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流口水怎么办 敷冰片
手足口病流口水怎么办 敷冰片
手足口病的口腔溃疡引起的流口水患者可用消毒棉签蘸取冰片并将其涂在溃疡面上,每天可涂两次。此疗法的特点是见效快,一般涂1~2天就可使溃疡面愈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冰片性辛凉,不宜经常使用。
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会传染给大人吗 大人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大人如果被传染了手足口病,我们要先观察是不是手足口病,病症轻重如何,然后再对症下药,一般来说,大人感染了手足口病通常不发病,或只是伴有发热、口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是否出现斑丘疹等轻微病症。
由于大人抵抗力比小孩好,症状一般不大严重,只是发烧、起疹子、有口腔溃疡的症状,我们只需对照这些症状,进行以下方式护理即可:
1.冷湿敷
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额头、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温度,有利于患者退烧。
2.全身温水擦浴或泡澡
将患者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患者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擦浴后半小时测量体温。
大人手足口病身上有疱疹的情况下,不要搔抓,一般7天以内会自行消退,若是疱疹出现破溃现象的,为了避免破溃处被细菌和真菌感染引发其他的皮肤病,建议此时适当局部涂抹一些抗生素来预防感染。
1.西瓜霜粉敷
西瓜霜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是治疗咽喉、口腔疾病的良药。手足口病因口中有口腔溃疡才导致流口水,因此建议患者可将几片西瓜霜片碾成粉末敷于溃疡处。每天可敷数次,一般敷2~3天溃疡面即可痊愈。
2.敷冰片
手足口病的口腔溃疡引起的流口水患者可用消毒棉签蘸取冰片并将其涂在溃疡面上,每天可涂两次。此疗法的特点是见效快,一般涂1~2天就可使溃疡面愈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冰片性辛凉,不宜经常使用。
3.涂抹或食用维生素B2和维生素E
口腔溃疡的发生与维生素C和维生素B2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可以食用这两种维生素片或一同研末,敷在溃疡上同样能促进愈合。其次用维生素E的胶丸刺破之后,其中的油脂可以用于涂抹溃疡,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大人患有手足口病极个别会有以下重症表现,如: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嗜睡、易惊、头痛、呕吐、惊厥、面色发白、心率增快或减慢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治。
小孩手足口病症状早期怎么治疗 第1步:判断病情
当家长们发现小孩有手足口病的一些症状时,如:口痛、莫名的流口水、手足臀部长疹子、口里有疱疹或口腔溃疡的,需要赶紧去医院诊断病情,看是否是因手足口病引发的症状,还是其他病因导致的症状表现。
手足口嘴巴泡几天能好
做好口腔护理的话,一般5—7天能好。
手足口病的患者会在发病后的1—2天左右,嘴巴里就会起有疱疹,这些疱疹周围泛红,内里有液体,会引起宝宝口痛、流口水、不思饮食的症状。但这些病症都会伴随着患者手足口病痊愈而渐渐消失,而手足口病的自愈病程是5—7天,因此手足口嘴巴泡也会在5—7天左右治好。
手足口病一定是在手脚嘴都有吗 手足口病手脚嘴有疱疹如何护理治疗
(1)局部涂药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时可涂0.5%碘伏。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疱疹有溃疡可以用金霉素鱼肝油,以缓解疼痛,禁止外用含皮肤激素的各种制剂。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2)保持患处清洁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勤洗手,避免搔抓患处,以免继发细菌感染。对出现皮疹、水泡的患儿,衣被要清洁,衣着要宽松、柔软;若在臀部也伴有皮疹的患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3)剪短指甲
