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呼吸急促的原因
孕妇呼吸急促的原因
据调查,大约50%的准妈妈会在怀孕20周之前感到呼吸急促,更多的准妈妈是在怀孕40周时感到呼吸急促。通常呼吸急促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发生。
长时间的平躺、坐着或站着,可能使情况更加严重,这样会减少血液返回心脏。呼吸急促还会使孕妈妈的血压下降,产生晕厥感。着急的时候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呼吸快而浅(过度呼吸)。有贫血情况的孕妈妈可能会感觉更明显。
呼吸急促通常并不需要担心,但突然发生、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或在准妈妈处于放松状态时发生,可能提示孕妈妈贫血(红细胞计数下降),或者少见情况下预示着准妈妈的心脏或肺有问题。
准妈妈呼吸急促的应对措施:
如果呼吸急促是由身体潜在的问题诱发的,则需要治疗。其他情况下简单处理即可,并且产后呼吸急促也会随之消失。
在医学护理方面,如果孕妈妈呼吸急促突然发生或很严重,应立即咨询医生。如果同时伴有腿痛或胸痛,应立即打电话叫救护车。
在生活方式上,孕妈妈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并搭配营养膳食,通常有助于改善贫血。
以上就是小编搜罗的一些怀孕初期呼吸急促的原因。怀孕初期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切勿疲劳,可以多吃一些苹果、梨、葡萄,这些水果对胎儿的发育有好处。还有刚怀孕不能吃葱、姜、蒜、辣椒这些东西,不利胎儿的发育。还有太冷太热的东西也是不能吃的。
新生儿呼吸急促的原因
1、上呼吸道感染
宝宝上呼吸道的疾病有可能是因为喉头、喉骨发育不完整(即软喉);或是上呼吸道狭窄、阻塞及异物吸入等因素所造成;另外也有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如哮吼等。再来也有可能是喉头水肿,专家进一步表示,喉头水肿是一种急性过敏,即一种急性、过敏性的声带水肿,多半是因海鲜、药物或是蜜蜂叮咬引起的,与体质没什么关联,且多合并有呼吸道水肿。
2、下呼吸道感染
造成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很多,专家依次说明常见的原因有:早产儿呼吸道窘迫症,如果宝宝于34周以内出生,那么肺部的发育可能尚未成熟,就有可能有早产儿呼吸道窘迫症。再来也有可能是新生儿肺炎引起败血症,使呼吸窘迫;或是胎便吸入症候群、先天性心脏病等,使氧气无法正常供给,宝宝只好靠喘气来增加含氧量。追查新生儿呼吸窘迫的原因
专家表示,1岁以下的新生儿若有呼吸急促,除了感染性的原因之外,过敏也是原因之一,此外,其它可能的因素还有。
呼吸急促的病因
引起呼吸急促的原因有多种,可以是呼吸系统本身疾病所致,也可以是中枢神经、心血管、腹腔、胃肠道、代谢、内分泌和血液等系统疾病导致。呼吸浅快,见于呼吸肌麻痹、严重鼓肠、腹水和肥胖等,以及肺部疾病,如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和气胸等。呼吸深快,见于剧烈运动时,因机体供氧量增加需要增加肺内气体交换之故。此外,当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时,亦常出现呼吸深快,并有过度通气的现象,此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引起呼吸性碱中毒,患者常感口周及肢端发麻,严重者可发生手足搐搦及呼吸暂停。当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亦出现深而慢的呼吸,此因细胞外液碳酸氢不足,pH降低,通过肺脏排出CO2进行代偿,以调节细胞外酸碱平衡之故,见于糖尿病酮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此种深长的呼吸又称之为库什摩(Kussmaul)呼吸。
呼吸急促的鉴别
大多数气促明显的患儿,均可伴有轻重不等的呼吸窘迫或呼吸困难。而呼吸窘迫患儿可不伴有气促,此多见于严重中枢感染或低温、创伤、中毒等所致中枢神经抑制时,可表现为呼吸浅慢、不规则。
呼吸窘迫、气促需鉴别。新生儿气促的病因有别于其他年龄段儿童,需行X线胸片检查;结果无异常,考虑脓毒症、低血糖、代谢原因、疼痛、发热、环境温度过高和戒断综合征;如结果异常,考虑肺透明膜病、新生儿暂时性呼吸急促、气胸、纵隔积气、吸入、肺不张、肺水肿、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胸腔积液、肺炎、先天性膈疝、先天性囊性腺样畸形和气管食管瘘。
婴儿呼吸急促的常见病症
婴儿呼吸急促的原因分析
婴儿呼吸急促是由于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婴儿呼吸急促由何引起?我们这一届重点来看一下
1. 感染因素:婴儿呼吸急促的原因如果排除先天的因素的话,那么首先应该要考虑的是是否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是下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应该要注意确保宝宝的饮食符合规律,循序渐进,避免错误的喂养导致宝宝受到这两种感染的侵袭。
2. 婴儿呼吸急促的也有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感染性的婴儿呼吸急促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呼吸道融合病毒、过敏等都可能成为婴儿呼吸急促的原因。而先天性的结构异常和横隔腹疾病也会引起婴儿呼吸急促的出现。
婴儿呼吸急促的常见病症
导致婴儿呼吸急促的原因可以说比较多而且不好判断,我们下面来说一下常见的婴儿呼吸急促的病症,希望能够对处在迷茫中的新爸爸妈妈有所帮助。
1. 新生儿呼吸急促综合症:这种病症可能是由于宝宝自身肺部发育不够完全所引发的,至少如果肺部发育不全的话会导致该种病症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最有可能患上该种病的是早产儿。
