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乳腺癌病因
男性乳腺癌病因
发病原因
男性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非常清楚,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内源性雌激素增多(35%):
与女性乳腺癌相比男性乳房无生理活动,缺乏卵巢激素的过度刺激,但发病者多有男性乳房发育,内分泌异常和肝功能损害等,Lacassegne证实(1932),给雄性小鼠反复注射雌性激素,可以诱发乳腺癌,肝脏受损时,肝脏对雌激素灭活功能减低,导致体内雌激素相对过多,男性乳腺发育症增多,有人认为男性乳腺发育症为癌前期病,易导致乳腺癌发生。
性染色体异常(27%):
另外有研究表明,发病病人中有的睾丸小,曲细精管纤维化和玻璃样变,尿内垂体促性腺激素增多和性染色体异常称为Klinefelter综合征,在此情况下,其乳腺癌发病率较正常男子 高20倍。
其他(25%):
在国内外对男性乳腺癌报道中,有相当比例的病例家族中,或有女性乳腺癌的家族史,或家族中有患其他肿瘤病例存在,提示男性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家族性。放射性物质接触,乳腺局部损伤,临床治疗应用雌性激素等,也可诱发乳腺癌。
发病机制
1.发病部位:
男性乳腺癌多发生于乳头乳晕下方的乳腺中央区,以单侧性为主,左侧较右侧略多见,两侧同时发病或先后相继发病的均不多见。
2.病理形态:
(1)大体形态:肉眼见肿块部位较深,边界不清,坚硬无痛,平均直径为3.1 cm,随着肿块进展可与皮肤粘连,常呈结节样隆起,形成溃疡,也可向深处扩散与胸肌粘连固定。
(2)组织形态:光学镜下男性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基本同女性乳腺癌,以非特殊型浸润癌多见,占82%~86.5%;浸润性癌可分为腺癌,硬癌,单纯癌,髓样癌,乳头状癌,黏液癌,大汗腺癌等,许多人认为,正常男性乳腺癌缺少小叶组织,因此不发生小叶癌,可是近年文献上亦见过小叶癌的报道。
男性乳腺癌的细胞来源尚在争论,值得提及的是免疫酶技术对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及癌胚抗原(CEA)的检测对指导治疗及监测乳腺癌的复发很有意义,男性乳腺癌与女性乳腺癌一样也可以分为激素依赖性和非激素依赖性两种,而有人发现,男性在用雌激素治疗某种病时,乳腺可形成真正的小叶,其结构与性成熟女性乳房一样。
男人乳头大是癌症的征兆
胸部对男生来说不像女生一样那么在乎,可是面对男生乳头大的现象还是会带给一些男生困扰,乳房疾病不止女生要重视,男生也不例外,男生乳头大就是一个最好的预兆,当然不是每天男生乳头大都与生病联系在一起,奉劝一些男生日常也多对乳房做检查。
男生乳头大症状可能发生癌变。大多数女性乳腺癌患者都是自己及早发现,男性其实也应该培养自己检查乳房的良好习惯。当男生乳头大,乳房出现肿胀、局部有硬块、乳头流出分泌物或者乳房周围皮肤凹陷时,这很可能是乳腺癌的前兆。
根据调查,有20%男生乳头大的病人是因为家族中有人曾经患过类似疾病,遗传是导致男性乳腺癌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后天的因素也起了很大作用,男生乳头大是雄性激素缺乏而且雌性激素分泌过多、肝脏有问题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长期缺乏体育运动和不正常肥胖患者、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患者长期大量服用雌激素等男性,都可能被乳腺癌缠上。
病因乳房细胞内出现恶性肿瘤组织是导致乳腺癌的直接原因,男生乳头大也同样具有乳腺组织,所以也同样能患上乳腺癌。
现代医学关于治疗男生乳头大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男性乳癌的生化机制、引发乳腺癌的基因变化、引发男性乳癌的外界危险因子、男性乳癌病患的治疗等领域,都还有待于男生乳头大进一步研究。
处方相对于女性来说,男性的乳房组织小,男生乳头大出现细微的不适或者异物时,更容易被察觉到及时就医;反过来,正因为男性的乳房组织太小,男生乳头大肿瘤因而不需太长时间就能迅速扩散至全部乳房而导致病变。
目前治疗男生乳头大的方法,基本上和治疗女性乳头的保持一致。其实,乳腺癌早期患者如果能得到及时治疗,一般男生乳头大是可以根治的。所以,青春期男生时刻关注自己检查乳房,及时发现异样后及时到医院检查,防患于未然是不受乳腺癌困扰的最好办法。
乳房有变,勿讳疾忌医
虽然男性乳腺疾病的发病率非常低,但容易被人们忽视,很多男性发现问题后碍于面子也不愿到医院就诊。”专家说,如果男性自觉有单侧或双侧乳房增大,摸起来有硬块,而且伴有肿痛或触痛感时,就得考虑自己是否有乳腺增生的可能了。
男性乳腺增生患者,在医生检查后如果确无大恙,无需特殊处理。”专家说,一些男性乳腺增生患者,可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做体检。如果是因肝病等其他疾病引起的乳腺增生,需要结合其他病一起治疗。
