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白术的药用价值
枳实白术的药用价值
中药枳实及枳壳,有用黄皮酸橙的果制成,以湖南的最为大宗,次为湖北和江西,其他省区也有少量。据实验报道。酸橙枳实有持久的升压作用,还有改善微循环作用,适用于治疗休克。国产酸橙实含synephrine和N-methyl tyramine。前者在红皮橘类的果皮及叶片也曾分离出来
枳实。酸橙的叶和花含芳香油量约0.2-0.4%,果皮含油量约1.5-2%。油的成分有: nerol、nerobdol、linalool等约20类。又含多种黄酮甙类;aurantiamarin、auranetin、hesperidine等。果肉主要含柠檬酸、维生素C。有特殊异味的可能是含有putrescine。国外产的酸橙品种尚含dipentene、sabinene、myrcene以及喹啉类生物碱。种子含脂肪油:以油酸、亚油酸及棕榈酸为主,硬脂酸少量。[1]
性状:1、酸橙枳实果实呈半球形、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5~2.5cm。外表面黑绿色或暗棕绿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顶部有明显的花柱基痕,基部有花盘残留或果梗脱落痕。切面光滑而稍隆起,灰白色,厚3~7mm,边缘散有1~2列凹陷油点,瓤囊7~12瓣,中心有棕褐色的囊,呈车轮纹。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
2、甜橙枳实外皮黑褐色,较平滑,具微小颗粒状突起。切面类白色,厚2~4mm,瓤囊8~11瓣。味酸、苦。饮片性状:枳实呈半圆形薄片,直径约0.5~2.3cm。外果皮灰绿色、黑绿色或棕绿色,较粗糙,散有众多小油点。切面黄白色或黄褐色,中果皮略隆起,边缘有1~2列油室,瓤囊棕褐色。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麸炒枳实切面黄色,略有焦斑,质脆易折断,气焦香,味较弱。[1]
枳实的营养价值 枳实的营养成分
枳实含挥发油、黄酮苷(主要为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野漆树苷及忍冬苷等)、N-甲基酪胺、对羟福林、去甲肾上腺素、色胺诺林等。另外,尚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核黄素、钙、磷、铁等。
白术药用价值
本草论述
《神农本草经》: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山谷。
《长沙药解》: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药材简述
性味归经
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1-2]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1-2]
炮制方法
1、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2]
2、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10斤)3.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2]
4、土炒白术: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伏龙肝粉20斤)[2]
5、《本草蒙筌》:白术咀后,人乳汁润之,制其性也,润过陈壁土和炒。[2]
6、《本草备要》:白术,用糯米泔浸,陈壁土炒,或蜜水炒,人乳拌炒。[2]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2]
贮藏方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1]
注意事项
1、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2、忌桃、李、菘菜、雀肉、青鱼。
3、《药品化义》:凡郁结气滞,胀闷积聚,吼喘壅塞,胃痛由火,痈疽多脓,黑瘦人气实作胀,皆宜忌用。
炒白术与白术的区别
其实,白术与炒白术虽然在原材料上是一样的,但是炒白术是经过了一定的炮制方法,所以在用途上,功能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白术的用法以及功能如下:将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切片,晒干。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白术用于通便时,入煎剂可用到每天30克,常与枳实同用。
而炒白术的用法以及功能如下:又名炙白术,先将一份麸皮撒于热锅内,等有烟冒出时,再将10份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炒白术善于燥湿。
枳实白术的应用
1.脾气虚证
白术本品甘苦性温,主归脾胃经,以健脾、燥湿为主要作用,被前人誉之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脾主运化因脾气不足,运化失健,往往水湿内生,引起食少、便溏或泄泻、痰饮、水肿、带下诸证。本品既长于补气以复脾运,又能燥湿、利尿以除湿邪。治脾虚有湿,食少便溏或泄泻,常与人参、茯苓等品同用,如四君子汤(《和剂局方》)。治脾虚中阳不振,痰饮内停者,宜与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之品配伍,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治脾虚水肿,可与茯苓、桂枝等药同用。治脾虚湿浊下注,带下清稀者,可与健脾燥湿之品同用。
