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肠胃炎按摩治疗方法 按揉太溪

肠胃炎按摩治疗方法 按揉太溪

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揉足部的太溪约1分钟,可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解溪准确位置怎么找 解溪主治疾病

1.因为解溪能引上焦(胸部,乳房以上的部位)郁热下行,所以按摩此穴能治疗牙疼,烦心,目赤等病症。

2.长期按摩解溪,对头痛,眩晕,腹胀,便秘,脚腕痛,下肢痿痹,肾炎,肠炎,口痛及眼疾等病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

3.现代中医临床中,常利用此穴治疗足下垂,神经性头痛,胃肠炎,踝关节及周围的软组织疾患。

4.配昆仑,太溪,治疗踝部疼痛;配商丘,血海,治疗腹胀。

肾炎按什么穴位

1、肾炎按太溪穴

原穴都是治疗内脏方面有重要作用的穴位,而太溪就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一般认为在此穴施术,有益肾滋阴、通调冲任、清泻虚热之作用。故按摩太溪不但可治性功能障碍病症,在预防肾气不足、精液亏少、房事后阴茎痛等方面亦有一定的疗效。

按摩时,取坐式,用拇指、食指拿住穴位进行揉动,力度要求柔和,时间2分钟,此为捻动。或用拇指甲放于穴位上,然后加力,至自己勉强能忍受为止,持续半分钟。

2、肾炎按中极穴

中极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之穴,在本穴施术,有通调冲任、清利膀胱之作用。常用于治疗遗精、遗尿、阳痿、疝气、尿闭、尿频、淋证、小腹痛、带下、崩漏等病。中极穴位置在腹正中线耻骨联合上1寸处,即关元穴下与耻骨联合处中间。能有效的治疗肾病。

按摩时,取仰卧位或坐式均可。用指下按穴位,角度与体表成45度角,指尖指向尾骨,按至酸痛时加揉动,速度要求缓慢,时间2分钟,此为按揉法。或用指罗纹面在中极穴上环行摩动,速度要快,以温热为度,时间3分钟。

3、肾炎按丹田穴

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50至60次。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 按肾俞肾俞穴位于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一寸处,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50至60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对肾虚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4、肾炎按涌泉穴

位于足心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之首穴。方法是用右手中间三指按摩左足心,用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左右交替进行,各按摩60至80次至足心发热为止,能强筋健步,引虚火下行,对心悸失眠、双足疲软无力等有防治作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按摩方法

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按摩方法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有效的穴位按摩法,帮助广大患者改善类风湿病症。

穴位选择:曲池、合谷、肩井、风池、阳溪、内关、脾俞、肾俞、肝俞、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溪、涌泉等。

如何按摩:

1.1、充分按揉拿捏病变的关节。

1.2、按揉或拿捏曲池、合谷、肩井、风池、阳溪、内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溪各10~20次。

1.3、按揉脾俞、肾俞、肝俞各100次。

1.4、尽量屈伸各病变关节各5~10次。

1.5、捻捏手指各关节3~5分钟。

1.6、拔拉各指各1次。

1.7、擦涌泉200次。

按摩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有脊柱病变的,要滚按脊柱两侧的肌肉5~10分钟,按压脊柱3~5遍。治疗本病要有恒心,要坚持长期运用按摩治疗。患部热敷有一定帮助。

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日常护理

2.1、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

2.2、遵医嘱服药,消炎镇痛药应于饭后服用。有溃疡病、胃肠出血史及其他胃肠病者应慎用消炎镇痛药。

2.3、在疼痛减轻时,应进行有规律、有计划的功能锻炼,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保持肌力,防止畸形和肌萎缩。

2.4、类风湿性关节炎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为主,食物应含高蛋白质、大量维生素、钙和铁质等。

2.5、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感染。

2.6、对于肿胀的关节,可用轻质夹板或文具固定,以防止关节孪缩畸形,减轻疼痛,促进炎症消退,改善功能。

2.7、在关节固定期应积极进行肌肉舒缩锻炼,并定期拆去固定物,作关节的功能锻炼。

肠胃炎按摩治疗方法 揉捻三阴交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脚踝突出处上3寸,筋骨内侧缘后方,左右各一。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揉捏腿部的三阴交约3分钟,可健脾理气,和胃止泻。

肠胃不好按摩脚底哪里

太白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在人体足内侧缘,具有健脾和胃,清热化湿的功效,对胃痛,胃胀,吐泻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对于胃痉挛,便秘,痔疮等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这个穴位位于足内侧,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按摩手法:用手指指腹对两侧的太白穴进行按摩。采用适度的力量,以穴位处微微产生胀痛感为度,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就能达到健脾和胃的效果,从而改善肠胃道功能,治疗肠胃炎症;也可用手指指腹端点,按,掐太白穴,每天重复按摩多次,还可以起到预防肠胃其他疾病的作用。

