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大便颜色异常情况
新生儿大便颜色异常情况
1、大便灰白色。同时宝宝的白眼球和皮肤呈黄色,有可能为胆道梗阻或者是胆汁粘稠,甚至可能是肝炎。
2、大便黑色。可能是胃或肠道上部出血。如果服用了治疗贫血的铁剂药物,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3、大便带有鲜红的血丝。可能是大便干燥,或者是肛门周围皮肤皱裂。
4、大便为赤豆汤样。可能为出血性小肠炎、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早产儿。
5、大便淡黄色。呈糊状、外观油润、内含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数都比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6、大便黄褐色稀水样。带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鸡蛋味,为蛋白质消化不良。
7、大便次数多、量少。呈绿色或黄绿色、含胆汁、带有透明丝状粘液、宝宝有饥饿的表现,为奶量不足,饥饿所致或因为腹泻。
8、大便粘液性。鼻涕状带血,多为痢疾。
小编温馨提示:吃母乳和吃奶粉的宝宝便便次数、形状和颜色都不一样,只要宝宝身体无异常反应,也无排便困难,则可认为宝宝身体健康。
新生儿第一次大便什么时候来
新生儿大多是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墨绿色的黏稠大便。许多家长会对此禁不住惊讶:宝宝也没吃什么东西,怎么会排出这样的大便?其实,这叫胎便,是由胎儿期肠道内的分泌物、胆汁、吞咽的羊水以及胎毛、胎脂、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在肠道内混合形成。一般3~4天胎便可排除干净。
给宝宝开始喂奶后,大便颜色变为黄色。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通常大便较多,一般每日2~3 次至5~6次,呈黄色浆糊状;有时大便里会出现粘液,甚至还会排出绿色大便。只要新生儿吃奶正常,体温不超过37.5℃都属健康。吃牛奶的孩子,大便次数较少,每日1~2次,大便为黄白色、较干燥,有时混有奶瓣。
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内应排出第一次小便。开始时尿量少,以后逐渐增多。每日小便可达10~15次,每次尿量约20毫升,为淡黄色或无色、清亮透明、无异味。
有的新生儿由于吃奶少或体内水分丢失多,而出现尿少。在这种情况下可让婴儿多吸吮母乳(人工喂养儿注意喂水),尿量会多起来,一般每日排尿不应少于6次。
如果新生儿尿的次数明显减少,尿的颜色异常(红色或深黄色)、气味异常(有臭味、霉味),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新生儿大便颜色
1、胎便:新生宝宝大便的颜色为什么是墨绿色呢?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面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所造成的。一般来说,出生后6—12小时会拉出墨绿色胎便,但是早产宝宝可能会晚一点。这种墨绿色的胎便,一般需要2—3天,随着母乳或者配方奶的加入、胎便慢慢排清,颜色才会慢慢变浅。
2、过渡大便:在新生儿出生2—4天后,宝宝的大便颜色慢慢由墨绿色变到黄绿色,这种大便叫做“过渡大便”,这种大便表明宝宝已经开始消化最早吃到的母乳或配方奶,宝宝的肠道功能能运转正常。当胎便排清,宝宝的大便颜色会进入金黄色的正常阶段(母乳喂养的宝宝)。
3、母乳喂养的大便:如果宝宝是纯母乳喂养,他的大便会是糊状或凝乳状,颜色是金黄色或有点儿发绿。由于母奶中含有丰富的寡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因此大部分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形,也不会有明显臭味;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一般看起来像是芥末和奶酪混合起来的样子,而且还可能有一些种子状的小粒。
4、人工喂养的大便: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颜色会呈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只要不难解,不似羊便,就没关系。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1—2次。
如何护理黄疸宝宝
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时,父母要注意:
(1)判断黄疸的程度 家长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观察大便颜色 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5)在黄疽期间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糖水及热力,并保护好肝脏。
(6)如果黄疽出现过早或消失过迟,或黄疸程度过重,或逐渐减轻后又再加重,婴儿精神不佳、吸奶少或拒奶等临床症状时,则属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新生儿大便颜色异常情况
1、大便灰白色,同时宝宝的白眼球和皮肤呈黄色,有可能为胆道梗阻或者是胆汁粘稠,甚至可能是肝炎。
2、大便黑色,可能是胃或肠道上部出血。如果服用了治疗贫血的铁剂药物,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3、大便带有鲜红的血丝,可能是大便干燥,或者是肛门周围皮肤皱裂。