2.气虚自汗
本品善治脾气虚弱,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者,其作用与黄芪相似而力稍逊,亦能补脾益气,固表止汗。《千金方》单用本品治汗出不止。脾肺气虚,卫气不固,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宜与黄芪、防风等补益脾肺、祛风之品配伍,以固表御邪,如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3.脾虚胎动不安
本品还能益气安胎。用于脾虚胎儿失养者,本品可补气健脾,促进水谷运化以养胎,宜与人参、阿胶等补益气血之品配伍;治脾虚失运,湿浊中阻之妊娠恶阻,呕恶不食,四肢沉重者,本品可补气健脾燥湿,宜与人参、茯苓、陈皮等补气健脾除湿之品配伍;治脾虚妊娠水肿,本品既能补气健脾,又能利水消肿,亦常与健脾利水之品配伍使用。
什么中成药治胃病最好 二味枳术丸健脾益胃
该药由枳实,白术所组成,脾胃不和则饮食停滞,而发生在腹胀痞满等,脾虚当补。食滞宜消。
方中以白术苦温健脾化湿,以枳实苦寒下气消痞满,二药合用,想得益彰,再以荷叶烧饭为丸,意在升阳脾胃之清气,并助白术健脾益胃之功,荷叶与枳实是一升一降,可使清升,浊降,气机畅通,则痞满可除。
黄芪白术适合什么人喝 增强免疫能力
黄芪白术泡水喝的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是很高的,其中的益气活血作用很强,其次白术味甘,可以有效达到健脾益气,去湿利尿的效果,一起用可补气健脾,提高人体低于细菌以及微生物的侵害能力,具有一定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中医治疗尿酸是怎么回事
肝郁气滞。拟疏肝解郁。
药用:柴胡、白芍、 枳实、丹皮、山栀子、当归、白术、厚朴、茯苓、熟大黄、茵陈。
阴虚肝旺。拟养阴柔肝、行气泄浊。
药用:生地黄、玄参、白芍、赤芍、麦冬、枳壳、枳实、女贞子、牛膝、茵陈、夏枯草、地龙。
痰湿困脾。拟燥湿化痰、运脾利湿。
药用:陈皮、半夏、苍术、白术、茯苓、猪苓、枳壳、枳实、槟榔、生薏米、藿香、佩兰、生山药。
气阴两虚、湿热下注。拟益气养阴、清利湿热。
药用:黄芪、太子参、黄精、麦冬、知母、女贞子、墨旱莲、苍术、黄柏、生薏米、牛膝。
采用清酸净骨的中药配方,结合ECT经络治疗、半导体激光治疗、电离子渗透治疗等高科技手段,以镇痛、补肾和降酸为原则,以激发人体自身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为目的,通过舒经活络、补肾温阳,从而促进嘌呤代谢、加速尿酸清除,让人体自身恢复对尿酸的控制能力。
这篇文章详细的告诉我们中医是如何治疗高尿酸的,相信你们看完之后应该都知道高尿酸这种症状的治疗方法了吧。高尿酸这种症状我们在生活中想要治疗它最好是采用中医去调理身体,这样才不会有再次复发的可能性。
喝什么汤减肥效果最好 枳实泽泻汤减肥效果好
材料:枳实9克、白芥子9克、防己9克、杏仁9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大腹皮12克、冬瓜皮15克、泽泻15克、法半夏6克、陈皮5克、地骨皮10克。
做法:将枳实、白芥子、防己、杏仁、白术、茯苓、大腹皮、冬瓜皮、泽泻、法半夏、陈皮以及地骨皮一起放入锅中,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煎取汤汁。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
功效:健脾化湿、理气行滞,适用于肥胖者患者。
枳壳的药用价值
1、治五积六聚,不拘男妇老幼,但是气积,并皆治之:枳壳三斤,去穰,每个入巴豆仁一个。合定扎煮,慢火水煮一日,汤减再加热汤,勿用冷水,待时足汁尽去巴豆,切片晒干,勿炒,为末,醋煮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随病汤使。(《秘传经验方》)
2、治伤寒呃噫:枳壳25克(去穰,麸炒黄),木香5克。上细末。每服5克,白汤调下。未知,再与。(《本事方》)
3、治大便下血:枳壳10克,乌梅肉15克,川黄连2.5克。共研细末,饭前开水冲下,分二次服。(《青海省中医验方汇编》)
4、治直肠脱垂:十岁以下小儿,每日用枳壳50克,甘草5~15克。水煎,分三至五次服;成人每日用枳壳50~100克,升麻15克,炙甘草10~20克,台参、生黄芪,据身体强弱,适当增减,水煎分二次服。(《山东医刊》(11):9,1962)
5、治子宫脱垂:一枳壳25克,蓖麻根25克。水煎兑鸡汤服,每日二次。二枳壳25克,升麻5克。水煎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6、治小儿因惊气吐逆作搐,痰涎塑塞,手足掣?,眼睛斜视:枳壳(去穰,麸炒)、淡豆豉等分。为末,每服一字,甚者2.5克,急惊,薄荷自然汁下,慢惊,荆芥汤入酒三、五点下;日三服。(《小儿痘疹方论》不惊丸)
7、治小儿秘涩:枳壳(煨,去穰)、甘草各5克。以水煎服。(《全幼心鉴》)
8、治风疹痒不止:枳壳150克,麸炒微黄,去瓤为末。每服10克,非时,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服。(《经验后方》)
9、治牙齿疼痛:枳壳浸酒含漱。(《圣惠方》)
10、治小儿软疖:次枳壳一个,去白,磨口平,以面糊抹边,合疖上,自出脓血尽,更无疤痕也。(《世医得效方》)
枳壳的炮制方法
枳实白术治疗消化不良的作用
