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护理该注意哪几个方面
心力衰竭的护理该注意哪几个方面
合理休息: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使肾供血增加,有利于水肿的减退。除午睡外,下午宜增加数小时卧床休息。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时应卧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做一些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活动,但要掌握活动量,当出现脉搏大于110次/分,或比休息时加快20次/分,有心慌、气急、心绞痛发作或异搏感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心理护理:慢性心衰病人常年卧床,易产生“累赘”感,对生活信心不足,同时又惧怕死亡。因此,家属应多关心体贴,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帮助,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病人自己也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自寻烦恼。各种活动要量力而行,既不逞强,也不过分依赖别人。对自己的疾病不能忽视,也不要过分关注,因为过分紧张往往更易诱发急性心衰。
合理饮食:饮食在心功能不全的康复中占重要地位,其原则为低钠、低热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适量脂肪,禁烟、酒。还应少食多餐,因饱餐可诱发或加重心衰。
合理用药应严格按医嘱用药,切忌自作主张更改或停用药物,以免发生严重后果。并应熟悉常用药的毒副作用,这样有利于不良反应的早发现、早就医、早处理。
心力衰竭如何护理
1. 心力衰竭病人要限制盐的摄入,强调低盐饮食,防止水在体内潴留,导致浮肿和心脏负担加重。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为宜。注意少量多餐,因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
2. 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和肥胖者宜用低脂及低胆固醇饮食。严禁烟酒和刺激性食物。控制水份。
3. 要经常注意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对正常窦性心律病人,用测脉率即可;如有心房颤动的病人,可通过听诊器来测量心率。发觉病情有异常变化,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4. 心力衰竭病人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要节欲或避孕,病情严重者应遵医嘱暂禁妊娠,以防止心力衰竭发作。
5. 气候转冷时要注意加强室内保暖措施,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发作诱因。
6.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危重表现。心脏病的重要特点是病情变化快,且有并发症的突然死亡的意外,故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如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症状:突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或急性肺水肿症状:气急、紫绀、粉红色泡沫状痰、两肺布满湿性罗音,应及时送医院抢救。家属应学会识别上述病情。
小儿风湿热应该如何护理
小儿风湿热护理措施:
1.心肌炎的护理
①病情观察:
注意心率、心律及心音,有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多汗、气急等心力衰竭表现。详细记录,及时处理。
②绝对卧床休息,
无心脏炎者2周,有心脏炎时轻者4周,重者6~12周,伴心力衰竭者待心功能恢复后再卧床3~4周,血沉接近正常时方可逐渐下床活动,活动量应根据心率心音、呼吸。有无疲劳而调节。一般恢复至正常活动量所需时间是,无心脏受累者1个月,轻度心脏受累者2~3月,严重心脏炎伴心力衰竭者6个月。
③加强饮食护理,
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有心力衰竭者适当地限制盐和水,少量多餐,详细记录出入水量,并保持大便通畅。
④遵医嘱用泼尼松抗风湿治疗,
有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同时配合吸氧、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⑤作好一切生活护理。
2.关节炎的护理
关节痛时,可令其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痛肢受压,移动肢体时动作轻柔。做好皮肤护理。
肾衰竭的护理工作要做到几点
急性肾衰竭护理措施一:
患者饮食有宜忌。对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给予高热能、高维生素、低盐、低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且应避免食用含钾过高的食物,防止高血钾的发生。
护理措施二:
卧床休息要保证。对于昏迷患者要采取保护措施,保证其卧床休息,并注意防止坠床。患者在恢复期间可适当活动。
急性肾衰竭护理措施三:
定期消毒很必要。定期对空气进行消毒,以防止患者受感染。
措施四:
单间空气要新鲜。患者应转到单间,并且应保证室内整洁干净、空气清新。
急性肾衰竭护理措施五:
应用药物要及时。在应用各种必需药物时,要做到及时准确,且要密切观察治疗效果。注意禁用对肾脏有毒的药物。。
急性肾衰竭护理措施六:
口腔卫生要注意。对患者还要加强口腔护理,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溃烂及口腔炎。同时防止皮肤感染。
