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的民间验方
豌豆的民间验方
1、将豌豆苗,洗净捣烂,榨取汁液,每次饮50mL,一日两次,可辅助治疗高血压、冠心病。
2、将鲜豌豆200g煮烂,捣成泥,与炒熟的核桃仁200g,加水200mL,煮沸,每次吃50mL,温服,一日两次,能治小儿、老人便秘。豌豆荚和豆苗含有较为丰富的纤维素,有清肠作用,可以防治便秘。为防止叶酸缺乏,豌豆是孕妇不可忽视的食物。
3、煮碗豆:嫩豌豆250g,加水适量,煮熟淡食并饮汤。该方有“和中生津,止渴下气,通乳消胀”之功。可用于烦热口渴,或消渴口干,以及产后乳汁不下,乳房作胀。
4、豌豆芫荽汤:豌豆120g,陈皮10g,芫荽60g。加水煎汤。分2~3次温服。。用于湿浊阻滞,脾胃不和,吐泻转筋。
牙齿痛怎么回事
1、龋齿:初龋一般无症状,如龋洞变大而深时,可出现进食时牙齿疼痛,吃甜食或过冷、过热的食物时疼痛加重。这时可先用防酸止痛牙膏,温水刷牙,必要时用民间验方止痛,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是填补龋洞。
2、牙髓炎:多是由于深龋未补致牙髓感染,或化学药物或温度刺激引起,其疼痛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可有冷、热刺激痛和叩痛。这种牙齿疼痛的应急处理,可用芬必得300mg口服,一日2次,止痛,或用民间验方止痛。根治的方法是在局麻下用牙砧磨开牙髓腔作牙髓治疗。
3、牙根尖周炎:多由牙髓炎扩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围组织发炎。表现为持续性牙齿疼痛。患牙有伸长感,触、压痛明显,不能咬食物。这时可服消炎止痛药,如先锋霉素四号0.5克,一日3次;灭滴灵0.4克,一日3次,消炎痛25毫克,一日3次;并吃软食。也可用民间验方应急止痛。待消炎后再作根管治疗。
4、牙外伤:如意外摔倒、碰伤或吃饭时咬到砂粒等致牙折或牙裂开,引起牙齿疼痛。可先服消炎、止痛药,也可用民间验方止痛。有条件者应到口腔科处理。
导致牙痛的六大原因
1.干槽症
多在拔牙后2~4天发生,可引起自发性持续性剧烈疼痛。检查时可发现拔牙伤口内血块有臭味。
2.龋齿
初龋一般无症状,如龋洞变大而深时,可出现进食时牙痛,吃甜食或过冷、过热的食物时疼痛加重。这时可先用防酸止痛牙膏,温水刷牙,必要时用民间验方止痛,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是填补龋洞。
3.牙根尖周炎
多由牙髓炎扩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围组织发炎。表现为持续性牙痛。患牙有伸长感,触、压痛明显,不能咬食物。这时可服消炎止痛药,如先锋霉素四号0.5克,一日3次;灭滴灵0.4克,一日3次,消炎痛25毫克,一日3次;并吃软食。也可用民间验方应急止痛。待消炎后再作根管治疗。
4.牙周脓肿
牙周组织炎症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化脓性炎症。脓肿形成时疼痛剧烈,脓肿形成后局部出现波动感。在牙周脓肿形成后,疼痛可明显减轻或缓解。
5.牙髓炎
多是由于深龋未补致牙髓感染,或化学药物或温度刺激引起,其疼痛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可有冷、热刺激痛和叩痛。这种牙痛的应急处理,可用芬必得300mg口服,一日2次,止痛,或用民间验方止痛。根治的方法是在局麻下用牙砧磨开牙髓腔作牙髓治疗。
6.牙外伤
如意外摔倒、碰伤或吃饭时咬到砂粒等致牙折或牙裂开,引起牙痛。可先服消炎、止痛药,也可用民间验方止痛。有条件者应到口腔科处理。
冻疮的民间验方
1、当耳、手、脚局部出现红或紫红色,轻度肿胀,自觉灼痒、疼痛,有的表皮甚至已略有破溃时,涂上一点风油精。开始会惑到发凉,破溃处略疼痛,20分钟后可出现灼热感。用药一天后,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3、4天后症状消失,有的结痂,多在7天就能治愈。每天涂患处2—3次即可。用辣椒配成辣椒酊,对治疗冻疮初期的局部红肿发痒有一定疗效。辣椒酊制法:用尖辣椒35只,放在250克75%酒精中,密封7天即成。用它涂抹患处即可发生效用。辣椒还可配制成辣椒油膏,配制也很简单:用辣椒细粉2份、凡士林(药店有售)8份,调匀后便可敷用。严冬外出时,在耳廓、手背、足跟等处擦些辣椒油膏,可预防冻疮。
