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震颤是不是意味着患有帕金森病

震颤是不是意味着患有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也叫良性震颤、遗传性震颤、老年性震颤,现在主张称为特发性震颤。这种病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是病人三分之一左右都有家族史,所以和遗传有很大关系。

有些老年人一出现震颤就是怀疑自己是帕金森病,非常紧张,实际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两种病。虽然这两种病都有震颤,但是震颤是特发性震颤的惟一症状,而帕金森病除了震颤,还有一些别的症状。如因肌肉强直起床翻身行走动作缓慢,面部表情不丰富而呈面具脸,写字越写越小等等。

怎样区别这两种病说到这两种病的区别,首先是发病部位不同。帕金森病容易发生在手部、下肢和躯干。先从一侧上肢开始发病,到下肢后,再发展到对侧上肢、下肢。而特发性震颤主要是在手部、头部还有下颌、舌,躯干和下肢不容易受累。 这两种病的震颤方式也不一样。特发性震颤只是在活动或生气的时候,手不停地抖,比如夹菜、端水杯容易洒。而帕金森病正好相反,它是在不活动的时候出现震颤。就说你坐在这里没事,手也会动、头也在摇也在动,尤其是下肢颤抖的比较厉害。活动起来,反而颤抖轻一点。

需做哪方面的检查

诊断特发性震颤首先要详细询问病程。因为帕金森病震颤病情进展很快,而特发性震颤病程发展很慢,可以在十年二十年里,病情变化都不大。还有就是进行一些神经系统的检查,发现有没有其他的症状,必要时抽血化验。如排除甲亢引起的震颤,要抽血做甲状腺素测查。年轻些的病人要抽血化验铜氧化酶吸光度,排除肝豆状核变性。另外还要做脑部CT或是核磁检查,排除脑部的一些其他器质性病变。做了这些检查之后,基本可以确诊是不是这病了。

采取什么措施治疗

对付特发性震颤,治疗可以缓解病情,但不能除根。药物治疗主要是心得安、倍他洛克,但对于心率过慢、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这类药最好慎用或不用。也可根据病情,病情轻的药量少一些,或者间断服用。还可配合服些维生素类,如维生素E、维生素C,都对神经有保护作用。

有些病人说饮酒后症状轻了,问是不是可以饮酒来控制震颤。这种病饮酒以后确实可减轻症状,但是一般也就是维持2~4小时,第二天症状还会加重。所以饮酒并不能治疗这个病,应该严格限制。

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得了特发性震颤的老人应该注意尽量做一些体能锻炼,比如太极拳、广播操。平时搓搓手,转动一下颈部,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方面多吃抗动脉硬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芹菜、洋葱等有降压抗血脂的作用,多吃五谷杂粮,品种越丰富对病情恢复越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品要限制,特别是油炸食品应该少吃。平时生活要规律,避免劳累。心理治疗对病人同药物一样重要。病人要注意心态平衡,多看书勤动脑,经常出去走动。有的病人思想负担比较重,怕别人笑话自己。此时家属、亲戚朋友要给他安慰鼓励。不要让病人生气紧张,特别是家里有些不好的消息,不要马上告诉他,以免引起病情加重,创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康复环境。

肢体震颤就是患有帕金森病吗

肢体震颤不一定就是帕金森病“由于公众对这个病认识不足,现在有40%-60%的帕金森病患者被误诊和漏诊,农村地区更是高达70%-90%,帕金森病有时会被误诊为脑梗死、颈椎病、‘老年痴呆’症等疾病。”西京医院神经内科刘学东副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患者通常会出现不自主地颤抖,手指像搓丸子一样运动;肌肉僵硬或发紧,出现“面具脸”,胳膊、腿活动困难;日常活动减慢,不能做精细动作;步态不稳,走路时急促小步地向前冲等。

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拳王阿里用颤抖的双手点燃了圣火,那一刻让全世界人都知道了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抖”。“不少市民认为只要手抖就是帕金森病,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肢体震颤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症状,但有肢体震颤症状的不一定就是帕金森病,还有可能是药物引起的震颤或其他原因。”刘学东说。

打太极拳有助于抑制帕金森病

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大约有2%的人患有帕金森病。中国目前有200万帕金森患者,已占到全球帕金森患者总人数的一半。预计到2030年,中国帕金森患者将达到500万。尽管帕金森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但从近年来发病及就诊的患者年龄看,该病正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总人数的近10%。

