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可以减肥吗
田螺可以减肥吗
田螺可以减肥吗 田螺的热量
别名:田中螺、黄螺
热量:60大卡(100克可食部分)
分类:水产类
评价:螺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镁和钙,而且热量很低,适宜减肥期间食用,但注意烹调方法增加热量。
营养信息
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热量(大卡)60.00
碳水化合物(克)3.60
脂肪(克)0.20
蛋白质(克)11.00
纤维素(克)一
维生素A(微克)一
田螺的营养价值
1.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
2.食用田螺对狐臭有显著疗效。
田螺的吃法
食用螺类应烧煮10分钟以上,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
田螺的使用效果
田螺味甘咸、性寒,入脾、胃、肝、大肠经。
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止渴,醒酒的功效。
治热结小便不利、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减肥的人可不可以吃田螺 吃田螺的禁忌
1.田螺的好处是非常多的,但是有慢性肠炎,急性肠炎的患者最好不要吃高维生素,高热量以及高蛋白的饮食,对于这类患者来说都是不适合的。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如果吃了田螺,那么就容易导致腹部疼痛以及拉肚子的情况发生,所以尽量少吃一些或者不吃。
2.女性在怀孕期间最好也不要吃田螺,因为田螺里面会有一些寄生虫,进入身体以后容易对胎儿造成危害,导致一些疾病出现,所以女性在怀孕期间最好不要吃田螺。
中秋节吃什么 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
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田螺的禁忌人群
凡屑脾胃虚寒、便溏腹泻、胃寒病者;风寒感冒期间、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黄疸、水肿、小便不通、痔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之人;适宜糖尿病、癌症、干燥综合征、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者。
田螺不能跟什么一起吃
田螺+木耳:一起吃会中毒,可以用莲房治疗田螺+玉米:一起吃容易中毒,用地浆水可以解毒田螺+猪腰:腹痛田螺+芸豆:引起结肠癌田螺+冰:一起吃容易中毒,用藕节解毒田螺+面:一起吃会引起腹痛、呕吐,用鸡屎白可以治疗田螺+蛤:一起吃会引起中毒,可以用胡荽治疗田螺+牛排:不宜消化、腹胀田螺+蚕豆:一起吃会肠绞痛田螺+蛤蜊:腹胀田螺+香瓜:一起吃会腹痛,可以用地浆水治疗田螺+猪里脊肉:伤胃田螺+猪肉:一起吃容易脱眉毛,可以吃绿豆治疗田螺+牛肉:不易消化,会引起腹胀
田螺与香瓜相克:同食有损肠胃。从食物药性方面分析,田螺大寒,香瓜冷利,并有轻度导泻作用,二者皆属凉性,二者同食有损肠胃。所以,食田螺后不宜马上吃香瓜,更不宜同食。
田螺与木耳相克:不利于消化,另一种说法是会中毒。木耳性味甘平,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钙、铁、磷)之外,还含有磷脂、植物胶质等营养成分。这些类脂质及胶质,与田螺中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起不良反应,从食物药性上来说,寒性的田螺,遇到滑利的木耳,不利于消化。
田螺的热量是多少大卡 田螺有什么营养和功效
田螺里面所含有的维生素a非常丰富,能够达到保护视力作用,这样夜盲症就能够被有效的预防,吃一些田螺对眼睛非常好。
田螺里面还含有非常丰富的钙,不管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大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在幼儿时期补充足够的钙质,牙齿就能长得更好,青少年时期适当的补充钙质,就能够让身体发育变得更好,中老年时期好好的补钙就可以起到预防骨质疏松作用,所以钙质对于每一个人群来说都非常重要。
田螺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能够让身体免疫能力也变得更强,能够让疾病减少很多。
田螺里面的铁元素也非常丰富,当出现缺铁性贫血以后,就应该多补充一些铁元素,田螺里面含有的脂肪量是比较少的,所以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并不会造成肥胖的情况出现。
田螺是一种寒性食物,适当的吃一些田螺还可以达到清热的作用,田螺里面的利尿成分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吃一些能够消除水肿,让身体里面多余的钠被有效的排出。
中秋节为什么吃螃蟹 中秋节为什么吃田螺
中秋节前后是全年中最适合吃田螺的季节,此时的田螺空怀,腹内没有小螺,肉质肥美,炒了吃超级美味,而且田螺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核黄素、硫胺素、尼克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食用后对身体有诸多补益作用。