如果增生严重、突出特别明显、影响男性胸部美观,或是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有强痛或其他症状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但不是首选方法。”专家说,目前,相当一部分男性乳腺增生患者碍于面子或粗心大意,不愿意看医生,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要怕就医。
常见乳腺癌病发高危因素
1、乳腺癌病发性别因素:女性乳腺癌病发几率比男性高的多得多,对于男性朋友们来说,几率比较小。这是首要影响病症出现的因素,也是乳腺癌病发受雌激素影响的最重要表现。
2、乳腺癌病发年龄因素:年纪不断增大,乳腺癌的发病率随之慢慢升高,35岁以上女性为此类病症出现的高危人群,发生的几率甚至超过女性朋友。
3、乳腺癌病发生殖因素:主要包括女性月经、生育及是否哺乳三方面,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年龄比较小、闭经时间晚为重要的乳腺癌病发高危因素,未婚未育和高龄产子等都可加大病症出现可能。
4、乳腺癌病发性激素因素:主要指内源性及外源性雌激素,内源性雌激素为病患身体系统分泌的雌激素,外源性雌激素则为包含雌激素的避孕药物等,为乳腺癌病发高危因素之一。
5、乳腺癌病发营养饮食因素:脂肪酸比较高的高脂肪食品,过多摄取可对身体内分泌环境造成影响,刺激丘脑的下部垂体,增加雌性激素的分泌,致使乳腺上皮细胞增生。
乳腺癌症状
常见症状
一隐性乳腺癌
指临床上触不到肿块,乳腺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常为X线检查等方法发现或以腋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应与副乳腺癌相鉴别。治疗上,现在一般认为,一旦诊断为隐匿性乳腺癌,若无锁骨上及远处转移,应行根治术治疗。多数报道其疗效优于或相似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
二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并不多见,发病率为乳腺癌中1%,为男性恶性肿瘤中0.1%。发病年龄较女性乳腺癌平均高出6~11岁。
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主要是乳晕下无痛性肿块,20%病人有乳头内陷、结痂、排淮,肿块边界常不清,常早期有皮肤或胸肌粘连,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男性乳腺癌的病理表现与女性乳腺癌相似,绝大多数是浸润性导管癌,男性乳腺无小叶组织,因而病理上未有小叶原位癌的报道。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同女性乳腺癌,但因男性病例乳腺组织较小,且易早期侵犯胸肌,手术方式应以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为主。
对晚期或复发病例应用内分泌治疗,效果比女性乳腺癌为好。主要治疗方法是双侧睾丸切除,有效率可达50%~60%,之所以如此高疗效率是由于近84%的肿瘤组织ER阳性。有效期平均持续12月。如果病人不愿接受睾丸切除,或既切除后病情再发,尚可服用女性激素、男性激素或TAM而获得好效,类此添加性内分泌疗法在病人已显示睾丸切除术无效的情况下将产生佳效,这种二线内分泌疗法的显效率界于30%~50%之间,化疗仅在内分泌治疗,包括祛除性和添加性,失败后方宜开始,其用药和给法相当于女性乳癌。
三炎性乳癌
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临床类型,常呈弥漫性变硬变大,皮肤红、肿、热、痛和水肿明显。发病呈爆发性,十分近似急性炎症,因而又称为癌性乳腺炎。
本病的诊断要点为
①局部虽表现为红肿热痛,但无发冷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
②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
③早期皮肤呈典型的紫罗兰色,呈斑片状水肿,境界清楚,边缘稍隆起,毛孔粗大如桔皮样改变,红肿范围大于乳腺的1/3以上,消炎治疗1周后红肿不见消退。
④在红肿乳腺组织内有时能触及质地硬韧的肿块。
⑤同侧腋窝多能触及质地较硬的淋巴结。
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切片能提供诊断依据。
炎性乳腺癌以往应用手术或放射治疗的预后很差,平均生存期为4~9个月,因而对炎性乳腺癌不主张用手术治疗。目前大多数作者对炎性乳腺癌均采用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即先用3~4疗程化疗后作放疗,放疗后再作化疗。
四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癌
