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患者怎么佩戴眼镜方法
散光患者怎么佩戴眼镜方法
散光是人眼视力异常的一种,与近视、远视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它的主要症状有:看远看近均不清楚;线条清晰度不一致;有眯眼、斜颈的习惯;容易产生眼疲劳,暂时性的视力模糊,前额部头痛的症状;光线暗的时候 及夜间视力差。患有散光的人需要配镜来改善视力,但是很多散光的人在配镜上存在误区,那么散光患者该如何正确配镜呢?
散光患者配眼镜
散光配镜存在两点误区
一、加深近视度数就可以矫正散光
如果有散光的消费者在配镜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散光度数减掉一半,加到近视度数中。其实散光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只不过是加深了近视度数而已。可能会引起近视程度加深,并加重眼睛不适症状;视力矫正了但散光现象依然存在;出现头痛、眼睛易疲劳等症状。
二、隐形眼镜没有散光镜片
很多人认为隐形眼镜没有专门的散光镜片。其实是有的。这种散光镜片采用了一系列高科技设计,在技术上成功克服普通隐形镜片在眼内转动的问题,而且配戴舒适,一次验配成功率高,简单易配,给验光师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很大方便。
75度以上就需要配戴专门的散光隐形眼镜
“散 光不同于近视,散光在75度以上就需要配戴散光镜片进行视力矫正。”专家解释说。如果矫正不当,眼睛就会因为不断调节以寻求最佳聚焦点最佳视力,从而导致 视力模糊、眼睛疲劳,斜颈、甚至视力下降等现象,影响我们的眼睛健康和生活质量。而在中国,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症状与散光有关。
散光患者怎样正确配眼镜?“在我国,办公室白领大约有70%至80%都存在视疲劳现象。”专家告诉记者,“通常来讲,大家习惯于把视疲劳归咎于过度的用眼、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不眨眼等状况,然而,对于隐形眼镜配戴者而言,散光没正确矫正也会导致视疲劳。
散光的程度分类
1、轻度散光,是散光程度最轻的一种,一般是在1.00屈光度以下。散光,其实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一种眼部问题。但是,大部分的人,并不会因为轻度的散光,而影响到自己的视力。所以,轻度散光,一般都不需要进行治疗或者是矫正。
2、中度散光,如果不将散光情况不突出的情况考虑进来,中度散光应该算是散光患者之中,所占比例最多的一种。中度散光的数值表示是从1.00——2.00屈光度,如果属于这个范围的散光,那就是中度散光。中度散光是最容易治好,或者是矫正好的阶段。所以,中度散光患者,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时机。
3、重度散光,光听名字,就知道这种散光情况是比较严重的。重度散光,是指2.00——3.00屈光度的散光情况。在这一个阶段的散光,尽管比较难以治好,但只要积极的进行治疗,还是可以将散光的情况矫正过来的。如果是配戴眼镜矫正,一定要注意眼睛的保护,避免散光度数继续加深。
4、高度散光,就是指散光情况最严重的一种了。高度散光的度数。一般是指3.00屈光以上。如果处于高度散光的范围,在治疗上,就很困难了。所以,要将高度散光治好,最好的治疗方法,还是以采取手术为主。
戴隐形眼镜为什么会晕 眼睛散光
散光患者患者戴软性隐形眼镜容易出现头晕的现象。目前的软性隐形眼镜矫正散光的效果不是很好,大于150度散光患者,配戴软性隐形眼镜的时候,视觉效果不是很好,由于散光没有得到充分的矫正,也会出现头晕的情况。
散光患者配戴眼镜原则
散光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状况,与角膜的弧度有关。人类的眼睛并不是完美的,如果角膜在某一角度的弧度较弯,而另一些角度则较扁平,光线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便称为散光。散光患者看东西时会较难细微地看清景物。