“如果你发现自己系鞋带、解扣子或者洗漱时的动作比以前缓慢了,或者不能顺利完成了;写字时很费力,字越写越小了,出现这类症状时,你有可能患上帕金森病了,要尽快去正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刘学东说,目前帕金森病还不能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医生的正确引导、合理用药或手术治疗,让症状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刘学东说,尽管帕金森症存在遗传因素,但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有很大帮助。他建议人们不要大剂量饮酒,少接触农药等有害的化学物质,要及时治疗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疾病,防止脑动脉硬化引发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忧郁的精神状态,这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得了这个病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合理用药的同时可以打打太极拳,研究证明太极拳能控制和抑制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刘学东说。

很多人误解老年人手抖就是帕金森

如果有一天发现自己的爷爷、父亲在饭桌上手出现了不由自主的抖动,陷入你脑海里的直观感觉是什么?

帕金森???

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第一想法。

那么,让许多人谈之色变的帕金森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帕金森病(PD,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有研究指出,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有帕金森病的概率约为1.7%.患者患有帕金森病后,可能会出现运动功能、语言能力以及其他功能受损,患者可能丧失工作甚至生活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帕金森病患者人数的增多,帕金森病的社会认知也逐渐增加,但可能相关知识在传播中出现了误差,使得大众对于帕金森病的认识出现误区。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帕金森专病治疗中心田宏博士介绍,比如经常有患者询问手抖是不是就是帕金森病的前兆?事实上,如果对帕金森病有足够的了解,那就应该明白,手抖并不一定是帕金森病。

其实,临床上有许多的疾病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手抖症状,比如良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

那么,要怎么区分中老年人出现手抖到底是不是帕金森病呢?

帕金森病患者的手抖是在安静的时候明显,做动作的时候反而不明显。

此外,仅凭患者出现手抖并不足以判断为帕金森。事实上,帕金森病患者除了手抖之外,还可能出现肌肉僵硬,动作迟缓,面容呆滞,流口水,说话声音低以及情绪低落、不愿见人等表现。

出现颤抖症状后,不能擅自判断为帕金森病而是应该及时就医,由神经科医生进行诊断鉴别

如果已经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又该如何治疗呢?

帕金森病目前并没有能够根治的方法,但是可以通过药物、手术等的治疗,做到尽可能的改善症状。

目前的临床医学认为,帕金森病患者在确诊之后首先应该选择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症状,那么可以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以前使用较多的损毁术,但是考虑到其并发症等因素,目前更提倡使用脑深部电刺激术也就是DBS.

DBS主要优势在于微创、安全、可发展、可逆、可调的、手术不损伤脑组织、不影响今后其他的新的治疗方法等,目前被认为是帕金森病患者外科治疗的最佳选择!

帕金森病的鉴别方法

1. 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通常所说的昏睡性脑炎所致帕金森综合症,已近70年未见报道,因此该脑炎所致脑炎后帕金森综合症也随之消失。近年报道病毒性脑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本病有明显感染症状,可伴有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征,脑脊液可有细胞数轻~中度增高、蛋白增高、糖减低等。病情缓解后其帕金森样症状随之缓解,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2. 肝豆状核变性:隐性遗传性疾病、约1/3有家族史,青少年发病、可有肢体肌张力增高、震颤、面具样脸、扭转痉挛等锥体外系症状。具有肝脏损害,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等特征性表现。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3. 特发性震颤:属显性遗传病,表现为头、下颌、肢体不自主震颤,震颤频率可高可低,高频率者甚似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频者甚似帕金森震颤。本病无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及姿势反射障碍,并于饮酒后消失、心得安治疗有效等可与原发性帕金森病鉴别。

4.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本病也多发于中老年,临床症状可有肌强直、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但本病有突出的眼球凝视障碍、肌强直以躯干为重、肢体肌肉受累轻而较好的保持了肢体的灵活性、颈部伸肌张力增高致颈项过伸与帕金森病颈项屈曲显然不同,均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5. Shy_Drager综合征:临床常有锥体外系症状,但因有突出的植物神经症状,如: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功能及膀胱功能障碍,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无效等,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6. 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过量服用利血平、氯丙嗪、氟哌啶醇及其他抗抑郁药物均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因有明显的服药史、并于停药后减轻可资鉴别。

专家分析帕金森综合症的病因都有哪些

帕金森病的病因

帕金森病的具体病因目前仍不清楚。科学研究倾向于与年龄老化、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毒素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

