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绞痛按摩穴位有效果吗

心绞痛按摩穴位有效果吗

膻中

位置:

胸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正当人体前纵轴的0.618处的黄金分割点上。正在胸骨体上,有乳房内动静脉之前传支、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之内侧支经过。

功效:

属心包募穴,是心包经经气和宗气聚会之处;又是任脉和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汇处。按摩或针灸该穴,可宽胸理气,通络活血。

按摩方法:

用拇指点按膻中穴18次;顺时针揉36次,逆时针揉36次。也可用右手掌按在膻中穴上,顺逆时针各按揉100次。

至阳

位置:

背部正中线上,第七胸推棘突下凹陷中;约在人体后纵轴的0.618处。与肩胛骨下角相平。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相伴而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静脉丛、第七脊神经后支的分支、第七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

功效:

宽胸利膈,利胆退黄。

按摩方法:

病人作为或俯卧,术者站在病人左侧,用右手拇指或两手拇指叠加,按压至阳。用力幅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一般3分钟左右心绞痛可缓解。为了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可每天按压3分钟,持续两三周。也可用五分硬币代替手指按压。也可病人自己以至阳穴对准桌子叫做按压。

内关

位置:

前臂正中,腕横纹直上两寸,即三横指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正值中指端至肘关节横纹的0.618处。

功效;

‘肚腹三里留,胸胁内关谋’。内关属心包经,通任脉,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刺激该穴可宽胸降逆,补益气血。内关自古以来就是防治心胸疾病的核心穴位。

按摩方法:

左手拇指点按右手内关,适度下按半分钟,顺逆时针各按揉100次;直至产生‘酸、麻、胀、痛’,即得气为止。再换右手拇指按左手内关。

通过以上对于心绞痛按摩穴位的祥细介绍。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40岁以上的男性平时情绪容易激动和经常吸烟者,心绞痛发病率会比正常人更高,对于出现心绞痛发作时,可以按照上面的按摩穴位法来进行急救。,可起到即时缓解的作用。

春季怎么防春困 经常按摩穴位

养成按摩穴位的习惯,可以有效的舒经活络,促进血液畅通,增强抵抗春困的能力,可以按摩的穴位有太阳穴,风池穴,足三里,这三个穴位,每日按摩一次,每次3-5分钟。

耳朵五招捏出健康

1、牙龈肿痛按耳垂

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导致牙齿、牙龈肿痛,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去医院在耳垂上点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能美容养颜。

2、心绞痛按下耳窝

经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称下耳窝,对血液和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下耳窝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心绞痛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后可对下耳窝进行按压。方法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这是最简便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度过危险期。

3、打嗝按上耳窝

上耳窝,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打嗝,中医称为呃逆,就是由于脾胃处虚弱,以及生吃不良食物、暴饮暴食引起的胃气上逆。

4、失眠上下耳窝都要按

失眠,中医称“不寐”,它是由心、脾虚弱造成,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方上耳窝中的“脾”两穴位。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即可。

5、四肢疼痛揉耳轮

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冬季预防心绞痛 按摩穴位心安康

进入冬季后,由于寒冷的刺激,往往容易加重心绞痛的发作频率。中医认为,“心气失和”是心绞痛发作的内在原因。航天中心医院中医科张昶博士介绍按摩穴位能“养心顺气”,在心绞痛发作期按摩能迅速缓解症状,在缓解期按摩能减少发作频率。

按摩穴位能“养心顺气”

张昶博士介绍,经常按摩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能起到补益心气、镇静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不仅能用于心绞痛的急救,也能预防心绞痛的发作。

“5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去福建莆田出差。在火车上巧遇一老人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当即服用了速效救心丸,但症状不见缓解,且晕倒在地。经乘务员介绍,我为其进行治疗。当时选取了心包经的络穴——内关,经点按5分钟后,患者逐渐清醒,胸痛症状缓解。次日清晨,患者安全下车。” 航天中心医院中医科博士张昶介绍说,“在后来的临床工作中,但凡遇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我均为其介绍利用按摩内关穴来保健防治心脏病,并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节炎按摩穴位有效果吗

