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饮水应注意什么 运动前不宜喝太多水
运动时饮水应注意什么 运动前不宜喝太多水
运动前补充的水分过多,可能导致胃的重量增加,导致运动时腹腔有不适感,所以运动前喝水不一定要喝下500cc,可以稍微减少饮水量。
运动时喝水好吗 运动时一次不宜喝大量水
因为水分从摄取到进入肠胃,再被人体吸收,需要大约20到30分钟时间,一次喝大量的水,容易使水都集中在胃部,不能达到充分补水的目的,所以运动时喝水最好是少量多次,每小时总量不要超过600cc。
体寒女人不能吃的3种食物
体寒女人不能吃的3种食物
1、菊花
菊花茶在夏季非常受人们的欢迎,因为菊花茶可以起到降火气的功效,但是你知道吗?体质寒凉的人是不宜喝菊花茶的,也不宜吃用菊花做成食疗,特别是那些在炎热的夏天还会出现手脚冰凉的女性,更要远离菊花,否则会加重身体的不适。
2、薏仁
薏仁是女性常吃的美容食物,有研究证明,经常吃薏仁能让女性的皮肤变得白皙,但是体寒的女性不宜吃薏仁,因为薏仁会让身体变得越来越冷虚,另外,正值经期的女性以及孕妇也是薏仁的禁忌人群。
3、金银花
为何体寒的女性不宜吃金银花呢?这是因为金银花会加重体寒的症状,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病症,而且中医上认为摄入太多的金银花会引起恶心、呕吐,所以体寒的女性就不要再吃金银花啦。
体寒女性如何调理身体
1、多喝生姜茶
众所周知,生姜茶具有暖身的功效,体寒的女性容易出现痛经、手脚发凉等情况,这个时候喝点生姜茶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专家认为,女性长期喝生姜茶能起到温热身体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姜茶不宜一次性喝太多,建议每周喝3-5次即可。
2、适当运动
体寒的女性身体都很虚,这些人一般也懒得运动,但是“生命在于运动”,建议体寒的女性可以多做一些舒缓的锻炼来健身,例如瑜伽、慢跑、游泳,经常做运动不仅可以改善体质,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3、不要喝太多的水
为什么体寒的人不能喝太多的水呢?专家认为,身体内部如果存储太多的水分会让吸收掉体内的热量,这个时候就会加重体寒的症状,所以体寒的人不能一次性喝太多水,建议少量多次,这样的喝水方法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4、吃温热的食物
寒凉体质需要吃温热的食物来食补着是大家都知道的,可能有一些女性吃温热的食物会引起上火、长痘,但是体寒的人是非常需要吃温热食物来补充能量的,所以建议体寒的女性多吃葱、姜、蒜、红肉、龙眼等温补食物。
喝完藿香正气水能立马喝水吗 喝完藿香正气水能喝多少水
不超过100毫升为宜。
喝完藿香正气水之后,口里倍觉苦涩的,可以喝些放置温凉的白开水,不宜喝过烫或过于冰冷的水,不利于减轻口里的苦涩,同时要注意饮水量的把握,控制在100毫升以内为宜,大约就是小酌2口即可,避免因为喝太多水稀释了药物浓度,影响药效。
运动时饮水应注意什么
运动时补充水分应分成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进行。运动前15分钟到半个小时,补充500cc左右水分,运动中每10分钟到15分钟补充100cc到150cc水分。运动后尽量多补充水分。
运动后多久喝水 运动后不宜立即大量饮水
运动中因为呼吸活动和皮肤蒸发、出汗会导致身体水分的流失,如果是运动后大量饮水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胃肠道血管因为大量的运动处于收缩状态,此时血管内的血液供应减少,大部分血液帮助肌肉参与运动。如果是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会导致胃肠吸收能力减退,水分大量积聚在胃肠道,还会引起人闷胀感,影响正常呼吸。
大量的运动结束之后,心脏的负担就会减轻,这个时候心脏需要充分的休息。如果是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加速身体血液循环,会加重心脏负担。
