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吐奶严重可致窒息
宝宝吐奶严重可致窒息
宝宝吐奶是常见的事,可是你知道吗,宝宝吐奶也有轻重之分,吐奶严重时食物很容易呛入呼吸道或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会导致婴儿窒息。
专家指出,宝宝吐奶也有轻重之分,吐奶严重时食物很容易呛入呼吸道或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时会导致婴儿窒息,此时应及时治疗。
首都儿科研究所外科主任李龙指出,如果宝宝表现为奶水从口角自然流出,量不多,可能会伴有轻咳,这样的情形属于轻型吐奶。对此妈妈不必太担心,只要每次给宝宝喂奶不要喂得过饱,喂完后立即把宝宝立着抱起、轻拍背部,让宝宝打几个饱嗝,把胃内空气排出,或者把床头抬高30°,让宝宝躺在斜面上就好了。
如果宝宝吐奶时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并伴随有呛、吐等动作,就属于比较严重的吐奶了。这种情况下食物很容易呛入呼吸道或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时会导致婴儿窒息,此时应及时治疗。
宝宝到底为什么会吐奶呢?
李龙指出,一般婴儿吐奶是生理性原因导致的。婴儿的胃不像大人一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容量比较小,而食管、胃肠的蠕动力较差,易造成食物淤积。加之婴儿的胃上口即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而下口即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使婴儿的胃出口紧而入口松,所以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就容易冲开贲门,倒流回食管,从而吐出来。同时,不恰当的喂奶方式也容易导致婴儿吐奶,如喂奶次数过多;喂奶量过大;乳母乳头过小、凹陷,或用奶瓶喂奶时奶没有充满奶头,导致婴儿吸入过多空气;喂奶后让婴儿平卧,或者过多、过早地翻动婴儿,都容易引起婴儿吐奶。
治疗便秘需要一个过程
便秘通常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毛病,不过治疗便秘还得慢慢来。例如:刮痧、按摩、保健、注意饮食、坐马桶自我训练等。但是如果出现严重症状、持续三周以上、行动不便、或有便血时,应看医生。
治疗便秘 宝宝便秘
1、按摩治疗便秘
患者取仰卧位,两手掌相叠,以脐为中心,在中腹、下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摩动,以腹内有热感为宜,约2分钟。
再用食指或中指点揉中脘、天枢、气海,每穴1分钟。拇指按揉支沟穴,以有酸胀感为宜,约1分钟,然后用后掌根从上到下擦腹直肌,约半分钟,最后,取仰卧位,施术者用手掌根由上到下擦腰部和骶部(腰以下部位),约1分钟。
2、刮痧治疗便秘
重刮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大肠俞、天枢、上巨虚、支沟经穴部位,热结加刮曲池、合谷经穴部位,气滞加刮中脘、行间经穴部位,气血亏虚者加脾俞经穴部位轻刮,下元虚弱加气海至关元经穴部位轻刮。每经穴部位刮3~5分钟。
婴儿呛奶急救
那么婴儿为什么会呛奶呢?如果婴儿真的呛奶了的话,要怎么办呢?生活中有哪些急救的方法可以用得上呢?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的我,对此其实也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宝宝在喝奶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吐奶现象,有时候吐奶时奶水会逆流到咽喉部,这时就会引起呛奶,呛奶严重就会引起宝宝窒息,那么父母们要学会婴儿呛奶急救方法。
轻微的溢奶、吐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如果大量吐奶,首先,应迅速将宝宝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然后,把手帕缠在手指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顺畅,然后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如果宝宝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了,使其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如果仍无效,马上夹或捏刺激脚底板,使宝宝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时最重要的是让他吸氧入肺,而不是在浪费时间想如何把异物取出。