●年龄原因

帕金森病因主要是集中在老年人身上,40岁以前发病少见,提示老龄与发病有关。帕金森的综合病因是研究发现,自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氧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少数老年人患此病,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足以致病,年龄老化只是本病发病的促发因素。

●环境因素

恶劣环境会诱发帕金森病,国外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已经关注环境暴露因素,特别是农药、金属和工业溶剂。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油漆、农药,可能损伤大脑的神经元。

●遗传性

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

此外,长期焦虑、抑郁、工作紧张也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

特别提醒:

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最好进行定期检查,及早预防。若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前期征兆时,应及时到有专业资质的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老年人帕金森很多人都误解了

帕金森病(PD,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化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有研究指出,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有帕金森病的概率约为1.7%.患者患有帕金森病后,可能会出现运动功能、语言能力以及其他功能受损,患者可能丧失工作甚至生活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帕金森病患者人数的增多,帕金森病的社会认知也逐渐增加,但可能相关知识在传播中出现了误差,使得大众对于帕金森病的认识出现误区。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帕金森专病治疗中心田宏博士介绍,比如经常有患者询问手抖是不是就是帕金森病的前兆?事实上,如果对帕金森病有足够的了解,那就应该明白,手抖并不一定是帕金森病。

其实,临床上有许多的疾病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手抖症状,比如良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等。

那么,要怎么区分中老年人出现手抖到底是不是帕金森病呢?

田宏博士介绍,帕金森病患者的手抖是在安静的时候明显,做动作的时候反而不明显。

此外,仅凭患者出现手抖并不足以判断为帕金森。事实上,帕金森病患者除了手抖之外,还可能出现肌肉僵硬,动作迟缓,面容呆滞,流口水,说话声音低以及情绪低落、不愿见人等表现。

田宏表示:“出现颤抖症状后,不能擅自判断为帕金森病而是应该及时就医,由神经科医生进行诊断鉴别。”

如果已经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又该如何治疗呢?

田宏博士介绍,帕金森病目前并没有能够根治的方法,但是可以通过药物、手术等的治疗,做到尽可能的改善症状。

目前的临床医学认为,帕金森病患者在确诊之后首先应该选择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症状,那么可以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的外科手术治疗以前使用较多的损毁术,但是考虑到其并发症等因素,目前更提倡使用脑深部电刺激术也就是DBS.

DBS主要优势在于微创、安全、可发展、可逆、可调的、手术不损伤脑组织、不影响今后其他的新的治疗方法等,目前被认为是帕金森病患者外科治疗的最佳选择!

帕金森手抖

经常有病友会问到这个问题,他们当中确实有帕金森,也有的不是。老年人手颤的原因,最多见的是老年性震颤,也叫特发性震颤,其次才是帕金森,这二者不一样,区分起来也并不困难。

简单的讲,特发性震颤只有抖动这一个症状,而且不是总抖,是在做动作的时候,比如端杯子,举筷子的时候才会抖,越是紧张激动的时候越明显,安静不动的时候不会抖。帕金森病人的抖则是诸多典型症状中的一项,其他还有肌肉发僵,动作迟缓,面容呆板, 说话声音低,流口水, 写字越写越小,迈步时腿突然“僵住”,以及情绪低落,不愿见人等等很多表现。而且帕金森病人的抖是在安静的时候明显,做动作的时候反而不明显。

当然很多疾病的早期表现可能不是很典型,有些帕金森病人开始只是轻微的手颤,其它的那些表现还没有,要通过医生仔细询问,例如手臂酸胀无力,腿有时抬不起来,容易疲劳,一些精细的动作变得缓慢吃力,等等不太典型的迹象,会对诊断帕金森有帮助。而且这些症状进展也可能很慢,有些病人要到一年以后才会逐渐出现肌肉僵硬那些典型表现。

典型的帕金森和特发性震颤都是可以药物治疗的,严重者还可以手术。当然方法是不一样的,我们会另外详细说明。此外小脑病变、肝病、药物中毒、甲亢等,都有可能引起老人手抖。如果由于某些迹象而怀疑自己有帕金森病,请到医院找有经验的神经科医生来帮助明确诊断。

为什么帕金森综合症不等于帕金森病

根据发病原因,可把震颤麻痹症状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原发性震颤麻痹,即找不到明确的原因或者发病原因可能跟遗传有关系,我们将它叫做帕金森氏病或帕金森病。另一类叫做继发性震颤麻痹,即因某种脑炎、中毒(如一氧化碳、锰、氰化物、利血平中毒、吩噻嗪类和丁酰酞苯类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等药物中毒等)、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我们又把它叫做帕金森氏综合征或帕金森综合征、震颤麻痹综合征。

