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心梗年轻化
警惕心梗年轻化
近日,小蔡和朋友踢足球时突感胸口剧烈疼痛,伴有后背放射痛,疼得他大汗淋漓。他被送到医院,心内科医师询问病史并做了检查,考虑他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
小蔡体型较瘦,平时无烟酒嗜好,家族中亦无心脏病、高血压病史,但工作压力较大,经常熬夜加班,生活不规律。发病前一月,虽然有时踢球时他会有胸部憋闷的症状,但没有引起他的重视。以前心梗都是老年性疾病,多发生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人群,然而随着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不少年轻人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中,加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影响,现在心梗逐渐年轻化,且年轻人心梗后危险性更大。不足30岁的心梗患者多为出租车司机和拉土车司机,均与熬夜加班、生活不规律有关。
心肌梗死是导致年轻人猝死的最常见疾病,而且发病率在逐渐增高。预防心血管疾病,首先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清淡饮食,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其次要戒烟限酒,另外要适当运动,及时调整情绪,如有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年轻人也要警惕动脉硬化
在八、九十年代,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几乎没有动脉硬化的,但是,时代不同了,近几年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动脉硬化盯上,而且还会引发一些严重的疾病,于是,专家告诉我们年轻人也要警惕动脉硬化。
那什么是动脉硬化?这个概念一定要知道。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动脉硬化呢?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最重要的原因是高血压、高血脂
引起动脉硬化的病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脂血症、抽烟。其他诸如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都会引起动脉硬化。
2.饮食油脂过多
(1)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因此大量摄入油腻性食物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是动脉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多,是发生冠状动脉硬化及心脏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日常饮食中摄入油脂过多,一般的食物都含有一定量的油脂,如果平时喜欢吃肥腻食物而又不注意其他矿物质的摄取,就会使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脏血管病变。
那我们来看看现在的年轻人的饮食习惯,因为各种压力,年轻人都不得不和快餐打交道,无论是肯德基和麦当劳,都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还有一些快餐也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尤其是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远离父母,是很难吃到可口的饭菜的,整日都是吃快餐,且不说肯德基、麦当劳的很多食物都是反式脂肪,对血管弹性的破坏相当大,就是普通的快餐,在烹饪的时候用油都是超量的。
日积月累,结果导致摄入油脂类过多,而身体又代谢不掉,这些就成为破坏血管弹性的罪魁祸首,因此,不用等到中年,血管就提前出线老化而弹性下降,官腔变窄,变硬,动脉硬化就形成了。
那如何预防动脉硬化?这也是年轻人要面临的课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那结果可能会更加的糟糕。
1、适当的运动,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的都市人有电脑、有手机还有电视,运动的很少,一定要进行运动,这样才会让我们的血管更有弹性。
2、少吃油脂类含量高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这样有利于减少血中的脂肪,从而减少对血管的破坏。
血压突然下降警惕心梗
患者血压突然下降并伴有头晕心慌的症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建议患者尽早去医院心内科检查,排除心脏问题,因为此种症状有可能是心梗造成的。这是因为心肌缺血,心脏收缩力下降,造成射血量下降,血压也就随之降低。大面积心梗甚至会造成严重低血压,导致病人休克等严重情况。此外,身体劳累过度、体重下降、进食少、突然站立等也会出现血压突然降低的情况,建议患者监测动态血压,根据结果调整降压药。
老人嗜睡是病吗
1、老人嗜睡要警惕脑梗塞
进入老年后,由于血管壁受到损伤,因此非常容易患有脑梗塞的情况。虽然说平时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但在发作前会表现为睡眠量明显增加或出现嗜睡的现象,因此家人在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2、老人嗜睡要警惕痴呆症
在老年痴呆症发病的前期,老年人也多半都会出现嗜睡的情况,所以家人在平时要多关注老年人,出现这一情况时就应该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了。
3、老人嗜睡要警惕脑动脉硬化
如果老年人患有脑动脉硬化或者血管脂质沉积等脑血管疾病时,大脑中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就会降低,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嗜睡。
极度警惕腰椎疾病的年轻化
记者:张主任,以前腰椎间盘疾病一般是中老年人才会患的,现在好像越来越年轻化了,尤其是白领,您能讲解一下,腰椎间盘突出与年龄的关系吗?
