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宫缩痛
产后宫缩痛
生产后第一天,子宫维持在脐部高度,然后每天下降一横指,10~14天子宫会回复到骨盆内的位置,4~6周回复到正常体积。喂哺母乳者因宝宝吸乳会使体内释出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加重宫缩痛。产后腹部会发生象抽筋般地疼痛(尤其是喂哺宝宝母乳的时候),这是子宫在收缩,为了使子宫能正常下降到骨盆内所引起的。这种疼痛4~7天后会自然消失。 宫缩大多数为生理现象,如果频率在正常范围就没有问题,但次数太多,一个小时以上也不见缓解,就要从日常生活着手。
产后宫缩痛怎么办
在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产后宫缩痛一般在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后自然消失,多见于经产妇。哺乳时反射性催产素分泌增多会使疼痛加重。
产后宫缩痛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产后子宫要通过收缩,逐渐恢复到正常大小。多胎产妇及经产妇的痛感更强烈,主要是因为子宫只有加强收缩才能恢复正常大小。
一般产妇都能忍受得了这种疼痛,对于严重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缓解疼痛:
1.口服止痛片,或取山楂100克,水煎加糖服;
2.用针刺中极、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
3.轻揉子宫,以促进宫腔内残余物质排出;
4.用热水袋热敷小腹部,每次敷半个小时;
5.按摩小腹,使子宫肌肉暂时放松、缓解疼痛。
顺产后六天宫缩正常吗
顺产后六天宫缩正常。
顺产后宫缩痛一般4-7天后会自然消失,但是每个人子宫恢复的速度不一样,具体疼痛消失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出入,不过六天时宫缩是正常的。
专家为你详解产后宫缩痛
产后宫缩痛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产后子宫要通过收缩,逐渐恢复到正常大小。多胎产妇及经产妇的痛感更强烈,主要是因为子宫只有加强收缩才能恢复正常大小。
在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产后宫缩痛一般在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后自然消失,多见于经产妇。哺乳时反射性催产素分泌增多会使疼痛加重。
产后宫缩痛,一般说来,无需处理。但她知道我特怕痛,便教我一则食疗方:食用山楂红糖汤。她说,山楂具有消食积、散瘀血、行缩气、下恶露等功能。红糖可温中补虚。而产后腹痛多以血瘀证为主,兼有血虚,而山楂红糖汤可活血散瘀、补虚止痛。
胎儿出生后,在新妈妈原子宫壁附着的地方会留下一个很大的创伤面。为了防止流出过多的血,子宫肌肉反射性地强烈收缩,因此新妈妈会感到有些腹痛,这种疼痛称为宫缩痛。宫缩痛一般在产后1—2天出现。在哺乳时或轻轻按摩子宫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要想尽快平息产后宫缩痛,可让家属帮忙轻轻按摩小腹,第一天疼痛比较明显,须多按摩几次,放热水袋热敷也可缓解疼痛,但注意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如果疼痛剧烈,影响休息时,可给予止痛剂或银针疗法也有一定效果,服用红糖、黄酒、山楂泡红糖水或者用干姜粉冲红糖喝也可止痛。
医嘱,每天取出山楂100克,红糖适量,水煎取汤服用,日l剂。我连服5剂,产后宫缩痛逐渐缓解,终于消失。
姜汁加米酒按摩下腹防治产后宫缩痛5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2 h实施姜汁按摩下腹的护理,预防产后宫缩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阴式分娩的经产妇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在产后2 h予姜汁按摩下腹的护理,24h后重复1次。对照组50例,按照产后护理常规护理,应用WHO疼痛分级,对两组产妇进行产后24 h、48 h、72 h疼痛分级,观察产后宫缩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宫缩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2 h经产妇实施姜汁按摩下腹的护理,能有效地预防产后宫缩痛,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促进母乳喂养。
贴心提醒
新妈妈如果在产后14天后仍然可以在腹部摸到子宫,而且还伴有腰痛、下腹部胀感、血性恶露量大、腹部有压痛等症状,就有可能是子宫复位不全,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产后宫缩痛服红糖山楂汤