4、大便为赤豆汤样,可能为出血性小肠炎、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早产儿。
5、大便淡黄色、呈糊状、外观油润、内含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数都比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6、大便黄褐色稀水样、带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鸡蛋味,为蛋白质消化不良。
7、大便次数多、量少、呈绿色或黄绿色、含胆汁、带有透明丝状粘液、宝宝有饥饿的表现,为奶量不足,饥饿所致或因为腹泻。
8、大便粘液性,鼻涕状带血,多为痢疾。
9、新生儿大便异常最好让医生帮助确诊后及时治疗,尤其是当宝宝大便呈脓血便,有高烧、严重脱水时,一定要带宝宝及时就医。
新生儿墨绿色大便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大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墨绿色的粘稠大便。很多家长禁不住是由胎儿期肠道内的分泌物、胆汁、吞咽的羊水以及胎毛、胎脂、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在肠道内混合形成。一般2—4天胎便可排除干净。
开始喂奶后,大便颜色变为黄色。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通常大便较多,一般每日2—3次至5—6次,呈黄色浆糊状;有时大便里会出现粘液,甚至还会判出绿色大便。只要新生儿吃奶正常,体温不超过37.5 ℃都属健康。吃牛奶的召子,大便次数较少,每日1—2次,大便为黄白色、较干燥,有时混有奶瓣。
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内应排出第一次小便。开始时尿量少,以后逐渐增多。每日小便可达10—15次,每次尿量约20毫升,为淡黄色或无色、清套透明、无异味。
有的新生儿由于吃奶少或体内水分丢失多,而出现尿少。在这种情况T可让婴儿多吸吮母乳(人工喂养儿注意喂水),尿量会多起来,一般每日徘员不应少于6次。
如果新生儿尿的次数明显减少,尿的颜色异常(红色或深黄色)、气味另常(有臭味、霉味),应及时到医院校查。
婴儿大便颜色异常的原因
宝宝脂肪消化不良导致的便便颜色异常
宝宝的便便增加了?而且很稀、还有很多颗粒感,还伴有酸酸的味道,这都是因为脂肪消化不良所至。哺母乳的可以只给孩子吃前半段奶,脂肪含量高的后半段奶则挤出弃去。同时,母亲可多饮水及少食含脂肪高或油性大的食物。哺牛奶的可喂脱脂肪奶,或牛奶煮沸后略冷却,将表层凝结的“奶皮”揭去。
宝宝糖类不消化导致的便便颜色异常
宝宝的便便水水的?还有泡沫?闻上去还是非常刺鼻的馊臭味?这可能是宝宝糖类不消化导致的便便异常。婴儿饮食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类中乳糖及调味时加的蔗糖。排酸味水样便时,如能排除肠道炎的可能,则应减少或暂时停喂乳类食品,代米汤或淡豆浆,并用葡萄糖代替蔗糖调味。
宝宝蛋白质不消化导致的便便颜色异常
Oh no!宝宝的便便怎么有一股“强而有力”的臭鸡蛋的味道?这可能是蛋白质不消化导致的。未添加辅食的可限制奶量1—2天。已加蛋黄、鱼肉的孩子,可暂停添加,大便应可恢复正常。可以给孩子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帮助消化。
宝宝硬便损伤肛门所致的便便颜色异常
大便褐色!血丝!还硬硬的?这种症状应该就是便秘了。宝宝这么小就便秘了,硬便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肛门。大便干燥的孩子应多饮温水,多吃水果蔬菜。另外,可以每天给孩子吃一些蜂蜜来预防便秘。兑蜂蜜水时,应该兑在温水里,不可用沸水兑。有腹泻时,则停用。
刚出生的婴儿大便是什么样的
新生儿大多是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墨绿色的黏稠大便。许多家长会对此禁不住惊讶:宝宝也没吃什么东西,怎么会排出这样的大便?其实,这叫胎便,是由胎儿期肠道内的分泌物、胆汁、吞咽的羊水以及胎毛、胎脂、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在肠道内混合形成。一般3~4天胎便可排除干净。给宝宝开始喂奶后,大便颜色变为黄色。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通常大便较多,一般每日2~3次至5~6次,呈黄色浆糊状;有时大便里会出现粘液,甚至还会排出绿色大便。只要新生儿吃奶正常,体温不超过37.5℃都属健康。吃牛奶的孩子,大便次数较少,每日1~2次,大便为黄白色、较干燥,有时混有奶瓣。
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内应排出第一次小便。开始时尿量少,以后逐渐增多。每日小便可达10~15次,每次尿量约20毫升,为淡黄色或无色、清亮透明、无异味。
有的新生儿由于吃奶少或体内水分丢失多,而出现尿少。在这种情况下可让婴儿多吸吮母乳(人工喂养儿注意喂水),尿量会多起来,一般每日排尿不应少于6次。
如果新生儿尿的次数明显减少,尿的颜色异常(红色或深黄色)、气味异常(有臭味、霉味),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婴儿大便颜色异常的分类
宝宝大便呈红色
第一种情况,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肠息肉和直肠肿瘤等引起的出血。
第二种情况,红色果酱样大便见于肠套叠;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则见于阿米巴痢疾。
