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病人的饮食 治疗咯血小偏方
咯血病人的饮食 治疗咯血小偏方
1、银耳10克,冰糖30克,煮汤食用,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滋阴益气之功。
2、猪肺1具,洗净切片,用香油炒熟,然后加粳米煮粥,随意食用。
民间常取百合15克,藕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各种咯血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百合30克,糯米50克,冰糖适星,煮粥食用,也有治疗咯血的作用。
4、生梨2~3个洗净,连皮切碎,加适量冰糖煮汤服食,每日1剂,对咯血有较好的疗效。
5、柿饼60克(带霜者尤佳) ,粳米50克,白糖适量,煮粥食用,每日1~ 2剂,有清热止血的作用,可治咯血、吐血、便血等出血症状。
咯血病人的饮食
一般而言,本病患者应多进食清热降火、养阴润燥之物,多吃时令蔬菜、水果及豆类等清凉甘润的食物。忌食一切辛辣助火之品,忌食油炸、烟熏、烧烤之物,忌食海腥及发物,禁烟、酒。
咯血是什么原因 咯血的外治法
1.大黄粉末适量,用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胶布固定。
2.鮮大蒜10克,剥去外皮,捣烂如泥状,加硫磺末6克,肉桂末及冰片各3克,共研匀后,分摊在两块纱布上,敷贴在两侧足底涌泉穴上,隔日换药一次。为防皮肤潮红、起泡,可先在贴药处皮肤上涂上一些石腊油或其他油类。
3.用附子适量,捣烂后做成小饼状,敷贴涌泉穴。
4.发团各适量,炒炭,研成粉大蓟、小蓟、白茅根、末,与大蒜捣成泥状,贴于脐部。
5.苏木、当归、大黄、赤芍、桃仁,灵脂、红花各等量,煎汁熬成膏,敷于脐部。
支气管咳血怎么回事
医疗上,咯血是引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肺炎等累及毛细血管,使肺静脉及毛细血管内压增高,粘膜充血,小血管破裂,导致火热燥邪犯肺,损伤肺络,使血溢脉外而引起。反复咯血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程度不等,从少量血痰到大量咯血不等,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时不一致。有些病人平素无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以反复咯血为主要表现。是一种很难受的病。
咯血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炎症和支气管阻塞所致的支气管壁的毁损和管腔扩张、变形,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或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络末支扩张等吻合,形成动脉瘤破裂,故可反复大量咯血。得了这种病,一定多以清淡食物为主,并注意饮食规律。而且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另外,咯血病人应避免突然躁动、神情紧张,减少腹腔压力避免大咯血。一定要多吃对于支气管及嗓子好的食物,如梨等。
对于临床上已经出现支气管咯血症状的患者,建议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去检查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尽量配合医生的嘱托,对于一些会影响到呼吸道畅通的东西一定要坚决杜绝接触,像一些喜欢吸烟喝酒的患者,一定要戒烟戒酒,这样才能达到最快最好的治疗效果。
咯血病人的护理方法
咯血的护理要点是:
1.注意饮食饮食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首选。
2.预防感冒外出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服,防止受寒感冒。
3.锻炼身体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
4.“管理空气”房间经常通风,保持适宜温度(一般18--25℃)和湿度(一般40%--70%)。
5.备急救药家里要备小药箱,尤其要备足止咳药物,如治疗干咳为主的喷托维林(咳必清)片和糖浆;以镇咳为主的可愈糖浆;以镇咳化痰为主的棕胺合剂等。家庭常备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镇静的药物如安定等。注意要及时更换小药箱里的过期药物。
咯血量大,如24h内超过600ml,或咯血过猛,如16h内达600ml,会损失呼吸系统,严重的会休克,甚至死亡,死亡率高达23.2--64.5%。患者如果长时间咯血并且咯血量大,应及时前往医院治疗,避免生命受到威胁。应密切观察大咯血病人的咯血频率、咯血的量、意识状态、有否无效咳嗽或不敢咳嗽、屏气等。如果病人出现精神紧张、坐卧不安、面色晦暗、咯血不畅,往往是窒息的表现,应准备好吸引器,器官插管等急救器具。
了解了有关内容之后,笔者在此提醒各个患者,疾病的发生是不可怕的,只要积极接受治疗,重获健康是可以实现的,如有不了解的地方,不妨继续翻阅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
支气管扩张止血怎么办
