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4种方法保护老人心脏健康
这14种方法保护老人心脏健康
很多老年人都会一些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而这种病往往严重威胁着老人的健康。老年人保护好自己的心脏,日常做好以下这14个细节,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突发造成的影响。
起床宜慢:有研究发现,清晨心脏病发作危险增加40%。原因是,人体清醒时,体内就会分泌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血压随之升高,耗氧量也会增加。一觉醒来,身体处于脱水状态,血液浓度更大,流动更困难。所有这些都会加大心脏负担。
清晨起床宜慢不宜快,一定要留足“缓冲时间”。起床后要注意保暖,如果爱晨练,切记充分热身再运动,以防增加心脏负担。如果正服用β阻断剂,最好在晚上上床前服用,这样清晨药效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饮食健康:如果这顿饭有大鱼大肉,或者自己觉得吃得有点撑,那么饭后就是心脏病人的高危时刻。多项研究表明,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栓危险加大。人们用餐后流向胃肠的血液增加,心脏得到的血流相对减少;若暴饮暴食或饮食过饱,流经心脏的血液会骤然减少,引发心肌缺血或诱发心脏病的发生和加重。心脏病人切忌暴饮暴食。如果实在忍不住,每天吃一片阿司匹林有助于防止血液变稠。
适当补钾:钾能够调节心律、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多数成人每天需补充4.7克。钾在西红柿、土豆、香蕉、李子、葡萄干等中含量都很丰富,山芋和番茄酱中含钾量最高。钾离子可促进钠离子排出、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还能防止胆固醇在动脉沉积,保护血管。
秋冬进补:生姜、洋葱是不可多得的秋冬令进补之品,常吃生姜历来被视为养生保健尤其是强壮心血管系统的要诀之一。生姜富含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使血管扩张,从而使络脉通畅、供给正常。洋葱含有的类黄酮等物质,可降血压、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身体情况,合理选择一些药补。
合理运动: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把多余的胆固醇排出体外,避免其沉积在血管内壁。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建议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至少5次,每次运动的最高运动心率为170减去年龄,超过则会加重心脏负担。
按时服药: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很重要,不能等到疾病发作再去医院。可服用中药进行防治。冰片,有芳香开窍的作用,能够缓解病人不舒服的症状,维生素E和维生素B6,对保持动脉壁的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红花和冰片既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还可明显提高人体的耐缺氧能力,尤其提高心肌含氧量,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优秀药物。
防止便秘造成心梗:“便秘”是心脏病发作的“罪魁祸首”,由此导致心脏病患者意外发生心梗、猝死的情况屡见不鲜。原因是,大便时过于用力会增加胸腔压力,减少心脏血液回流量,进而导致心脏病发作。要多吃高纤维食物,多补充体内水分,防止便秘,避免用力解大便。
少吃甜食:血压正常的人,每日吃糖超过一定量,就会有血压升高的风险。老年人每天摄入的糖最好控制在20—30克。两三块甜味饼干的含糖量很容易突破20克,一般一瓶500毫升甜味饮料的含糖量在40—50克。此外,如豆浆粉、袋装麦片、黑芝麻糊、藕粉等冲调饮品,含糖量近60%,应谨慎食用。
释放压力:心脏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联系密切。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一个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换成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现胸口难受、突发心脏病等问题。专家指出,人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手指操:所谓“十指连心”就是说人的十个手指与心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经常活动手指,无疑会增强心脏功能。同时由于每一根手指都有经络,经过四肢直接通到头面及脑的深部,所以运动手指时,就可刺激到大脑里不同的中枢。透过各个经络,对大脑不同区域产生不同功能的运动效果。
做时先吐气握拳,然后再用力吸足气并放开手指,这样可以使头脑轻松。接着用一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指,从大拇指开始,依次揉捏到小指,每指做10秒。做完后换手操作。接着,再吸足气用力握拳,用力吐气同时急速依次伸开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若干次。(注意:握拳时将拇指握在掌心)以刺激各指端穴位,增加效果。然后再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按压拇指;用拇指按压各指指根,以刺激各经络。最后双手手腕伸直,使五指靠拢,然后张开,反复做若干次结束。