1、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

2、曲泽穴:手厥阴心包经穴。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3、太渊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

4、大陵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5、神门穴: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6、天井穴:在上臂外侧,屈肘时,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7、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8、阳溪穴:位于人体的腕背横纹桡侧。

9、阳池穴: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10、商丘穴: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内踝前下方凹陷处。当舟骨结节与内踝高点连线之中点处取穴。

11、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12、昆仑穴:膀胱经经穴,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13、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注意事项:首先点按肘部的尺泽、曲泽、太渊、大陵、神门等穴位各30-5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缓慢按摩。然后是点压天井、曲池、阳溪、阳池等穴位30-50次。力度稍重,以酸、胀、痛为宜。再后指压商丘、太溪穴,用食指压在穴位上,施以3-5公斤的力度持续3-5秒。施力过程要循序渐进,慢慢施加力道,不要突然用力下压以免损伤到穴位,适得其反。最后揉捏昆仑、解溪穴。活动肘部或者手腕在穴位上施加压力用画小圈的方式揉捏5分钟,避免只在指尖加力。

心绞痛按什么穴位

1、心绞痛按膻中穴位

位置:胸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正当人体前纵轴的0.618处的黄金分割点上。正在胸骨体上,有乳房内动静脉之前传支、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之内侧支经过。

功效:属心包募穴,是心包经经气和宗气聚会之处;又是任脉和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汇处。按摩或针灸该穴,可宽胸理气,通络活血。

按摩方法:用拇指点按膻中穴18次;顺时针揉36次,逆时针揉36次。也可用右手掌按在膻中穴上,顺逆时针各按揉100次。

2、心绞痛按至阳穴位

位置:背部正中线上,第七胸推棘突下凹陷中;约在人体后纵轴的0.618处。与肩胛骨下角相平。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相伴而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静脉丛、第七脊神经后支的分支、第七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

功效:宽胸利膈,利胆退黄。

按摩方法:病人作为或俯卧,术者站在病人左侧,用右手拇指或两手拇指叠加,按压至阳。用力幅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一般3分钟左右心绞痛可缓解。为了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可每天按压3分钟,持续两三周。也可用五分硬币代替手指按压。也可病人自己以至阳穴对准桌子叫做按压。

偏头痛按摩穴位

印堂穴。位于眉心处,平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反复拔山根。

太阳穴。位于眉毛和外眼角的交线处,按摩太阳穴,有提神醒脑,止痛消疲的功效。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可以取双耳交线中点处。用手掌轻轻叩击,有通经活络之效,缓解头部胀痛很有效果。

合谷穴。俗称虎口,反复按揉可以镇静止痛。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旁开二横指处,艾灸此穴,可以治疗月经性头痛。

阳白穴。位于瞳孔正上方,眉骨上一寸。按压阳白,清头明目,缓解头痛。

偏头痛按摩这些穴位

大多数的偏头痛,发生在如图2-35所示穴位的位置(偏头痛按摩哪个穴位不明白的朋友要好好看看)。要确定疼痛的部位,先用指尖压压看。这样比较要找偏头痛按摩穴位。

偏头痛的人,头部一侧发生抽痛,多是因为颈部后侧“天柱”以下的部位僵硬的缘故。进行偏头痛按摩穴位的人找到僵硬处之后,需要一手支撑患者前头部,以另一手的拇指或食指指腹指压,以便使僵硬感消失,血液循环流畅,头痛症状自然解除。如果还有疼痛的地方,就以确认好的穴位为中心,把中指重叠在食指上,用力地压与揉,疼痛会逐渐地消失(图 2—36)。也不必再为寻找偏头痛按摩哪个穴位烦恼了。

进行好偏头痛按摩穴位指法后,可利用吹风机的冷热风刺激疼痛部位的穴位。先对颈部“天柱”、“风池“轮流吹送热风和冷风,这时后头部扩张的血管会收缩使疼痛消失。接着,也以热风和冷风交互剃激例头部,但最后要以冷风结束(图2—37)。