在以上过程中,宝宝应同时送往医院检查。如果呛奶后宝宝呼吸很顺畅,最好还是想办法让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观察哭时的吸氧及吐气动作,看有无任何异常,如声音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严重凹胸等,如有应即送医院。如果宝宝哭声宏亮,中气十足、脸色红润,则表示无大碍。
对常吐奶的婴儿,父母应加强观察,并适当抬高床头,让婴儿侧卧。哺乳或喂奶时,都应让头部略高,喂完奶后,再把婴儿抱立起来,轻拍后背,直到打嗝后再放回床上。夜间应定期观察婴儿,是否发生吐奶,呼吸与睡姿如何等。另外,妈妈在给婴儿喂奶时,应防止奶头堵住婴儿的口、鼻,导致窒息。
总之,在喂宝宝奶时,要注意方法,尽量减少宝宝吐奶现象的出现。而如果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的话,最好最好及时的找出引起问题的一个根本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呛奶对宝宝的身心的危害。
一个月的宝宝吐奶厉害怎么办 吐奶频繁应就医
如果吐奶严重,最好请医生开一些刺激肠胃蠕动的药物来改善。当宝宝吐奶,并伴有发烧、咳嗽,或腹泻、腹痛时,应考虑宝宝患感染性疾病,也应就医治疗。
婴儿吐奶严重小心引起肺炎
婴儿轻微吐奶的表现
如果宝宝表现为奶水从口角自然流出,量不多,可能会伴有轻咳,这样的情形属于轻型吐奶。对此妈妈不必太担心,只要每次给宝宝喂奶不要喂得过饱,喂完后立即把宝宝立着抱起、轻拍背部,让宝宝打几个饱嗝,把胃内空气排出,或者把床头抬高30°,让宝宝躺在斜面上就好了。
婴儿吐奶严重的表现
如果宝宝吐奶时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并伴随有呛、吐等动作,就属于比较严重的吐奶了。这种情况下食物很容易呛入呼吸道或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时会导致婴儿窒息,此时应及时治疗。
婴儿吐奶严重的原因
婴儿的胃不像大人一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容量比较小,而食管、胃肠的蠕动力较差,易造成食物淤积。加之婴儿的胃上口即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而下口即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使婴儿的胃出口紧而入口松,所以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就容易冲开贲门,倒流回食管,从而吐出来。
揭开宝宝肚子咕咕叫的真相,是最后一种情况就必须去医院! 肠胀气
宝宝肠道发育不成熟,吃奶时太急、太快、哭闹或过敏等,都会诱发宝宝肠胀气。从而导致肚胀、屁多、肚子咕咕响的症状。此外,如果每次吃奶后急于把宝宝平放哄睡,或是大幅度运动易导致宝宝吐奶。
建议:引导宝宝放缓吃奶速度,每次吃奶后家长一定要把宝宝竖起来拍拍奶隔,直到奶隔打出来之后再平放下宝宝。一来是预防肠胀气,二来也是避免宝宝吐奶。吐奶严重很容易造成婴儿窒息,后果十分严重,所以拍隔这一过程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此外,家长可以给宝宝热敷肚子,每天做做被动操,配合吃益生菌和西甲硅油调理。
2个月宝宝吐奶怎么护理
宝宝吐奶是令妈妈十分担心的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我们说一下关于2个月宝宝吐奶的问题。
新生儿吐奶,是很常见的现在,因为新生儿的胃是水平的,胃的出口—幽门的肌肉相对紧张,而胃的入口—贲门的肌肉松弛,加上新生儿的胃只有玻璃球那么大,所以,喝进去的奶不容易通过紧张的幽门进入肠道,而是通过贲门重新返回了食道。所以,新生儿常常吐奶,由于新生儿吃奶的量较少,所以,吐奶一般不会很严重,有的新生儿甚至不吐奶。我家宝宝在月子期就几乎没有吐过奶。那么,宝宝进入2个月后,吃奶的量要逐渐增加,但宝宝的胃仍然处于水平状态,这时候,宝宝吐奶的现象表现的就比较严重一点,有时候会吐一大口,这时妈妈会特别担心,怕宝宝会营养不良,其实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2个月宝宝吐奶的问题。
对于2个月宝宝吐奶问题,首先我们要区分宝宝是生理性吐奶还是病理性吐奶。生理性吐奶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只要注意喂养的方法就可以。每次喂完奶,要把宝宝竖着抱起来,让宝宝的下颏靠在妈妈的肩膀上,然后轻轻拍宝宝的后背,最好用空心掌,这样会减少受力面积,不至于因为妈妈用力过大而加剧宝宝吐奶的情况。这个方法我们通常叫做拍嗝
,目的是帮宝宝把吃进的空气排出来。但是,拍嗝不一定每次都能成功,如果没有拍出嗝来,可以就这样竖着抱宝宝,多抱一会儿,不要马上把宝宝放下,如果要把宝宝放下,最好让宝宝侧卧,而不是仰卧,如果仰卧的话,宝宝一旦吐奶就有可能会呛到。