第三种情况,黏液脓性鲜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肠炎。
宝宝大便颜色发亮
如果宝宝大便的颜色发亮,则说明宝宝进食脂肪过多时,在肠腔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子的蠕动增加,结果产生淡黄色液状和量较多的大便,有时大便发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内滑动。
宝宝大便呈绿色
如果宝宝大便是绿色的,并且便便的量不多、黏液多,属饥饿性腹泻。另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便便会呈暗绿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并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宝宝大便呈灰白色
宝宝大便呈现出灰白色,则要警惕胆道阻塞的可能,这种病症排除的灰白色便便,在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宝宝大便呈深棕色水样
如果宝宝大便呈现深棕色水样,并带有明显酸味,这可能是因为宝宝吃了过量的淀粉类食物(如米糊等),由食物中糖类引起了消化不良的状况。排除孩 子肠道感染的可能性,父母就应该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
宝宝大便呈果酱色
暗红色果酱样大便见于肠套叠;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则见于阿米巴痢疾。
溶血性黄疸的家庭护理要点
发现新生儿出现黄疸时,父母要注意:
(1)判断黄疸的程度 家长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
2)观察大便颜色 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
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3)尽早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
(4)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小便过少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5)各种急慢性疾病也可使生理性黄疸加重或延长,应积极治疗这些疾病。
所以,爸爸妈妈们要了解新生儿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宝宝的身体多加注意,发现宝宝有什么不适,应该给予重视,有必要时及时就医。
婴儿大便发黄好不好呢
新生儿大便颜色异常情况
1、大便灰白色,同时宝宝的白眼球和皮肤呈黄色,有可能为胆道梗阻或者是胆汁粘稠,甚至可能是肝炎。
2、大便黑色,可能是胃或肠道上部出血。如果服用了治疗贫血的铁剂药物,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3、大便带有鲜红的血丝,可能是大便干燥,或者是肛门周围皮肤皱裂。
4、大便为赤豆汤样,可能为出血性小肠炎、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早产儿。
5、大便淡黄色、呈糊状、外观油润、内含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数都比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6、大便黄褐色稀水样、带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鸡蛋味,为蛋白质消化不良。
7、大便次数多、量少、呈绿色或黄绿色、含胆汁、带有透明丝状粘液、宝宝有饥饿的表现,为奶量不足,饥饿所致或因为腹泻。
8、大便粘液性,鼻涕状带血,多为痢疾。
9、新生儿大便异常最好让医生帮助确诊后及时治疗,尤其是当宝宝大便呈脓血便,有高烧、严重脱水时,一定要带宝宝及时就医。
建议妈妈们最好是给自己的孩子喂养母乳,这样你的孩子在出生之后才能更快的将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好,而且还能预防一些疾病,另外就是喂养母乳也能最快的将婴儿的排便正常化,要是婴儿的排便持续一个星期不正常的话就要及时就医。
新生儿大便绿色和黄疸有关系吗 新生儿黄疸大便是什么颜色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的大便颜色通常是正常的,为黄色,小便颜色正常;而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大便颜色发白,尿色发黄。
婴儿大便颜色异常怎么办
方法1:注意观察宝宝的食欲、大便次数
如果宝宝食欲还好,大便次数没有增加很多,可不必太担心。如果有大便次数有所增加,家长最好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
方法2:注意调整喂养习惯
婴儿大便颜色异常的时候,家长们应暂停一段时间辅食喂养,进流食为主,腹泻情况逐渐好转后再进半流质等食物。腹泻严重的宝宝出现脱水时应去医院补充电解质。
方法3:禁止乱用抗生素
不要给腹泻宝宝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以免造成肠道菌群紊乱等。如果想要服用一些促消化的药物如婴儿健脾散或是乳酶生,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请事先咨询下专家医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