注意事项

大家要按照以上方式做哦,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耳朵穴位治病具体穴位有什么

人体的穴位可谓是各个器官的法门,中医很早就开始针对穴位治病了,本文就是介绍如何利用穴位按摩来摆脱耳鸣,简单易学,现介绍如下:

1.先用食指和大拇指轻柔地按摩听会穴(在耳屏的前下方与小豁口平齐,张嘴时凹窝处)5分钟左右,约350~400次。

2.击天鼓50次。即两掌搓热,用两掌心掩耳,十指按在后头部。再将食指叠在中指上,敲击枕骨下方,使耳内可闻及类似击鼓的声音。

3.用已搓热的两手掌心捂住两耳,手掌与耳朵完全封闭,然后两掌突然松开,这样重复捂耳30次。

4.用食指和大拇指,先从上至下按捏耳廓,然后从下至上按捏,这样反复按捏至双耳有发热感,共按捏耳廓100次。

5.按摩合谷穴(伸臂,俯掌,大拇指、食指两个手指并拢,在肌肉最高处取穴)80次。

以上动作每天早晚分别做一次,此外,在耳鸣发作时及时按摩。长期坚持可见成效,患者不妨一试。

按摩耳朵穴位治头疼、失眠

耳朵上的穴位比较复杂,但若有头疼、失眠的小病,我们可以自己按摩穴位辅助治疗。

牙龈肿痛按耳垂。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导致牙齿、牙龈肿痛,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去医院在耳垂上点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能美容养颜。

心绞痛按下耳窝。经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称下耳窝,对血液和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下耳窝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方法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这是最简便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度过危险期。

打嗝按上耳窝。上耳窝,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打嗝,中医称为呃逆,就是由于脾胃处虚弱,以及生吃不良食物、暴饮暴食引起的胃气上逆。

失眠上下耳窝都要按。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方上耳窝中的“脾”两穴位。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即可。四肢疼痛揉耳轮。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有关耳朵治疗的穴位了。耳朵穴位治疗不仅可以保健,还可以改善听力状况,这对于很多听力下降的人十分有帮助。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选择技术娴熟的医师,才能找到最准确的穴位和按摩力度,以达到最好的按摩效果。另外我们身体的保健不能只通过穴位按摩来进行,更重要的是健康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养成。

预防老花眼按摩穴位有效果

穴位按压法

每日晨醒后,闭眼以双手的中指按太阳穴,无名指按眉毛中部的鱼腰穴,小指对准眉毛内侧的攒竹穴,适当按压。每次5分钟,能缓解眼肌疲劳、使眼睛明亮有神。

冷水洗眼法

每天晨起和睡前用冷水洗眼洗脸。将眼睛浸泡在洁净冷水中1~2分钟或用手泼水至眼中,再用毛巾擦干眼部,然后用手指轻揉眼睛周围30次左右。

热敷护眼法

洗脸时先将毛巾浸泡在热水中,双眼轻闭,趁热敷在额部和眼眶部位,交换几次,可使眼部血管畅流,供给眼肌氧分和营养。平时没事时,也可闭眼,两手掌擦热放在两眼上,轻轻捂1分钟。

做操保健

没事的时候可以做做眼部保健操,具体步骤如下:①用双手中指来回按摩眉毛20次;②用双手四个手指向两侧按摩眼睛20次;③用双手中指从下至上按摩鼻梁20次;④用双手中指顺时针按摩太阳穴20次,再逆时针20次;⑤用双手拇指按摩耳根20次;⑥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垂往下拉20次。

定时远眺法

每天早起、中午、黄昏前,远眺1~2次左右,尽量远眺绿色的植物,再把视线由远处逐步移近,以改善视力功能,调节眼肌。

运目活动法

利用一开一闭的眨眼来兴奋眼肌,并上下左右滚动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循环旋转,改善眼肌血液循环,振奋和增强眼肌动能,延缓衰老。具体做法是一开一闭眨眼,每次15次左右,同时用双手轻揉双眼,滋润眼球。

穴位疗法解决嘴巴长泡问题

按摩太冲和行间两个穴位,它们位于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凹陷处,属于足厥阴肝经,长度大约5-6CM,太冲穴在凹陷处顶端,行间穴在中间。

具体的按摩方法:从脚趾分叉处用大拇指往上推到顶端80次左右,两只脚都要按摩;如果你感觉到太冲和行间两个穴位有酸痛感,可以特意按摩这两个穴位,效果特别好,一般来说第二天就有效果。

注意事项:注意按摩穴位是通过几个一组一组的做效果会更加明显,当然一次组数也不宜过多,适当的调节自己按摩的节奏,达到好的按摩效果!

