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膀胱炎是如何诊治的
出血性膀胱炎是如何诊治的
1、出血性膀胱炎如何诊断
出血性膀胱炎可通过尿液检查,膀胱镜检查及肾功能指标检查来帮助确诊。一旦确诊,在积极消除病因的基础上,给予止血,清除血块,冷冻高压氧等综合治疗,病情重而紧急者可手术清除血块,电凝及化学药物止血。
2、出血性膀胱炎如何治疗
出血性膀胱炎的患者,需立即停止停止使用引起血尿的药物。多饮水,勤排尿,减少代谢产物的浓度及与膀胱接触的时间。进行膀胱药物灌洗与全身应用止血药物。尽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给予输血、补液等。出血严重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出血性膀胱炎的饮食
1、多吃利尿性食物,如西瓜、葡萄、菠萝、芹菜、梨等。
2、田螺、玉米、绿豆、葱白可帮助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多饮水,保持每日至少1500 毫升以上的排尿量。
4、忌食酸辣刺激性食物,如烈酒、辣椒、原醋、酸味水果等。
5、避免食用柑橘,因为柑橘可导致碱性尿的产生,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6、咖啡因能导致膀胱颈收缩而使膀胱产生痉挛性疼痛,故应少喝咖啡。
膀胱炎早期症状
急性膀胱炎
可突然发生或缓慢发生,排尿时尿道有烧灼痛,尿频,往往伴尿急,严重时类似尿失禁,尿频尿急常特别明显,每小时可达5~6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多,甚至只有几滴,排尿终末可有下腹部疼痛。尿液混浊,有时出现血尿,常在终末期明显,如出现肉眼血尿则称为急性出血性膀胱炎。
耻骨上膀胱区有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见轻度腰痛。炎症病变局限于膀胱粘膜时,常无发热及血中白细胞增多,全身症状轻微,部分病人有疲乏感。女性新婚后发生急性膀胱炎称为蜜月膀胱炎。急性膀胱炎病程较短,如及时治疗,症状多在1周左右消失。
慢性膀胱炎
慢性膀胱炎症状与急性膀胱炎相似,其特点是发病“慢”,炎症反应“轻”,病变部位“深”。慢性膀胱炎刺激症状长期存在,且反复发作,尿中有少量或中量脓细胞、红细胞。这些病人多有急性膀胱炎病史,且伴有结石、畸形或其它梗阻因素存在,因此非单纯性膀胱炎,应做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系统治疗。
非淋性膀胱炎
有婚外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潜伏期1周-3周。男性常有膀胱炎内刺痒、烧灼感、刺痛,有时尿急及排尿困难。但症状一般比淋病轻。膀胱炎口充血或红肿,有浆液性、粘液脓性或白色稀薄分泌物,或晨起有糊口现象。
膀胱炎的种类
膀胱炎是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炎症,一般在临床上根据发病急慢分为急性膀胱炎和慢性膀胱炎两种。以慢性膀胱炎最多见,慢性膀胱炎又可因症状的不同而分为许多种类。
1、腺性膀胱炎
膀胱粘膜细胞发生水肿变性,粘膜上皮有腺体样结构增生,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患者以中年女性为多见。
2、间质性膀胱炎
一种特殊的膀胱炎。临床上主要症状是严重的尿道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下腹痛、血尿等。患者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容量明显减少,在膀胱顶部有绒毛样出血,膀胱底部或三角区有粘膜下出血。初次行膀胱镜检查时不易发现,而在排出膀胱内尿液再度充盈膀胱时才能看到出血现象。组织学可以观察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膀胱炎,除了有显着地肥大细胞浸润外,病变周围还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3、放射性膀胱炎
如果膀胱长期接受放射性的照射,累计时间达到数月或数年,计量超过40-60Gy,即有可能患放射性膀胱炎。此类型的膀胱炎,血尿为其主要症状。
4、滤泡性膀胱炎
滤泡性膀胱炎常见于慢性尿道感染。患者行膀胱镜检查可看到小的灰黄色隆起结节,常备炎性粘膜包围。有时在结节之间也可见到正常的粘膜。滤泡性膀胱炎病变常见于膀胱三角区或膀胱底部。
出血性膀胱炎诊断鉴别