相信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于肾衰竭的护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提醒大家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重视肾衰竭的预防,要是出现严重状况的话一定要重视它的治疗,千万不要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心力衰竭的护理
一般治疗
(1) 休息
要限制病人体力和脑力的活动。体力和脑力上的休息对早期心力衰竭病人治疗是 十分重要的。休息可以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心脏作功;通过减少骨髂肌耗氧,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管滤过率,有利于肾排钠排水,减轻心脏容量负荷;病人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因为站立位刺激醛固酮生成,卧位减少醛固酮生成,从而有排钠利尿作用,轻度心力衰竭的病人休息就可以使病情明显减轻。病情恢复期应鼓励病人适量活动。
长期卧床易致静脉血栓和肺拴赛、直立性低血压、虚弱等。对于在家休息的病人,注意病人家庭、经济和社会处境等,如果病人身负家务如买菜、做饭、打扫房间等,显然不能卧床成坐在椅子上休息,需动员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力量帮助病人,以减少过早活动对病人的危害。
(2) 心理护理
精神应激在心力衰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诱发肺水肿。同时心力 衰竭时所致的呼吸困难常使病人感到紧张和恐惧,护理人员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关注和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以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带来的不利影响。
(3) 饮食及控制钠盐的摄人
心力衰竭病人的钠排泄常减少,任何方式的插入钠盐均可加 重症状。重度心力衰竭的病人应限制钠盐在0.5—1.0g(相当于食盐1—2.5g),轻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钠盐在2—3g(相当于食盐5~7g)。如果病人已经使用利尿剂,一般不必严格限制钠盐的摄人。
限制钠盐的程度应根据心力衰竭的程度和利尿剂治疗的效果而定。病人应进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宜,避免摄入难消化及产气多的食物。要少食多餐,对于夜间有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病人,可将晚饭提前。对于血浆蛋白低,发病与营养缺乏有关的病人,蛋白摄人不低于1-1.5g/(kg·d)。适当限制热量摄入,以减少心脏负担。
如何照顾心肌炎患者
【一般护理】
1.休息急性期需完全卧床休息,症状好转方能逐步起床活动,病室内应保持新鲜空气,注意保暖。
2.饮食应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易消化饮食;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或刺激性饮料及食物;心力衰竭者给予低盐饮食。
3.心理护理见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揭秘不能忽视心肌炎护理
【病情观察】
1.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其体温与脉率增速不成正比。
2.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及早发现有否心功能不全。
3.定时测量血压,观察记录尿量,以及早判断有无心源性休克的发生。
4.密切观察心率与心律,及早发现有无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对症护理】
1.心悸、胸闷保证患者休息,急性期卧床。按医嘱及时使用改善心肌营养与代谢的药物。
2.心律失常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引起皿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病变引起窦房阻滞、窦房停搏而致阿-斯综合征者,应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药物治疗或紧急作临时心脏起搏处理(见人工起搏器护理常规)。
3.心力衰竭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健康指导】
1.注意劳逸结合,避兔过度劳累,进行适量体格锻炼,提高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加强饮食卫生,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和肠道感染。
3.有心律失常者应按医嘱服药,定期随访。 核心提示:目前,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没有特殊办法,主要是强调早休息和对症治疗,而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就显得尤为重要。
风湿性心脏病的并发症护理
1、 心力衰竭 执行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2、 心房纤颤 给此类病人数脉搏时,按脉搏短绌数计算。服用奎尼丁治疗时,应观察心率及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并注意休息。电除颤治疗时,要了解电除颤的全过程,密切配合医师成功转复。术后注意神志、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护理病人至清醒、防止坠床。
3、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执行心内膜炎护理常规。