脚部锻炼:人在站立时,脚部的血液要从地面的位置返回到心脏。靠什么力量返回去呢?一靠动脉的压力,二靠平时的运动。在我们的足底有个“泵”,医学上把它叫做静脉泵。行走时,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挤压将血液泵回心脏。所以,老人经常走路,对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非常有益。
增加脚部柔韧性的锻炼也很有必要。足踩在地上,把足跟抬起来,站5秒钟。然后用足尖着地,再用足背侧着地,坚持5秒钟。这是一组动作,主要是锻炼足部关节的折曲、背伸能力。或在地板上放一块毛巾或一块布,用足趾去抓,这样可以锻炼足部肌肉的伸缩能力。还可以用足趾逐一将20个玻璃球夹住,然后放到一个盒里,每天做两次。
保持愉快心情:压力积累出的“闷气”会在体内蔓延,长此以往,容易使心脏“受伤”。此时,老年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给心脏“释压”:每天大笑三次。研究发现经常唱歌能增加人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多做深呼吸,尤其是到空旷的地方大喊几声,也可以为自己减压。
注意保暖:研究表明,当气温低于12℃时,人身周围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大,血液流速减慢、血流受阻,血瘀机会增多,引发心脏病的风险大大增加。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冬季减少户外活动,忌食生冷。风寒是秋冬季冠心病复发的主要诱因,要特别注意头部、手部、脚部的保暖。外出时要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睡前用热水烫烫脚,夜间上卫生间时要注意穿衣服。
多打瞌睡:减少睡觉时间换取工作、娱乐的时光,是不少上班族的选择。挪威的一项研究表示,如果清晨起床没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27%。而且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加。因此,不要等到筋疲力尽时才想起补个觉,应该随时随地抓紧机会打个小盹。
如何保护老人身体健康呢
1.定期体检 :
心肌梗塞、脑卒中、呼吸衰竭(慢肺阻)、糖尿病、肾功衰、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均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只要认真接受每年一次或二年一次的体格检查都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2.合理运动。
生命在于合理运动。你的双腿就是你的第二心脏。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因致病因素过强和抗病因素过弱的结果。适充的体力和脑力活动有助于协调和增强机体内的血循环,增进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血氧量,提高呼吸、消化、吸收、排汇和运动等各系统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从整体上提高机体生合活动的质量,从而达到缓衰老和提高抗能力。
3.优化饮食:
食物的色、香味直接影响食欲,进而影响其他消化与吸收。食物的吸取尽可能多样化,并注注意烹调的质量。应该说:烹调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另外,老年人的饮食一定要注意营养的拾配和坚持三低原则,每天的营养拾配注意钙、铁、锌、蛋白质的补充和低糖、低盐、低脂的饮食。
4.优化起居:
保证八小时睡眠时间,保持居室的清洁,减少灰尘对人体的侵害。在自然天气中的元素“氡”衰变为固体后会附着在尘埃上,吸入肺部可能成为引发肺癌的内照射源,因此保持居的清洁也是很重要的。
睡硬板床优于弹簧床。在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延缓椎间结构劳损、退化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5.求医讲究学问,学会自我保健。
求医也讲究学问,求医必须赶“早”,许多老年人患病久拖不愈,加重后才求医问药。这个是是错误的,老年人患病初期的表现恰恰是重要的诊断疾病线索,尤其是严重的疾病。早期不适症往往是重病的始发先兆,切记不可忽视。如心梗、脑梗。
助男人心脏健康的妙招
1、食用猕猴桃
猕猴桃可以保护你免受心脏疾病困扰。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研究显示,猕猴桃可以使血小板结块发生率降低18%,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降低15%。
2、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对于控制心血管疾病很重要,如果超重就需要减肥。在营养师和医师的建议下少吃多运动,通过健康的方法减肥,才能使心脏更健康。
中年人要每天吃个苹果
每天一个苹果可预防心脏病发作,效果等同于服用他汀类药物。
