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的正确喂养
新生宝宝的正确喂养
一、 要注意吃初乳
妈妈的初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含有多种新生宝宝用以抗感染的抗体。初乳还有导泻作用,利于新生宝宝第一次胎便的排出。有的妈妈认为初乳不干净而放弃给宝宝喂食,这是非常可惜的。
二 、学会给新生报把哺乳
有很多妈妈对于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是否应该进行母乳喂养还犹豫不决。但是妈妈必须根据自身、新生宝宝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情况作出适当的选择。因为最开始新生宝宝可能每两三个小时就要喂奶一次,这是由于大多数新生宝宝每次喂奶的时候只能喝90—120毫升,有些甚至更少。而且新生儿夜间吃奶的次数也较多,当新生宝宝白天吃奶较多时,夜间吃奶次数也会减少。但总的来说,新生儿满1个月之后才会渐渐减少夜间吃奶的次数。
同时,如果新生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很轻,则需要通过增加夜间喂奶次数和时间来增加他的体重。不要担心新生宝宝在出生后的3—5天内体重减轻,这期间几乎所有新生宝宝的体重都会减少220—340克,这属于正常现象。
按照标准,新生宝宝每天需要的热量标准为每千克体重需热量110焦。标准配方奶粉和母乳每升约含有670焦的热量。
最初的哺乳,妈妈一般是坐在床上,用几个枕头支着背部,一只手把宝宝抱在怀里,让他的头高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喂奶前,妈妈必须用热毛巾把乳房和手擦干净,然后,一手夹住乳房,轻轻塞进宝宝嘴里——不仅是乳头,连同乳头下面的乳晕(即乳头周围的黑圈)都放进宝宝的小嘴里。妈妈会看到,宝宝的两颊张得很大,整个嘴都被乳房占满,颊部肌肉在努力工作,两只小耳朵也跟着动。不用担心宝宝不会吃,他为了吃到食物,天生就有寻找乳头的本能。在出生10天以内,喂奶前,只要妈妈把宝宝的脸颊靠近自己的身体,新生宝宝就会本能地转向妈妈的乳房,去寻找乳头。有的妈妈在喂奶时,宝宝的吮吸会使另一个乳房渗出乳汁来。这时可用一个乳垫或奶套放在乳头上,接住乳汁。只要母乳充足,可以让宝宝自己来决定吃奶的次数和时间。如果宝宝睡得正香,喂奶的时间到了,硬把他弄醒让他吃奶反而不好。
如何预防婴儿呕吐
1、合理喂养
母乳喂养以正确方法喂养;人工喂养避免一次喂奶过多或吞咽过快过多吞入空气等,喂奶完毕后拍嗝,头高侧卧,以防吐奶。
2、防止感染
做好新生儿的皮肤黏膜脐部的护理,防止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神经系统的感染和败血症等。
3、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根据原发疾病的病因不同,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迁延而影响宝宝正常发育,甚至引起并发症。
如何正确给新生宝宝喂药
1.喂药前准备好药品、喂具
在给新生儿喂药前,先把一切喂药用具在沸水中消毒;然后,给宝宝戴好围嘴,并在身边准备一些薄棉纸,以防止药物溢出;最后,把丸、片类药研成粉末,用糖水调成稀糊状。
2、喂药方法有多种选择
喂药的方法有很多,你不妨试一试,直到宝宝喜欢的一种为止。
把量好的药物的剂量倒人药匙中(若一个药匙不够,可分成两个药匙),然后把宝宝抱好使他不能扭动,把药匙放在他的下唇,让他把药物吸到口腔内。
把量好的药物剂量倒进量筒内,抱住宝宝不让他大动,把量筒的斜口放在他的下唇,量筒稍微倾斜(注意不可倾斜过多,以免药物流得太快),让药物流入宝宝的口中。
把良好的剂量放人药匙中,抱起宝宝,用你的手指浸蘸药并让宝宝吸吮,继续数次直至宝宝把全部药量吸完为止。这种方法适合不愿意吃药的宝宝。
最简单的方法是把药溶在糖水中,装在奶瓶里喂给宝宝吃。
3.喂药步骤有讲究
可以采用喂奶的姿势抱住宝宝,让宝宝呈半仰卧位,妈妈左手扶小儿头,右手持药匙取药。
妈妈将装好药的药匙缓慢从一侧口角喂人,喂完药后再喂少量温开水或糖水,不仅可以去苦味,还可以使药物能够完全喂进去。反复如此,直到把药喂完。
最后,将宝宝竖抱起,轻拍背部,以防反胃呕吐。
新生儿腹泻新手爸妈们该如何应对
引起新生宝宝腹泻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有两种,喂养不当和对乳蛋白过敏。首先,我们先来讲讲喂养不所引起的腹泻。
所谓的喂养不当,比如奶粉冲泡的过浓,宝宝不适应奶粉,奶粉中加了糖,或者是过早的喂米糊等等,这些都是会导致新生宝宝腹泻的。这种情况导致的腹泻的症状是,宝宝的大便中含有泡沫,带有酸腐味道,并且还有较多的奶瓣,有的宝宝也会出现呕吐的症状。这个时候需要爸妈们及时的调整好喂奶的方式,并且严格的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喂养或者是换奶粉。
喂养新生宝宝按需哺乳才正确
按需哺乳