如果宝宝吐奶严重,可以让孩子一侧的乳房吸完,另一侧的乳房吸一半;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试着少给一点奶粉,同时要观察宝宝的体重,如果体重增加过慢,就要再把奶量提高。生理性吐奶不会对宝宝产生不利影响,一般不影响宝宝的体重增长和营养吸收。而病理性吐奶,一般吐奶量比较大,宝宝状态不好,可能会拒绝吃奶,体重增加不明显甚至降低,这时候可能需要用药,妈妈最好带宝宝去医院,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使用药物。
关于“2个月宝宝吐奶”的问题,我们就总结这么多,妈妈们只要区分宝宝的吐奶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一般病理性吐奶的情况比较少,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
婴儿吐奶严重的原因
1、婴儿胃部没发育好:婴儿的胃部是呈现水平位的,胃部容量小,可以存放的食物不多。婴儿胃部有两个大门,一个进口一个出口,出口一般紧闭,食物通过缓慢或者难以通过,因此奶水容易返流回进口,就造成吐奶了。
2、生病不适:一些疾病也会导致宝宝吐奶严重,如感冒咳嗽、腹泻、肝炎、中耳炎、被血症、便秘等。
3、喂养护理不当:喂奶姿势不当,或者喂奶过快、奶量过多、两餐间隔时间太短、奶奶嘴过大或过小等,都会造成宝宝吐奶严重。
新生儿喂养的注意事项 吐奶
宝宝一旦出现吐奶,妈妈千万别慌了神,可把宝宝上半身保持抬高,或者将宝宝的脸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宝宝吐奶后,不要继续喂奶,最好30分钟后用勺子试喂一些白开水。
新生儿吐奶的处理方法
一、婴儿吐奶怎么办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宝宝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宝宝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宝宝躺着时发生吐奶,可以把宝宝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宝宝的状况
在宝宝躺着时要把他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宝宝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宝宝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给他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宝宝吐奶后,如果马上给他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宝宝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二、婴儿吐奶严重怎么办
1、改变喂养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妈妈抱着宝宝喂母乳时,要让宝宝的头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这样能减轻宝宝吐奶的症状。给宝宝喝奶粉时尽量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坐着或站着比较好。如果是躺喂,喂完后不要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侧卧一会儿,再改为仰卧。
2、选择最合适的奶嘴孔:使用奶嘴的宝宝要注意奶嘴的大小,太小容易吸入空气;太大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两者都有可能引发吐奶。
3、改变喂养时间:当宝宝有吐奶症状时,要注意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不要长时间给宝宝喂奶,让宝宝慢慢的消化吸收,慢慢的宝宝肠胃适应了就不会吐奶了。
4、改变喂养次数:如果宝宝有吐奶现象,应该适当的减少喂奶的次数,由以前的2小时一次可缩减为3小时一次。
5、妈妈加强护理:如果宝宝吐奶时,有可能是肚子里喝进空气了,这一般是生理性吐奶。妈妈在给宝宝喂完奶后不要立刻改变抱姿,让宝宝打个嗝,这样不容易引起吐奶。
三、宝宝受凉吐奶怎么办
宝宝受凉吐奶怎么办
1、热敷肚子:宝宝受凉吐奶多半是肚子受凉,可以用毛巾包个刚煮熟的鸡蛋,隔着内衣放到宝宝肚子上,热敷肚子可以缓解宝宝肚子受凉吐奶的症状。
2、竖抱宝宝:可以竖起宝宝,轻轻的用手从脖子向下直到胃部按摩一番,能减轻宝宝吐奶症状。
3、进食温热食物:比如炖烂炖透的白菜、熬黏稠的小米饭等等,这类食物宝宝吃了能暖胃,缓解肚子不适症状。
4、多喝温开水:温开水能让宝宝的胃液分泌正常,多喝温开水能压住呕吐感,缓解宝宝吐奶问题。
5、送医就诊:如果用过上述方法宝宝吐奶症状仍不减轻,而且吐奶频繁,吐出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六个月宝宝吐奶的原因
一、六个月宝宝吐奶的原因
1. 六个月宝宝吐奶的原因是什么2. 六个月宝宝吐奶怎么治疗3. 六个月宝宝吐奶怎么喂奶二、宝宝吐奶怎样护理