乳腺癌发生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约占乳腺癌病例中0.75%~31%,妊娠期及哺乳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使肿瘤的生长加快,恶性程度增高。同时在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组织的生理性增大、充血,使肿瘤不易早期发现,同时易于播散。
妊娠期乳腺癌的处理原则与一般乳腺癌相似,但治疗方法的选择还决定于肿瘤的病期及妊娠的不同时期。早期妊娠时是否中止妊娠应根据不同的病期,病期较早时可不必中止妊娠,病期是Ⅱ、Ⅲ期或估计术后需要化疗及放疗者则宜先中止妊娠能提高生存率,相反常由于中止妊娠延迟了手术治疗,反而影响治疗效果。
哺乳期乳腺癌的治疗首先应中止哺乳,术后辅助治疗方法与一般乳腺癌相似。预防性去除卵巢并不能提高生存率。
乳腺癌有哪些表现
一)隐性乳腺癌
指临床上触不到肿块,乳腺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常为X线检查等方法发现或以腋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应与副乳腺癌相鉴别。治疗上,现在一般认为,一旦诊断为隐匿性乳腺癌,若无锁骨上及远处转移,应行根治术治疗。多数报道其疗效优于或相似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
(二)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并不多见,发病率为乳腺癌中1%,为男性恶性肿瘤中0.1%。发病年龄较女性乳腺癌平均高出6~11岁。
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主要是乳晕下无痛性肿块,20%病人有乳头内陷、结痂、排淮,肿块边界常不清,常早期有皮肤或胸肌粘连,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男性乳腺癌的病理表现与女性乳腺癌相似,绝大多数是浸润性导管癌,男性乳腺无小叶组织,因而病理上未有小叶原位癌的报道。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同女性乳腺癌,但因男性病例乳腺组织较小,且易早期侵犯胸肌,手术方式应以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为主。
对晚期或复发病例应用内分泌治疗,效果比女性乳腺癌为好。主要治疗方法是双侧睾丸切除,有效率可达50%~60%,之所以如此高疗效率是由于近84%的肿瘤组织ER阳性。有效期平均持续12月。如果病人不愿接受睾丸切除,或既切除后病情再发,尚可服用女性激素、男性激素或TAM而获得好效,类此添加性内分泌疗法在病人已显示睾丸切除术无效的情况下将产生佳效,这种二线内分泌疗法的显效率界于30%~50%之间,化疗仅在内分泌治疗,包括祛除性和添加性,失败后方宜开始,其用药和给法相当于女性乳癌。
(三)炎性乳癌
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临床类型,常呈弥漫性变硬变大,皮肤红、肿、热、痛和水肿明显。发病呈爆发性,十分近似急性炎症,因而又称为癌性乳腺炎。
本病的诊断要点为:
①局部虽表现为红肿热痛,但无发冷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
②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
③早期皮肤呈典型的紫罗兰色,呈斑片状水肿,境界清楚,边缘稍隆起,毛孔粗大如桔皮样改变,红肿范围大于乳腺的1/3以上,消炎治疗1周后红肿不见消退。
④在红肿乳腺组织内有时能触及质地硬韧的肿块。
⑤同侧腋窝多能触及质地较硬的淋巴结。
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切片能提供诊断依据。
炎性乳腺癌以往应用手术或放射治疗的预后很差,平均生存期为4~9个月,因而对炎性乳腺癌不主张用手术治疗。目前大多数作者对炎性乳腺癌均采用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即先用3~4疗程化疗后作放疗,放疗后再作化疗。
(四)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癌
乳腺癌发生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约占乳腺癌病例中0.75%~31%,妊娠期及哺乳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使肿瘤的生长加快,恶性程度增高。同时在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组织的生理性增大、充血,使肿瘤不易早期发现,同时易于播散。
妊娠期乳腺癌的处理原则与一般乳腺癌相似,但治疗方法的选择还决定于肿瘤的病期及妊娠的不同时期。早期妊娠时是否中止妊娠应根据不同的病期,病期较早时可不必中止妊娠,病期是Ⅱ、Ⅲ期或估计术后需要化疗及放疗者则宜先中止妊娠能提高生存率,相反常由于中止妊娠延迟了手术治疗,反而影响治疗效果。
哺乳期乳腺癌的治疗首先应中止哺乳,术后辅助治疗方法与一般乳腺癌相似。预防性去除卵巢并不能提高生存率。