有的产妇在分娩后的最初2—3天,会感觉到小腹部阵阵疼痛,同时可能出现恶露排出增多,当哺乳时,会觉得疼痛更明显,医学上称为“产后宫缩痛”。 一般说来,产后宫缩痛不需处理,如果疼痛较剧烈、疼痛时间较长时,可到医院就诊,或适当服用一些止痛药。下面介绍一个治产后腹痛的食疗简效方——红糖山楂汤。
制法 取生山楂100克,红糖适量,加水500毫升左右共煎,最后取药汁300毫升,分3—5次口服,服1-2日。此方对初产妇、经产妇、顺产产妇或剖腹产产妇,因产后宫缩痛剧烈难忍均有效。患者多在服药1剂后疼痛明显缓解,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怎样减轻产后宫缩疼痛
产后宫缩痛的病因 产后宫缩痛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产后子宫要通过收缩,逐渐恢复到正常大小。多胎产妇及经产妇的痛感更强烈,主要是因为子宫只有加强收缩才能恢复正常大小。 生产后第一天,子宫维持在脐部高度,然后每天下降一横指,10~14天子宫会回复到骨盆内的位置,4~6周回复到正常体积。喂哺母乳者因宝宝吸乳会使体内释出催产素,刺激子宫收缩加重宫缩痛。产后腹部会发生象抽筋般地疼痛(尤其是喂哺宝宝母乳的时候),这是子宫在收缩,为了使子宫能正常下降到骨盆内所引起的。这种疼痛4~7天后会自然消失。 如何缓解产后宫缩痛? 一般产妇都能忍受得了这种疼痛,对于严重者,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缓解疼痛: 1、改变睡姿让产妇侧睡,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减少该部位的疼痛,坐时给产妇臀部垫个坐垫也会有帮助。 2、按摩小腹在产后初始几天,自己或家人可用手掌稍微施力帮产妇作环形按摩,一直到感觉该部位变硬即可,以促进宫腔内残余物质排出;疼痛厉害时,按摩可使子宫肌肉暂时放松,缓解疼痛。 3、热敷用热水袋热敷小腹部,每次敷半个小时。 4、止痛药:若宫缩痛影响到休息及睡眠,应通知医护人员,必要时可以用温和的镇静剂止痛。 5、心理护理:以转移注意力、按摩法、深吸气法消除产妇紧张心理,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产后宫缩痛的预防 宫缩大多数为生理现象,如果频率在正常范围就没有问题,但次数太多,一个小时以上也不见缓解,就要从日常生活着手,为防止宫缩的出现,注意以下各项。 1、不要走太多的路程和搬重物。持重物会导致腹部用力,很容易引起宫缩。 2、疲倦时躺下休息,保持安静,会很有效。 3、不要积存压力。精神疲劳和身体疲劳一样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压力积攒后也容易出现腹部变硬,最好能做到身心放松。 4、防止着凉。空调使下肢和腰部过于寒冷,也容易引起宫缩。可以穿上袜子,盖上毯子,防止着凉也很重要。
产后宫缩痛怎么办
产后子宫收缩是每个产后妈妈都会产生的正常生理现象,因为经历过孕期巨大变化的子宫在胎儿娩出后需要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产后子宫收缩仍然是一阵一阵的,但跟分娩时的子宫收缩不同,大部分的产妇是不会感觉出来的。但是,也有少部分的产妇在产后1-2天内会感到下腹部一阵一阵的疼痛感袭来,甚至有些产后妈妈的疼痛感比较厉害,排出的恶露也增多,这就是产后宫缩痛。
产后宫缩痛在初产妇中比较少见,经产妇出现的情况比较多。这是因为多次的生育劳损二是子宫肌肉内所含的弹性纤维的平滑肌减少,弹性差的结缔组织增多,从而导致子宫肌肉的回缩力不强,子宫会呈现痉挛性的阵阵收缩,从而产生疼痛感。而初产妇产后子宫收缩一般是持续性的,初产妇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而有些急产的个别产妇产后也可能会出现宫缩痛,这种急产通常是由于子宫收缩过强引起的,产后子宫收缩时就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
对于大多数出现产后宫缩痛的产妇来说,不必过于担心,因为产后宫缩痛不比产前的阵痛,经历过产前阵痛的妈妈,一般对于产后宫缩痛的忍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实在是疼痛难忍,可以到医院检查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痛药减轻疼痛感。正常情况下,产后宫缩痛的时间不会太长,一般产后3-4天就会逐渐减轻和消失。
产后子宫收缩多久才不会痛 产后宫缩多久会消失
产后宫缩一般于产后第一天迅速出现,宫缩痛一般可承受,经产妇较初产妇明显,持续3-4天后宫缩会逐渐减轻,并自行消失。不需特殊用药,也可酌情给予镇痛剂。宫缩痛持续时间很短,是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子宫复旧需要6-8周,建议好好休息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