张忠民主任:以前的教科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与年龄的密切相关,以前大家都认为这仅仅是一个中老年的病变,多在四十五岁以上。但是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甚至十几岁的孩子也经常遇到。小孩子沉溺于电子游戏,使得小儿偶有发生。我在2006年收治一个八岁的男孩,因为椎间盘急性突出,导致不全瘫和大小便失禁,不得不为其施行手术治疗。
年轻白领一族常坐在电脑面前,年轻的时候就没有接受过良好的体能锻炼,所以整个人的脊柱发育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加上姿势的不正确,长期处于弯腰的状态,所以长期这样的工作状态使得椎肩盘的结构容易发生退变。
记者:那么目前是以什么的人群比较多一点呢?对于白领一族来说,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是不是和坐有很大的关系呢?
张忠民主任:目前为止,我们接触到多发的人群有两大类:一大类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人,还有另一个多发群体就是年轻群体。
白领中所从事电脑工作的人特别多,无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是颈椎病,年轻人越来越多。 对于年轻人而言,诱发腰椎间盘突出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平常的坐、立、走姿势不正确;若注意日常生活和工作姿势,像军人那样保持腰椎挺拔,就很少发生。对大多数人而言,平时生活习惯一般都注意这一点。比如年轻人白天从事电脑工作,晚上回到家里躺到沙发上或靠到床头上看电视,这是非常不好的生活习惯,都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
记者:曾经有网友这么问,去了小医院,医生让我照了普通的x线片,就说我得了腰椎间盘突出,请问这是否正确?我们该如何确诊腰椎间盘突出?
张忠民主任:这问题涉及到医生怎么选择检查,如果对每一个病人都采取高端的检查,像CT啊,磁共振啊,检查的费用那么昂贵,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对于一个骨科医生来讲首选的还是X线片。很多没有经验的医生把X射线检查当做一个淘汰的产品,其实并不然。X射线检查可以拍摄到腰椎全部和部分胸椎,可完整判断腰椎的曲线,还可以鉴别有没有脊柱肿瘤和结核。
那么为什么说X线片也可以间接地来判断腰椎间盘突出?
在两块椎骨之间有椎间盘支撑,因为椎间盘在X线检查是不显影的,所以两块椎骨之间在X片上显示为一个空隙,我们称之为椎间隙。如果椎间盘被压扁,椎间隙的高度就降低了。因此,从椎间隙的高度改变可以大致判断椎间盘的改变,另外椎体之间的夹角,也可以判断椎间盘的状态。所以,对有经验的医生,可以从X线片判断椎间盘有没有病变。但要明确椎间盘突出往哪个方向部位突出、对神经的压迫程度,从X线片是无法判别的。经过X片筛选,再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了判别是否需要手术,再为其进行MRI或CT检查,既为患者确诊,又可为病变轻的患者节约大量检查费用。
记者:有很多网友,他们稍微有一些腰痛他们并不会立即到医院去看病,他问我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检查一下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
张忠民主任:引起下腰痛的病变大概有几百种,最常见的是与腰椎间盘病变相关。但不是说一有腰痛,就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了。另外,我要纠正一个概念,“腰椎间盘突出”是一个病理改变,只有其造成疼痛、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来讲,刚刚开始发作的腰痛往往是腰部软组织劳损所造成的。是否与腰椎间盘突出有关,最简单的检查办法就是用力咳嗽一下,若导致腰痛加重,则表明与之相关。
记者:说完那个诊断,网友最关心如何治疗这个腰椎间盘突出,请问张主任,治疗这个腰椎间盘突出有哪几种方式?如何选择呢?