母乳喂养过程中不要严格地限制喂奶的间隔时间,尤其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周。新生儿每次吃到的奶量不尽相同,因此有时孩子吃奶后1小时就饿了,而有时孩子间隔达3小时都似乎还不那么想吃。这些情况都很自然的,而且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食量也不尽相同,所以按所需哺乳为宜。只要他想吃就给他吃,等长大一点就可以有意识的培养他分时分餐。
按需哺乳的好处
这种按需哺乳的方法,既可使乳汁及时排空,又能通过频繁的吸吮刺激脑下垂体分泌更多的催乳素,使奶量不断增多,同时也可避免母亲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可通过反射机制,抑制乳腺分泌)。
虽然说是按需哺乳,但是喂养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乳头,有些妈妈其实有足够的奶水,但是因为宝宝吮吸的方法不对,所以越吸越痛,越痛越不给宝宝吸,然后导致奶水越来越少。所以新妈妈不要在婴儿特别饥饿时喂养,按需喂养,多喂几次少量多餐,可以让宝宝胃部得到充分得消化和休息。
要是新生儿饥饿时吃不到奶,饥饿感过了再喂就影响食欲,妈妈乳房胀得厉害时不能哺乳,反射性地使泌乳量减少,久而久之,使乳汁不足。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每次的吃奶量不一定相同,了解宝宝的需要,就要和他多接触多交流。出生后的婴儿就有一定的智力,不要以为他只是个要吃要睡要拉的小动物。婴儿的哭声代表了N种意思。没有一个妈妈在宝宝一出生就能判断他的意思,而有经验的妈妈就能从宝宝的不同表现来判断他的不同需求。按需喂养小宝宝,满足他最原始的渴望,这需要亲密喂养的过程,需要经验的积累,但所有的前提一定是需要母婴密切接触的。
怎样做到按需哺乳?
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随时哺喂;如果母亲奶阵到了,而孩子肯吃,也可以喂,而不要拘泥于是否到了“预定的时间”。
刚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胃容量只有30毫升,每次能吸吮到的奶量也只有20毫升左右。奶量少,加上在胃中停留时间短,孩子很快容易饿了。所以,两小时左右喂一次奶很正常。
TIPS:
出生头两周每天喂奶8~12次是我们推荐的喂奶次数。大致要到第2个月,宝宝才会延长至2。5~3小时喂一次奶,这时他的胃容量已达100毫升以上,摄入的奶在胃中存留的时间延长了。
按时喂养VS按需喂养
你是不是担心宝宝贪玩或者贪睡,会忘了吃奶,所以看着时针定时给宝宝喂奶呢?长期以来人们都强调婴儿要按时哺乳,即新生儿2~3小时喂哺1次,较大的3~4小时喂1次。由于过分强调按时,母亲常常看着时间喂奶,即使宝宝饿得直哭,不到时间就是不喂。
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尤其是对新生儿。新生儿期是要按需哺乳的,即新生儿随时随地都可以喂。当他们饥饿性啼哭时,可以哺乳;当睡眠超过3小时,可唤醒哺乳。
按时喂养的方法早就落伍了。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由宝宝做主的“按需喂养”方式更加科学。按需哺乳,更符合婴儿的生理需求,严格按照固定时间喂奶只会饿着宝宝或强迫宝宝进食,让他烦躁。
总体来说,宝宝的胃口小,母乳比奶粉容易消化,所以吃奶次数比较多。4个月以内的婴儿,因为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热量多,所以按需哺乳的次数就略显频繁。4个月以后的婴儿,消化系统等内部需求稳定,哺乳的时间也就慢慢规律了。
初乳的好处
初乳不但营养很丰富,而且免疫球蛋白含量很高,含有大量免疫物质,能保护新生宝宝娇嫩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的黏膜,使之不受微生物的侵袭。如果用初乳喂养新生宝宝,可使新生宝宝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具有防止感染的能力。
初乳中含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它们有直接吞噬微生物异物、参与免疫反应的功能,能增加新生儿的免疫能力。
初乳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锌,对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很有益处。
初乳还有轻泻的作用,它可以使新生宝宝的胎粪尽早排出。
新生儿正确喂养的方法
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讲,新生儿是需要每间隔3小时喂一次奶的,那么根据每一个宝贝的喂养方式不同,这个时间也并不是固定的,比如说母乳喂养的宝宝就不需要一定根据每间隔三小时喂一次奶的原则,母乳喂养的宝宝是按需喂养的,只要宝贝饿了就可以给宝贝喂奶,但也不能因此就不断的给宝宝吸吮乳头,即使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也应该逐渐的形成一个固定的喂奶时间,这样才有利于宝贝的生长,奶粉喂养的宝贝一定要严格控制3小时一次的喂奶原则,因为奶粉相对于母乳来讲是不容易被消化吸收的,如果你短时间内继续给宝贝喂奶,就容易形成宝贝对乳糖的不耐受以及对蛋白质无法消化的结果,容易腹泻。孩子的啼哭不一定是宝贝饿了,所以新妈妈一定要分清宝贝哭闹的原因,如果一哭就给宝宝喂奶还容易造成婴儿积食。