三、怎样预防宝宝吐奶
六个月宝宝吐奶的原因
1、六个月宝宝吐奶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发生吐奶,不仅仅是因为吃奶后改变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婴儿生理上的特点。
宝宝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另外,与大人相比,宝宝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病理原因也会令新生儿吐奶严重。比如感冒、咳嗽、腹泻、中耳炎、肺炎、脑膜炎、便秘、食管闭锁等都会让宝宝吐奶而且非常严重。
如果宝宝吐奶时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并伴随有呛、吐等动作,就属于比较严重的吐奶了。这种情况下食物很容易呛入呼吸道或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时会导致婴儿窒息,此时应及时治疗。
2、六个月宝宝吐奶怎么治疗
2.1、拍嗝
宝宝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气,会造成胃部压力,出现溢奶、吐奶现象。因此,应及时帮宝宝拍打嗝,让气体排出来。只要减小了胃里的压力,自然就能减轻吐奶、溢奶情况。
2.2、体位疗法
如果拍嗝有困难,那么就将宝宝直立抱起,让他趴在你的肩上至少30分钟,然后将枕头垫高,让宝宝右侧躺下,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
2.3、饮食疗法
增加喂奶次数,减少每次的喂奶量,做到少量多餐。喂奶后适当多抱一会儿宝宝,不要急于将他平放在婴儿床上,这样有助于减轻返流。
2.4、药物治疗
如果吐奶、溢奶严重,请医生开一些刺激肠胃蠕动的药物来改善。不过,药物治疗是放在最后考虑的。
3、六个月宝宝吐奶怎么喂奶
3.1、采用控量奶流的喂奶姿势
抱着的话宝宝的身体是倾斜的,当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的下口便相应有了一定的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于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肠,使胃部分腾空。
3.2、喂奶后不要急于放下宝宝
妈妈不应立即把宝宝放回到床上。而是应该把宝宝贴胸竖直抱起,头趴在大人的肩上,轻轻地拍背,让那些随吸奶而吞入的空气排出,即让宝宝打嗝儿。
3.3、宝宝哭闹后不要立即喂奶
喂食前如果哭闹太久,可能会在哭叫当中吸入较多的空气到胃里面,此时喂奶就容易反溢。如果在喂奶前先帮他拍拍背、排排气,就会改善。
3.4、吃奶后应该避免的小动作
宝宝多采取仰卧位躺在床上。但吃奶后为防止吐,最好不要马上置宝宝仰卧位,应先右侧卧无吐奶现象后再让他仰卧。 然后尽量在半个小时内不要翻动宝宝或给他洗澡,就可以避免吐奶。不要让宝宝吃完奶后,吸吮空的奶瓶。
宝宝吐奶怎样护理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怎样预防宝宝吐奶
1、注意喂奶的姿势
喂奶的姿势和宝宝吐奶有密切关系。喂奶的时候,妈咪最好采用坐姿。躺着喂奶或者母婴面对面侧卧喂奶都会增加新生儿吐奶的几率。
2、喂奶后的姿势
喂奶时的姿势不当会让宝宝吐奶。喂奶后,抱婴儿的姿势不当同样会让新生儿吐奶。宝宝吃完奶之后,可以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肩头上,用手轻轻拍打婴儿的背部,排出吸奶时吸入的空气,让胃的气体排空,这样就不会吐奶了。
3、掌握喂奶的时间
过于频繁地给宝宝喂奶,也会造成新生儿吐奶。当上一次吃的乳汁还残留在胃里没有消化,又给宝宝喂奶后,这样会引起宝宝胃部饱胀,就会吐奶。一般情况下,宝宝胃排空需要3-4小时,因此隔3-4小时喂奶一次比较适合。
宝宝咳嗽有痰吐奶怎么办 保持宝宝上身抬高
咳嗽有痰的宝宝,若喂奶后出现吐奶的现象,家长要及时将宝宝抱起,保持宝宝上身抬高的姿势,防止宝宝吐奶进入气管导致窒息,如果宝宝是躺着的时候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宝宝的脸侧向一边。
宝宝肚子咕噜咕噜响是怎么回事,是最后一种情况就必须去医院! 肠胀气
宝宝肠道发育不成熟,吃奶时太急、太快、哭闹或过敏等,都会诱发宝宝肠胀气。从而导致肚胀、屁多、肚子咕咕响的症状。此外,如果每次吃奶后急于把宝宝平放哄睡,或是大幅度运动易导致宝宝吐奶。
建议:引导宝宝放缓吃奶速度,每次吃奶后家长一定要把宝宝竖起来拍拍奶隔,直到奶隔打出来之后再平放下宝宝。一来是预防肠胀气,二来也是避免宝宝吐奶。
吐奶严重很容易造成婴儿窒息,后果十分严重,所以拍隔这一过程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此外,家长可以给宝宝热敷肚子,每天做做被动操,配合吃益生菌和西甲硅油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