按摩耳朵有什么好处

耳朵虽小,但它上面的穴位却很多,当我们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的时候,很多老人都会告诉按摩按摩耳朵就好了,那么按摩耳朵到底有哪些好处呢?其实经常按摩耳朵对人体的一些小毛病来说是有明显缓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按摩耳朵的好处都有什么吧!

牙龈肿痛按耳垂

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导致牙齿、牙龈肿痛,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或者去医院在耳垂上点刺放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能美容养颜。

心绞痛按下耳窝

经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称下耳窝,对血液和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下耳窝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心绞痛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后可对下耳窝进行按压。方法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这是最简便有效的急救方法,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度过危险期。

打嗝按上耳窝

上耳窝,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打嗝,中医称为呃逆,就是由于脾胃处虚弱,以及生吃不良食物、暴饮暴食引起的胃气上逆。

失眠上下耳窝都要按

失眠,中医称“不寐”,它是由心、脾虚弱造成,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方上耳窝中的“脾”两穴位。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即可。

四肢疼痛揉耳轮

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肩膀酸痛按摩 掌握穴位很重要

肩膀酸痛如何按摩的时候,掌握按摩穴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令酸痛感有所缓解:

一、肩髃穴:该穴位在肩峰端下缘、三角肌上部中央,进行肩膀酸痛按摩的时候,要一手按住病患的肩膀,另一只手的食指或者中指,在肩髃穴上用力按揉2-3分钟左右,出现局部酸胀感后停止,早晚一次即可。

二、肩井穴:肩膀酸痛按摩的穴位中,肩井穴也是很重要的,主要用于缓解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等一系列的症状。按摩的时候,先要找准穴位,一般是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也就是肩部的最高部位。用一个食指压于中指上,按揉5分钟左右的穴位,力量要均匀地掌握,同样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佳,早晚分别按摩一次。

三、肩贞穴:有肩膀酸痛、瘰疬、耳鸣等症状的人,可以试着按摩肩贞穴部分,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还可以配合按摩肩髃穴、肩髎穴、肩井穴,效果会更佳。该穴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的位置,按摩时用一手拇指,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交替的按揉方式,坚持2分钟左右,疼痛感以患者的承受力度为佳。

相关推荐

脑神经痛按摩穴位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头痛的原因繁多,其中些是严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诊断常比较困难。 分类 头部构造 按国际头痛学会的分类,其功能性头痛分类如下: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和慢性阵发性半边头痛、非器质性病变的头痛、头颅外伤引起的头痛、血管疾病性头痛、血管性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其他物品的应用和机械引起的头痛、非颅脑感染引起的头痛、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头痛、颅、颈、眼、耳、鼻、副鼻窦、牙齿、口腔、颜面或头颅其他结构疾患引起的头痛

环跳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环跳的正确按摩方法

用拇指稍微用力按摩穴位酸痛感,用力时下肢酸麻感,先左后右,两侧穴位每次各按压3-5分钟,也可以先按压不痛的一侧,再按压患侧。

鼻窦炎怎么治疗最好 按摩治疗

从中医来看,鼻窦炎多因风邪外袭,肺气不和,阳明经上火所致,局部按摩也能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 常用来缓解鼻窦炎的按摩穴位:迎香,山根,印堂,承泣,太阳,上星,曲池,合谷,列缺等。