田螺俗称攀桂,有科举登第的意思在里面,以前的家长们为了图个好寓意,会在中秋节的时候准备一份田螺给自家参加科举考试的孩子食用,寄托了美好的寓意。
泡椒田螺肉
田螺是生活在水里的一种软体的动物,天气适宜的时候它就会从壳里伸出来,一旦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钻进去。经常吃田螺的胡话,是可以起到明目的作用的。小编给大家介绍下泡椒田螺肉的吃法吧。
泡椒田螺肉
制作泡椒田螺肉的是需要的食材有田螺肉,泡椒,西芹,糟辣椒,泡姜。调料包括盐,白糖,水淀粉,食用碱,料酒以及适量的色拉油。
做法
1、田螺肉洗净后打上深1.5厘米、间距为0.1厘米的菊花花刀,用食用碱腌渍10分钟,洗净食用碱后放入沸水中大火汆水2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漂洗多余的碱沫。
2、西芹对折后撕去皮筋,洗净后斜刀45度切成长2厘米的段;泡姜洗净后切成象眼片;糟辣椒剁细。
3、我们把锅放到火上面烧一会儿在加入适量的色拉油,将油温烧到7成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将田螺肉放进去进行爆炒了,2分钟之后就可以把油滤掉一部分出锅了。
4、锅内留油40克,烧至七成热时下入糟辣椒中火煸炒出香味,放入泡椒、泡姜、西芹翻炒均匀后用盐、白糖、料酒调味后放入螺肉大火翻炒2分钟,用水淀粉勾芡后翻勺出锅,即可装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特点
螺肉滑嫩、色泽红亮、酸辣可口、香气扑鼻。
制作关键
1、打花刀时要注意刀口的深度,否则田螺肉不能成菊花型。
2、我们经常会用食用碱腌渍田螺肉,这是为了去除田螺肉表面的粘液。
田螺的功效与作用
有利于生长发育
田螺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和钙,适量吃一些可补充营养,促进身体生长发育。
调节激素分泌
吃田螺有利于调节身体内的激素分泌。
清热
田螺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能治热结小便不利、黄疸、脚气、痔疮、便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田螺的营养价值
田螺是卵胎生的,其卵在雌体的输卵管内受精,并发育为小田螺,然后才生出来。春夏之交,田螺一般都怀仔,所以有“三月田螺一肚仔”的说法。只有六、七月后,田螺的产仔期过去,才慢慢肥壮起来。到中秋节前后,正是田螺最肥满之时,吃进去又没有满腹小田螺仔的扫兴之感田螺的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百克螺肉含蛋白质18.2克,脂肪0.6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中钙的含量特别高。
田螺又是一种药用动物。据记载,田螺肉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明目、利尿、通淋等功效。民间根据田螺有“清湿热、利小便”等之作用,常应用于治疗小便不畅、黄疸、中耳炎、痔疮等症。但因田螺为性寒之物,故有脾胃虚寒之人不应多吃。
结语:泡椒田螺肉是道色泽红亮,多远就能闻到香味的美食,田螺肉是十分的嫩滑的。田螺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等其他营养物质的,还能用来治疗中耳炎的。
田螺的养殖水体
田螺的养殖水体
田螺适应能力强,疾病少,只要避开大量农药、化肥毒害,农村许多平坦的河渠、溪滩、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体都可放养。保持底泥厚度10cm-15cm,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
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田螺隐蔽栖息。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1/15公顷50kg-100kg的用量全池施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3天-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
田螺的种螺放养
种螺放养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
种田螺的来源:一是野外采集,二是市场收集。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体中每平方米投放种螺0.1kg-0.5kg,精养池可增大投种量2倍-3倍。养殖田螺可单独放养,也可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田螺、泥鳅混养方式。
田螺的日常管理工作
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cm左右。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次-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田螺的饲养管理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养殖方式,只需保持水体肥度,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的厩肥、鸡粪、牛粪、猪粪或稻草等有机肥料即可满足田螺生长需要。在高密度精养情况下,则必须投人工饵料。田螺对营养要求不高,简单地用米糠、麦麸、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饲料。