对有烷化剂,白消安,苯胺,甲苯胺衍生物,杀虫剂接触史者,临床上出现程度不等的血尿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结合膀胱镜,B超检查,多可做出诊断。
1.膀胱肿瘤 也表现为全程肉眼血尿,但患者通常为无痛性血尿,而且B超和膀胱镜可见膀胱内有占位,而非膀胱黏膜广泛出血。
2.急性膀胱炎 也可表现为全程肉眼血尿,但常以尿频,尿急为主,且尿中可有大量白细胞,无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接触史,经抗生素治疗血尿可迅速消失。
出血性膀胱炎预防
出血性膀胱炎是指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在尿中产生对膀胱的急性或慢性的损伤,导致膀胱广泛的炎症性出血,故预防应注重避免上述药物的过度摄入。
另外还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腺病毒、流感病毒感染等,出现上述病原体感染时需要进行积极治疗,避免诱发出血性膀胱炎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临床上膀胱炎的六大分类
1、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膀胱炎。多见于女病人。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容量减少,膀胱壁有粘膜下出血。本病病因不明,既无细菌感染亦无病毒或真菌感染。通常用抗菌药物无效,将膀胱在麻醉下进行过度膨胀可取得暂时的症状缓解。多见于吸毒人员。
2、腺性膀胱炎:膀胱粘膜水肿,其中有腺样结构增生,并有许多炎症细胞浸润。患者以中年女性为多见。治疗应用抗菌药物,并需去除发病因素。
3、气性膀胱炎:较为罕见,常在糖尿病患者发生。由于在膀胱壁内葡萄糖被细菌侵入后而有发酵导致粘膜的气性外形。抗菌药物治疗后气体即消失。
4、坏疽性膀胱炎:较为罕见,这是膀胱损伤的一少见结果。严重感染时可见膀胱壁脓肿与坏死。有的病人整个膀胱壁都有坏疽性改变,需作耻骨上膀修造瘘和抗菌药物冲洗。
5、化学性膀胱炎:静脉注射环磷酸胺,药物代谢产物可刺激膀胱粘膜引起严重的膀胱炎。表现为膀胱上皮发生溃疡,粘膜出血。严重的可致膀胱挛缩和膀胱输尿管回流。治疗较困难。
6、放射性膀胱炎:膀胱接受放射线数月或数年,剂量超过40~65Gy(戈瑞)即可能出现放射性膀胱炎。血尿为其主要症状。治疗比较困难。
出血性膀胱炎的危害
1、导致膀胱纤维化:使膀胱容量减少,造成输尿管回流,导致肾水肿与肾脏发炎,甚至肾脏坏死和尿毒症;
2、血尿:肉眼可以看到血尿时要警觉,这是膀胱癌独特的排尿异常信号,约85%的膀胱癌是因膀胱炎而诱发;
3、导致结核病:有结核病史,经过积极抗菌治疗后,仍有尿路刺激症状或尿沉渣异常,就是膀胱炎导致肾结核的重要征兆。
出血性膀胱炎的检查
对有烷化剂、白消安、苯胺、甲苯胺衍生物、杀虫剂接触史者,临床上出现程度不等的血尿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结合膀胱镜、B 超检查,多可做出诊断。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检查可有镜下或肉眼血尿;贫血时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降低。
其他辅助检查:B 超、膀胱镜检:排除占位性病变,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有溃疡坏死灶。
出血性膀胱炎的症状
1.血尿 血尿可轻可重,轻者仅有镜下血尿,重度可造成贫血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出血。可为突发性大量血尿,亦可为顽固性反复血尿。
2.病史 往往有肿瘤后放疗、化疗及其他药物、毒物接触史。
出血性膀胱炎并发症
1.贫血:本病患者可以见到持续性全程肉眼血尿,由于红细胞的慢性持续性丢失,可以导致失血性贫血。
2.休克:对于本病的严重病例,可在短时间内丢失大量血液,造成血容量下降,造成一个低容量性休克。
3.脓毒血症:对于膀胱炎感染明显且抵抗力低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可因感染病原体进入血液导致脓毒血症。
得了膀胱炎的症状有什么
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性疾病,约占尿路感染总数的50%~70%。因细菌感染而引起。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通常多发生于女性,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门,大肠杆菌易侵人。