冠心病按摩哪个部位

抚胸拍心消除胸闷胸痛 抚胸和拍心对于消除胸闷,胸痛均一定效果。腹式呼吸时,横膈运动帮助改善胸腹腔血液循环,对心脏可起到按摩作用,从而改善心脏本身的营养和血供,对心电图也一定的改善作用。 抚胸:以一手掌紧贴胸部由上向下按摩,两手交替进行,按摩32次。 拍心:用右手掌或半握拳拍打心前区,拍打48次,拍打轻重以患者舒适能耐受为度, 在进行以上按摩时,要求腹式呼吸, 思想集中,用意识引导按摩活动,并尽可能与呼吸 相配合,每天按摩1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 按揉内关强壮心脏功能 内关位于前臂内侧,

头痛按什么穴位

1、头痛按摩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可以取双耳交线中点处。 患者可以用手掌轻轻叩击。通经活络之效,缓解头部胀痛很效果。 2、头痛按摩阳白穴 阳白穴位于瞳孔正上方,眉骨上一寸。 患者可以按压阳白穴。这样会起到清头明目,缓解头痛的功效。 3、头痛按摩神庭穴 神庭穴位于发际线正中向上0、5寸微微凹陷处, 长按神庭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效缓解头痛,十分提神醒脑。 4、头痛按摩合谷穴 合谷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肌肉丰厚处。手法以拿捏、点按此穴,明显酸胀感为度,每次10~15遍,每日2~3次。本法俗称“拿虎口”

半月板轻度损伤能自愈吗 半月板轻度损伤怎么治疗

在半月板存在轻度损伤时,一般不主张手术切除,可先用保守疗法进行辅助。 按摩穴位治疗 常见的按摩穴位:膝眼穴、足三里穴、曲泉穴、鹤顶诸穴等。 按摩足三里穴详介 操作手法: 1.位置: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2.采用屈膝坐位,用患侧的食指和中指,1分钟内,用患侧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足三里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时间约5分钟左右。

头痛按什么穴位

1、头痛按摩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可以取双耳交线中点处。 患者可以用手掌轻轻叩击。通经活络之效,缓解头部胀痛很效果。 2、头痛按摩阳白穴 阳白穴位于瞳孔正上方,眉骨上一寸。 患者可以按压阳白穴。这样会起到清头明目,缓解头痛的功效。 3、头痛按摩神庭穴 神庭穴位于发际线正中向上0、5寸微微凹陷处, 长按神庭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效缓解头痛,十分提神醒脑。

耳朵红肿是上火吗

耳朵反映人的性格 “你仔细观察耳朵,它就像是一个倒置的胎 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耳朵是人体的缩小版,各个部位连接并反 射着身体各部位。”沃特·哈特巴赫教授这样形容耳朵。耳朵的上部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智商高低;耳朵的中部可以表现出人的意志品格;最下的部分(包括耳垂) 可以说明一个人的情感世界。 通过二十多年对不同人的观察和研究,沃特·哈特巴赫教授总结出了这样趣的结论:耳朵的大小体现了一个 人 的生命力和思想深度。一个人的耳朵越大,他就越充满激情、精力旺盛,甚至暴躁易怒,像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耳朵中等大

冬季可以通过按摩穴位预防心绞痛

经常按摩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能起到补益心气、镇静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不仅能用于心绞痛的急救,也能预防心绞痛的发作。 腧穴是脏腑的生命信息在特定部位的聚集点。同一条经络循行上的腧穴,在功能主治上还各侧重。点按不同的穴位,能起到不同的疗效。 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不仅是“络穴”,还是“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相通,能防治胸痹心痛。实践表明,按摩内关穴开胸理气,缓急止痛,和胃降逆的功效;研究发现,按摩内关穴能改善心肌供血,心脏正性肌力作用,并能增强胃肠蠕动,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 除按摩内关外,

盘点家庭急救的几大要穴

肾绞痛:可用大拇指按揉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反复按摩3~5分钟,肾绞痛便可得到缓解。 胃痛:用双手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酸麻胀感后坚持3~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常常伴胸部压迫感、窒息感等。此时可按压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一般按压3~6分钟,心绞痛即可得到效缓解。 头痛: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压至胀痛感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降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