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避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如何避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摄取充足的热量及蛋白质

蛋白质 是合成红血球的原料之一,奶类、蛋、鸡肉、猪肉、牛肉、鱼肉及海产、黄豆制品都是良好的蛋白质来源。饮食必须配合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热量,才能改善贫血现象。

2、摄取富含铁质的食物

动物性来源的吸收率优于植物性来源。

动物性来源:肝脏、蛋黄、瘦红肉(牛肉、猪肉)等。

植物性来源:葡萄(干)、黑枣、绿叶蔬菜及强化铁质的谷类或面包等。

3、增加维生素 C 的食物

蔬菜 、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 C,有助铁质被人体吸收,最好能于餐后同时补充。

4、减少影响铁质吸收的食物

酒精、制酸剂的胃药、茶(含有单宁酸)、浓咖啡、过多的纤维素、人工甘味剂及高钙食物,容易与铁质结合,减少铁质吸收,最好避免与富含铁质的食物同时摄取。

5、孕期需要增加B群等营养物的摄入

孕期营养不足或饮食中缺乏铁质、维生素B群、叶酸等都可能引起贫血。除了补充富含铁质的食物与铁剂之外,也可以服用孕妇专用维生素B群和维生素C;怀孕初期(前三个月)亦可补充叶酸。

如须补充铁剂,要注意:

a. 饭后半小时内服用。

b. 粪便呈黑色是正常的。

c. 可配合果汁以利吸收。

d. 服铁剂后两小时内,禁止饮用含揉酸之荼、咖啡等,避免影响铁剂之吸收。

在此,还要鼓励产后的妈妈们哺喂母乳,母乳能提供最完整最适合宝宝成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尽管婴儿配方奶粉是以母奶为仿效的标准,但母奶所含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铁质、钙质比一般婴儿配方奶粉更容易消化与吸收。无论您是现在人生发展到那个时期,都尽可能的摄取均衡且天然的食物,尽量不要靠药物、维生素等。

小孩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几种常见小儿贫血的病因: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常见于6个月到2岁的小儿。

(1)体内贮铁不足胎儿期从母体所获得的铁以妊娠最后三个月为最多。正常足月新生儿体内贮铁量约为250~300mg(平均60~70mg/kg)。贮存铁及出生后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铁足够出生后3~4个月内造血之需。如贮铁不足,则婴儿期易较早发生缺铁性贫血。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早产或双胎致婴儿出生体重过低,以及从胎儿循环中失血(如胎儿输血至母体或输血至另一孪生胎儿),都是造成新生儿贮铁减少的原因。出生后延迟结扎脐带,可使新生儿多得35mg铁。

(2)铁摄入量不足饮食中铁的供给不足为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人奶和牛奶含铁量均低,不足婴儿所需,如单用奶类喂养又不及时添加含铁较多的辅食,则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由于长期腹泻、消化道畸形、肠吸收不良等引起铁的吸收障碍时也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快随体重增长血容量相应增加,生长速度愈快,铁的需要量相,对愈大,愈易发生缺铁。婴儿至一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早产儿可增至5~6倍,故婴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最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4)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食物过敏、肠息肉、美克尔憩室、钩虫病等也可引起肠道失血。失血1ml就相当于失铁0.5mg,长期小量失血都是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长期反复患感染性疾病,可因消耗增多而引起贫血。

2.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缺乏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临床特点为贫血、神经精神症状、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用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治疗有效。

维生素B12和叶酸都是细胞DNA合成所必须的物质,是重要的造血原料,缺乏这两种物质可引起贫血,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故常见于素食乳母喂养或胃肠道吸收障碍的小儿。叶酸广泛存在于各种蔬菜水果中,羊奶中缺乏叶酸,故叶酸缺乏常见于仅以羊奶喂养或严重营养不良、肠道吸收障碍者。

3.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指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骨髓造血增强但不足以代偿红细胞的损耗所致的一类贫血,特点为贫血、黄疸、肝脾肿大、网织红细胞高及骨髓幼红细胞增生。

补铁的作用

铁是人体生成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之一,孕期的缺铁性贫血,不但可以导致孕妇出现心慌气短、头晕、乏力,还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生长发育迟缓,生后智力发育障碍,生后6个月之内易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孕妇要为自己和胎儿在宫内及产后的造血做好充分的铁储备,因此,在孕期应特别注意补充铁剂。

研究结果表明:补铁可以使贫血孕妇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和提高无贫血孕妇的铁储备,而且可使其婴儿6个月内发生缺铁性贫血或铁缺乏者显著减少。