帕金森综合症常继发于某些神经系统的其他疾病,包括脑血管病、脑外伤、颅内炎症、脑肿瘤,或是由毒物、药物所引起,故又把帕金森综合症称为“继发性帕金森病”。此外,还包括症状性帕金森综合症,实质上是神经系统其他疾病伴有帕金森病的某些症状,又被称为“帕金森叠加综合症”。

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若从起病来说,帕金森综合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不像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起病。临床上帕金森综合症除了具有和帕金森病相同的表现,如运动迟缓、表情呆滞、肌张力增高、震颤等以外,往往还有原发病遗留下的表现,如癫病、偏瘫、头痛、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言语不清、体位性低血压、痴呆等。帕金森病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而帕金森综合症则常常有相应的改变或特征性改变。

引发帕金森病的源头

黑质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的原因迄今尚未明了, 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蛋白质、水果、乳制品等摄入不足,嗜酒、外伤、过度劳累及某些精神因素等,均可能是致病的危险因素。原因不明的多巴胺减少导致的震颤麻痹,在医学上称为"原发性震颤麻痹",即帕金森病(又译为巴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具体病因仍不清楚。科学研究倾向于与年龄老化、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毒素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

1)年龄老化:

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3)家族遗传性: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4)遗传易感性:尽管帕金森病的发生与老化和环境毒素有关,但是并非所有老年人或暴露与于同一环境的人,甚至同样吸食大量MPTP的人都会出现帕金森病。

帕金森的发病原因

①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在北方一氧化碳中毒较多见。病人多有中毒的急性病史,以后逐渐出现弥散性脑损害的征象,包括全身强直和轻度的震颤。

②感染:脑炎后可出现本综合征,如甲型脑炎,多在痊愈后有数年潜伏期,逐渐出现严重而持久的帕金森综合征。其他脑炎,一般在急性期出现,但多数症状较轻、短暂。

③药物: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如酚噻嗪类和丁酰苯类药物能产生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停药后可完全消失。

④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干和基底节发生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影响到黑质多巴胺纹状体通路时可出现本综合征。但该类病人多伴有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常合并明显痴呆。

⑤增龄:很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方面出现老化现象,多巴胺分泌也受到影响,帕金森病的症状也随之出现。但是不要因年龄老化得了帕金森病就忽略,也不要因为年龄问题患有帕金森病而误诊、漏诊。

帕金森疾病的发病原因

(1)年龄老化:我们可以看出患有帕金森疾病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帕金森疾病和我们的年龄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年龄一大,这个时候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导致帕金森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年龄老化。

(2)环境因素:还有就是环境因素,人们的生活环境如果不好的话,那么患者患有帕金森疾病的几率会增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3)家族遗传性:遗传也是我们比较常见的导致帕金森疾病的原因,当家属有人患有帕金森的话,那么我们患有帕金森的几率就会比正常人高。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4)遗传易感性:尽管帕金森病的发生与老化和环境毒素有关,但是并非所有老年人或暴露与于同一环境的人,甚至同样吸食大量MPTP的人都会出现帕金森病。虽然帕金森病患者也有家族集聚现象,但至今也没有在散发的帕金森病患者中找到明确的致病基因,说明帕金森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

老年帕金森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 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

通常所说的昏睡性脑炎所致帕金森综合症,已近70年未见报道,因此该脑炎所致脑炎后帕金森综合症也随之消失。近年报道病毒性脑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本病有明显感染症状,可伴有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征,脑脊液可有细胞数轻~中度增高、蛋白增高、糖减低等。病情缓解后其帕金森样症状随之缓解,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2. 肝豆状核变性:

隐性遗传性疾病、约1/3有家族史,青少年发病、可有肢体肌张力增高、震颤、面具样脸、扭转痉挛等锥体外系症状。具有肝脏损害,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等特征性表现。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3. 特发性震颤:

属显性遗传病,表现为头、下颌、 肢体不自主震颤,震颤频率可高可低,高频率者甚似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频者甚似帕金森震颤。本病无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及姿势反射障碍,并于饮酒后消失,可与原发性帕金森病鉴别。

