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诊断鉴别
月经不调诊断鉴别
诊断要点
1、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或先后无定期。
2、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
3、月经量多或行经时间超过8天以上。
如果持续一般霎时间出现以上情况 ,则有可能是月经不调,应当引起重视,因为月经不调通常也是引起不孕症发生的一个相关因素,因此, 如果在准备怀孕的时候,最好能把月经不调情况予以改善,从而得以保证怀孕的顺利进行。
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妇科检查可以与绝大多数疾病相鉴别:
1、月经先期
(1)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2、月经后期
(1)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
(3)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
(3)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4、月经过多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
(2)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3)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5 、月经过少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
(2)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
(3)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
尿路感染诊断时会与什么疾病混淆
在临床上,不典型的尿路感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进行尿路感染诊断是重要的。本病主要应与尿道综合征、肾结核、肾小球疾病、前列腺炎、尿路结石、发热性疾病、腹部器官炎症等进行尿路感染诊断鉴别。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一、尿道综合征:
在有尿道症状的妇女中,约70%的患者有脓尿和细菌尿,为真性尿路感染,而另外30%的患者,不是真正的尿路感染,而属于尿道综合征。所以这在尿路感染诊断上需要鉴别的。这类病例在临床上常常容易被误诊为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二、发热性疾病:
有部分急性尿路感染的病人以发热为主症,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尿路感染诊断症状易与发热性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疟疾、败血症等混淆。尿路感染诊断鉴别要及时查尿沉渣,甚至作尿细菌学检查,则鉴别诊断不难。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三、腹部器官炎症:
有些尿路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白细胞数增高,尿路感染诊断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附件炎等,若能及时查尿,易于鉴别。
月经不调的诊断与鉴别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妇科检查可以与绝大多数疾病相鉴别:
1、月经先期
(1)症状: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鉴别: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2、月经后期
(1)症状: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鉴别: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
(3)检查: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症状: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鉴别: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
(3)检查: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4、月经过多
(1)症状: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
(2)鉴别: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3)检查: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5、月经过少
(1)症状: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
(2)鉴别: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
月经过多诊断鉴别
月经量多是女性月经期的常见症状,可能伴有其他的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及以上相关检查,经前5~9天测定血孕酮浓度有助于确定为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有排卵型功血患者的月经虽有紊乱,但常常仍有规律可循,因此详细询问出血的起止时间及出血量将有助于鉴别其出血性质。
与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相鉴别,如有不规则出血,经间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经血的突然增加,或盆腔痛,经前腹痛,则提示可能有器质性疾病,全血象及凝血功能检查亦十分重要,血小板的黏附功能,聚集功能检查以发现是否为血小板无力症,罕见的还有子宫动静脉瘘,须经子宫动脉造影诊断,Wilansky(1989)对67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月经量多患者行TRH刺激试验,31例TSH基值为(2.4±0.24)MU/L者TRH刺激后TSH峰值为(11.5±1.0)MU/L,随诊其中的16例月经量多持续存在,另15例(22%)TSH基值为(5.9±0.76)MU/L者经TRH刺激后TSH峰值高达(47.5±5.9)MU/L,其中8例服甲状腺片后,TSH值下降,T4值上升,随诊1~3年月经正常,结论是亚临床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可能是月经量多的病因之一,如有肥胖,应用非对抗雌激素或三苯氧胺,或多囊卵巢综合征,则应注意除外子宫内膜癌,Fraser(1990)报道对316例月经量多的患者行宫腔镜,腹腔镜检查,结果49%的患者有器质性疾病,以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腺症最为常见。
生活中怎么诊断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女性中常见的疾病,导致女性月经失调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就一起了解下月经不调该如何诊断吧。
月经先期 (1)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 月经后期 (1)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 (3)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月经先后无定期 (1)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 (2)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 (3)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 月经过多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 (2)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 (3)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 月经过少 (1)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 (2)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 (3)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 月经不调的辨证,一般首先分寒热虚实。辨证重点是月经的期、量、色、质、气味及伴随月经出现的其他症状,结合形、气、色、脉来诊别。月经病的治疗以急则治其标止血为主,减少经量,防止失血伤阴,平时采用安冲固冲的方法以治其本。