2、熟鸡蛋2个,去掉蛋白把蛋黄掏碎放入铁勺内然后放在小火上翻动煎熬,直到蛋黄熬出油来去掉废渣,把蛋黄盛入瓷瓶内备用。使用时用消毒棉球蘸蛋黄油擦冻疮处,每天擦两次,连擦数天便可痊愈。
3、将鲜姜片或萝卜片烤热后,擦抹患处,每日二、三次。
4、将大葱、生姜研碎后涂在患处。
5、将蜜柑皮用火烤焦,研成粉末,拌上猪油抹在患处。
6、用蜂蜜75克、猪油25克,放在一起拌匀,每天涂二、三次,数日后即可消去红肿。
7、对较重的冻疮,用火烧过后的针挑破水泡,擦上冻疮膏或中药紫云膏,再用干净布包扎好。
8、白萝卜切成片,放在阴暗处冻成硬片,然后贴在患处。
9、云南白药撒于冻疮溃烂处,4小时后便结痂 ,再采取保温措施,冻伤很快便可痊愈。
10、秋季时,将大蒜捣成蒜泥,放在阳光下晒热,敷在患过冻疮的部位,用力搓擦20分钟,两天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搓擦一次,连续四、五次,冬季一般不再复发。
蝴蝶斑的民间验方
民间验方回牛肝粥消蝴蝶斑, 屡见成效。现介绍牛肝化斑粥方剂如下:牛肝500克、自菊花9克、白僵蛋9克、白芍9克、白茯苓12克、 茵陈12克、生甘草3克、丝瓜30克(后六味放入纱布包内)、大米100克,加水煮成调粥,煎后捞出药 包,500毫升汤分两日服用。吃肝喝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个疗程10天,中间隔一周,连服3个疗程, 不产生任何副作用。
麻疹的民间验方
1、蟾蜍汤治荨麻疹
[用料] 活蟾蜍3-4只。
[制用法]去内脏洗净后放入砂锅内煮极烂,用炒布过滤去潭渣,留汤备用。搽洗患处,日3或4次。
[功效]解毒,消肿,止痛,用治丘疹性荨性疹。
2、芋头茎猪排治荨麻疹
[用料] 芋头茎(干)30-60克,猪排骨适量。
[制用法]将芋头茎洗净,加适量猪排骨同炖熟食。
[功效]除热散风。用治荨麻疹。
3、芝麻根治荨麻疹
[用料] 芝麻根1握。
[制用法]洗净后加水煎,趁热烫洗。
[功效]清热。散风,止痒。用治荨麻疹。
4、韭菜治荨麻疹
[用料] 韭菜1把
[制用法]将韭菜放火上烤热。涂擦患部,每日数次。
[功效]清热,散风。用治麻疹。
5、菜子油治肿毒风疹
[用料] 生菜子油。
[制用法]外搽患处,每日数次。治疗期间禁用水洗患处。
[功效]解毒,消肿,祛湿。用治无名肿毒、风疹、湿疹及老年皮肤瘙痒。
6、醋糖姜汤治风疹
[用料] 醋半碗,红糖100克,姜50克。
[制用法]醋、红糖与切成细丝的姜同放入砂锅人煮沸2次,去渣。每服1小杯,加温水服,每日2或3次。
[功效]散瘀,解毒。用治因食鱼蟹等过敏引起的周身风疹,瘙痒难忍。
7、白僵蚕芥穗蝉蜕治荨麻疹
[用料] 白僵蚕10克,荆芥穗10克,蝉蜕5克。
[制用法]水煎。日分2次服。
[功效]清热止痒。用治荨麻疹、皮肤瘙痒。
润肺止咳茶小儿止咳茶
【配方】黄豆芽90克,生车前草30克,陈茶叶1.5克。(民间验方)
【用法】冷水煎熬加冰糖60克,再煮三沸,使糖溶化。一岁上下每次服6~12克,1日4次。至5岁每次服15克,6~10岁,每次18克。
【功效】治小儿百日咳。
罗汉果茶
【配方】绿茶1克,罗汉果20克。(民间验方)
【用法】罗汉果加水300毫升,煮沸5分钟后加入绿茶即可,分3~5次饮,每日1剂。
【功效】止咳化痰。用于百日咳、风热咳嗽不止。
月季花的民间验方
月季花素有中国玫瑰之称,其实月季花除了作为一种观赏的花卉之外,还具有相当多药用价值。下面就跟大家分享几个月季花药用的民间验方:
取鲜月季花15—20克,放入保温杯内,开水冲泡,连服数次,可治妇女月经不调。
取鲜月季花30克,与适量红酒炖服,可治产后子宫脱垂。
取月季花,焙干,研末,每次3克与黄酒调服,可治筋骨疼痛及轻微跌打损伤。
取月季花6克,沉香15克,炒芫花9克,一起搓碎,装入鲫鱼腹中,用线缝合,然后用水、黄酒各半炖熟,食肉喝汤,可治瘰疬未破者。
取月季花根9—15克,水煎服,可治赤白带下。
取鲜嫩月季花叶适量,捣烂敷患处,可治腰膝肿痛。
采开败的月季花3—5朵洗净,加清水两杯,用小火煎熬至一杯,加冰糖30克,制成月季花汤,待温服下,可治血瘀性闭经、疮疖肿痛、创伤性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