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肾炎有哪些饮食疗方
间质性肾炎有哪些饮食疗方
间质性肾炎患者必须要忌盐。尿量少或水肿时,除服药外,可选用一些具有利水适用的食物。如冬瓜止渴、利小便、主治小腹水涨。冬瓜皮煎汤代茶利水消肿作用。丝瓜有利尿消肿、凉血解毒的作用。下面为大家介绍间质性肾炎患者的饮食疗法有哪些。
间质性肾炎的饮食疗法:
1、限制蛋白质: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3天~6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产生一过性的氮质血症,因此应限制蛋白质饮食,在限制的范围内应设法选食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等。当病情好转,尿量增多时,每天尿量>1000毫升,可开始逐渐增加蛋白质量,但每日不得超过0.8克/公斤体重,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应在30克~40克,每公斤体重0.5克以下。待病情稳定2个月~3个月后,才可逐步恢复正常量。
2、低盐低钠饮食:有浮肿和高血压的病人应采用低盐,无盐或低钠膳食。低盐膳食一般每日用食盐小于3克或酱油10毫升~15毫升,凡含盐多的食品均应避免食用,如咸菜、泡菜、咸蛋、松花蛋,腌肉、海味、咸面色、挂面等均应避免。无盐饮食是烹调时不加食盐和酱油。
慢性肾小球肾炎到底有几种
慢性肾小球肾炎到底有几种!大部分慢性肾炎患者无急性肾炎病史,故目前较多学者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之间无肯定的关联,它可能是由于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本病。下面看看肾病专家是怎么说的!
在了解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几种之前,我们看来看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改变与病因、病程和类型不同而异。可表现为弥漫性或局灶节段系膜增殖、膜增殖、膜性、微小病变、局灶硬化、晚期肾小球纤维化或不能定型。除肾小球病变外,尚可伴有不同程度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肾间质损害加重了肾功能损害。晚期肾小球肾炎肾皮质变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萎缩,发展为玻璃样变或纤维化,残存肾小球可代偿性增大,肾小管萎缩等。
还有就是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因为疾病大多数隐匿起病,病程冗长,病情多缓慢进展。由于不同病理类型,临床表现不一致,多数病例以水肿为首现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面部及下肢微肿,重者可出现肾病综合征,有的病例则以高血压为首现症状而发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亦可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或血尿。或仅出现多尿及夜尿,或在整个病程无明显体力减退直至出现严重贫血或尿毒症为首发症状,一般根据临床表现不同,
由此可见,在了解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几种的同时,对疾病临床表现的了解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疾病。
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治疗起来也是相当麻烦的,很多患者怀疑这种病症是否可以治愈。每一种病症都是有属于自己的死穴的,只要抓住这种病症的死穴,就完全可以治愈这种病症。
目前还是有很多患者对慢性间质性肾炎能治好吗有很大的顾虑,首先患者一定要保持一个信心,这样才可以有把握进行治疗的,而且记得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患者可以使用一般的治疗方法,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信心、防止感染,加强休息,避免强体力活动,但要做适当有益活动。其实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要从症状入手,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者,要限制钠的摄入量,适当控制饮水量,对有大量蛋白尿,患者应提高蛋白质摄入量。肾功能不全者,则应给予优质蛋白质,每日40g左右。总热量应在146.44kj/kg左右。除高脂血症者外,脂肪不限,应给足够维生素。
专家指出,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方法有针对性就是可以治好的,先解决病症的症状就可以一步步解决这种问题了,患者一定要控制血压,血压升高,肾功能会加速恶化,所以要将血压控制在130/85 mmHg以下。血管张力素转化脢抑制剂除降低血压外,亦可减少蛋白尿,所以是首选药物,但在肾功能太差(肌酸酐>3)的病人,要小心使用,因为可能加速肾衰竭。可选用中草药或方剂治疗,需要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药物。还可以使用联合疗法,慢性肾炎使用单一药物治疗,疗效常不满意,联合疗法采用抗凝药物、抗氧化剂、中药及对症施治,可提高疗效。
慢性肾炎疼不疼
慢性肾炎疼痛的原因:
1、感染所导致的肾脏疼痛
最常见的感染菌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细菌可以由其他部位化脓病灶经血液进入肾脏。初期病变局限于肾皮质形成多发微小脓肿,继之可集合成多房性脓肿,部分病人可由小脓肿融合成大脓肿,成为肾痛,少数病人到晚期,近皮质肾痛可穿破包膜,发展成为肾周脓肿,近肾盏的脓肿可穿孔向肾盂引流,则尿中可找到细菌。
2.其它原因如囊肿、结石等也可以引起肾痛,通常输尿管结石会让人感到剧烈的疼痛,又称肾绞痛;肾囊肿及各种类型的肾炎由于肾间质受损也会引起肾痛。
其它导致慢性肾炎疼痛的原因:
1、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间质性肾炎、多囊肾、髓质囊性病变及遗传性肾炎。
2、药物性肾病:非甾体抗炎药、马兜铃酸类药物、环孢素及顺铂等引起的肾损伤。
