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型脚气患者的饮食调理
糜烂型脚气患者的饮食调理
墨鱼蛋的食疗价值
墨鱼性寒、味甘,归脾、胃经;
疗五痔,治湿痹,面目浮肿,能够“补心养阴,澄清肾水,行水渗湿,解毒去热”;具有补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热等功效,主治水肿、湿痹、脚气、痔疮、疥癣等症。
红螺的食疗价值
适宜黄疸,水肿,小便不通,痔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适宜癌症,干燥综合征者食用;也适宜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者食用。
花卷的食疗价值
消食: 含B族维生素,对食欲不振有一定的预防和食疗效果。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疗饮食积滞证。
通便: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对便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强筋:强筋、通络,恢复疲劳和调理腰膝酸软。
糜烂型脚气患者饮食要注意什么
脚气的分类,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种类型:糜烂型、水疱型、鳞屑角化型脚气,是由真菌(又称霉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足癣发生继发感染时,局部出现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足癣治疗,应该先处理继发感染。如有红肿,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咬喃西林液冷温敷可消炎消肿,必要时还要全身投用抗生素,并按照医生嘱咐适当休息。
1、手足癣患者每日喝水3升(这条一定要做到),可吃米饭,粗粮,但是菜要以青菜为主,餐餐要有青菜,再有就是其它蔬菜为辅。
2、宜凉血解毒食物。绿豆、粳米、黄瓜、苦瓜、马齿苋、绿茶等。而有手癣的患者不吃以下酸性食物:油榨,腌制,可乐,汉堡,牛奶,糖,坚果,豆类,荤菜等都会加生手癣病情。
治脚气糜烂的方法
角化过度型脚气
治疗角化过度型脚气软膏效果好:这种脚气患者一般没有痒的感觉,夏天出现脱皮冬天出现裂口。这种脚气真菌在比较厚的角质层内,很难“消灭”,外用药可以用软膏药或霜剂。
水泡型脚气
治疗水泡型脚气药水不可用过量:水泡型脚气一般手脚都有水泡,很痒,一定不要挤破这些水泡,以免继发感染。医院的自制药水扬酸酊可以用,市面上的酊型和醑型水剂都可以用,但要注意每天1
2次,不要用多了,有的水泡型脚气患者觉得越用多好得越快,其实这些药含有酒精等成分,用多了会过敏脱皮,造成皮肤损害。
趾间糜烂型脚气
治疗趾间糜烂型脚气浸泡+软膏+足粉:糜烂型脚气脚趾之间浸泡腐烂的,皮肤发白。皮肤的表面保护层没有了,所以应用一些收敛的药物。用醋酸铅每晚浸泡,再搽上达克宁和孚琪,最后上足粉。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方法多能控制病情,如果加上口服药效果会更好,口服药在体内存留时间长,容易起作用,比如斯皮仁诺片剂和兰美抒片剂 ,但是这些药比较昂贵,一个星期要几百块钱。
另外小编要提醒大家的就是,有很多脚气患者在皮肤形成红痒斑块时外用皮炎平软膏是一个误区,皮炎平软膏中有大量的激素成分,而这正好是真菌的营养剂,所以在肯定是癣的情况下搽皮炎平,只会越搽越厉害,如果有脚气的话还是去医院给医生具体看一下比较好。
怀孕有脚气对胎儿有影响吗 孕妇脚气有哪些类型
糜烂型:糜烂型脚气常发作于第三个脚趾与第四个脚趾,第四个脚趾与第五个脚趾之间,其症状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表皮脱落时露出红色烂面,严重的时候有瘙痒感。
角化型:这类脚气患者足底,足缘,足跟部皮肤角质层增厚,粗糙,并有成片或小点状的皮屑反复脱落。
水疱型:患者趾间,足缘和足底会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水疱可能疏散分布,也可能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容易反复发作。
脚臭剧烈都是脚气惹的祸
随着夏季的到来,患有脚气的人是越来越多,由于天气的原因会使得脚气患者容易出汗,再加上夏季的雨水比较充足,使得细菌以及真菌滋生。这会使脚气患者感到非常的尴尬,如果穿密封性好的鞋子就会加重脚气的症状,如果穿凉鞋的话,脚气患者就会发出剧烈的脚臭味,对于脚气患者来说,积极的治疗是很重要的,但是了解疾病的症状也是重中之重,脚气患者除了脚臭,还有其他的症状。
脚气患者临床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脚气在临床上有三种分类,不同类型的脚气症状是不同的。