运动过程中出汗会导致身体盐分损失,大量的饮水而不相应地补充身体需要的盐分很容易导致体内盐分严重缺乏。
其实在进行运动之后,人体不需要立即大量饮水解口渴。这是因为运动过程中呼吸加强,水分的蒸发较快而口腔内唾液的分泌减少变稠导致的口渴感觉,并不是真正的表示体内严重缺水。这个时候只需要含水漱漱口就能够缓解口渴不适,待身体休息片刻之后再适当地多饮水是可以的。
运动过后不宜喝凉水。这是因为人经过运动之后,身体会产生很多的热量,使身体内的器官处于比平时热得多的环境中。如果是饮用凉水很容易导致喉咙、食管、胃等器官遇冷而出现急剧收缩的情况,轻者可能出现胃痉挛、胃绞痛等不适,严重的可以引起昏厥。
运动后需要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但是如果是喝水不得法也会造成身体伤害。因此,运动后喝水还要注意几点:
1.要喝清洁的水,开水是最保险的。可以带开水晾凉到适宜的温度再行饮用。
2.不要喝得过猛过多。人体汗液是慢慢出来的,所以慢慢补充即可,运动后最好是先休息一会,待身体汗稍退之后再慢慢喝。
3.如果是出汗较多,可以在水中加入盐,帮助补充身体盐分。闷热的天气喝盐水还能防止中暑。
精神紧张焦虑要注意什么
首先,夏天天气比较热,运动时和运动后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谨防中暑。运动后忌立即大量饮水,也不宜喝太甜的饮料、冰冻饮料及水果。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都要补水,但不要一次喝个够,而是要“多次少饮”。运动后可适当补充电解质饮料,如淡盐水、运动饮料等也可以达到焦虑症的保健效果。
其次,运动后不要马上洗冷水澡、吹空调。不少人运动后会马上冲个冷水澡,或直接对着空调风口猛吹。由于肢体温度和水温相差悬殊,突然与冷物质接触易发生小腿抽筋。因此,剧烈运动后应先擦干汗液,等汗不再出时再洗澡。否则焦虑症的保健运动反而给身体带来更坏的影响。
另外,运动过后不要立即吃饭。剧烈运动时血液多集中在肢体肌肉和呼吸系统等处,而消化器官血液相对较少,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吃饭。
吃护胃药不宜喝太多水
吃药时喝水不仅能帮助送服药物,还能降低某些副作用,但这也不是绝对的,需分情况处理。
服大部分药片、胶囊,可先喝几口水湿润口腔,再服药,并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如果喝太多水会稀释胃液,加速胃排空,反而不利于药物吸收。
部分药物服用后需多喝水,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服用抗痛风药后,应大量饮水(每天喝2000~2500毫升),以降低黄嘌呤结石及肾内尿酸沉积的风 险。吃了排尿结石的药后,也应大量饮水,保持每天尿量达到2500~3000毫升,以冲洗尿道、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和尿盐沉淀的机会。
氢氧化铝凝胶、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药物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需要覆盖在其表面起效,服用后半小时内,不宜马上喝水。复方甘草合剂、止咳糖浆、川贝止咳露等止咳药,服药后也最好过半小时到一小时再喝水,以免影响药效。
运动后补水原则
喝太多水,加上钠随汗液排出,可能导致致命的低钠血症,俗称水中毒。喝太多水会导致大脑肿胀。这时,人会出现无力、恶心、呕吐、眩晕的症状,导致的疾病有血容量不足、脑水肿、颅内高压综合征等。
此外,补充过多的水分会引起体内矿物质储量的严重失衡,并加重肾脏的负担。
怎么喝?喝多少?
运动补水的总原则是“预防性补充”和“少量多次”。
运动时补水应该遵循预防性补充和少量多次原则。
运动前2小时补充水分250-500毫升,运动前15-20分钟再补充150-250毫升。
然后每隔15-20分钟,补水120-240毫升。
夏天时,补水间隔可以缩短。水温在8-16摄氏度之间。
另外,在运动前0.5-1个小时食用少量食物,让孩子在活动中有充沛的体力。
运动后,最好至少休息1小时左右再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