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根的营养价值 止汗
麻黄根的营养价值 止汗
麻黄根所含生物碱可使蛙心收缩减弱,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对肠管、子宫等平滑肌呈收缩作用;能抑制低热和烟碱所致的发汗。
葛根营养价值
葛根内含12%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黄酮苷、花生素等营养成分,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和人体必需的铁、钙、铜、硒等矿物质,是老少皆宜的名贵滋补品,有“千年人参”之美誉。早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葛根汤”这一著名方剂,至今仍是重要的解表方。 《本草正义》谓葛根“最能开发脾胃清阳之气”。
葛根味甘微辛,气清香,性凉,主入脾胃经。有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泄泻、热病口渴、主治外感发热,头项痛强,麻疹透发不畅,温病口渴,消渴,酒毒,胸痹心痛等病症。
常食葛粉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抗衰延年,永葆青春活力。现代医学研究,葛根黄酮具有防癌抗癌和雌激素样作用,可促进女性养颜,尤其对中年妇女和绝经期妇女养颜保健作用明显。
美女们还要告诉你们几种方便的葛根粉食用方法,美丽很简单,就在每一天。
1.取一包葛根粉放入碗中,先用30度左右的温水(约30克)充分搅拌成浆,再用95度以上的开水(约200g)速冲搅拌成透明糊状体,视个人口味再放入适量食糖或食盐拌匀即可食用,可当营养早餐。
2.自制葛冻:按上述方法制作后冷藏于冰箱里即成葛冻,炎炎夏日吃葛冻,滑嫩爽口,清凉身心,妙不可言。
3.取适量葛根粉用水稀释成葛粉汁后,用锅煎成薄饼、切片,可以下火锅炖鸡或猪蹄食用,或与回锅肉混炒,是一道难得的餐桌佳肴。
4.葛根粉在炒菜时当勾芡用,使菜肴鲜嫩可口。
5.取葛根粉半小包(约10克),用冷开水加糖冲服更适合食辣、吸烟,喝酒等易上火人群。
想美丽就用食物养颜,方便好用无副作用的葛根。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固表止汗
黄芪能补肺脾之气,益卫固表以止汗,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收敛止汗的药物同用,来治疗脾肺气虚、卫气不固所致的表虚自汗。
巧用浮小麦止虚汗
一位中年顾客来药店买止汗药,说服过不少药,但就是不奏效。他看见笔者的胸卡上标示着“执业中医师”,就让我给他抓点中药调理调理。我一边询问一边寻思。中医云:“阴虚则热,阳虚则寒。”自汗和盗汗多以阴虚内热居多,昼不知不觉地出汗叫做“自汗”,夜熟睡汗出叫“盗汗”。六味地黄丸用于肾阴亏虚,骨蒸盗汗,可消渴,是治本之良药。但是,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应先治虚汗不止这一标病。我向顾客解释后,又看了他的脉象和舌苔,说:“本病需按疗程服用六味地黄丸治本,但眼下必须先止汗。我这儿有一验方专治自汗、盗汗——浮小麦10克、麻黄根10克、糯米根15克,大红枣5枚,煎汤一剂分两次服,若是口干、气虚乏力,则加太子参15克。”过了不久,顾客的虚汗就止住了,肾阴亏虚病愈。他惊喜地来到药店问愈病原理。我解释道,方中4味中草药的止汗效果极佳——浮小麦是禾本科植物小麦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性味甘,凉,有止汗,退虚热之功,主治虚汗、盗汗,虚热不退,骨蒸潮热。麻黄根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根,均为野生。地道的麻黄产地有内蒙古呼盟的突泉、赤峰市的敖汉、通辽市的扎旗,甘肃的天水等地。其性味甘,平,主治自汗、盗汗。糯米根也称稻须根,其性味甘,平,可益胃生津,止汗退热,主治虚汗、自汗,虚热不退。太子参也称孩儿参,系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根块,主产于山东、江苏、安徽。性味甘,微苦,平,能益气生津,主治气虚乏力,口干,自汗,病后体弱,精亏口渴。