4做好出院前卫生宣教工作。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建议风湿稳定后切除扁桃体,生育期女病人应避孕后节育等。
以上几点就是专家针对于风湿性心脏病这种疾病出现并发症时候怎么护理给出的建议,您看完之后应该对这种疾病在护理上有了大概的方向了。因为现在很多疾病无论是在检查上还是在治疗上都有了不同程度地提高,为此我们不必担心,只需要做好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该做的事情即可。
心力衰竭治疗期间怎么护理比较好
1、心力衰竭患者饮食护理:心力衰竭患者应摄取低热量饮食。病情好转后可适当补充热量和高营养。饮食以少盐、易消化清淡饮食为宜;选择富有维生素、钾、镁和含适量纤维素的食品;避免进食产气食物,加重呼吸困难;避免刺激性食物;宜少量多餐,根据血钾水平决定食物中含钾量。
2、心力衰竭患者保持大便通畅:是护理心力衰竭患者非常重要的措施。需训练床上排便习惯,饮食中增加膳食纤维,如发生便秘,应用小剂量缓泻剂和润肠剂,病情许可时扶心力衰竭患者坐起使用便器,并注意观察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反应,以防发生意外。
3、心力衰竭患者合理用药:切忌自作主张更改或停用药物,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以免发生不良后果。另外,心力衰竭患者应熟悉常用药物的毒副作用,这样有利于不良反应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心力衰竭患者心理护理:心力衰竭患者会因为自己的病情久治不愈而产生抑郁的心情,认为自己给家人带去了麻烦,对生活信心不足,同时又惧怕死亡。因此,家属应多关心体贴,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帮助,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
5、心力衰竭患者注意休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就是身体得到合理的休息,会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急性期和重症心力衰竭时应卧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做一些轻度活动,若发生气急、心慌、心绞痛等症状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心力衰竭的护理
心力衰竭其实并不可怕,只要在生活习惯方面调整好的话,一般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你在饮食上面还是没有节制,暴饮暴食的话,那肯定对病情会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治疗
(1) 休息
要限制病人体力和脑力的活动。体力和脑力上的休息对早期心力衰竭病人治疗是 十分重要的。休息可以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心脏作功;通过减少骨髂肌耗氧,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管滤过率,有利于肾排钠排水,减轻心脏容量负荷;病人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因为站立位刺激醛固酮生成,卧位减少醛固酮生成,从而有排钠利尿作用,轻度心力衰竭的病人休息就可以使病情明显减轻。
病情恢复期应鼓励病人适量活动。长期卧床易致静脉血栓和肺拴赛、直立性低血压、虚弱等。对于在家休息的病人,注意病人家庭、经济和社会处境等,如果病人身负家务如买菜、做饭、打扫房间等,显然不能卧床成坐在椅子上休息,需动员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力量帮助病人,以减少过早活动对病人的危害。
(2) 心理护理
精神应激在心力衰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诱发肺水肿。同时心力 衰竭时所致的呼吸困难常使病人感到紧张和恐惧,护理人员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关注和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以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对心脏带来的不利影响。
(3) 饮食及控制钠盐的摄人
心力衰竭病人的钠排泄常减少,任何方式的插入钠盐均可加 重症状。重度心力衰竭的病人应限制钠盐在0.5—1.0g(相当于食盐1—2.5g),轻度心力衰竭病人限制钠盐在2—3g(相当于食盐5~7g)。如果病人已经使用利尿剂,一般不必严格限制钠盐的摄人。限制钠盐的程度应根据心力衰竭的程度和利尿剂治疗的效果而定。
病人应进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宜,避免摄入难消化及产气多的食物。要少食多餐,对于夜间有阵发性呼吸困难的病人,可将晚饭提前。对于血浆蛋白低,发病与营养缺乏有关的病人,蛋白摄人不低于1-1.5g/(kg·d)。适当限制热量摄入,以减少心脏负担。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
1.心悸、胸闷保证患者休息,急性期卧床。按医嘱及时使用改善心肌营养与代谢的药物。
2.心律失常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引起皿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病变引起窦房阻滞、窦房停搏而致阿-斯综合征者,应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药物治疗或紧急作临时心脏起搏处理。
3.心力衰竭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休息急性期需完全卧床休息,症状好转方能逐步起床活动,病室内应保持新鲜空气,注意保暖。