3、尿路疾病:梗阻性肾病、返流性肾病;盂肾炎。
4、重金属中毒:如铅、镉、锂中毒。
5、物理性损害:如放射性肾病。
6、系统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慢性移植排斥反应)、代谢性疾病(尿酸性肾病、高钙血症肾病、低钾性肾病)、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轻链沉积病)等系统性疾病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
各种原因引起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机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微血管损伤、肾小管细胞损伤、炎症细胞相互作用、纤维母细胞表现型的变化,肾小管细胞一纤维母细胞相互作用,使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间质浸润等。慢性肾小管损伤,释放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致使细胞成分合成与降解失调,出现肾小管萎缩。
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使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加,形成间质纤维化。释放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具有化学吸引作用,使细胞浸润及浸润细胞增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间质浸润及管周毛细血管病变都可导致球后毛细血管腔闭塞,结果是继发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升高,肾功能进行性丧失。
如上对慢性肾炎疼痛的原因做出的介绍能够很好的帮助大家认识这种疾病,因为慢性肾炎疼痛的原因很复杂,想要彻底治疗,大家需在了解病因基础上找到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身体健康的人可以吃排尿利尿的药物不
身体健康的人尽量不吃利尿药物,身体无任何不适不要吃。建议你想多排尿可以多饮水,利尿药物有很多危害,可以引起心律失常,血糖,血脂升高,急性间质性肾炎,有耳毒性反应等,为了身体健康,请不要乱吃药。
不同肾炎的发病原因不同
1、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
(1)药物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药物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最主要病因,急性间质性肾炎占半数以上,其中以内酰胺类抗生素最常见,包括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而又以甲氧西林发生率较高。其他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利尿剂、利福平、某些抗肿瘤药物及造影剂等。最近,质子泵抑制剂引发急性间质性肾炎引起较多关注,尤以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常见。此外,由关木通、广防己等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引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研究已获得较大进展。
(2)感染
全身性或肾外性感染所导致的反应性急性间质性肾炎主要由链球菌感染、支原体肺炎、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军团菌感染、白喉杆菌感染等感染性疾病诱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性肾病的研究取得突破,实验证实上皮细胞的HIV-1的感染在HIV相关性肾病的肾小球病变中起重要作用。
(3)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眼色素膜炎又称特发性间质性肾炎,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多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预后大多良好。其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韦格纳肉芽肿、类肉瘤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多为疾病活动的标志。尿酸肾病、痛风肾病、高钙性肾病、低钾性肾病等代谢性疾病均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
2、诱发狼疮性肾炎的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狼疮性肾炎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狼疮性肾炎病人可有家庭史,近亲患病率较高。
(2)性激素:临床发现,本病女性显着多于男性,且多在生育期发病,故认为雌激素与本病发生有关。妊娠可使半数患者病情恶化。
(3)心理因素:心理应激不仅可以促发狼疮性肾炎病情活动,而且也可能是引起狼疮性肾炎的原因。然而应激对个体的反应强度受个体素质、人格特征和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强度、持续时间及频度的影响。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病毒感染以及阳光或紫外线照射,日光过敏见于40%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另外,寒冷或强烈电光照射亦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5)某些药物及食物:某些药物及食物的变化也可能和狼疮性肾炎的发生有关。