方剂现代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且关于其研究思路和方法的探讨一直在热烈地进行着,许多研究者从各方面进行了种种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不菲 的成果。本研究意欲以枳术丸这一临床疗效确切的方剂为研究对象,结合现有的有关方剂现代研究的成果,对方剂现代研究进行方法学的讨论。 用正交设计考察枳实白术二药配伍的水浴提取工艺,以药学指标(HPLC法检测药液中橙皮苷的含量)和药理学指标为正交设计的考察指标,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 关性,结果表明,虽然不同指标考察结果相近,但是二者之间并无明显的线性相关,证实枳实白术二药配伍的治疗效应并不等同于橙皮苷这种单体成分的作用。 枳实、白术及二药配伍对试验动物胃排空、肠推进及胃泌素、胃动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可为其治疗FD提供试验角度的佐证。从枳实、白术及二药配伍对大鼠离体 胃体纵行平滑肌及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运动的作用实验中发现,枳实能抑制离体胃肠平滑肌的蠕动,且其作用主要由肾上腺素能α受体介导,并与多巴胺受体有一定 的关系,白术对离体胃肠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其作用主要由M胆碱能受体介导,也与多巴胺受体有关。枳实白术配伍对离体胃肠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且其作用与肾上 腺素能α_1受体、肾上腺素能β受体、M胆碱受体及多巴胺受体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可以推测枳实白术配伍对胃肠平滑肌运动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起 作用的。
生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白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中药药材,它在治疗疾病上有着突出的效果,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而且还能止汗,安胎。可以说白术的药用价值是非常的多的。
白术药用价值 疗效好不好
白术具体可以用于:
1、用于水湿停留、痰饮、水肿。治寒饮可与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肿常与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
2、用于脾胃虚弱,食少胀满,倦怠乏力,泄泻。补脾胃可与党参、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胀可与枳壳等同用;健脾燥湿止泻可与陈皮、茯苓等同用。
3、用于表虚自汗。本品与黄芪、浮小麦等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虚自汗。
生白术与炒白术的区别
白术的食用方法比较多,不同配伍的效果偏重不同,笔者在这里介绍一个不错的白术药膳:
白术陈皮鱼汤:
1、鱼(泥鳅)洗净,去肠,切块,白术洗净,陈皮浸软刮去白;
2、生姜洗净切丝,放入煲内,加不水适量,猛火煮滚;
3、放入鱼,改慢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强健脾胃、益气补中。注意服用补药和中药白术、丹皮时,不宜服用香菜,以免降低补药的疗效。
枳实白术的作用
利尿作用
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对各种动物如大鼠、兔、狗都有作用。对不麻醉狗静脉注射煎剂0.05-0.25g/kg,尿量增加可达9倍以上,并在用药5小时后仍高于正常;灌胃给药1-3g/kg,尿量较用药前可增加2-6倍,而且多数于用药6-7小时后仍多于正常,白术煎剂和流浸膏1.0g/kg给大鼠静脉注射,兔1.0g/kg灌胃或腹腔注射,均能产生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白术不仅增加水的排泄,也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出,并且钠的排泄还胜于水的排泄。它也不影响垂体后叶激素的抗利尿作用,因此白术增加水的排泄可能主要不是影响水的主动性重吸收,而是续发于电解质重吸收的减少,既有汞撒利样排泄氯、钠的作用;又有增高尿中二氧化碳容量、pH值以及增加钾排泄,减少铵排泄的醋唑磺胺样的特点。对人的利尿作用有少数试验,不能最后肯定。
降血糖作用
家兔灌胃煎剂或浸膏,血糖稍有降低。大鼠灌胃煎剂有加速体内葡萄糖的同化因而降低血糖。小鼠内服煎剂有保护肝脏,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糖元减少作用。
强壮作用
白术煎剂灌胃lmol或6g/kg,能促进小鼠体重增加和增强游泳耐力,白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呈活化作用,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及其溶酶体消化平均较对照组显着增加。在白细胞减少症时,白术有升白作用。白术还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自然玫瑰花形成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且明显增高IgG。说明白术有健脾胃、壮身体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抗凝血作用