4.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本病也多发于中老年,临床症状可有肌强直、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但本病有突出的眼球凝视障碍、肌强直以躯干为重、肢体肌肉受累轻而较好的保持了肢体的灵活性、颈部伸肌张力增高致颈项过伸与帕金森病颈项屈曲显然不同,均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对帕金森病患者误区

误区一:帕金森病早期症状多样易与其它疾病混淆

帕金森病患者王阿姨介绍:“14年前我发现在切西瓜时手有点抖,当时没有太注意,觉得是年纪大了,后来脖子、腰都不舒服,当颈椎病、腰椎病治了4年都不见好,跑了好多医院最后才被诊断是帕金森病,医生说我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专家澄清: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除了静止时出现震颤,还包括嗅觉减退、便秘、抑郁、睡觉时手舞足蹈等,当有多个症状出现时要及时前往帕金森专病门诊,争取尽快得到明确诊断。帕金森病具有早期发展快,晚期发展慢的特点,如果患者在早期就及时被诊断,马上开始规范治疗,将延缓疾病进展的速度,获得更多有质量的生活时间。

误区二:忽略抑郁的存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患帕金森病13年的吴先生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同时患有抑郁,他只是觉得自己对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话也越来越少,并且经常感到疲劳,当医生给他处方具有抗抑郁效果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时,他还表示不理解。

专家澄清: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隐匿性,不只是情绪改变那么简单,家属要特别留意患者日常起居的行为变化,例如:明显的体重减轻或增加、失眠或睡眠过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在情绪方面患者可能会有情绪低落、淡漠、快感缺乏、不恰当的负罪感等,当这些症状出现时,不要只是认为“性格内向”、“年纪大、动作慢”等而不当回事。

患者可以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过去两周,是否有情绪低落或绝望?过去两周,是否感觉做事情提不起兴趣?如果患者对上述任何一个问题“是”,就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是否有抑郁出现。

当患者怀疑自己有帕金森病抑郁时,推荐去找经验丰富的帕金森病专科门诊医生诊治,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状况。患者如被确诊为帕金森抑郁,应当遵医嘱进行抗抑郁治疗,《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推荐患者使用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尤其是普拉克索,既可以改善运动症状,同时也可改善抑郁症状,或者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来治疗。

误区三:不注重预防运动并发症发生

患有14年帕金森病的王阿姨介绍:“在刚确诊帕金森病时,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能快速控制手抖、僵直等运动症状。但5年后,出现了胳膊、腿不受控制的剧烈舞动,才知道是出现了运动并发症。”

专家澄清:帕金森运动并发症可表现为头面部、四肢或躯干的不自主舞蹈样、投掷样的运动,还可出现‘开关现象’和‘冻结步态’。有时由运动并发症引起的残疾比帕金森病本身的运动症状更严重。对于很多新病人,一定要知晓并了解运动并发症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的危害,建议患者应在治疗之初就把目光放长远,选择既可以控制运动症状又能预防或延缓运动并发症发生的药物。

相关推荐

父母帕金森病会影响孩子吗

帕金森属于一种危害巨大的疾病,不少患有帕金森的患者担心会遗传给后代,因此重视做好帕金森的预防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在帕金森发病原因当中遗传因素有较大的影响不过我们可以从帕金森的病因做好帕金森的预防工作: 一、遗传性: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此外,长期焦虑、抑郁、工作紧张也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 二、环境因素:恶劣环境会诱发帕金森病,国外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已经关注环境暴露因素,特别是农药、金属和工业溶剂。环境中

专家分析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

一、震颤帕金森的早期症状表现为缓慢节律性震颤,往往是从一侧手指开始,波及整个上肢、下肢、下颌、口唇和头部。典型的震颤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就是指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子那样颤动着,有时下肢也有震颤帕金森病早期,静止性震颤具有波动性,睡眠或麻醉时消失,随意运动可使之减轻或停止;帕金森病晚期,随意运动时震颤也不减轻或消失。在情绪激动、应激、焦虑时震颤愈发明显。强烈的意志努力可暂时抑制震颤,但过后反而有加剧的趋势。 二、运动障碍帕金森的早期症状表现为运动不能:进行随意运动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有何区别

许多帕金森病患者或家属在网络上查阅治疗、预防资料时,经常搞不清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病的区别,以为都是同一种病。实际上,通常所说的帕金森综合征与原发性帕金森病不是一回事。 从起病来说,帕金森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不像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起病。临床上帕金森综合征除了具有和帕金森病相同的表现,如运动迟缓、表情呆滞、肌张力增高、震颤等以外,往往还有原发病遗留下的表现,如癫病、偏瘫、头痛、眼球运动障碍、言语不清、体位性低血压、痴呆等。帕金森病的影像学表现无特征性,而帕金森综合征则常常有相应的改变或特征性改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有何区别