支气管扩张止血药,一般止血药物通常通过改善出凝血机制、毛细血管及血小板功能而起作用,实际上常见的咯血并非或不完全是因上述机制,故它们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因此不能作为治疗咯血的主要方法。这类药物包括抗纤维溶解的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PAMBA)、氨甲苯酸(对羧基苄胺,EACA);增加血小板和毛细血管功能的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络血);参与凝血酶原合成的维生素K;对抗肝素的鱼精蛋白。中药包括云南白药和各种止血粉。
此外,大家也可以垂体后叶素。垂体后叶素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通常为10~20U,加入250~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大咯血时以10U于20~40ml液体中静脉推注,继以10~20U静脉滴注,每天用量可为20~60U。对大咯血,通常主张12~24h连续用药,避免仅单次大剂量用药,有效后逐渐减量。高血压、冠心病和妊娠者慎用。
上面介绍的支气管扩张的止血的药物一定不能够私自购买使用,所有的用药都必须有医生的指导,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使用药物。本病患者在发病之后极其容易咳嗽和咯血,这两种症状非常的不具有代表性,并且发病初期容易被误诊,所以患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做详细的身体检查。
什么中药泡水喝补气血 白茅根凉血止血
白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小肠经,含多量钾盐,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柠檬酸,草酸,苹果酸,淀粉等。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吐血,衄血,小便不利,水肿。1.用于治疗咯血,鼻出血,尿血而属热证者,需配以生地黄,黑栀子,藕节等。2.用于治疗急性肾炎,取其有利尿消肿作用,配以车前草,玉米须等。3.用于治疗温热病烦渴(配芦根),恶心呕吐(配葛根)。此外,以白茅根,赤小豆共煎汤,对治疗黄疸水肿有一定作用。单用茅根煎汤代茶可清热利尿。
咯血的护理方法
很多已明确诊断正在治疗的病人,由于症状反复发作,往往产生忧虑恐惧感,自卑、绝望,在生活上依赖家人,心理上依赖医护人员,心理失衡,机体抵抗力下降,加重病情,而紧张的信息刺激交感神经,血压上升,更不利于止血。遇到以上情况,家人应把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同时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稳定患者情绪。小量咯血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鼓励患者轻咳,将余血咳出,避免将血液留在呼吸道内或吞咽血液。大咯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咯血停止1周为宜。尽量减少搬动,并采取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这样有利于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减少血液流向健侧支气管引起病灶播散与肺不张。咯血时取头低足高位使血液尽量排出,以防止因咯血误吸导致窒息发生,同时注意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补充营养,给予支持疗法。
2、心理护理
肺结核咯血尤其是大咯血一般来势凶猛,发病比较突然,患者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常常会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绝望的情绪变化。特别是在初次咯血和大量咯血患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流加快,肺循环血量增多,不利于止血。高度的精神紧张还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喉头痉挛而易发生窒息。只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才利于咯血的抢救治疗和护理。
3、治疗护理
肺结核大咯血的抢救关键是病情观察,始终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发现窒息先兆,为抢救治疗赢得时间。对容易出现大咯血或反复大量咯血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于床前备好抢救用品,以便及时抢救治疗。咯血引起窒息时,应尽快清除口腔、咽部的血块,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并采取头低脚高位,拍击背部,以便排除肺部积血,必要时用电动吸引器吸出血块,同时给予高浓度吸氧,无效者立即给予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出气管内的血块,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 出院指导