剪短孩子的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带来继发的皮肤细菌感染。如已经抓破的话,建议局部涂抹一些抗生素预防感染。
(1)西瓜霜粉敷
西瓜霜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是治疗咽喉、口腔疾病的良药。手足口病因口中有口腔溃疡才导致流口水,因此建议患者可将几片西瓜霜片碾成粉末敷于溃疡处。每天可敷数次,一般敷2~3天溃疡面即可痊愈。
(2)敷冰片
手足口病的口腔溃疡引起的流口水患者可用消毒棉签蘸取冰片并将其涂在溃疡面上,每天可涂两次。此疗法的特点是见效快,一般涂1~2天就可使溃疡面愈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冰片性辛凉,不宜经常使用。
(3)涂抹或食用维生素B2和维生素E
口腔溃疡的发生与维生素C和维生素B2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可以食用这两种维生素片或一同研末,敷在溃疡上同样能促进愈合。其次用维生素E的胶丸刺破之后,其中的油脂可以用于涂抹溃疡,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4)萝卜汁绿豆汤
配方:绿豆50克,萝卜1个,白糖适量。
制法:萝卜捣烂取汁,绿豆放锅内加水煮成绿豆粥后,倒入萝卜汁,调入白糖服用。
功效:清热解毒、止渴宽中。用于口腔溃疡红肿疼痛。
(5)吃东西后用淡盐水或温水漱口
要注意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区别
在患上疱疹性咽峡炎后,患者仅会在口腔及咽峡部位出现疱疹,并且会有轻微地流口水症状,但如果是患上了手足口病,患者不仅会在口腔内出现水泡,同时,在手部和足部都会有水泡出现,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在臀部也会出现水泡,另一方面,手足口患儿会有严重的流口水症状。
手足口病的病情较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情严重,发病的时间更长,更加难以治愈,并且其传染性更强。
疱疹性咽峡炎是手足口病吗
不是。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虽然及其相似,但仍具有以下区别:
1、疱疹位置不同。疱疹性咽峡炎出现的疱疹位置主要是在口腔及咽峡部位,而在患上手足口病时,疱疹的部位主要出现在嘴唇、手部、皮肤及脚部。
2、传染性不同。手足口病的传染性相较于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性更高,并且传染能力更强。
3、流口水的症状不同。不论是手足口病还是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都会出现流口水的症状,但手足口病流口水的症状更严重一些。
所以,从以上几种区别可见,疱疹性咽峡炎不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能喝奶粉吗
手足口病不影响喝奶粉的,而且喝些配方奶还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补充。小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都是需要积极到医院进行治疗为好。手足口病都是不建议吹风的,这样子都是有可能加重病情。
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嗓子里还有一些小水泡,没有并发症的患儿,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少数患儿有神经系统症状,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皮肤继发感染,极少有后遗症。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
手足口病先从哪里开始 手足口病在口腔发病会有哪些症状
1、口痛
2、流口水
3、不思饮食
4、口里长有疱疹
5、口里有溃疡
若家长们发现宝宝突然说自己口痛、而且老是流口水,让宝宝张开嘴巴,发现口腔的唇内侧、软腭、硬腭部位有很多表面泛红、内里有液体的皮疹,这多半要警惕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不过仅仅只有上述症状,还不足以说明宝宝就是得了手足口病,还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宝宝流口水可能是什么病
宝宝流口水可能是什么病?