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有何区别?其实很多人对于帕金森病都不是十分了解,而且很多人把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混合为一种病,所以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就来听听小编的介绍吧! 许多帕金森病患者或家属在网络上查阅治疗、预防资料时,经常搞不清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病的区别,以为都是同一种病。实际上,通常所说的帕金森综合征与原发性帕金森病不是一回事。 从起病来说,帕金森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不像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中老年起病。临床上帕金森综合征除了具有和帕金森病

早期帕金森症引发肌肉痉挛如何诊断

帕金森症是引发肌肉痉挛症状之一,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那么,对于引发帕金森症肌肉痉挛症状的患者该如何诊断? 1. 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 通常所说的昏睡性脑炎所致帕金森综合症,已近70年未见报道,因此该脑炎所致脑炎后帕金森综合症也随之消失。近年报道病毒性脑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本病有明显感染症状,可伴有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征,脑脊液可有细胞数轻~中度增高、蛋白增高、糖减低等。病情缓解后其帕金森样症状随之缓解,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2. 肝豆

腿脚颤抖与帕金森有无关系

帕金森是什么?一般出现帕金森后患者运动迟缓,随意动作减少,尤其是开始活动时表现动作困难吃力、缓慢。做重复动作时,幅度和速度均逐渐减弱。这是帕金森的早期症状之一。 帕金森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又称为震颤麻痹,是—种影响患者活动能力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 震颤帕金森的早期症状表现为缓慢节律性震颤,往往是从一侧手指开始,波及整个上肢、下肢、下颌、口唇和头部。典型的震颤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就是指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出现不自主的颤抖。主要累及上肢,两手像搓丸

帕金森综合症的临床诊断方法

根据英国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步骤,诊断帕金森综合症首先要存在运动减少,即随意运动在始动时缓慢,重复性动作的运动速度及幅度逐渐降低;同时至少具有以下一个症状:A 肌肉僵直;B.静止性震颤(4-6Hz);C.直立不稳(非原发性视觉,前庭功能,小脑及本体感觉功能障碍造成)。 诊断原发性帕金森病需先除外可能造成类似症状的各种继发性病因;诊断依赖于临床特点、病程和治疗反应,即具有帕金森病临床三联征(震颤、运动迟缓和僵直)中的至少两项以及对于多巴胺能治疗效果显著。 在疾病早期即出现突出的语言和步态障碍,姿势不稳,中轴肌

帕金森患者每年要复查吗

老年人年纪大了身体会出现很多状况,帕金森就是众多老年疾病中的一种,众所周知的天才霍金就患有帕金森症状。那具体的什么是帕金森呢?帕金森的症状包括什么?我们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患有睡眠紊乱的老年人在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时,常会梦见有人侮辱、攻击、跟踪或责骂自己,由于大脑功能失调,他们的肢体或肌肉会在睡眠中作出反应,因此会出现拳打脚踢、尖叫和骂人等“防御行为”。 帕金森病的开端也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你周围的老人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手指出现了不由自主的震颤。一段时间后,这种震颤便慢慢地扩展到整只手,接着蔓延到左下肢、右

帕金森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帕金森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但是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对于这种常见疾病不是很了解,老年人如果如果患有这种疾病,生活就会变得比较枯燥。所以大家要了解一些关于这种疾病的表现。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它的症状: 1.走路时,常常发现一只脚擦地,另外一只脚正常,这也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表现。 2.发现面部没有表情、不眨眼和双目凝视的情况,或出现情绪低落、不快乐或恐惧的情况,以及在睡眠时出现拳打脚踢、大叫等猛烈的动作的情况. 3.动作慢,如果扣纽扣、穿袜子、系鞋带等动作明显地变慢了,有时感觉到一侧手臂总有些不舒

帕金森疾病是怎么引起的

1、年龄老化 帕金森疾病经常的出现在中老年人的身上,所以年龄是导致帕金森疾病的主要的原因之一,患者需要注意,帕金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40岁以前发病少见,提示老龄与发病有关,研究发现,自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氧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少数老年患此病,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足以致病,年龄老化只是本病发病的促发因素。 2、环境因素 好的环境可以让人们拥有好的身体,所以如果患者生活在不好的环境当中的话,是非常的容易患有帕金森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