普通眼镜片只能矫正规则散光,而不规则散光则不能用它来矫正,最好办法是采用硬性角膜接触镜来矫正,效果较好。用普通镜片矫正规则散光效果也不一样,散光度数越大其效果就越差,中度以下散光一般可以矫正到正常值,而高度散光则较难矫正到良好效果。特别是高度远视散光,看远和视近都不能依赖调节看清物体,若在幼儿期不尽早矫正,视功能发育会受到一定抑制,待到长大才带矫正眼镜时,矫正视力会更差,往往形成中度弱视。高度近视散光则好一些,虽然看远不清楚,但视近还较好,视功能还可得到一定锻炼没有完全受到抑制,矫正视力一般比高度远视散光要好。但也需尽早配镜矫正。无论何种高度散光,校正越早效果就越好。因为矫正早,不仅能促进视功能的发育,且物体变形和空间定位的误差反应要小,病人能承受的程度也大。散光眼的配镜可依下列原则给予处方:
一般远视散光在+0.5d以内,轴向90度,近视散光在-0.5d以内,轴向在180度(因角膜受上下眼睑压迫的影响,垂直方向角膜的弯曲程度大于水平径向,所以垂直径向屈光力大,水平方向屈光力弱)一般不会影响视力,可以不矫正;但是如果有视觉疲劳或影响视力时,虽然散光度数低也应给镜矫正。
在消除症状或不影响视力的前提下则散光应进行低矫,特别对散光度数较高、散光轴在倾斜方向时,更应低矫,否则由于充分矫正会使患者看物时发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这种情况,远视散光比近视散光产生的变化更大。
对于3.00d以内的正轴近视散光,对于青少年和外斜视者应给于矫正。个别斜轴与异轴者根据适应能力酌情多减些。对于3.00d以上正轴远视散光、儿童、少年及外斜者应适当减少0.50~1.00d;个别斜轴或异轴难接受者,应多减些,戴镜3~6个月后在增加,远视散光更应多减。对斜轴、异轴与度数偏高者,虽减少度数,患者试验,不适症状轻微,但给处方时应向顾客讲明白,戴镜后会产生物体变形和空间误差等现象,戴一段时间后就会适应。
一般情况下,如果球镜1.00~3.00d,散光0.25~0.50d;球镜3.25~6.00d,散光0.50d;球镜6.25~8.00d,散光0.75d;球镜10.00d以上,散光1.00d,如果加柱镜视力增进不多,又无视疲劳时,可以不加柱镜;凡柱镜超过以上数值时,可以适当的给予一定度数的柱镜。有的病人敏感性差,对轴向难以辨别时,可以给予接近正轴的轴向。综上所述散光的给镜原则是:轻度散光,无症状者,可以不加散光,有症状者则需加散光戴镜完全矫正;高度散光,第一次戴镜需酌情减低配镜,待习惯后再完全矫正;2.00d以下单纯散光可以一次完全矫正,2.00d以上单纯散光可分二次矫正;复性散光凡球镜在3.00d以下,柱镜在0.50d以下或球镜在6.00d以上,散光在0.75d以上,或球镜在10.00d以上,柱镜在1.00d,凡视力有增进者均需加散光矫正。
如果某患者初戴眼镜,散光度数又高,若不适应,可根据球柱等值规则减低散光度数,所谓球柱等值规则:将原柱镜度数的1/4加在球镜上作为新的球镜,原柱镜度数的1/2作为新的柱镜轴向不变。例如:-1.00ds~-6.00dc*90d,患者戴上不适,可采用球柱等值规则做以下变化:-2.50ds~-3.00dc*90d。
如何计算散光的度数
1、轻度散光
轻度散光,是散光程度最轻的一种,一般是在1.00屈光度以下。散光,其实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一种眼部问题。但是,大部分的人,并不会因为轻度的散光,而影响到自己的视力。所以,轻度散光,一般都不需要进行治疗或者是矫正。
2、中度散光
中度散光,如果不将散光情况不突出的情况考虑进来,中度散光应该算是散光患者之中,所占比例最多的一种。中度散光的数值表示是从1.00--2.00屈光度,如果属于这个范围的散光,那就是中度散光。中度散光是最容易治好,或者是矫正好的阶段。所以,中度散光患者,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时机。
3、重度散光
重度散光,光听名字,就知道这种散光情况是比较严重的。重度散光,是指2.00--3.00屈光度的散光情况。在这一个阶段的散光,尽管比较难以治好,但只要积极的进行治疗,还是可以将散光的情况矫正过来的。如果是配戴眼镜矫正,一定要注意眼睛的保护,避免散光度数继续加深。
4、高度散光
高度散光,就是指散光情况最严重的一种了。高度散光的度数。一般是指3.00屈光以上。如果处于高度散光的范围,在治疗上,就很困难了。所以,要将高度散光治好,最好的治疗方法,还是以采取手术为主。