研究人员利用数学模型评估50岁以上老人每天吃一个苹果的好处。他们发现,每天吃一份果蔬,比如一个苹果,患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就能降低12%。对于有轻微心脏病风险的病人来说,这种保护作用等同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效果。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每天吃一个苹果的人,如果再吃第二个苹果,那么还会收到额外12%的保护效果。换言之,果蔬摄入量越多,死于心脏疾病的风险越低。
研究人员表示,给50岁以上的人每天开一个“苹果处方”,每年会防止或延迟大约8500个英国人心脏病或中风发作。
10点建议 保护老年人心脏
1.警惕压力过大的几个症状。
当一个人感到压力时,身体会释放减压物质,所以一般的压力对身体不会造成大伤害。但是当压力过大或长期侵扰身心时,心脏就会被“压”出毛病。如坐立不安、容易流泪、对日常的琐事力不从心、比平常更加犹豫不决、食欲大减、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受到干扰等。别把这些症状不当回事,要及时采取行动为身体减压。
2.学会最佳的放松技巧。
平躺,双臂轻松地置于两侧,深呼吸几次。接着收紧脚趾头部位的肌肉,数三下,然后放松。按照该方法放松身体的每一组肌肉群,整个过程均要保持深呼吸。锻炼完毕后,深呼吸放松,然后慢慢起身。
3.多吃复杂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杂碳水化合物富含淀粉和纤维,到达体内后可以缓慢释放能量。全麦食品、谷类食品、糙米、燕麦片、荞麦和土豆都属于复杂碳水化合物。
4.别忽视自己的腹部不适。
当心肌疲劳、受损、心律失常等情况出现时,心脏无法获取充足的血液。此时,一些人不会表现出胸闷、胸痛的典型症状,仅出现腹痛、消化不良、腹胀,特别是年轻人,应当注意。
5.抑郁情绪必须“消化”掉。
抑郁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是如果你的心脏不好,那就更要小心了。统计数字表明,1/4的病人在心脏病发作后会出现抑郁情绪。这样反而对他们的康复不利。所以心脏病人患了抑郁症,应尽快寻求心理帮助。
6.运动比减肥更重要。
经常锻炼的人,心血管发病率较低。如果“沙发土豆”每周抽3次时间跑上3200—4800米,就算不能减肥,患病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7.心脏有问题也要锻炼。
有心脏问题的患者绝对不是运动的“绝缘体”,心脏会从运动中获益。你所要做的只是寻求专家建议,挑选适合的运动,循序渐进地进行。
8.考虑服用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近年来心脏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它可以影响胆固醇的代谢,能将危害较大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20%—60%。此外,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小,能极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9.最好别喝酒。
虽然适度的酒精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但一般人很难把握酒量。酒精能直接损伤心肌,令心房扩大、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造成房颤。
10.心脏检查不能忽视。
如果你的年龄超过20岁,没有冠心病或糖尿病,则需要关注两个重要的指标:血液中总胆固醇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一般而言,总胆固醇水平低于5毫摩尔/升比较理想,5—6处于临界状态,存在一定风险。如果超过6,那么你就要采取降脂措施了。
老人要怎样保护肝脏健康
1、保持心理平衡,养成乐观的心态
俗话说,大怒伤肝,切记“怒发冲冠”,还要避免抑郁,不生闷气,以乐观的心态享受生活。
2,合理饮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优质蛋白质、糖、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都是保护肝组织必需的营养素。老年人应该经常吃富含蛋白质的瘦肉、鱼类、蛋类、乳类、豆制品等等;糖类可以从米、面等主食中摄取;维生素主要来自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蘑菇、鸡汤都对肝脏有益,适当吃点葡萄对养肝合适。少吃高脂肪的饮食,注意预防或控制肥胖;多喝开水,补充水分有利于腺体分泌,还可增加循环血量,有利于排出代谢废物,减轻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3、戒烟戒酒、合理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酒精会严重危害肝脏的健康,长期大量饮酒不仅会损害肝细胞,还会导致肝硬化。不盲目乱用药,一定在医生指导下,根据适应症合理选择药物、并使用合适剂量。动静结合、劳逸适度,不熬夜;避免久坐看电视不动;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到风景秀丽的自然界修心养性、陶冶情操都是养肝护肝很好的选择。
4、健康查体
健康查体对老年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每年1-2次检查肝功能、血糖、血脂、肝胆脾B超,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因此,保持良好的的心态,以及生活习惯对于老年人养肝护肝是很有用的。肝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保护好肝的健康,老年人能更好的安享晚年!