肺结核咯血患者,通过治疗和护理,待咯血停止、病情稳定后出院继续休养。此时,护士要应用整体护理的理论,向患者讲解肺结核病一般知识及注意事项,让病人知道结核病治疗中要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抗结核药物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而适当的休息和丰富的营养对疾病的恢复起重要作用。督促患者积极治疗肺结核,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彻底治愈肺结核,从而杜绝咯血发生。有原发症状加重或咯血征兆和临床表现时,应立即就诊。
长期反复咯血的患者,往往伴有贫血,营养不良,应在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充足,合理搭配,多吃绿色蔬菜和含铁量高的食物,如菠菜、动物肝脏、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食物,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对防止贫血有一定效果。咯血特别是反复咯血的病人,应及时就医,明确咯血原因,不能忽视而延误治疗时机,甚至出现大咯血死亡。
化痰止咳嗽方怎样自制
化痰止咳嗽方的做法如下:参三七、蒲黄炭、甜杏仁、款冬花、川 贝母、橘白、橘络、阿胶(烊)、党参各15g,海蛤粉、 南天竺、百合、生白术、牡蛎各30g,糯米60g,白及 120g。取上药共研细粉,做成散剂或片剂。治疗时,每 次可取散剂7. 5g口服,每日2次。为治疗咯血者,也可选用片剂,每次15片(约生药5g) 口服,每日 3次;仅为治疗不咯血者,每次10~15片即可,每日 1~2次,连服30天为1疗程。能化痰止咳,止血;主治 支气管扩张症,如大量脓痰或咯血。
咯血的偏方
1三炭止血汤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组成】黑姜炭6克,侧柏炭50克,陈艾炭9克,仙鹤草30克,大小蓟各25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用童便兑服。重证则可日夜服2剂,连续服至血完全止后才停药。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肺痨大量咯血。
【疗效】屡用神效,多服2~3剂咯血可止。
2加味柏叶汤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组成】侧柏叶30克,陈艾叶9克,姜炭6克,白茅根30克,大小蓟各25克,旱莲草、仙鹤草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重者日进2剂。
【功用】凉血活血,收敛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3泻白化血汤
【来源】任达然,《中医杂志》(12)1989年
【组成】桑白皮15~2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花蕊石15克,三七粉3克(吞服),血余炭10克。
【用法】上药除三七粉外,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备用。症状较轻者,每日1剂,上、下午各服1次;症状较重者,每日2剂,每4小时服1次。三七粉用药汤分2次冲服。
【功用】泻肺凉血、活血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要注意咳血是非常严重的一个现象,不福安市因为呼吸道疾病引起的还是外力导致导致损伤造成的,都会直接的影响带我们的健康,因此建议大家一定不能更换轻易的忽视咳血问题,积极的接受治疗才能保证健康。
咯血的偏方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一般都是经过剧烈的咳嗽之后排除的,一般是因为呼吸道疾病引起的,但是同样还可能是因为外伤导致的,所以说治疗之前还是的做最全面的检查,这样才可以知道真正的原因,以便对症治疗,然后可以更好地恢复健康,现在就看看不同情况的咳血治疗偏方。
1三炭止血汤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组成】黑姜炭6克,侧柏炭50克,陈艾炭9克,仙鹤草30克,大小蓟各25克,白茅根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用童便兑服。重证则可日夜服2剂,连续服至血完全止后才停药。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肺痨大量咯血。
【疗效】屡用神效,多服2~3剂咯血可止。
2加味柏叶汤
【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
【组成】侧柏叶30克,陈艾叶9克,姜炭6克,白茅根30克,大小蓟各25克,旱莲草、仙鹤草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重者日进2剂。
【功用】凉血活血,收敛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3泻白化血汤
【来源】任达然,《中医杂志》(12)1989年
【组成】桑白皮15~2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花蕊石15克,三七粉3克(吞服),血余炭10克。