冲阳穴名意指解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受脾土之热而大量气化冲行于天,故名。按摩该穴具有宁神通络,和胃消肿之功效。主治胃病,面肿,齿痛,癫痫,足痿无力,口眼㖞斜等症。

这个穴位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按摩方法:用一只脚的脚跟财主另一只脚的冲阳穴,按摩3分钟。

肠胃炎按摩治疗方法 按揉手三里

手三里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用手指指腹端按揉手三里约2分钟,可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结肠炎按摩什么穴位

1、结肠炎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约10厘米处。先用保健锤对足三里穴进行敲打,先敲打150下;然后用拇指按压100下。每天早晚各按压1次。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敲打、按摩此穴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对慢性腹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结肠炎按摩涌泉穴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敲打、按摩此穴可以起到疏通经络、养心安神、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涌泉穴位于足底凹陷处。

3、结肠炎按摩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揉足部的太溪约1分钟。按摩太溪穴能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4、结肠炎按摩大肠俞穴

位于背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腰部的大肠俞约2分钟。理气降逆、调和肠胃。

5、结肠炎按摩手三里

取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按压手臂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6、结肠炎按摩大巨穴

取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四分之三点的左右2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

功效:消食化滞、健脾理气。

7、结肠炎按摩内关穴

取穴:位于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

方法:拇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手臂的内关约1分钟。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8、结肠炎按摩天枢穴

取穴:位于中腹部,肚脐向左右2寸处。

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拿腹部的天枢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行气解郁、和胃降逆。

9、结肠炎按摩小肠俞穴

取穴:位于骶部,骶正中嵴旁1.5寸处,与第一后骶骨孔相平。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压骶部的小肠俞。

功效: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高血压按什么穴位降压快

1、高血压按什么穴位降压快

1.1、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大拇指与食指指骨的交汇处。血压高的人合谷穴的脉络跳动很强。这里是大肠经的通道。大肠经上有人迎穴等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的穴位。人迎穴虽然位于喉结两侧,但也是大肠经的通道。

以手上的合谷穴为中心,从食指指根到手腕的这一区域,受到刺激后,可以通过经络反射,达到与直接刺激人迎穴同样的效果。血管紧张可造成血压升高,而刺激合谷穴,将缓解脖颈血管的紧张度。

1.2、后溪穴

后溪穴位于小肠经上。由于小肠经与脖颈外侧到脑后部这一区域相联通,所以一旦刺激后溪穴,就可以达到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的目的,从而减轻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寻找后溪穴很简单,握拳时,小指指尖所指的手掌横纹外侧突起的赤白肉际处便为后溪穴。此穴理想的刺激方法是,手背向上,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按住合谷穴,中指按住后溪穴,这样夹住整只手,两穴一起按揉。不仅要刺激合谷、后溪两穴,还要刺激其周边部位。后溪穴可以用无名指、小指一起刺激,这样效果会更好。

2、高血压按哪些穴位好

2.1、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适宜症状:心脏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等,尤其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突出效果。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处。坚持按摩一个月后,患者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症状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2.2、太溪穴:慢性肾病的良药

适宜症状:肾脏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

2.3、足三里穴:效如参茸的滋补品

适宜症状:一切虚损性疾病,如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等。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的功效。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也可以用艾条灸。

肠胃炎按摩治疗方法 推拿关元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用拇指指腹短,推拿腹部的关元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可理气止泻,散寒除湿。

类风湿按摩哪些穴位

【按摩选穴】

曲池、合谷、肩井、风池、阳溪、内关、脾俞、肾俞、肝俞、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溪、涌泉等。

【按摩方法】

1、充分按揉拿捏病变的关节。

2、按揉或拿捏曲池、合谷、肩井、风池、阳溪、内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溪各10~20次。

3、按揉脾俞、肾俞、肝俞各100次。

4、尽量屈伸各病变关节各5~10次。

5、捻捏手指各关节3~5分钟。

6、拔拉各指各1次。

7、擦涌泉200次。

按摩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有脊柱病变的,要滚按脊柱两侧的肌肉5~10分钟,按压脊柱3~5遍。治疗本病要有恒心,要坚持长期运用按摩治疗。患部热敷有一定帮助。