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田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水温在15℃-20℃、28℃-30℃幅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则少投或不投。
田螺的收获与运输
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投放的幼螺可达10g-20g,当年孵出的仔螺也可达到5g以上规格。
收获田螺时,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地摄取成螺,留养幼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根据其生活习性,在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于岸边或水体中旋转的竹枝、草把上拣拾;冬、春季则选择晴天的中午拣拾。另外,也可采用下池摸捉或排水干池拣拾等办法采收田螺。田螺的运输很简便,可用普通竹篓、木桶等盛装,也可用编织袋包装,运输途中只要保持田螺湿润,防止曝晒即可。
一亩能养出多少石螺
1亩水田可产1吨左右,如果塘内放入树枝之类东西,或许可多产一些。石螺属软体动物,粗生易长,适宜于池塘、河边、沟边和水田生长。田螺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是盛夏人们夜宵的美食,亩产量可达2000公斤左右,产值达4000元。现就将高产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选择场地。 田螺生命力和抗病力强,有活水源的沟、水田、浅水池塘均可放养,一般采取建池养殖,螺池规格一般宽2-3米,长10-15米,池的四周作埂,埂高0.7米,并在四周安栏网,防止田螺外逃。池底铺上20厘米厚的肥泥,注入新水,水面放养水浮莲、小葫芦、红绿萍等。供田螺摄食,并在池中插上小竹竿或木条,供螺栖息和产卵。二、投放种苗。挑选种螺或仔螺、投放入池。 池建好后,一般选择在4-11月份投苗养殖。每年6-9月份是田螺大量产卵季节,可到稻田和河沟去拾,或到市场上购买,雌螺的特征是:色泽淡褐,壳较薄,体较圆,尾钝。从中挑选出15-20克的雌螺投入池中,一般每平方米投放10只雌螺即可。选择仔螺作种苗的。则按雌雄2:1的比例投放。雌螺个体较大,螺身偏圆,厣壳凹平;雄螺个体稍小,螺身较长,厣壳凸起。仔螺约经一年的养殖便可捕捞上市。三、饲养管理。田螺的饵料丰富,水中的微生物、有机质、水生植物幼嫩茎叶等都是它的主要食料。 幼螺生长旺季,每年的4-11月份之间要添喂米糠、麦皮、豆腐渣、熟番薯、小昆虫、小鱼虾以及动物的内脏等。也可以喂配合饲料。投料时间为每天的8-9时喂一次,体积大的饵料应当切碎以后投喂。日投喂量为螺体的1.5%左右。要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约为10天换水一次。水温在30℃以上时,要经常注入新水,加深水位,平时水深保持在30厘米为好。冬季则白天降低水位,增加光照。夜晚加深水位。从而保温,并结合施一些猪粪、厩肥,以提高温度,培肥水质。田螺对农药和工业污水较敏感。应注意避免,还应注意鸭的为害。四、捕捞上市。经过一年饲养,体重达到15克以上的即可捕捞上市。捕捞的方法可选干池捕捞,也可浅水捕捞。同时应注意留一些雌螺,为下年培育仔螺作准备。五、越冬管理。当水温降低至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时,田螺钻入洞内,在土面上留有一个小孔,不时冒气泡。此时不吃也不动。应当保持水深10-15厘米,并且4-5天换水一次,增加含氧量,使田螺安全越冬。
田螺的营养及功效
螺别名双叫螺蛳、海螺、田螺,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称。
田螺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由于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螺类所含热量较低,是减肥者的理想食品,而且食用田螺对狐臭还有显著疗效。
此外,下面就田螺作为一种食疗偏方来说,列出了每一种实用偏方具体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效。
1.治糖尿病:田螺10~20个,黄酒50毫升。田螺放清水中3~5天,使其漂吐去沙泥,取出田螺肉,加黄酒拌和,用清水炖熟。吃肉、喝汤,每日1次。
2.治水肿:田螺4个,蒜5头,车前子6克。田螺去壳,与后两种原料一起捣成膏,做成圆饼备用。用时将药饼罩填脐孔内,外盖纱布,每日换药1次。若敷药后脐孔发痒,即去除药物,待脐孔不痒时再敷,直至水肿消尽为止。
3.治中耳炎:活田螺1个,冰片少许。活田螺洗净,置清水中,48小时后挖开盖头,加入冰片,取其水滴耳内,按压耳屏数次。每日3次,连用数日。
4.治痔疮、脱肛、子宫脱垂:田螺700克,植物油15克,葡萄酒(或黄酒)40克,盐、酱油、胡椒粉、葱、姜各适量。将洗净的田螺用剪刀把尖部剪去一点。炒锅上火,倒油烧热,下田螺翻炒,炒至田螺口上的盖子脱落时,加入酒、葱、姜同炒几下,下盐、酱油,再加适量水焖10分钟,撒胡椒粉翻匀即成。每日1~2次,数日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