小儿贫血如何防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6个月〜6岁小儿血红蛋白低限为110克/升,6岁〜14岁为120克/升,新生儿则为145克/升,低于此限,即可诊断为贫血。小儿贫血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者4度。小儿贫血主要有三种。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皮肤黏膜渐显苍白,以唇、口黏膜和甲床为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常有头晕、耳鸣、眼前发黑,胃肠道、心血管、神经等系统可出现相关症状。此外,铁低于12微克,综合以上症状即可确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对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合理喂养,防治腹泻、呕吐等胃肠疾病,并应用铁剂治疗为防治关键。 (2)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小儿多呈虚胖形态,常有颜面轻度水肿、毛发稀疏发黄、皮肤可有出血点或淤斑等。此外,皮肤多呈蜡黄色,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疲乏无力,小儿常出现烦躁不安、易怒,表情呆滞、嗜睡、反应迟钝、少哭等症状。 对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加强营养和护理,并应用镇静剂,以及使用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C是防治的关键。 营养性感染性贫血。除感染和贫血症状外,肝、脾肿大为突出特点,并有...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主要和铁有关。 (1)铁摄入不足: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2)生长发育过快 (3)铁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缺铁 (4)铁的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检查

1.外周血象

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平均红细胞容积(MCV)0.9/~mol/L(500~g/d1)即提示细胞内缺铁。如SF值降低、FEP升高而未出现贫血,这是缺铁IDE期的典型表现。FEP增高还见于铅中毒、慢性炎症和先天性原卟啉增多症。

(3)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这三项检查是反映血浆中铁含量,通常在IDA期才出现异常:即SI和TS降低,TIBC升高。SI正常值为12.8~31.3μmol/L(75~175μg/d1),62.7μmol/L(350ug/d1)有意义;其生理变异较小,在病毒性肝炎时可增高。TS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怎么办

(1)口服铁剂: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若无特殊原因,应采用口服法给药;二价铁盐容易吸收,故临床均选用二价铁盐制剂。常用的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含元素20%)、富马酸铁(含元素铁33%)、葡萄糖酸亚铁(含元素铁12%)、琥珀酸亚铁(含元素铁35%),力蜚能(含元素铁46%)等,口服铁剂的剂量为元素铁每日4~6mg/kg,分3次口服,一次量不应超过元素铁1.5~2mg/kg;以两餐之间口服为宜,既可减少胃肠副反应,又可增加吸收。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增加铁的吸收。

(2)注射铁剂:注射铁剂较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可发生过敏性反应致死,故应慎用。

(3)铁剂治疗后反应:口服铁剂12~24h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网织红细胞于服药2—3天后开始上升,5~7日达高峰,2~3周后下降至正常。治疗1~2周后血红蛋白逐渐上升,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如3周内血红蛋白上升不足20g/L,注意寻找原因。如治疗反应满意,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增加铁储存。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会引起儿童发育迟缓吗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会造成儿童发育迟缓,因此一旦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就要及时进行治疗,听从医生的嘱咐,通过药物或者饮食疗法的方法来改善孩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除了采用药物治疗之外,饮食也是非常采用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儿童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而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的食物有瘦肉、鱼禽、血、内脏等等,另外烹调用具可用铁制的锅。

另外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在饮食方面要多吃含维生素C较高的食物,使三价铁还原为易吸收的二价铁。而维生素C含量较高蔬菜水果中有有西红柿、柿椒、苦瓜、樱桃、油菜、小白菜等。

要给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食,不要偏食或者挑食,合理安排餐次和饮食内容,而对于食欲差、胃纳少的儿童患者可以少吃多餐,注意合理的休息与活动,多出去晒太阳。

相关推荐

营养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贫血症状,如经诊断确定,则应给予补充口服铁剂,其中又以乳酸亚铁为主的成份最好,且必须要连续服用三、四个月来矫正贫血现象,以及补足体内铁质的储备量。 每天摄取含铁量丰富的食物也是十分必要的,像谷类、绿色蔬菜、蛋、肉及新鲜肝脏等,都是很好的含铁食品。人体对于动物性食物的铁质吸收率要比植物性食物好。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缺铁性贫血?通常会造成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偏食、肠道吸收不好等,若是女性则也有可能与月经过多有关。应找医生彻底检查。 用新稀宝+铁之缘治疗营养性贫血效果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临床主要特点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起病较为隐匿,不少患儿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发病年龄、喂养史及血象特点可作出诊断。血红蛋白量比红细胞数降低明显及红细胞的形态改变对诊断意义较大。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口唇、口腔粘膜、甲床较为明显。 2.消化系统:常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严重时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 3.神经精神改变: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或智力减退。 4.免疫