张忠民主任:这个问题中西医争议了很久,很多中医建议不要做手术。特别是一些打着中医或康复医师牌子的“流医”,抓住患者恐惧手术的心理,甚至恐吓患者不要接受手术,“很多人手术后瘫痪了、后遗症很多”等等是他们的常用语。其实,对我们脊柱外科医生来讲,仅仅有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手术,绝大多数病人通过正确的保守治疗即可。对我而言,没有95%以上的把握解决病人的问题,我是不会为患者进行手术的。许多患者,特别是广东地区的患者,中医思想根深蒂固,对于手术极为恐惧。但是,一旦马尾神经或神经根严重受压,除疼痛以外,还会发生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若长时间不接受手术,虽然疼痛会有所缓解,但会发生下肢肌肉萎缩、无力,甚至大小便无力,甚至失禁。此时再接受手术,手术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不恢复。我经常接诊一些患者,因为畏惧手术,长期接受推拿、针灸、中药等治疗,先后费用花费数万,甚至二十几万,最终因为肌肉萎缩、行走无力等而接受手术。因此,我借这次机会也向一些医生呼吁:请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对患者采取合理的治疗,不能为了单位和个人的所谓经济效益,置患者的利益而不顾,盲目灌输手术危害论,使许多应该接受手术的患者错失良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可分为几个阶段,也就是国际上流行的“阶梯疗法”。首先,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或者我们称之为腰椎间盘源性疼痛,可以通过休息、理疗和改变生活、工作姿势达到治愈;若腰椎间盘突出进一步加重,表现为剧烈腰痛,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进行微创治疗。病情进一步加重,引起下肢疼痛剧烈,由于各种原因,失去微创治疗时机,可以为其进行开放性手术。目前,国际上盛行“保留运动(Motion preservation)”,也称为“脊柱非融合技术(Non-fusion)”,在切除椎间盘髓核的基础上,进行人工髓核置换、人工椎间盘置换、棘突间动态固定等等,因为医疗费用昂贵,在国内尚不能广泛开展。随着病变加重,腰椎MRI显示椎体软骨终板炎,终板破裂等,需要进行腰椎融合手术。
记者:就说到手术治疗,网友就比较关心成功率有多少?就按照微创或开放性的治疗,这个成功率一般是怎样的?
张忠民主任:不能简单说手术的成功率高低,因为手术成功率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首先医生的临床经验,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曲线,因为不管哪个医生,在刚开始做的时候,失败率是比较高的,做的手术多了,经验丰富了,它的失败率会越来越低;再者,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是否准确。一些非正规治疗医院大打“微创”牌,媒体因缺乏相应医学知识也推波助澜,使许多患者迷恋于“微创”治疗。我们应该懂得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任何一种医疗设备不可能治愈所有的病变。对于失去微创时机的患者,为其进行微创手术,后果可想而知。其实,医学发展到现在,还没有一种技术达到“理想”的微创,手术切口小并不代表里边的创伤就小,不是真正的微创。因此,只有当准确把握病情、手术技巧高的医生,才有高的手术成功率。所以说,不能一概而论成功率,这要看你选择了哪个医生和选择了哪间医院。
记者:那么贵院贵科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什么特色治疗呢。
张忠民主任:我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个团队。虽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刚刚成立不到一年,但我们这个团队是从南方医院脊柱外科分之而来。金大地教授在南方医院工作二十几年,在他担任南方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期间,把该科室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学科。他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副主任委员(国内仅有六位正负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副组长,在国内骨科界具有非常高的学术地位。我从1996年就一直在金大地教授的熏陶下从事脊柱外科,在技术上受到金大地教授的长期指导。应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委派,金大地教授担任我院院长,他带领我们这个团队,于2008年7月成立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成立之后,购置了大量专科设备。虽然我们医院还处于发展时期,但脊柱外科技术力量已经处于先进行列。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我们开展了运动康复治疗、微创治疗、人工髓核置换、腰椎动态固定以及各种开放性手术治疗。我们不但有一支外科技术队伍,而且还有专业的康复理疗师与我们一起工作,在各个环节上为广大患者服务。
记者:对于我们上班族,白领非常关注腰椎间盘突出症,请您提出一些预防的建议?