水疱型脚气: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角化型脚气: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大多数患者由糜烂型、水疱型转化而成。
糜烂型脚气: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由于脚气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都会带来影响,所以专家提醒各位脚气患者,及时的接受治疗是很关键的,如果我们出现了上述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接受治疗,以免影响了自己的病情。
得了脚气的症状会有什么
脚气的症状:脚气患者的脚趾缝常伴有水泡,流水等现象,脚气如不及时治疗,会殃及其它部位,有时也会因为脚痒被抓破水泡,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手癣,严重时还会有并发症。
1、 糜烂型脚气:病灶主要在脚趾丫间,糜烂流水,奇痒,严重者露出嫩肉,甚至会引起淋巴感染而腿肿,糜烂型脚气占脚气患者的80%以上。
2、 水泡型脚气:病灶多在脚掌缘部,水泡鼓起,奇痒,刺穿流出水后即脱皮。严重者也会引起局部溃烂和淋巴感染。
3、 角质化脱皮型脚气:病灶多于脚掌缘和脚底部,干燥严重脱皮,痒,一般不会发生感染。
4、 脚汗脚臭型脚气:脚汗多,脚奇臭。
不同类型的脚气有什么症状
一、糜烂型脚气。
这种类型的脚气好发于第三根脚趾和第四根脚趾,第四根脚趾和第五根脚趾之间。一开始发病的时候,脚趾间会比较潮湿,会有浸渍发白或长起小水疱,在干涸之后,会有皮屑脱落,在皮肤脱落之后会有潮红、湿润的糜烂面,患者感觉到很痒,可能会继发感染。
二、水疱型脚气。
这种脚气好发于足缘。此病一开始的时候壁厚饱满,会长起一些小水疱,有的小疱会融全在一些,形成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的大钔。患者没有自觉感,经过抓搔后会继发感染,会引发淋巴管炎、丹毒等。
三、角化型脚气。
此类型的脚气好发于足跟,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干燥而粗厚,会有角化脱屑,患者会有瘙痒感,很容易会发生皲裂。角化型脚气没有化脓和水疱,本病病程很慢,有的患者会多年不愈。
脚气患者的皮肤中的真菌可以会遗留在浴池、拖鞋、鞋袜、毛巾、擦脚布等处,如果接触到患者的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后很容易会被传染。国内有一项研究表明,在三分之一的脚气患者家中,有家人被传染而患病,药有百分之二十八的患者传染会其他人。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增大的治愈脚的难度,因为脚气患者一定要做好预防,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远离糜烂型脚气其实很简单
藿香,黄精、大黄、皂矾,米醋1000毫升。将上药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备用(浸泡时每天摇动数次).使用时取药液每天浸泡2―3次,糜烂型脚气患者每次20―30分钟,连续5―天。丁香,苦参、大黄、明矾、地肤子,黄柏、地榆脚气。上药水煎取汁,而后将药液候温洗足,糜烂型脚气患者每次10―15分钟,每日5―6次,每日1剂,每剂可用2次。
葛根,白矾、千里光各等量。将上药烘干研末,密封包装,每袋约重40克,每次取粉剂1袋倒入盆中,加温水约1000~2000毫升,混匀足浴,糜烂型脚气患者每次20分钟,7日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
白鲜皮,苦参、黄柏、苍术,防风,荆芥穗、枯矾,蛇床子、地肤子、黄精、藿香,葱白4枚。上药加水约3000毫升煮沸,待温时将双脚浸泡在温液中10―15分钟,每日2次,一般用药4-5剂即可。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糜烂型脚气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如果有臭味,有叩破的,用酿造醋点脚趾缝,擦脚。坚持一周,两天见效。用酿造醋。泡了以后,有醋味,没有臭味。木瓜,甘草。将上药水煎取汁,侯温后足浴5―10分钟,每日2次,每天1剂,连续5―10天。
黄豆和水一起放入锅中小火熬煮二十分钟,等到水温降低之后进行泡脚,建议泡脚的时间可以尽量的延长一些。这种治糜烂型脚气的偏方效果非常的好,用后脚部也不会脱皮了,并且脚部的皮肤也越来越滋润,一般情况下,连续使用三四天就可以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