黄芪感冒的时候能吃吗 黄芪配伍什么治感冒
黄芪和大枣:黄芪15克,大枣10个。水煎服。可以起到益气固表止汗,适宜于体虚反复感冒,体虚出汗肺结核盗汗等。
复芪止汗冲剂:此方以黄芪益气固表,党参,白术补脾益肺,麻黄根,牡蛎,五味子收敛止汗。全方有益气固表敛汗的作用,用于肺气虚多汗易感冒者为佳。
经常吃麻黄会有毒吗
麻黄没有毒,只是有一些人不能吃麻黄,像是 经常失眠的人、高血压、经常出虚汗等的人不能吃麻黄,麻黄的功效还是有很多,有治疗风寒感冒、头疼发烧、流鼻涕、鼻炎。麻黄是一种热性药物,所以有驱寒发汗的作用。如果麻黄加上杏仁还有甘草有治疗哮喘还有化痰止咳的作用。也治疗水肿的作用,有散肿的作用,如果加上生姜熬成汤效果更佳。麻黄的用量要根据医嘱才能用。
首先你要去药店买这些中药药材回来:麻黄6克要去节、细辛3克、附子3克。在专门煎中药的壶里放一升,把麻黄先放进去煮,等到水沸腾而且有泡沫产生的时候,用漏斗把上面的白色泡沫捞干净,然后把细辛和附子放进去和麻黄一起煮汤。然后一般到三百毫升在碗里,去掉壶里的那些中药渣倒掉,将中药凉成温热之后就可以喝了,记得三百毫升分成两次服用。你要多注意保暖和有效地运动。
麻黄根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止汗,身体虚造成的出汗症状,麻黄根都有很好的效果。像是产后虚汗,体表虚汗等。如果是阳气过旺造成的出汗麻黄根的功效就不是那么明显了,最好不要用。另外,要注意麻黄根和麻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药物,麻黄的主要作用就是让身体出汗,所以在服用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经过身体检查以后,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服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红芪的功效与作用 固表止汗
红芪能补肺脾之气,益卫固表以止汗,常与牡蛎、麻黄根等收敛止汗的药物同用,来治疗脾肺气虚、卫气不固所致的表虚自汗。
糯稻根的功效与作用 固表止汗
糯稻根属收涩药下分类的固表止汗药,有一定的止汗作用。治气虚自汗,可单用煎服;或配伍黄芪、党参、白术、浮小麦等药同用。治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黄、地骨皮、麻黄根等药同用。自汗盗汗者,配浮小麦、牡蛎之类以敛汗。
浮小麦治盗汗有哪些功效
中医认为,浮小麦味甘、咸,性凉,具有益气养心、除热止汗之功效,常用于治疗多种盗汗。
产后盗汗:取浮小麦15~30克,黄芪10~15克,红枣10枚,煅牡蛎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体虚盗汗:取浮小麦20克,红枣、乌梅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热病后盗汗:取浮小麦、玉米心各3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汗多者服用3剂即可。
肺结核盗汗:取浮小麦、百部各15克,百合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对于治疗自汗盗汗,除了使用浮小麦以外,还可以使用其他的药品进行,诸如麻黄根、糯米须宜忌太子参。麻黄根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根,均为野生。地道的麻黄产地有内蒙古呼盟的突泉、赤峰市的敖汉、通辽市的扎旗,甘肃的天水等地。其性味甘,平,主治自汗、盗汗。糯米根也称稻须根,其性味甘,平,可益胃生津,止汗退热,主治出虚汗、自汗,虚热不退。太子参也称孩儿参,系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根块,主产于山东、江苏、安徽。性味甘,微苦,平,能益气生津,主治气虚乏力,口干,自汗,病后体弱,精亏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