2.饮食应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易消化饮食;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或刺激性饮料及食物;心力衰竭者给予低盐饮食。
3.心理护理见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健康指导1.注意劳逸结合,避兔过度劳累,进行适量体格锻炼,提高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加强饮食卫生,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和肠道感染。
3.有心律失常者应按医嘱服药,定期随访。
心力衰竭的护理
1、心衰要严密观察病情
心衰病情变化快,有突然死亡的意外,因此心力衰竭的护理切记要严密观察病情。要经常注意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定期去医院复查,发现异常立即治疗。 心衰的护理还要注意,如病人突然出现急性心衰症状——突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或急性肺水肿症状——气急、紫绀、粉红色泡沫状痰、两肺布满湿啰音,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心力衰竭的护理是一个长期而需要耐心的过程,但只要注意正确的护理方法和生活方式,就可最大程度降低心衰病人的痛苦,极大提高生活质量。
2、心衰要注意盐的摄入
对于高血压的病人,我们强调少盐清淡。但是对于心衰病人,服用利尿药的病人,排尿多,所以盐也要适当增加一些,如果盐不足,病人没有精神,血压很低,食欲很差,情绪也变得糟糕。我们不仅要注意到盐的危害,也要注意到盐带给我们的益处,对于心衰病人,限盐应该是适当限盐。
产后心力衰竭是什么原因
从怀孕的那一刻起,女人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心理上会因为宝宝而产生喜悦或者是困扰,身体会随着怀孕而变得臃肿起来,对于每个女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产后心力衰竭是很多女性都面临的问题,情况严重者会导致身体更方面都出现问题,情况不严重的可以跟着医生的脚步一步一步的来,总会治好的。那么产后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整个怀孕过程中,女性的身体要经历一系列改变,需要密切监护,做好护理工作。孕产妇即使在生产后,也有出现产后心力衰竭的风险。那么,产后心力衰竭是如何发生的呢?
有心脏病的孕产妇的重要死亡原因就是心力衰竭和严重感染,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在32~34周、分娩期和产后三日内,可由于心脏负担加重的原因,发生心力衰竭。
分娩期是孕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最为明显的阶段,并且机体能量及氧的消耗增加,是孕产妇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产后前3天内,子宫收缩和缩复使大量血液进入体循环,且孕产妇体内组织间隙内储留的液体也回流至体循环,体循环血量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妊娠期心血管系统的变化无法立即恢复至正常状态,产后心力衰竭因而容易发生。
所以,针对产后心力衰竭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发现,积极治疗,科学护理,尽最大努力保证母婴的平安。
掌握好做绝育手术的时间。做绝育手术一般在产后I周左右进行输卵管结扎手术,如果产妇心脏不好,有心力衰竭者,要在心力衰竭控制后才能做绝育手术。
小儿风湿热护理
1.心肌炎的护理
①病情观察:注意心率、心律及心音,有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多汗、气急等心力衰竭表现。详细记录,及时处理。
②绝对卧床休息,无心脏炎者2周,有心脏炎时轻者4周,重者6~12周,伴心力衰竭者待心功能恢复后再卧床3~4周,血沉接近正常时方可逐渐下床活动,活动量应根据心率心音、呼吸。有无疲劳而调节。一般恢复至正常活动量所需时间是,无心脏受累者1个月,轻度心脏受累者2~3月,严重心脏炎伴心力衰竭者6个月。
③加强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有心力衰竭者适当地限制盐和水,少量多餐,详细记录出入水量,并保持大便通畅。
④遵医嘱用泼尼松抗风湿治疗,有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同时配合吸氧、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⑤作好一切生活护理。
2.关节炎的护理 关节痛时,可令其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痛肢受压,移动肢体时动作轻柔。做好皮肤护理。
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
1、合理休息
除午休外,下午宜增加数小时卧床休息。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患者应卧床休息,当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进行适当活动,如散步等,但要掌握活动量,当脉搏大于110次/分或感到有心慌、气急与异搏感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2、减少诱因
劳累、感染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原因,对慢性心衰病人来讲,无论遇到何种感染,均应早期应用足量抗生素。体弱患者有感染时,体温不一定很高,可能只表现为倦怠、嗜睡、食欲不振等,应注意观察。减少劳力因素,保持排便通畅。注意预防感冒,在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患者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患者若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