老人如何保心脏健康
从饮食到运动,再到生活习惯,国内外心脏病专家多年来对冠心病的预防保健从未停止过。最近,来自荷兰和伦敦的两项研究就发现,吹拉弹唱音乐能降低血压和提升心脏健康水平。
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检测了音乐对血压所产生的效应。学者对比了25位音乐家和28位普通人,他们的年龄在18—30岁之间。结果显示:音乐家的血压水平要低于非音乐家。尽管两组参与者都是年轻人,但青年时期的血压水平与晚年时期死于各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之间存在关联。研究人员认为,音乐家的体觉神经活动有益于他们的自主神经系统。
与此同时,伦敦大学学者进行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弹奏音乐能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发表在《公共卫生期刊》上的3个案例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老年人对生活的态度更为积极,独立自主性和控制能力强,拥有成就感。
所以,建议更多的中老年朋友和高血压患者们把吹拉弹唱列入自己新的业余爱好中。这个新方式的关键就是:不仅仅是欣赏音乐,而是自己吹、拉、弹、唱。
以唱歌为例,节奏舒缓的民歌、流行歌都可以,但不建议去卡拉OK厅唱,最好去环境优美的公园。伴奏音乐最好在40分贝左右。
吹拉弹的话,如果以前不会任何乐器,可以从最简单的口琴练起,因为它对气息的要求很低。吹口琴时,人的口腔、胸腔、胃肠都会参与,有益老人全身健康,还能预防认知障碍症。需要注意的是,时间不要太长,每次不要超过半小时。如果想学有难度一点的乐器,比如二胡、琵琶、手风琴,可以报个业余班,或者通过智能手机下载这些乐器的软件,一边学习一边娱乐,还能促进心脏的健康,可谓妙趣无穷。
老人可以保护心脏的理想食物
1、豆类
豆类食物是非常适合老人保护心脏的,而且冬季的时候,豆类丰收,新鲜干燥的豆类最适合心脏不好的老人吃了。各种各样的豆类以及豆制品都是我国健康食品的代表,并且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豆类食品还具有非常有效的保护心脏功效。为什么我们说豆类食物是非常适合保护心脏的呢?是因为在豆类中含有大量的亚麻二烯酸,这类营养物质可帮助我们有效的降低胆固醇和血液的粘滞性,从而恢复血液的正常循环,以此来改善心肌供血不足而导致的胸闷、心慌、气短等常见的症状。
2、纤维类食物
纤维类的食物对于保护心血管也是非常有利的,老人在冬季的时候应该多选择一些食用,不但能够帮助润肠通便,还能很好的减少心脏病的发生。现在生活中,我们吃的很多食物都是高脂肪、高热量的,这样的饮食习惯势必会导致大量的脂肪以及胆固醇在体内以及血管壁上堆积,从而导致血管狭窄等问题的出现。一旦血管狭窄就会影响到血液的正常循环,因此诱发心脏病。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在平时生活中应该适量的多吃些富含有纤维素的食物,这类食物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有效的保护心脏健康。
3、海产品
很多的海类产品可以帮助心脏不好的老人保护心脏,心脏功能受损或者是功能不全的人群,在平时生活中还应该适当的多吃些海产品,各种各样的海产品不仅有利于心脏健康,同时对人体血管也具有非常好的功效。海产品的种类有狠毒,比如像海鱼、紫菜、海带、海虾等,这些海产品都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以此来保护心脏健康同时还可以增加血管壁的韧性。而且在这些海鱼等食物中还含有大量的欧米茄脂肪酸,对心脏最具保护功效。
老人喝蜂蜜能保护肝脏健康
其实老人是可以喝蜂蜜的,老人常喝蜂蜜可以保护肝脏。
由于可见蜂蜜具有广泛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人到老年以后,胃肠消化功能下降,如果吃糖过多,易产生腹部胀气而防碍营养物质的吸收。老年人活动量减少,新陈代谢减慢,糖吃得多,过多的热能含在体内较化成脂肪,而导致肥胖,并可诱发糖尿病。因此,医学专家们告诫,多糖和多盐一样对人体有害。如果蜂蜜代谢对人体有利并可作为老年人的保健防病佳品。
患有高血压病的老人,如能坚持做到每日早晚各饮1杯淡蜂蜜水,对维持血压有利。因为蜂蜜中含有丰富的钾,钾离子进入人体后有排除体内钠离子的功效,从而起到维持血液中电解质平衡的作用。因此,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或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老年人来说,常饮蜂蜜可起保持血管和降压通便作用。
患有慢性肝病及肝功能不良的老人,常吃蜂蜜能改善肝脏功能;对患有肺结核、虚痨久咳的老人,蜂蜜也是良好的天然营养品,常食能增强体质,促进康复;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常服蜂蜜也有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面愈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