查后多久可以打疫苗
有很多妈妈都不知道卡介苗复查后多久可以打疫苗,那么下面小编就告诉妈妈们卡介苗复查后多久可以打疫苗吧!
宝宝疫苗接种,一般至少要隔一个月整整才可以再接种第二次的疫苗的。时间过短,会对宝宝的身体负荷过重,产生的疫苗反应比较大。一般的疫苗都是得间隔一个月的,最好去问下医生或者打电话问下。
1岁以前,在可爱宝宝的生命里,没有什么能比预防免疫更至关重要的了。现在大多数家庭已经知道要按时给宝宝接种,但是还有很多新爸新妈,没有将免疫接种提高到足够的重视程度,
免费疫苗足以保护宝宝:很多家长带宝宝接种疫苗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困惑:究竟是打免费的一类疫苗还是打自费的二类疫苗?出钱的疫苗是不是比免费的效果好?专家表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都是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两者从安全性、接种效果、质量上没有差别。
新生儿需要接种哪些疫苗?宝宝的出生,对于家庭是一件喜庆的事情。不过,宝宝要健康成长,离不开适时接种疫苗。当孩子出生后,监护人应在1个月内到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的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以便接种单位及时为您的孩子建立预防接种卡,安排疫苗接种计划。
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由于这一疫苗是由两位法国学者卡迈尔与介兰发明的,为了纪念发明者,将这一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定名为“卡介苗”。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已将卡介苗列为计划免疫必须接种的疫苗之一。
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的新生婴幼儿,接种后可预防发生儿童结核病,特别是能防治那些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
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所以在产院、产科新生婴儿一出生就应该接种。如果出生时没能及时接种,在1岁以内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卡介苗门诊或者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门诊去补种。
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孩子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去检查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如果结核菌素试验呈阴性,说明接种不成功,要及时补种。有的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出生时未能及时接种卡介苗,应争取在3个月内尽早接种;如果超过3个月则要先做结核菌素实验,确定未被结核感染才可补种卡介苗。
皮内接种卡介苗后2—3天内,在接种部位的皮肤上略有红肿,为非特异性反应,会很快消失。大约2个星期后,局部有产生红肿的丘疹样硬块,有时软化为白色小脓包,以后自行溃破形成浅表溃疡,一般不超过0.5厘米,有少量脓液,然后逐渐结痂,痂皮脱落后留有轻微疤痕。前后历时2—3个月,是卡介苗的正常反应。
接种卡介苗后有极少数人会出现严重皮疹,紫癜,休克等异常反应要及时请医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