对于月经不调的诊断就为您介绍到这了,希望给您带来帮助。求医网健康频道祝您生活愉快。
支气管炎要与这些疾病相诊断鉴别
如今,患有支气管炎的人们不在少数,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进行支气管炎的诊断鉴别,那么,支气管炎的诊断鉴别需要哪些疾病相区别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就请专家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支气管炎的诊断鉴别。
(一) 支气管炎的诊断鉴别之支气管肺炎
重症支气管炎与支气,管肺炎早期有时难于区别,但一般支气管肺炎有气促、呼吸阻难,两肺可闻固定的细小湿罗音,尤以肺底;脊柱旁、腋下为明显。
(二) 支气管哮喘
本病多见于年长儿,有反复发生的哮喘病史,哮喘发作可与感染无关,也可由感染诱发。支气管炎的诊断鉴别是一般不发热,常在清晨或夜间突然发作,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能迅速缓解。
(三) 毛细支气管炎
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6个月以内小婴儿。常突然起病,病初时呼吸道症状远较中毒症状严重,表现为发作性喘憋,呼气性呼吸困难,明显三凹征及紫绀,一般体温不高,双肺闻及明显哮鸣音,肺底部可有细湿罗音。这是支气管炎的诊断鉴别之一。
另外,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症要与支气管异物、先天性上呼吸道畸形、右肺中叶综合征等疾病鉴别。
月经不调的诊断与鉴别
1、月经先期(1)症状: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半月余一行,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2)鉴别:月经周期提前半月,应与经间期出血、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先期相鉴别。2、月经后期(1)症状:月经周期超过35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2)鉴别:育龄妇女周期延后,应与妊娠、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后期相鉴别。(3)检查: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3、月经先后无定期(1)症状: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并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2)鉴别:月经周期紊乱应与青春期、更年期月经紊乱相区别。(3)检查:妇科检查及B超等排除器质性病变,测基础体温、阴道涂片、宫颈黏液结晶检查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4、月经过多(1)症状: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增多,在50毫升以上,或时间超过7天。(2)鉴别: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月经过多。(3)检查: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排除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5、月经过少(1)症状: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或点滴即净。(2)鉴别:本病应与早孕相鉴别、排除因结核病引起的月经过少。温馨提示:女性朋友发现月经不调发生,不要麻痹大意不引起重视处理,要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并积极治疗,尽早解决月经不调的危害,切勿盲目治疗,使疾病加重,危害女性健康。
月经和宫外孕的区别
宫外孕一旦发生破裂大出血,可以危机患者生命,对正常月经与宫外孕的鉴别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正常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超前或滞后7天都属正常的,经期为3-7天,一次月经的总量为50-80毫升,经色多为暗红,月经不稀也不粘稠,无血块,无臭。相比之下,宫外孕阴道出血是不规则的点滴状深褐色出血。
宫外孕在诊断鉴别上也有难度。临床诊断一般是有停经史、查血和尿、B超。但孕早期,如停经41天左右,可能血和尿都诊断出怀孕,但至于是宫内还是宫外,要通过B超诊断,此时孕囊过小,B超也看不到。
妊娠激素水平测定为诊断宫外孕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依据,当血hCG>2000 mIu/ml,阴道B超未见宫内孕囊,就要考虑是宫外孕的可能了;血孕酮低于10ng/nl,提示胚胎有问题,也要首先排除宫外孕的可能。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如何诊断鉴别
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诊断鉴别
自我诊断要点
1. 月经不调,常常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
2. 多次自然流产史。
鉴别诊断
1.测量基础体温:每天早晨在同一时间测量体温,通过2个月的连续测试,正常的基础体温:上升幅度不小于0.3摄氏度,体温升高不少于12天。
2.诊刮术:在月经周期的第二十六天进行诊刮,取子宫内膜行组织学检查,观察分泌期子宫内膜是否形成,与月经周期数是否符合。如果子宫内膜分泌不良或者落后于刮诊日2天以上的内膜,则考虑黄体功能不全。
3.在月经第十八到二十六天测血液内孕激素,其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则提示黄体功能不全。
4.超声监测排卵,从排卵后到来月经的时间应该是14天左右,如果少于12天可以诊断黄体不足。
内分泌失调诊断鉴别
激素浓度测定:可以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等测定体液中激素浓度,其可靠性决定地抗体的纯度和特性,收集样本的质量,如测定血中胰岛素浓度时也包括了胰岛素原,测定血C肽时,也同样包括了未解离的C肽,均影响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只有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的方法时才能提高分辨能力。另外也需注意区分体液中游离型(多有生物活性)激素与结合型(多无生物活性)激素,才能正确的评价测定结果。
激素动态观察:测定激素分泌的正常节律,如ACTH,皮质醇的昼夜波动,促黄体素和促卵胞素的月节律等。正常节律的消失多为腺体功能异常的早期表现。
激素调节功能检查:包括兴奋试验(检查对促激素的反应)和抑制试验(检查反馈抑制功能),在鉴别生理性变化和病理性改变,明确病理变化的性质方面有较大意义。
受体测定:对各种靶细胞受体的量与质的测定,如红细胞胰岛素受体测定,血细胞核T3受体测定等。主要用于激素水症与临床表现不一致的病人,受体变化的节律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靶细胞功能检查:只有靶细胞的反应方能在临床反映内分泌腺的功能异常,所以测定靶细胞的功能可以客观的评价激素的效应。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小板钾-钠ATP酶活性明显升高,心肌等容收缩期缩短,基础代谢率升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