配眼镜后需要经常戴吗
1、儿童近视、远视或散光患者,无论看远或看近时都应该经常戴眼镜。因为在儿童期的近视、远视和散光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矫正,眼底黄斑区长期成像模糊,不能有效地剌激黄斑区的进一步发育,也不能向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传导清晰的图像,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屈光不正性弱视。所谓的弱视是指,眼睛外表看起来与正常人一样,通过检查也没有器质性病变,但是用眼镜矫正视力又达不到0.8的一种眼病。
2、青少年100度以上的近视或远视,75度以上的单纯散光患者,由于平时用眼较多,眼睛睫状肌功能不稳定,眼睛易疲劳,无论看远或看近时原则上都应该经常戴眼镜。
3、成人200度以下的近视,非近距离工作者,看近时可不戴眼镜,看远时(如:看电影或看球赛)再戴眼镜。
4、成人200度以下的远视,如看远清楚,看近有视觉疲劳症状(如:眼睛酸胀、发涩、阵发性视物模糊等),可看近时戴眼镜,看远时不戴眼镜。如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则应经常戴眼镜。
5、成人中度近视(300—600度)伴有散光的患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的患者,300度以上的远视的患者,100度以上的单纯散光患者,无论看远或看近时都应该经常戴眼镜。
散光戴隐形眼镜好吗 散光戴隐形眼镜的注意事项
1、散光患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度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隐形眼镜,度数较高的散光人群最好不要选择戴软性的隐形眼镜,因为它的视觉效果不是很好。
2、眼睛发炎的散光用户最好不要戴隐形眼镜,以免加重眼睛的不适症状,最好等炎症好了之后在配戴。
3、散光患者在戴隐形眼镜的时候,最好不要将镜片戴反了,以免影响视觉效果。
哪些散光适合做屈光手术
散光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是由于表现不明显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目前治疗散光的方法很多,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进行眼部屈光手术,但是专家指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屈光手术的。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才适宜做屈光手术:
白内障手术引起的散光
部分散光是由于白内障手术后切口裂开引起的。对于这类患者,首先要考虑修复伤口。如果手术后眼球结构完整,进行屈光性手术以减少屈光参差就更为重要,选择散光性角膜切开术或激光散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是适宜的。
超过1屈光度者
散光患者超过1屈光度,会明显影响视力。对于这类患者也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对眼镜或接触镜不能耐受,不想使用眼镜或接触镜者也可以考虑用屈光手术进行治疗。但用屈光手术矫正散光比治疗近视眼或者远视眼要困难得多。眼科手术引起的散光,用屈光手术矫正最为重要。
角膜移植术后引起的散光
角膜移植术后常常会引起散光,如果采用眼镜或接触镜患者常常难以耐受,因此对于这类患者也必须要用屈光手术矫正。散光可能为不规则散光,手术矫正相当困难。完全矫正当然最为理想,如果有困难,通过手术减少散光的程度,使患者可以戴眼镜或接触镜矫正残余散光,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散光患者出现以上三种情况可采用屈光手术治疗,有散光的患者一定要掌握好屈光手术的适应症,不要盲目相信广告宣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