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此种急性肾炎在临床上最为多见。链球菌有许多种类,每种又有不同的亚型。能够引起急性肾炎的链球菌是β-溶血性链球菌A族的第1、2、3、4、18、25、49、55、57、60型,但其发生肾炎的比率均不恒定,而第12型是大部分急性肾炎的病因。因此,急性肾小球肾炎由于链球菌感染引起者,多为β-溶血性链球菌A族(甲组)第12型。在临床上可以找到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如在病灶处可以培养出致病菌,在链球菌感染流行,如猩红热流行时,发病率很高,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很高,在肾小球中可以找到链球菌抗原等等。
其发病机理多为免疫复合物型肾炎,用免疫荧光方法,电子显微镜可以证实肾小球中有其免疫复合物沉积。少数为抗肾抗体型肾炎。此外,患者细胞免疫低下,链球菌外毒素激活补体、低补体血症等,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有关。其病理生理过程可以概括为:感染链球菌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或抗肾抗体破坏肾小球,细菌外毒素的作用,均可吸附并激活补体系统,引起局部一系列炎症反应,肾小球基底膜被破坏,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肾小球内皮细胞肿胀、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腔闭塞,滤过面积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出现氮质血症、尿毒症,球管失衡,出现少尿、无尿,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出现水肿、高血压、甚则导致心力衰竭。
(2)肺炎双球菌感染后肾炎:该类急性肾小球肾炎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而导致的,多为轻型弥漫增殖性肾炎或局灶型肾炎。其潜伏期较短,一般临床表现除水钠潴留症状较轻外,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相似。
(3)葡萄球菌感染后肾炎:多通过激发补体系统或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导致,多为弥漫增殖性改变。在临床上,此类感染后引起的急性肾炎发病率还比较高。
(4)病毒感染后肾炎: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后,尽管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很低,其机理尚不清楚,但如果临床上有病毒感染史而无细菌感染症状,尿液改变轻,肾炎综合征不典型时,应考虑是否为病毒感染后肾炎。
间质性肾炎的饮食禁忌
1、多吃红豆和玉米
中老年人如果患有间质性肾炎常常会感到双腿酸软、小便频繁、腰酸背胀、精神不振等,一般是因为肾脏发生了病变。应选用红豆、玉米食用,对肾病有好处。但胡椒、花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应该禁用。
2、肾病病人必须要忌盐
尿量少或水肿时,除服药外,可选用一些具有利水适用的食物。如冬瓜止渴、利小便、主治小腹水涨。冬瓜皮煎汤代茶利水消肿作用。丝瓜有利尿消肿、凉血解毒的作用。
3、间质性肾炎病人应该多喝水
并且在饮食方面要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清淡的半流质食物。
4、限制蛋白质
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3天~6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产生一过性的氮质血症,因此应限制蛋白质饮食。
5、低盐低钠饮食
有浮肿和高血压的病人应采用低盐,无盐或低钠膳食。低盐膳食一般每日用食盐小于3克或酱油10毫升~15毫升,凡含盐多的食品均应避免食用。
慢性肾小球肾炎到底有几种
在了解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几种之前,我们看来看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改变与病因、病程和类型不同而异。可表现为弥漫性或局灶节段系膜增殖、膜增殖、膜性、微小病变、局灶硬化、晚期肾小球纤维化或不能定型。除肾小球病变外,尚可伴有不同程度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肾间质损害加重了肾功能损害。晚期肾小球肾炎肾皮质变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萎缩,发展为玻璃样变或纤维化,残存肾小球可代偿性增大,肾小管萎缩等。
还有就是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因为疾病大多数隐匿起病,病程冗长,病情多缓慢进展。由于不同病理类型,临床表现不一致,多数病例以水肿为首现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面部及下肢微肿,重者可出现肾病综合征,有的病例则以高血压为首现症状而发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亦可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或血尿。或仅出现多尿及夜尿,或在整个病程无明显体力减退直至出现严重贫血或尿毒症为首发症状,一般根据临床表现不同,
由此可见,在了解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几种的同时,对疾病临床表现的了解也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疾病。
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治疗起来也是相当麻烦的,很多患者怀疑这种病症是否可以治愈。每一种病症都是有属于自己的死穴的,只要抓住这种病症的死穴,就完全可以治愈这种病症。