【用法】上药除三七粉外,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备用。症状较轻者,每日1剂,上、下午各服1次;症状较重者,每日2剂,每4小时服1次。三七粉用药汤分2次冲服。
【功用】泻肺凉血、活血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要注意咳血是非常严重的一个现象,不福安市因为呼吸道疾病引起的还是外力导致导致损伤造成的,都会直接的影响带我们的健康,因此建议大家一定不能更换轻易的忽视咳血问题,积极的接受治疗才能保证健康。
大咯血的治疗方案
(1)药物止血:
①垂体后叶素: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用药后由于肺小动脉的收缩,肺内血流量锐减,肺循环压力降低,从而有利于肺血管破裂处血凝块的形成,达到止血目的。具体用法:垂体后叶素5~10u+25%葡萄糖液20~40ml,缓慢静注(10~15min 注毕);或垂体后叶素10~20u+5%葡萄糖液250~500m1,静滴。必要时6~8h 重复1 次。用药过程中,若病人出现头痛、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便意及血压升高等副反应时,应注意减慢静注或静滴速度。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妊娠患者,均应慎用或不用。
②血管扩张剂:通过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及肺楔压及肺楔嵌压;同时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肺内血液分流到四肢及内脏循环当中,起到“内放血”的作用。造成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压力降低,达到止血目的。对于使用垂体后叶素禁忌的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及妊娠等患者尤为适用。常用的有:
a.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滞剂,一般用量为10~20mg+5%葡萄糖液250~500ml,静滴,1 次/d,连用5~7 天。国内外均有报道,采用此方法治疗大咯血,有效率在80%左右。治疗中副作用少,但为了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及血压下降的发生,用药期间应卧床休息。对血容量不足患者,应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再用此药。
b.普鲁卡因:常用剂量为50mg+25%葡萄糖液20~40m1,静脉注射,4~6h;或300~500m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1 次/d。首次用此药者,应作皮试。
③阿托品、山莨菪碱:阿托品1mg 或山莨菪碱10mg,肌注或皮下注射,对大咯血病人亦有较好的止血效果。此外亦有采用异山梨酯及氯丙嗪等治疗大咯血,并取得一定疗效。
④一般止血药:主要通过改善凝血机制,加强毛细血管及血小板功能而起作用。如:
a.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eaca)及氨甲苯酸(止血芳酸,pamba):通过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起到止血作用。具体用法:氨基己酸(eaca) 6.0g+5%葡萄糖液250ml,静滴,2 次/d;或氨甲苯酸(pamba)0.1~0.2g+25%葡萄糖液20~40ml 中,缓慢静注,2 次/d,或氨甲苯酸(pamba)0.2g+5%葡萄糖液250ml 中,静滴,1~2 次/d。
b.酚磺乙胺:具有增强血小板功能和粘合力,减少血管渗透性的作用,从而达到止血效果:具体用法:酚磺乙胺0.25g+25%葡萄糖液40m1,静注,1~2次/d;或酚磺乙胺0.75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1 次/d。
c.巴曲酶:由巴西蛇(巴西蝮蛇属)的毒液经过分离和提纯而制备的一种凝血酶。每安瓿含1 个克氏单位(ku)的巴曲酶。注射1ku 的巴曲酶20min 后,健康成人的出血时间会缩短至1/2 或1/3,其效果可保持2~3 天。本品仅具有止血功效,血液的凝血酶原数量并不因此而增高,因此一般无血栓形成之危险。本品可供静脉或肌内注射,也可供局部使用。成人每天用量1.0~2.0ku,儿童0.3~1.0ku,注意用药过量会使其功效下降。
此外尚有减少毛细血管渗漏的卡巴克络(安络血);参与凝血酶原合成的维生素k;对抗肝素的鱼精蛋白以及中药云南白药、各种止血粉等。鉴于临床大咯血多是由于支气管或肺血管破裂所致,故上述药物一般只作为大咯血的辅助治疗药物。
大咯血病人的护理
大咯血病人的护理问题,在线专家第一时间为你解答,肺癌大咯血的患者,最大的危险,主要是咯血导致窒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危及病人的生命的,再就是大出血休克,这个情况在家的话,应该注意保持一个体位,以侧卧位为主,再就是要及时咳出血液,尽早使用止血的药物。我对于大咯血病人的护理的解答如上,祝健康
引起咯血的原因有哪些
对咯血病人虽然应用了各种检查方法,仍有5%~15%病人的咯血原因不明,称隐匿性咯血,部分隐匿性咯血可能由于气管,支气管非特异性溃疡,静脉曲张,早期腺瘤,支气管小结石及轻微支气管扩张等病变引起。