张忠民主任: 我就以应用计算机为例。许多年轻人把手提电脑作为日常工作工具,甚至有人把它当作“身份”的象征。因为这种计算机显示器和键盘配置,使得使用者必需低头、弯腰,时间长了,导致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大大增高。因此,我奉劝大家最好使用台式电脑。目前办公室配置的椅子和电脑台高度比例不合适,往往椅子比较高、显示器比较矮,在这种情况下,会使你被动地弯腰要和低头。我建议大家把椅子放低一点,显示器垫高一些,工作时把腰坚直,平视显示器,甚至略微仰视,这是最好的预防措施。另外,工作一个小时左右,要起来走一走。下班回到家后最好到户外活动,不能靠在沙发和床头上看电视,这样对腰椎的损害是很大的。
我们床垫不能太软,床垫硬一些,可对腰部施加承重力,使腰部软组织得到支撑。有腰痛的,在睡觉的时候能在腰下垫一个薄的枕头。另外体育锻炼,比如,游泳对保护腰椎也是非常好的运动。
人到40岁要警惕心脑血管病的干扰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不节制的饮食,少量的运动等因素,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慢慢走向年轻化,40岁左右的中青年患者发病呈井喷趋势。 因此,人到40岁要警惕心脑血管病的干扰。
高血压、冠心病、心脏性猝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特别是高管、企业老板、官员等人群,发病率显著上升。很多中青年人以为冠心病是老年人才会得的慢性病,殊不知中青年冠心病发病往往更加凶险,大多表现为心肌梗死。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情况呢?
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梁伟宣指出,中青年饮食不平衡,而且丰富的夜生活导致睡眠严重不足。其次,中青年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和生活负荷重,一直处于疲惫状态,使得身体锻炼越来越少,体质减弱。另一方面,心理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情绪波动大。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出现"三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的状况。因此,人到40岁要警惕心脑血管病的干扰。
那么,请偶们要怎样警惕心脑血管病的干扰呢?" 护心"的关键要做到"少盐、少油、戒烟、戒酒"。首先,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一周最多只能吃两个蛋黄,就足以补充人体每周所需的胆固醇。食盐摄入一天只能在4至6克左右,而目前广州人每天食盐12至13克,已经远远超量。此外,还要戒烟、戒酒,一天最多只能喝一两酒。另外,最好每天坚持运动,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方法。
年轻人警惕爆发性心肌炎
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23日辞世,享年79岁,而死亡的原因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我们该如何预防和避免这种心脏病?专家表示,这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于心脏病人,普通人很少见,只有爆发性心肌炎才有可能产生。预防心衰最好的方法是提早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高血压,治疗冠心病。
突发性心力衰竭很常见
突发性心力衰竭,这种病其实很常见。它主要发生在有心血管毛病的人身上,比如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瓣膜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等等,在心血管病房里,心衰的人占了1/3,而一般正常人得这病的可能非常非常小。
由于得了高血压、冠心病,随着心室压力增高,心脏的后负荷增重,长时间下去,心肌变得肥厚肥大,进而心腔也会变大起来,最终导致心衰的产生。
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是怎么样的?心脏病患者如何避免得充血性心力衰竭?