目前还是有很多患者对慢性间质性肾炎能治好吗有很大的顾虑,首先患者一定要保持一个信心,这样才可以有把握进行治疗的,而且记得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患者可以使用一般的治疗方法,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信心、防止感染,加强休息,避免强体力活动,但要做适当有益活动。其实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要从症状入手,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者,要限制钠的摄入量,适当控制饮水量,对有大量蛋白尿,患者应提高蛋白质摄入量。肾功能不全者,则应给予优质蛋白质,每日40g左右。总热量应在146.44kj/kg左右。除高脂血症者外,脂肪不限,应给足够维生素。
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方法有针对性就是可以治好的,先解决病症的症状就可以一步步解决这种问题了,患者一定要控制血压,血压升高,肾功能会加速恶化,所以要将血压控制在130/85 mmHg以下。血管张力素转化脢抑制剂除降低血压外,亦可减少蛋白尿,所以是首选药物,但在肾功能太差(肌酸酐>3)的病人,要小心使用,因为可能加速肾衰竭。可选用中草药或方剂治疗,需要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药物。还可以使用联合疗法,慢性肾炎使用单一药物治疗,疗效常不满意,联合疗法采用抗凝药物、抗氧化剂、中药及对症施治,可提高疗效。
尿路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
尿路感染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泌尿感染类尿常规、泌尿系统CT检查、尿路平片、尿中红细胞(RBC,BLO)、尿液病原体检查、12小时尿细胞计数、中段尿细菌培养计数、尿中白细胞(WBC,LEU)、一小时尿沉渣计数、浊度、磁共振水成像
一、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最简便而可靠的诊断尿路感染的方法。宜留清晨第1次尿液待测,凡每个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5个/HP)白细胞称为脓尿。急性尿路感染时除有脓尿外,常可发现白细胞管型、菌尿,有时可伴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尤其是在布鲁杆菌、奴卡杆菌、放线菌、结核杆菌感染时。偶见微量蛋白尿,如有较多蛋白尿则提示肾小球受累。
值得一提的是,脓尿不等于表示尿路一定有感染,因为脓尿可被分为感染性脓尿和无菌性脓尿。无菌性脓尿可见于各种小管间质性肾炎。小管间质性肾炎病因广泛,常见疾病有反应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即系统感染引起的小管间质性肾炎)、变应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许多药物均可引起)、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关肾病、重金属中毒性肾病、放射性肾炎、反流性肾病及各种特发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2、尿细菌培养 以往认为,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万/ml才有临床意义,<1万/ml为污染所致。现有大量事实证明,虽然约92%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菌落计数>10万/ml,但是仅有70%左右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菌落计数超过10万/ml,而另外20%~30%的患者其菌落计数仅有1000~10万/ml,尤其是大多数下尿路感染者。菌落计数不高的原因有:
(1)尿频尿急等刺激症状使尿液在膀胱内逗留的时间太短,不利于细菌的繁殖。
(2)已用抗生素治疗。
(3)应用利尿药使细菌不易生长繁殖。
(4)酸化尿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间接性肾炎患者要注意什么呢
1、低盐低钠饮食:有浮肿和高血压的病人应采用低盐,无盐或低钠膳食。低盐膳食一般每日用食盐小于3克或酱油10毫升~15毫升,凡含盐多的食品均应避免食用,如咸菜、泡菜、咸蛋、松花蛋,腌肉、海味、咸面色、挂面等均应避免。无盐饮食是烹调时不加食盐和酱油。除上述含盐较多的食品应避免食用外,可用糖、醋、芝麻酱、蕃茄酱来调味。低钠膳食是除烹调时不加食盐和酱油以下,凡含钠高的食品及蔬菜也应限制,如用发酵粉或碱制作的馒头、糕点、饼干、挂面等,蔬菜中凡含钠100毫克/100克以上者均应填用,全日膳食中含钠最好不超过500毫克。
2、指导间质性肾炎患者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体征和表现。
3、间质性肾炎应该多漱口,口唇干燥者可涂护唇油。
4、间质性肾炎病人应该多喝水。 并且在饮食方面要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清淡的半流质食物。
出汗后要更注意保暖,及时的更换衣被。口唇干燥者可涂护唇油。
警惕抑制胃酸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肾脏损害
约1%~3%的急性肾功能损伤是源于急性间质性肾炎。研究者认为,PPIs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是PPIs的类效应。自1992年第1例因奥美拉唑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病例报道以来,PPIs所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时有报道。
国外对24例经活检确诊为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8例与奥美拉唑和潘托拉唑有关。对64例经活检确诊为急性间质性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有52例与PPIs相关。其中,奥美拉唑最为常见(38例),接下来依次为艾美拉唑(5例)、雷贝拉唑(4例)、潘托拉唑(4例)、奥美拉唑加潘托拉唑(1例)。
消化系统损害