膀胱炎的病因很多,但大多数为化脓菌的感染。诱因有结石、异物、肿瘤或阻塞性病变,包括由于神经系统疾产生的排尿功能障碍等。膀胱炎的急性炎症的病理变化有粘膜充血、水肿、出血和溃疡形成,并有脓液或坏死组织。
慢性炎症主要有粘膜增生或萎缩、肉芽组织形成,并有纤维组织增生,膀胱容量减少;或并发阻塞所引起的肌肉肥大,膀胱容量增大甚至有憩室形成等改变。还有一种特殊的炎症变化是坏疽性膀胱炎,为梭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等引起的严重膀胱炎症。
膀胱炎常见症状分析
膀胱炎约占尿路感染总数的50%~70%,易发生于性交后、月经期后及尿道、妇科器械检查后,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
急性膀胱炎
可突然发生或缓慢发生,排尿时尿道有烧灼痛,尿频,往往伴尿急,严重时类似尿失禁,尿频尿急常特别明显,每小时可达5~6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多,甚至只有几滴,排尿终末可有下腹部疼痛。尿液混浊,有时出现血尿,常在终末期明显,如出现肉眼血尿则称为急性出血性膀胱炎。
耻骨上膀胱区有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见轻度腰痛。炎症病变局限于膀胱粘膜时,常无发热及血中白细胞增多,全身症状轻微,部分病人有疲乏感。女性新婚后发生急性膀胱炎称为蜜月膀胱炎。急性膀胱炎病程较短,如及时治疗,症状多在1周左右消失。
慢性膀胱炎
慢性膀胱炎症状与急性膀胱炎相似,其特点是发病“慢”,炎症反应“轻”,病变部位“深”。慢性膀胱炎刺激症状长期存在,且反复发作,尿中有少量或中量脓细胞、红细胞。这些病人多有急性膀胱炎病史,且伴有结石、畸形或其它梗阻因素存在,因此非单纯性膀胱炎,应做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系统治疗。
非淋性膀胱炎
有婚外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潜伏期1周-3周。男性常有膀胱炎内刺痒、烧灼感、刺痛,有时尿急及排尿困难。但症状一般比淋病轻。膀胱炎口充血或红肿,有浆液性、粘液脓性或白色稀薄分泌物,或晨起有糊口现象。
出血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
出血性膀胱炎主要分成两大种膀胱肿瘤和急性膀胱炎,有时候打针也不会管用的,仍然发烧!
膀胱肿瘤
也表现为全程肉眼血尿。但患者通常为无痛性血尿,而且B超和膀胱镜可见膀胱内有占位,而非膀胱黏膜广泛出血。
急性膀胱炎
也可表现为全程肉眼血尿。但常以尿频、尿急为主,且尿中可有大量白细胞,无某些药物或化学制剂接触史,经抗生素治疗血尿可迅速消失。
膀胱炎一般刚开始会以泌尿疾病治疗,一定要做好充分检查,如果确诊一定要好好接受医师的治疗,服从医嘱!
出血性膀胱炎的原因
通常引起膀胱出血的物质有:烷化剂类药物如:白消安(马利兰)、塞替派、环磷酰胺等;化工原料如苯胺、甲苯胺衍生物及杀虫剂等。
当膀胱与含这些高浓度物质的尿液长期接触时,会导致膀胱粘膜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进化学性炎症,造成膀胱广泛的出血。环磷酰胺本身虽对膀胱无任何作用,但其代谢产物,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诱发膀胱癌原因有什么
1、腺性膀胱炎是良性病变,局部病理改变暂不需处理,但要定期随访。尽管多数学者认为病检发现Brunn’S细胞巢就可诊断为腺性膀胱炎,就病变本身而言,仍然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可不作处理,但必需定期进行膀胱镜复查,一旦出现增生或变异时则应作出处理。
2、腺性膀胱炎是一种癌前病变需积极处理。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疾患。在某一个时期可能是静止的,但它有恶变的趋势。以往有腺性膀胱炎和膀胱癌同时存在的报道,也有腺性膀胱炎发展为膀胱腺癌、黏液腺癌的报告。当腺性膀胱炎出现腺瘤样增生时,应高度怀疑恶变。膀胱内局部病变的处理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变部位、大小、形状以及所引起的并发症等采取不同的方法。如灌注化疗、手术治疗、放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