突发性心衰临床表现主要为,早期阶段以活动后胸闷气促为主,症状加重的话,静息的状态也会胸闷气促;再严重的话就会夜间平卧困难,甚至要端坐呼吸。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就必须要尽早治疗原发疾病,比如控制高血压,治疗冠心病,改善心肌供血,如果有瓣膜病,或者先天性心脏病,尽早手术治疗,就能防止心脏病发展到心衰阶段。
年轻人会有心脏衰竭这种病吗?
除非得了心肌炎,或者有先天性心脏病才会有心衰的可能,一般来说没有基础性心脏病的是不会得心衰的。但年轻人最要当心爆发性心肌炎。因为它的危害实在是很大,严重的会出现心衰、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心源性休克,更严重的会猝死;不过在发病前两到三周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者腹泻史,大部分主要是胸闷气促乏力,有的表现为浑身酸痛,出现这些状况了,一定要及时就医。
年轻人一定要重视心肌炎。对于年轻人来说,预防心肌炎,关键在于生活规律、适量运动,每周达到150分钟以上的运动锻炼,最好每天运动半小时以上,以增强自身对于病毒的抵抗力。
急性心梗发病前的症状
胸痛或心前区疼痛
夜间或休息时胸痛当休息时或夜间发生心前区疼痛,就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一般夜间或休息后新发生的心绞痛,都是心梗发作的先兆。
心绞痛症状加重
既往患有心绞痛的人,若是近1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胸痛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要警惕心梗发作。此外,心绞痛发作时,在15-20分钟内不能有效缓解时,也要警惕心梗出现。
无明显诱因的胸痛
患有心绞痛,能找到明显的诱发因素,如劳累、激动后等,但如今在没有明显诱因的安静状态下,也有胸痛症状出现,同时还伴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突然的心慌憋闷
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胸闷、乏力、心慌症状,或在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或症状加重,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时,要即刻就医。
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
躯体疼痛的现象与劳累、激动等有关联,有可能出现在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情况,也要加以重视。此外,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问题时,又不能用其他疾病或原因解释时,要警惕心梗。
警惕心梗的症状
1、夜间或休息时胸痛。
当休息时或夜间发生心前区疼痛,则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一般夜间或休息后新发生的心绞痛,都是“心梗”发作的先兆。
2、心绞痛症状加重。
既往患有心绞痛的人,若是近1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胸痛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需高度警惕“心梗”发作。此外,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症状在15-20分钟内不能有效缓解时,也要警惕“心梗”出现。
3、无明显诱因的胸痛。
既往虽患有心绞痛,均能找到明显的诱发因素,如劳累、激动等,但如果在没有明显诱因的安静状态下,也有胸痛症状出现,同时还伴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4、突然的心慌憋闷。
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胸闷、乏力、心慌症状,或在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或症状加重,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时,也需即刻就医。
5、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
躯体疼痛的现象与劳累、激动等有关联,有可能出现在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也要加以重视。此外,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问题时,又不能用其他疾病或原因解释时,也要高度警惕“心梗”来袭。
上了年纪腹泻要防心梗
很多人认为腹泻只是小病,但如果不注意,可能诱发心梗。这个案例提醒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高危人群腹泻可能诱发心梗。案例中,李奶奶因为在外面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导致腹泻。这对一般人来说问题不大,控制两天饮食,辅助吃些调整胃肠道功 能的药物就可以了。但李奶奶已年近70岁,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这些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一旦腹泻应警惕心梗的发生。
第二,注意补水可预防。腹泻会导致体液丢失、血液浓缩、循环血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这样一来,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如果血管已经存在一定狭窄,可 能诱发急性心梗。因此在夏季,老年人要注意补水,尽量不在气温高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如果出现腹泻等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必要时遵医嘱进行补液治疗,不 能掉以轻心。
第三,一旦发生不明原因的突然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肩痛可能是什么原因 心肌梗死
心梗也可能出现肩膀痛,此时千万不能大意!如果肩膀痛,同时还有呼吸急促、眩晕、出汗等症状时,一定要警惕心肌梗死,及时拨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