男性乳腺癌的睾丸切除术
男性乳腺癌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一般只占乳腺癌总数的1%左右。男性乳腺癌的平均发病年龄高于女性。男性乳腺癌的治疗与女性基本相同,即应做乳腺癌根治术以及术后包括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
内分泌疗法主要采用消除激素的方法,晚期也采用附加激素及激素联合化疗。消除激素疗法包括双侧睾丸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和垂体切除术,其中以双侧睾丸切除术的疗效为最好,对于晚期男性乳腺癌病人有效率可达60%~70%。对所切除的标本应做雌、孕激素受体的测定,以便指导下一步治疗。
乳腺癌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一)隐性乳腺癌 指临床上触不到肿块 乳腺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常为X线检查等方法发现或以腋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应与副乳腺癌相鉴别 治疗上,现在一般认为,一旦诊断为隐匿性乳腺癌 若无锁骨上及远处转移,应行根治术治疗。多数报道其疗效优于或相似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
(二)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并不多见 发病率为乳腺癌中1%,为男性恶性肿瘤中0.1%。发病年龄较女性乳腺癌平均高出6~11岁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主要是乳晕下无痛性肿块 20%病人有乳头内陷、结痂、排淮 肿块边界常不清,常早期有皮肤或胸肌粘连,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男性乳腺癌的病理表现与女性乳腺癌相似,绝大多数是浸润性导管癌,男性乳腺无小叶组织 因而病理上未有小叶原位癌的报道。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同女性乳腺癌,但因男性病例乳腺组织较小 且易早期侵犯胸肌,手术方式应以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为主。
对晚期或复发病例应用内分泌治疗 效果比女性乳腺癌为好。主要治疗方法是双侧睾丸切除,有效率可达50%~60% 之所以如此高疗效率是由于近84%的肿瘤组织ER阳性。有效期平均持续12月。如果病人不愿接受睾丸切除 或既切除后病情再发,尚可服用女性激素、男性激素或TAM而获得好效 类此添加性内分泌疗法在病人已显示睾丸切除术无效的情况下将产生佳效,这种二线内分泌疗法的显效率界于30%~50%之间,化疗仅在内分泌治疗 包括祛除性和添加性,失败后方宜开始,其用药和给法相当于女性乳癌
(三)炎性乳癌 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临床类型 常呈弥漫性变硬变大,皮肤红、肿 热、痛和水肿明显。发病呈爆发性 十分近似急性炎症,因而又称为癌性乳腺炎。本病的诊断要点为:①局部虽表现为红肿热痛 但无发冷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②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③早期皮肤呈典型的紫罗兰色 呈斑片状水肿,境界清楚,边缘稍隆起 毛孔粗大如桔皮样改变,红肿范围大于乳腺的1/3以上,消炎治疗1周后红肿不见消退 ④在红肿乳腺组织内有时能触及质地硬韧的肿块。⑤同侧腋窝多能触及质地较硬的淋巴结。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切片能提供诊断依据炎性乳腺癌以往应用手术或放射治疗的预后很差 平均生存期为4~9个月,因而对炎性乳腺癌不主张用手术治疗。目前大多数作者对炎性乳腺癌均采用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 即先用3~4疗程化疗后作放疗,放疗后再作化疗。
(四)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癌 乳腺癌发生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约占乳腺癌病例中0.75%~31% 妊娠期及哺乳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使肿瘤的生长加快,恶性程度增高 同时在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组织的生理性增大、充血,使肿瘤不易早期发现 同时易于播散。
妊娠期乳腺癌的处理原则与一般乳腺癌相似 但治疗方法的选择还决定于肿瘤的病期及妊娠的不同时期。早期妊娠时是否中止妊娠应根据不同的病期,病期较早时可不必中止妊娠 病期是Ⅱ、Ⅲ期或估计术后需要化疗及放疗者则宜先中止妊娠能提高生存率,相反常由于中止妊娠延迟了手术治疗 反而影响治疗效果。