新生儿胃出在水平的状态下,所以每一次给宝宝喂奶的时候要注意喂奶的姿势,一定要将孩子倾斜45度角来喂奶,并且尽量让宝贝吸住全部的乳头,这样不容易进空气
掌握了新生儿正确喂养的方法才能够避免在喂养的过程中,使我们自身的新生儿出现反胃的情况,很多新生儿经常容易出现打嗝的情况,可能就是由于我们自身的喂养方式不当导致的,一定要为我们的新生儿提供充足的奶水。
宝宝出生14天老是吐奶 宝宝出生14天老是吐奶正常吗
宝宝出生14天老是吐奶属于正常现象。
由于新生宝宝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再加上宝宝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宝宝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当宝宝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这是新生宝宝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可不必担心,一般宝宝吐奶之后就没事了。
但要是宝宝吐奶之后还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则可能是生病了,家长应该带宝宝看医生。
妈咪爱可以长期吃吗 妈咪爱怎么吃
妈咪爱属于非处方药,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正确喂服妈咪爱。
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每日服用一袋(1g);对于2岁以上的宝宝,每次1-2袋(1-2g),每天1-2次。用低于40度的温水于饭前给宝宝喂服。
五大技巧教你正确抱宝宝
不要竖着抱宝宝
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母乳喂养大本营,母乳保存时间,母乳喂养注意事项,母乳喂养知识。竖抱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宝宝在1~2个月时,颈肌还没有完全发育,颈部肌肉无力,应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怀抱姿势对宝宝脊椎的损伤。抱新出生宝宝的五大技巧!不要竖着抱宝宝产前准备,产后恢复。
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抱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宝宝在1~2个要横抱,不宜竖抱。月时,颈肌还没有完全发育,颈部肌肉无力,应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怀抱姿势对宝宝脊椎的损伤。
抱新生宝宝方法要正确
当你要抱起宝宝时,可先用眼神或说话声音逗引,使他注意,一边逗引,一边伸手将他慢慢抱起。抱新生宝宝有两种方法:
腕抱法:是指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一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姿势。
手托法: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脖子、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这一方法比较多用于把宝宝从床上抱起和放下。
让宝宝紧贴妈妈的左胸
抱宝宝时,应将他的头部放在妈妈的左侧,并有意让宝宝的耳朵贴近父母的心跳处,让他能听到心跳的节律。国外曾有人做过实验:当宝宝哭吵时,父母抱起他们,一组宝宝抱在怀里,父母用手轻轻地拍他们;另一组宝宝倾听父母的心跳,结果发现后一组宝宝比前一组宝宝更易安静下来。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听惯了母亲的心跳,出生后让他再听到这样熟悉的声音便产生一种亲切感,很容易适应这种情境,而使情绪平静下来。
宝宝啼哭未必是坏事
如果无异常现象,新生宝宝的啼哭是对身体有益的,是新生宝宝运动的一种方式,所以不要一听到新生宝宝哭就抱起来或喂奶。父母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啼哭规律,正确判断宝宝啼哭的原因,给予适当的应对。宝宝一哭就抱在怀里,尚未出月子的宝宝会养成非抱不睡、一着床就醒就哭的坏习惯。其实躺在大人的手上睡觉,对宝宝脊柱的正常发育是不利的。良好的睡眠习惯应该从新生儿起就培养,用摇篮、或摇晃着、哼着曲子催宝宝入睡,都是不良的睡眠习惯。
爸爸妈妈在日常中,要同宝宝说话、唱歌,用眼睛温柔地注视宝宝,轻轻地抚摸宝宝,与宝宝有身体的接触。这种感情交流,可以使宝宝的视野更开阔,受周围环境的刺激更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精神发育以及身体生长都有着极大的好处。贴身抚抱宝宝是亲子交往建立感情的第一步,对宝宝身心发育十分重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