孕妇贫血的种类都有哪些呢

(1)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临床上常见的孕妇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比较缓慢,而发生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则较急,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2)生理性贫血与病理性贫血 因为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其中血浆增加比红细胞增加得多,血液被稀释,使正常孕妇的血色素下降至10克,则为生理性贫血,一般分娩后,血色素可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 如果血色素下降到10克以下,红细胞在330万/立方米以下者,则为病理性贫血。 孕期贫血的症状 轻度贫血者,除皮肤粘膜苍白外,很少有其它明显症状。病情

孕期贫血的分类

(1)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上常见的孕妇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比较缓慢,而发生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则较急,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2)生理性贫血与病理性贫血因为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其中血浆增加比红细胞增加得多,血液被稀释,使正常孕妇的血色素下降至10克,则为生理性贫血,一般分娩后,血色素可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如果血色素下降到10克以下,红细胞在330万/立方米以下者,则为病理性贫血。

小儿贫血是怎么引起的

1、家族史:有无遗传因素,小儿时期与遗传的贫血较多;如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先天性红细胞酶缺陷。范可尼贫血等疾病。家族 (或近亲)中常有同样患者,也是引发小儿贫血的原因。 2、年龄和营养史:新生儿出生一到两天内发生的黄疸,贫血则新生儿溶血症可能性大。六月到三岁婴幼儿和青春发育期少年是缺铁性贫血发病高峰年龄。长期单纯母乳喂养,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可能性大。人工喂养食物中缺铁或长期腹泻,有缺铁性贫血的可能,年长儿有消化性溃疡史,因注意失血性贫血。 3、贫血起病,发展和特征性表现,急性白血病。急性再障起病较急

什么是婴儿贫血

婴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 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A、缺铁性贫血: 由体内缺铁影响血红素的合成所引起,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普遍的问题,尤见于婴幼儿及生育年龄妇女。据统计,我国近40%的学龄儿童和托幼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缺铁的主要原因有: 1、人体内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摄入量相对不足 婴幼儿生长

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贫血的种类很多,但最常见的是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以6个月~2岁的婴幼儿多见。凡6岁以下的儿童,血色素低于11克/dl,就可以诊断为贫血。 婴儿从出生到1周岁阶段,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体重从3公斤增长到9公斤,其中血容量增长很快,如果没有供应充足的造血原料,就会发生贫血。当缺乏铁和蛋白质而发生贫血时,其红细胞体积变小,血色素的含量也相应减少,此称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当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而发生贫血时,其红细胞体积会变大,数量也相应减少,此称为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由于参与人体代谢的很多酶含有铁,所以当

5种食物远离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又叫做营养性贫血,主要是由于人体对铁摄入量不足导致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减少,细胞缺氧引致的。缺铁性贫血多发于儿童和孕妇,很多人会问,得了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对身体好?……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又叫做营养性贫血,主要是由于人体对铁摄入量不足导致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减少,细胞缺氧引致的。缺铁性贫血多发于儿童和孕妇,很多人会问,得了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对身体好? 5种食物远离缺铁性贫血 1.瘦肉。瘦肉富含蛋白质和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作用,从而预防贫血。很多人以为菠菜具有

宝宝贫血的症状

婴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 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面色苍白,嘴唇、指甲颜色变淡等;呼吸、心率增快;食欲下降、恶心、腹胀、便秘;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等,年长患儿还会出现头痛、头晕、眼前有黑点等,患病时间长的患儿常常会出现容易疲劳、毛发干枯、生长发育落后等。缺铁性贫血的主要表现除了

女人气血不畅的表现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一般情况下都是发生在有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或者有十二指溃疡、胃出血等问题的女性身上。 缺铁性贫血是女性贫血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另外日常饮食摄入铁元素不足也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其通常指的就是人体内贮存的铁元素不足而引起的低色素性贫血。 临床上对于缺铁性贫血主要选择药物治疗方法,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先将引起缺铁性贫血的问题针对性的治发,然后在口服维生素c,促进铁元素的吸收。加强日常的膳食铁元素的摄入。 营养性不良贫血 营养性不良贫血通常会有体型偏瘦、脱发、食欲不振、失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