2. 胎粪吸入综合症:如果宝宝在出生后的10到20分钟存在呼吸困难,并且伴有短促浅显的呼吸,那么就有可能是出现胎粪吸入综合症。宝宝吸入胎粪后会导致呼吸出现问题,婴儿呼吸急促,严重的可能会造成死亡,应该要及时对症治疗。
儿童呼吸急促的原因
1.有的产妇发现自己的宝宝呼吸好快,像喘不过气,非常担心宝宝是不是生病了。这种情况其实不必要担心,因为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主要是靠腹式呼吸,所以您看见他的小肚皮一上一下的,而且他们的呼吸都比正常成人快,安静的时候呼吸次数为每分钟40次左右。
2.如果孩子的每分钟呼吸次数持续超过60~70次,就算呼吸急促了,这个时候常常提示有呼吸系统或其他系统的疾病。不过,一定要在安静的情况下数呼吸次数。孩子哭闹的时候,呼吸次数都会增加。
3.正常的新生儿安静时的正常呼吸为每分钟40次左右(正常成人为16~20次)。每分钟呼吸持续超过60~70次称呼吸急促。新生儿心率波动较大,为每分钟120~160次(正常成人为60~90次)。
初生婴儿呼吸急促原因
1、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感染可以发生在出生前、挽出时及出生后,所以发病的早、晚不一。患儿的反应差,食欲不佳、吸吮无力、口吐泡沫,常有呼吸艰难、青紫等表现。有的患儿有咳嗽症状,有的则有呼吸暂停。大部分患儿肺部有细水泡音,但有部分小儿并无明显体征,需经X线检查才被证实。除根据病原体选用抗菌药物外,气急、青紫者尚需供氧,营养维持和保暖亦很重要。
大部分患儿要住院治疗。母亲临产有感染或羊膜早破者,可酌情给新生儿用抗生素预防,新生儿有上呼吸道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2、吸入性肺炎
指吸入羊水或胎粪引起的肺炎。胎儿在宫内或娩出过程中如有缺氧会出现呼吸运动以致吸入羊水或带有胎粪的羊水。足月小样儿及过期产儿相对较易发生这种情况。一般在生后即有气急、青紫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水泡音。
胎粪吸入者较易并发气胸。病情轻者1~2天内症状即 可减轻,重症会导致呼吸衰竭。避免宫内缺氧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若已有羊水或胎粪吸入,在刚挽出时即应尽量将吸入物吸出。
3、可能湿肺引起
又名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较多发生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出生时有窒息史或剖腹产的小儿较易发病。小儿在生后2~5小时出现呼吸急促:呼吸60次/分以上,有时伴青紫和呻吟,但小儿一般情识尚佳。本病为一自限性疾病,一般在2~4天内恢复正常,有气急、青紫时可给氧气吸入。
4、可能过敏引起
如宝宝于新生儿期就常有气喘或是喘鸣声就可能为过敏;
5、先天性结构异常
如因血管结构异常,压迫到呼吸道,使食道阻塞;或是气管先天性异常;
6、横隔膜疾病
如肺部发育不良引起的横隔膜疝气。
初生婴儿呼吸急促怎么办
1、呼吸困难。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早期表现为呼吸次数增加、呼吸浅表、急促,进而表现鼻翼翕动,再重时可以看到三凹征(即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3个部位同时凹下),同时小儿出现面色及口击发青,严重时出现呻吟样呼吸,吭吭样呼吸或呼吸暂停,这些均表示病情进一步恶化。
2、呼吸暂停。
正常新生儿有时可以出现不规则的呼吸,有时两次呼吸间隔5—10秒钟,但不伴心率和面色改变,称周期性呼吸。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10—15秒钟甚至更久,同时心率减慢,每分钟少于100次,还出现紫绀和肌张力减低。呼吸暂停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怎么办: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吸高浓度氧气,人工呼吸,尽量避免可诱发呼吸暂停的动作,插胃管动作要轻,喂奶时注意奶量、吃奶的速度和姿势,以免胃液返流引起呼吸暂停。对频发的呼吸暂停,可采取面罩给氧及采用机械辅助呼吸。同时应治疗原发病,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
怎么预防婴儿睡觉呼吸急促
1、宝宝呼吸急促,也有可能是鼻子有异物堵塞,一定要及时清理干净。
2、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给宝宝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呢。
3、宝宝体内保持足够的水分,多喂宝宝喝水;睡觉的时候,被子不要盖得太厚,衣服也不宜穿得太多。
4、不要让宝宝趴着睡哦,相信没有宝妈如此任性让宝宝有如此个性的睡姿哦。
5、爸妈多学习一些护理的常识,尤其是在宝宝生病时候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6、宝宝咳嗽发热时,应少食多餐,并注意以流质、半流质、营养丰富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佳。
孕妇呼吸困难的原因
1、孕早期
怀孕初期呼吸困难,可能是因为早孕反应所致。这个时候,孕妈妈常常感到倦怠、心悸,这时候的呼吸困难是心因性呼吸困难。激素水平升高也会使呼吸加速。
2、孕中期
怀孕中期,孕妈妈已经开始适应怀孕过程,身体的荷尔蒙循环系统也已经有所改变。胎儿迅速生长,这个时候孕妈妈有可能因为贫血而导致呼吸困难。
如果孕妇的血容量增加饿的话,则会使得孕妇的贫血加重心脏的负担,从而导致孕妇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
3、孕晚期
孕晚期孕妇呼吸困难的现象较常发生。怀孕晚期,子宫不断增大,增大的子宫把横膈膜向上顶起,导致胸腔变小,对隔膜的压力增大,由此影响了心肺的活动。
胎儿不断长大,体内需氧量增加,因此促使孕妇不得不加快呼吸,这时孕妈会采用短而浅的呼吸,以增加呼吸到肺脏的氧气量,因此会感觉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