肠胃不好按摩哪里

手三里穴为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也是养生强健穴位,可以增强免疫力,经常揉按手三里穴可健脾助运,调理肠胃,通经活络,清热明目。主治胃炎,消化性溃疡,腹痛等肠胃疾病。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曲池穴下2寸。按摩时用拇指指腹按揉手三里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巨阙穴属任脉,穴居中线而近心脏,此穴位具有理气和胃,安神宁心的功效,经常按揉此穴位,可以有效的缓解多种胃肠道疾病,如胃痛,反胃,胸痛,吐逆不食,腹胀,胃痉挛,膈肌痉挛等肠胃性疾病,此外还可辅助治疗惊悸,健忘,咳嗽,支气管炎等疾病。

这个 穴位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处。按摩的时候取仰卧位,用手指的指腹端按揉腹部的巨阙穴,反复按揉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可以有效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引起的胃痛,反胃,吐逆不食,腹胀等。


大横穴为足太阴脾经穴位,该穴名义指本穴物质为天部横向传输的水湿风气,按摩大横穴有温中散寒,调理肠胃的作用,多由于治疗腹部肥胖,腹痛,腹泻等症。这个穴位在脐中旁开4寸(乳头直下)处。

按摩时用双侧拇指点按同侧大横穴半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或用中指指腹按压本穴,力度以腹内有热感为宜,每次3-5分钟,早,晚各1次。

小儿咽炎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咽炎随证推拿

症状诊断:咽干急痛,有异物感,发痒干咳,痰粘量少,午后烦热,脘灼口干。

随证加疗:揉按肺俞,膏肓。

症状诊断:咽干涩痛,痰质粘稠,咳痰不爽,喜咳恶心,甚则肿痛,声音嘶哑,潮热腰酸。

随证加疗:揉按丰隆,揉按外关。

症状诊断:咽干甚痒,灼热燥痛,饮后痛缓,有异物感,夜间多梦,耳鸣目眩。

随证加疗:按揉太溪,照海。

推拿分析:推拿上述穴位,有滋阴增液,止咳顺气的作用,能缓解患儿咽喉痛痒,咳嗽,喘息等不适。

三伏贴治疗风湿关节炎的配方

三伏贴治疗风湿关节炎的配方

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

药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风湿关节炎可以用按摩来治疗

【按摩选穴】

曲池、合谷、肩井、风池、阳溪、内关、脾俞、肾俞、肝俞、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溪、涌泉等。

【按摩方法】

1、充分按揉拿捏病变的关节。

2、按揉或拿捏曲池、合谷、肩井、风池、阳溪、内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溪各10~20次。

3、按揉脾俞、肾俞、肝俞各100次。

4、尽量屈伸各病变关节各5~10次。

5、捻捏手指各关节3~5分钟。

6、拔拉各指各1次。

7、擦涌泉200次。

按摩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有脊柱病变的,要滚按脊柱两侧的肌肉5~10分钟,按压脊柱3~5遍。治疗本病要有恒心,要坚持长期运用按摩治疗。患部热敷有一定帮助。

常按摩六穴位护心养肾延年益寿

内关穴:心脏的保护伞

适宜症状:心脏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等,尤其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突出效果。

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处。坚持按摩一个月后,患者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症状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太溪穴:慢性肾病的良药

适宜症状:肾脏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重在补肾。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

足三里穴:效如参茸的滋补品

适宜症状:一切虚损性疾病,如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等。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的功效。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也可以用艾条灸。

合谷穴:抗击疼痛的自然疗法

适宜症状:各种疼痛,尤擅缓解晚期癌症病人疼痛。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疏风止痛,通络开窍之功。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掌骨间隙之中点处。用对侧拇指按揉即可,也可用三指拿捏合谷穴处皮肤。

关元穴:恢复活力

适宜症状:各种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擅长治疗不孕不育、阳痿、遗精早泄、痛经、月经不调等症。

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关元穴位于腹下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处。常用方法是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

中脘穴:治疗胃病的专家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的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尤其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十分有效。

中脘穴是四条经脉的会聚穴位,同时号称胃的“灵魂腧穴”,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常用的方法是按揉 法或摩揉法。摩揉,即是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

相关推荐

嘴唇干裂解决方法有哪些

取维生素E胶囊1颗,再配以芦荟、薄荷等具有消炎功能的自然原料,制作成唇膜贴在干裂脱皮的嘴唇上,加上适当的按摩,即可帮助嘴唇补充水分,滋润唇部肌肤,从而缓解唇部干裂脱皮的现象。具体按摩方法如下: 刺激肾经穴位:涌泉、太溪、复溜穴。肾经在五行中属水,坚持对肾经上这三个穴位加以按摩刺激,可以很好地发挥滋阴的功效。 按摩涌泉穴: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位于足心,也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每天晚上温水泡脚后:先将双手搓热,然后用一只手扶住脚踝,另一只手对准涌泉穴来回往复地推搓,一直到足心发红、发热为止。 按太溪