白术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术煎剂0.5g/kg灌胃l-4周,能显着延长大鼠凝血酶元的时间。其作用较双香豆素弱,但较Butadion为强。根的作用比茎强。健康人服用5%根煎剂,每次1汤匙,每天3次,4天后凝血酶元时间及凝血时间均显着延长,停药后10天上述指标恢复到给药前的水平,酒精浸出液也有效果,但维持时间较短。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白术有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脏呈抑制作用,剂量过大时可致停博,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0.1g/kg,血压轻度下降0.25g/kg时,血压急剧下降,3-4小时内未见恢复。
关于重用枳实白术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腹内脏器支持韧带松弛、腹内压降低、胃张力低下等原因引起胃的位置降低至髂嵴联线以下,导致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的一种病证。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等。现代医学对本病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必要时只能采用胃大部切除手术等方法,但由于治疗创伤性及不良反应大,很难被患者接受。中医界一般认为,胃下垂的病机以中气下陷为主,治疗多采用益气升提的方法,临证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但也有一些病例,一味升提并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对此,笔者重用枳实、白术常能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药
基本方:枳实40 g,生白术30 g,升麻6 g,柴胡10 g。临证加减:反酸、胃脘烧灼,辨证属肝胃郁火,加黄连、吴茱萸抑酸;胃脘疼痛,辨证属肝郁气滞,加金铃子、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呕吐,辨证属胃气上逆,加旋覆花、代赭石降逆止呕;脾气虚弱,痰浊中阻,可加茯苓、陈皮、清半夏健脾化痰;胃脘嘈杂,辨证为胃阴不足,加沙参、麦冬、玉竹滋养胃阴;腹部胀满,辨证为气滞,加木香、厚朴行气消胀;舌黯,辨证为瘀血阻络,加三七、白及、丝瓜络活血通络、去瘀生新;女子闭经,病久及肾,可加紫河车、枸杞子补肾。每日1 剂,早晚服,饭后平躺休息,忌生冷油腻辛辣,少食多餐。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20岁,2006年1月17日初诊。食后即吐,呕吐物为食物,两胁胀满疼痛,饭后加重,平卧减轻,面色白,神疲乏力,大便干结,闭经,舌黯胖大,苔薄黄,脉沉细弱。上消化道钡餐示:胃下垂,胃小弯低于脐水平6 cm。证属气虚下陷,脾胃虚弱。治拟升降并调、健补脾胃、理气消胀。药用:枳实40 g,生白术30 g,柴胡10 g,升麻6 g,党参10 g,茯苓10 g,陈皮10 g,当归10 g,干姜2 g,石菖蒲10 g,炙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
2月4日复诊:上方连服7剂后,呕吐症状明显改善,两胁胀满疼痛减轻,大便正常,舌黯,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减茯苓、陈皮,加木香、厚朴以加强行气消胀。病久及肾引起闭经,加紫河车、枸杞子补肾调经。原方加减,继服3个月,诸症消失,复查上消化道钡餐正常,体重增加4 kg。
按:本案若一味升提则壅滞,而仅用疏理,则胃气会更加虚陷,故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方中枳实苦辛降泄,破气化滞、消痞除满、逐痰散结,以泻为主;白术苦甘升补,健脾益胃、燥湿和中,以补为要。二药伍用,补泻兼施,行气而不伤正,补正而不壅滞,共奏行气消积除痞、健脾益胃和中之功效,使气机调畅、升降有序。升麻、柴胡升举下陷清阳,升提下陷阳气,以求浊降清升,于是脾胃和调,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可以自愈;中气不虚则升举有力,凡下脱、下垂诸证可以自复其位。
3 讨论
重用枳实、白术,一方面取其升清降浊之意,另一方面大剂量的枳实、白术均有健补脾胃之效。李东垣《脾胃论》注明枳术丸可“治痞,消食,强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枳术丸能够改善模型小鼠消化机能紊乱导致的脾胃虚弱症状,可增强小鼠胃排空和促进肠平滑肌的推进性蠕动,显著增加小鼠的食欲[1]。白术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可兴奋胃肠道M 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促进胃肠蠕动与排空;还可抑制胃肠运动和治疗脾虚证。白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治疗脾虚证,对胃肠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抑制,大剂量兴奋。枳实、枳壳的水煎剂、酊剂及流浸膏对小鼠、家兔的离体肠管及家兔的在体肠管均有抑制作用。水煎液使胃、肠瘘狗的胃肠收缩节律有力,呈兴奋作用,但抑制狗在体胃肠运动。枳实提取物对乙酰胆碱和组胺所致肠管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