1、口腔溃疡或口腔炎
如果流口水时伴随着口角长水泡,宝宝可能得的疾病是口腔溃疡或者口腔炎。因为口腔溃疡比较疼,因此宝宝可能会拒绝吃饭或者出现吞咽困难,父母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比较软烂的流食食用。
2、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如果一边流口水一边伴有发烧、流鼻涕,可能是咽喉炎或者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往往会伴随着咽喉部的红肿不适,从而导致宝宝吞咽困难。这时候,建议父母让宝宝多喝水,必要时上医院检查。
3、水痘或者手足口病
如果流口水伴有口角溃疡,那宝宝患上的可能是水痘或者手足口病。宝宝在感染水痘或者手足口病后,可能在口腔或者舌头上出现溃疡,因为溃疡会很疼,所以宝宝就会表现出吞咽困难,如果宝宝拒绝进食,可以多让宝宝喝些牛奶和米糊,补充营养。
4、智障、神经麻痹或脑膜炎后遗症
当宝宝流口水的同时,还伴有行为异常,如昏迷等,那父母就得格外注意了。宝宝有可能是患了神经方面的疾病,如智障、面部神经麻痹,脑膜炎后遗症等。
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的异常情况
1、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伴有口角溃疡,那宝宝患上的可能是水痘或者手足口病。宝宝在感染水痘或者手足口病后,可能在口腔或者舌头上出现溃疡,因为溃疡会很疼,所以宝宝就会表现出吞咽困难,拒绝进食。
2、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的时侯,如果会伴随口角长水泡,宝宝可能得的疾病是口腔溃疡或者口腔炎。
3、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还伴有发烧、流鼻涕,可能是咽喉炎或者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往往会伴随着咽喉部的红肿不适,从而导致宝宝吞咽困难。
4、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的同时,伴有行为异常,如昏迷等,那父母就得格外注意了。宝宝有可能是患了神经方面的疾病,如智障、面部神经麻痹,脑膜炎后遗症等。
早期识别手足口病
宝宝患了手足口病,又是咳嗽又流口水,还不爱吃东西,嗓子眼还有一些小水泡。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检查口腔时,可发现咽部黏膜上有多发疱疹,手足等远端部位也出现丘疹或疱疹,一般有米粒或绿豆样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无明显瘙痒感。
有的患儿肛门周围也会出现类似皮疹样的疹子。它和水痘不同。水痘皮疹以躯干为主。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出现在肢端,家长还是可以判断的。
专家提示
一般情况下,患者病愈7~10天后疱疹愈合,不结痂,不留瘢痕。但有极少数患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对手足口病的防治不能忽视。
手足口病的3大特点
爱攻击小小孩
手足口病病毒的主要攻击对象是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以1~2岁婴幼儿为主。染上该病后,孩子一般会持续发热,热程为2~7天不等。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几天后,手、足、口、屁股等部位会出皮疹。
可经多种途径传染
手足口病容易传染,病菌主要通过口腔进入肠道,传染媒介可以是食物、水、唾液、空气、脏手、玩具等。另外小孩喜欢舔手,或者尝尝这个摸摸那个,脸对脸亲密说话,所以小孩之间打个喷嚏就会被传染。
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手足口快速治疗小偏方 手足口偏方——口腔溃疡篇
手足口病的患者还会伴有口腔长溃疡的现象,导致患者出现口痛、不思饮食的现象,建议采取以下方法,尽快治愈口腔溃疡:
西瓜霜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功效,是治疗咽喉、口腔疾病的良药。手足口病因口中有口腔溃疡才导致流口水,因此建议患者可将几片西瓜霜片碾成粉末敷于溃疡处。每天可敷数次,一般敷2~3天溃疡面即可痊愈。
手足口病的口腔溃疡引起的流口水患者可用消毒棉签蘸取冰片并将其涂在溃疡面上,每天可涂两次。此疗法的特点是见效快,一般涂1~2天就可使溃疡面愈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冰片性辛凉,不宜经常使用。
口腔溃疡的发生与维生素C和维生素B2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可以食用这两种维生素片或一同研末,敷在溃疡上同样能促进愈合。其次用维生素E的胶丸刺破之后,其中的油脂可以用于涂抹溃疡,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得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食欲不振、流口水
如果宝宝莫名的老是流口水,也不爱吃饭,家长首先就要注意观察宝宝口里是否有疱疹,很可能是得了手足口病长有疱疹引发的痛感,导致宝宝不思饮食,口水绵延的早期症状。
准备手电筒或是手机灯,让宝宝张开嘴,然后照亮嘴巴,如果发现宝宝口里有很多像图片一样显示着的小米粒泡泡,周围还红了一圈,这多半就是手足口病了。
使用围嘴,围嘴是专门设计给宝宝使用,围在脖子一周,用来避免宝宝流口水弄脏衣服的衣物配饰,家长们在孩子得手足口病流口水的时候,可以准备几个干净的围嘴给宝宝佩戴,防止宝宝弄脏衣物,此外,还需注意围嘴应经常更换,保持整洁和干燥,这样宝宝才会感到舒服,乐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