小儿失眠按摩哪里 太溪

定位: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太溪穴,力度略重。

冬春换季常按四部位可美容养颜

1、太溪穴 我们先来看看太溪这个名字。“太”,是大、多的意思;“溪”,是溪水。合起来的意思大致就是溪水很多。这对女人养颜有什么好处呢?不是有那句话吗?“女人是水做的”,肌肤要水嫩,自然离不开水的滋养。太溪就是身体里提供“水源”的重要穴位。在人的五脏六腑中,肾属水,藏精,如果肾虚,身体里的水不足以控制住火,心火旺盛,人就会出现诸如失眠、上火、口渴、便秘、皮肤干燥、面色晦暗等一系列问题,养颜便无从谈起。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就好像是储藏肾气的仓库,人体肾气不足,从仓库里调拨就可以了。所以,美女养颜,不可不用太溪

按摩哪个穴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按摩疗程】坚持按2~3个月为1个疗程。 1.按涌泉 用拇指按涌泉30~50次。 2.按太阳 用拇指按太阳2~5分钟。 3.按腰眼 用拇指按腰眼3~5分钟。 4.按太溪 用拇指按太溪2分钟。 5.按关元 用掌根按关元3分钟。

按摩可以有效的缓解耳鸣症状

听宫、翳风穴 位置:听官穴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与耳珠平行,张口凹陷处;翳风穴位于耳朵下方耳垂后遮住之处的凹陷中间。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两手拇指按在左右翳风穴上,食指按在听宫穴上,顺时针方向按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约2分钟。 功效:治疗耳鸣、耳痛、耳聋、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等。 按耳和髎 位置:耳门前上方,鬓发后缘,平耳郭根的前方。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坐于被按摩者头后,双手拇指相对,同时轻轻用力按住耳和髎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功效:治疗耳鸣、

肾虚腰疼按摩有用吗 肾虚腰疼基本按摩方法

治则:补益肝肾,温通经络。 取穴:肾俞,命门,大肠俞,八髎,中脘,气海,太溪,涌泉穴。 按摩方法: 1.患者俯卧位,按摩者施四指法推法于肾俞,命门,大肠俞,八髎诸穴约3分钟,接着按肾俞穴,以酸胀为度。 2.患者仰卧位,按摩者施摩法于中脘,气海约5分钟,接着按太溪穴和涌泉穴。 3.患者坐位,按摩者施擦法于肾俞,命门,大肠俞和八髎诸穴,横擦自上而下,以透热为度。

腿抽筋按摩哪里 按太溪

小腿肚发生紧绷并产生剧烈疼痛的抽筋时,需先将紧张的肌肉放松,然后按太溪穴,可将疼痛尽快减轻,平常若能多加按该 穴位,便可达到预防的效果。 太溪定位:内踝尖与跟腱连线的中央凹陷处。 按方法:将发生抽筋的腿脚尖慢慢向前伸直,一手按住痉挛侧的膝盖,另一只手则按住脚尖,慢慢向身体方向拉,让小腿肚伸直。用拇指按住太溪穴,其余四指抓住脚踝后面,慢慢压穴位。

肠胃炎按摩什么穴位

1、肠胃炎按摩手三里 取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按压手臂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2、肠胃炎按摩大巨穴 取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四分之三点的左右2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 功效:消食化滞、健脾理气。 3、肠胃炎按摩中脘穴 取穴:中脘穴在肚脐正中直上四寸,恰于心口窝上边正中(即胸胃体下端)到肚脐正中的1/2处,中脘穴是奇经八脉中任脉之要

指甲上起毛刺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指甲癣

指甲癣是牛皮癣的一种,也叫做银屑病,通常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可表现为指甲上出现有许多顶针样的小坑内陷,看起来就像是指甲上长了一层层的毛刺一般。 需要及时就医用药治疗,可涂抹药膏或按摩配合治疗。 1、用手掌或毛刷沿牛皮癣患者足部阳明胃经,由上而下沿经络推擦10遍,并在足三里穴按半分钟,以酸胀为度。 2、用手指从牛皮癣患者腕至指端,沿手大肠经,手三焦经,手小肠经作按摩擦5-10遍。用毛刷垂直地刷牛皮癣患者腕外侧5遍。 3、在牛皮癣患者足阳明胃经的足部作由下而上轻快的擦法,并银屑病患者太溪、三阴交、殷门

什么穴位治肠炎

1、按摩手三里治肠炎 取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按压手臂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2、按摩大巨穴治肠炎 取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四分之三点的左右2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 功效:消食化滞、健脾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