【常见病因】
1、支气管疾病
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结核性或非结核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癌(原发性肺癌)等。较少见的有良性支气管瘤、支气管内结石、支气管非特异性溃疡等。
2、肺部疾病
常见的有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较少见的有肺瘀血、肺梗塞、恶性肿瘤转移、肺囊肿、肺真菌病、肺吸虫病等。肺结核是最常见的咯血原因之一。
3、心血管疾病
较常见的是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咯血。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引起肺动脉高压时,也可发生咯血。
4、其他
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急性传染病(如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结缔组织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发病机制】
1、血管通透性增加 由于肺部的感染,中毒或血管栓塞时,病原体及其他谢产物可对微血管产生直接损害,或通过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使微血管壁通秀性增加,红细胞自扩张的微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进入肺泡而造小量咯血。
2、血管壁侵蚀,破裂 肺部慢性感染使血管壁弹性纤维受损,局部形成小动脉血管瘤,在剧烈咳嗽或动作时血管瘤破裂而大量出血,常造成窒息,突然死亡。此种血管瘤多见于空洞性肺结核。
3、肺血管内压力增高 风湿性心脏疸同瓣狭窄,肺动脉高压,高血坟心脏病等情况下,肺血管内压力增高,可造成血液外渗或小血管破裂而引起咯血。
4、止、凝血功能障碍 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病,收于凝血因子缺陷或凝血过程障碍,以及血管收缩不良等因素,在全身性出血倾向的基 上也可能出现咯血。
发生咯血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因活动增加肺运动加重出血,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咯血后及时漱口,给予温凉半流质饮食。并且保持镇静并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
5、机械性损伤 外伤或肺结核钙化灶,支气管结石对血管的机械性损伤引起咯血。
发生咯血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因活动增加肺运动加重出血,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咯血后及时漱口,给予温凉半流质饮食。并且保持镇静并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
支气管扩张并发咯血应该怎么处理
一、纤维支气管镜:对出血并不急骤的部分支气管扩张患者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对出血灶滴入0.1%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5m1。对药物治疗无效且未能明确出血具体支气管扩张病灶者,可将4℃冷生理盐水500ml加肾上腺素4mg,分次注入出血肺段,停留1min后吸引,并行面罩给氧或高频通气。对不能手术的大咯血或上述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仍有大出血支气管扩张者,可经纤维支气管镜将气囊导管送入相应的出血支气管,使气囊充气或充水,阻塞出血支气管,以防治出血淹溺健肺并压迫止 血,24h后放松气囊,观察数小时无再出血时即可拔除导管。
二、止血药物
1.垂体后叶素: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通常为10~20U,加入250~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大咯血时以10U于20~40ml液体中静脉推注,继以10~20U静脉滴注,每天用量可为20~60U。对大咯血,通常主张12~24h连续用药,避免仅单次大剂量用药,有效后逐渐减量。高血压、冠心病和妊娠者慎用。
2.一般止血药物通常通过改善出凝血机制、毛细血管及血小板功能而起作用,实际上常见的咯血并非或不完全是因上述机制,故它们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因此不能作为治疗咯血的主要方法。这类药物包括抗纤维溶解的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PAMBA)、氨甲苯酸(对羧基苄胺,EACA);增加血小板和毛细血管 功能的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络血);参与凝血酶原合成的维生素K;对抗肝素的鱼精蛋白。中药包括云南白药和各种止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