PPIs对胃肠道的反应,部分患者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口干、消化不良、便秘等不适症状,一般不需停药,症状较轻者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奥美拉唑可诱发胰腺炎,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兰索拉唑可引起微观结肠炎,患者结肠炎经乙状结肠镜检查正常或轻微异常,通常经过病理检查才可确诊。患者反应的症状多为一日数次、连续多日的严重水样性腹泻,接受替硝唑、甲硝唑、氟哌酸等药物的抗腹泻治疗无效。但在停用兰索拉唑后,不经抗腹泻治疗,腹泻症状在24小时至1个月内消失。有的患者再次使用兰索拉唑后,结肠炎复发。
肾炎的症状和分类
1.急性肾小球肾炎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球疾患,其中很多是因细菌、病毒、原虫感染而诱发。
2.慢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3.急性间质性肾炎
是以急性肾小管间质炎症为基本特征的一组肾脏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通常表现为急性肾衰竭,肾小球、肾血管一般不受累或受累相对较轻。在急性肾衰竭的病例中,急性间质性肾炎占10%~20%。
4.慢性间质性肾炎
是一组以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不同程度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肾间质损害的机制可涉及免疫损伤、感染、中毒、代谢紊乱、尿流机械梗阻和遗传因素等方面。临床上以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疾病后期则表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5.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简称乙肝相关性肾炎,是指HBV感染人体后通过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肾小球损伤的疾病。
6.特发性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是一种非药物、非感染、非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病因不明的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活检病理表现为间质水肿和单个核细胞浸润,多数为可逆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复发。临床表现中可伴有葡萄膜炎的病例,常为青春期女性发病。
间质性肾炎怎么饮食
1.中老年人如果患有间质性肾炎常常会感到双腿酸软、小便频繁、腰酸背胀、精神不振等,一般是因为肾脏发生了病变。应选用红豆、玉米食用,对肾病有好处。但胡椒、花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应该禁用。
2.肾病病人必须要忌盐。尿量少或水肿时,除服药外,可选用一些具有利水适用的食物。如冬瓜止渴、利小便、主治小腹水涨。冬瓜皮煎汤代茶利水消肿作用。丝瓜有利尿消肿、凉血解毒的作用。
3.间质性肾炎病人应该多喝水。并且在饮食方面要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清淡的半流质食物。
4.限制蛋白质: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3天~6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产生一过性的氮质血症,因此应限制蛋白质饮食。
伤肾的药物有哪些 解热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所致的肾损伤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慢性间质性肾炎等。所以应避免大剂量和长期用药,此类药物有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因
了解到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对于广大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了解到了有关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之后,大家以后就可以对症下药治疗了,应该是可以更快地摆脱掉疾病的困扰,恢复身体的健康的。那么下面就来说说关于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具体病因。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多样,大致有药物过敏、感染相关、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系统性疾病伴发等几种;此外,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已经明确其中部分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
1.可能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药物达百种以上,抗生素约占致病药物的一半以上,其中以-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族、头孢菌素族等)最为常见。
2.因全身性感染所伴发的AIN,称为感染相关的AIN,一般肾脏无直接感染的证据。可引起感染相关AIN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军团杆菌、伤寒杆菌等)、病毒(汉坦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寄生虫等。
3.特发性AIN病因不清,其中约1/3的患者并发眼前色素膜炎,又被称为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眼色素膜炎综合征。
4.多种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各种免疫球蛋白病等均可伴发的AIN,恶性肿瘤可因肿瘤抗原诱发免疫反应而致AIN。部分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也与免疫反应致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