哺乳期乳腺癌的治疗首先应中止哺乳 术后辅助治疗方法与一般乳腺癌相似。预防性去除卵巢并不能提高生存率。
男性乳腺癌诊断标准
【诊断】
诊断要点
(1)老年男性,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
(2)查体肿块侵犯皮肤及乳头,并可出现溃疡。
(3)针吸细胞学检查找到重度增生、可疑癌细胞,乃至癌细胞。
(4)术前冰冻明确诊断。
【诊断检查】
凡在男性乳腺出现边界不清,质硬肿块,与皮肤或胸筋膜和胸肌粘连,伴有或不伴有疼痛,或有乳头回缩、溃烂,变形等,有或无腋窝淋巴结肿大,均应考虑为癌;若单纯出现乳头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常表示隐藏有癌;此时应仔细检查腋窝、锁骨上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必要时作活检以确定诊断,男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同女性乳腺癌,参照美国癌联(AJCC)最新乳腺癌TNM分期(1989)。
【鉴别诊断】
1.男性乳腺癌应与男性乳腺肥大、男性乳腺良性肿瘤(包括:乳头状瘤、腺纤维瘤、脂肪瘤、表皮样囊肿等)及男性乳腺肉瘤相鉴别;其中男性乳腺良性肿瘤及男性乳腺肉瘤较为少见,凡怀疑这些肿瘤者,均宜手术切除,并做病理确诊;因男性乳腺癌与男性乳腺肥大所涉及到的病因基本相同,二者可以见于同一病人,且有人认为男性乳腺肥大属于癌前病变;故二者相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男性乳腺癌应与男性乳腺发育症鉴别。男性乳腺癌患者多为老年人、单侧肿块、肿物偏心性、质硬、无疼痛;针吸找到癌细胞。而男性乳腺发育症多见于青春期和肝病患者,多为双侧盘状物,有触痛;组织细胞学检查为重要鉴别手段之一。
乳腺癌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
一、隐性乳腺癌
指临床上触不到肿块,乳腺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常为X线检查等方法发现或以腋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应与副乳腺癌相鉴别。治疗上,现在一般认为,一旦诊断为隐匿性乳腺癌,若无锁骨上及远处转移,应行根治术治疗。多数报道其疗效优于或相似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
二、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并不多见,发病率为乳腺癌中1%,为男性恶性肿瘤中0.1%。发病年龄较女性乳腺癌平均高出6~11岁。
男性乳腺癌的症状主要是乳晕下无痛性肿块,20%病人有乳头内陷、结痂、排淮,肿块边界常不清,常早期有皮肤或胸肌粘连,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男性乳腺癌的病理表现与女性乳腺癌相似,绝大多数是浸润性导管癌,男性乳腺无小叶组织,因而病理上未有小叶原位癌的报道。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同女性乳腺癌,但因男性病例乳腺组织较小,且易早期侵犯胸肌,手术方式应以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为主。
三、炎性乳癌
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临床类型,常呈弥漫性变硬变大,皮肤红、肿、热、痛和水肿明显。发病呈爆发性,十分近似急性炎症,因而又称为癌性乳腺炎。本病的诊断要点为:①局部虽表现为红肿热痛,但无发冷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②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③早期皮肤呈典型的紫罗兰色,呈斑片状水肿,境界清楚,边缘稍隆起,毛孔粗大如桔皮样改变,红肿范围大于乳腺的1/3以上,消炎治疗1周后红肿不见消退。④在红肿乳腺组织内有时能触及质地硬韧的肿块。⑤同侧腋窝多能触及质地较硬的淋巴结。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切片能提供诊断依据。
四、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癌
乳腺癌发生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约占乳腺癌病例中0.75%~31%,妊娠期及哺乳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使肿瘤的生长加快,恶性程度增高。同时在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组织的生理性增大、充血,使肿瘤不易早期发现,同时易于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