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护理误区
小儿腹泻护理误区
小儿腹泻的护理调整饮食:轻型腹泻只需停止辅助食品、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脂肪类食物。继续母乳喂养,可酌情减少哺乳次数和时间,可服“口服补液”,或者选用专门腹泻奶粉代替母乳如雀巢的AL110等,待宝宝腹泻症状减轻,则与母乳混合喂养,慢慢过渡到母乳。重型腹泻则需暂时禁食6-12小时。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输液,待腹泻、呕吐好转后,再服“口服补液”,并逐步恢复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可先喂米汤,稀释牛奶(一份牛奶加两份水或米汤),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待停止腹泻后再恢复辅助食品,由一种到多种,先流质后半流质,再喂固体食物。
纠正脱水:腹泻时上吐下泻,大便次数多,严重脱水时皮肤弹性减退(一般可查看宝宝肚皮处的皮肤),尿少或无尿。此时要立即补充市售“口服补液”,一包可冲500毫升水(不必煮沸),每次只能一匙一匙喂服,少量多次,这样才能使胃内易于吸收,减少呕吐和脱水,不要一下子全服下。严重脱水者要立即送医院进行静脉输液。
加强护理:注意婴幼儿腹泻腹部保暖,以免腹部受凉,肠蠕动加快,腹泻加重。患儿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洗净臀部,涂些甘油、护肤脂或爽身粉,并及时更换尿布,以免皮肤受粪便浸蚀和潮湿尿布磨擦而破溃成“红臀”,也可以预防上行泌尿道感染。脏衣裤及尿布、便盆、餐具、玩具及护理者的手都要予以消毒。
遵循上述的几点护理好宝宝,对缓解宝宝小儿腹泻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小儿腹泻不是什么大的疾病,家长只需要在孩子小儿腹泻期间多护理好孩子的肠胃就可以了,及时调整好宝宝的饮食,避免宝宝着凉。
婴儿腹泻护理
1千万不要禁食。不论何种病因的腹泻,婴儿的消化道功能虽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所以吃母乳的婴儿要继续哺喂,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婴儿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辅喂胡萝卜水、新鲜蔬菜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已经加粥等辅助食品的婴儿,可将这些食物数量稍微减少。要根据婴儿口渴情况,保证喂水。
2早期发现脱水。当婴儿腹泻严重,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尿少或无尿,眼窝下陷、前囟下陷,婴儿在短期内“消瘦”,皮肤“发蔫”,哭而无泪,这说明已经引起脱水了,应及时将病儿送到医院去治疗。
3预防脱水。用口服补液盐不断补充由于腹泻和呕吐所丢失的水分和盐分,脱水便不会发生。口服补液盐ORS1000毫升,内含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用量遵医嘱,但预防脱水和治疗脱水用的量和喝的速度是不同的。口服补液盐含糖浓度为2%,研究证明这种糖浓度最利于介导盐和水进入体内,以补充腹泻时的损失,它的效果已被世界公认,是预防和治疗腹泻脱水的良药。
4不要滥用抗生素。许多轻型腹泻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药物治疗就可自愈;或者服用妈咪爱等微生态制剂、思密达等吸附水分的药物也很快病愈,尤其秋季腹泻因病毒感染所致,应用抗生素治疗不仅无效,反而有害;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细菌性腹泻,可以应用抗生素,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之下治疗。
5做好家庭护理。家长应仔细观察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大便量的多少,将大便异常部分留做标本以备化验,查找腹泻的原因;要注意腹部保暖,以减少肠蠕动,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热水袋敷腹部;注意让婴儿多休息,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防止臀红发生,应把尿布清洗干净,煮沸消毒,晒干再用。
儿童保健 小儿腹泻三大误区家长要避开
小儿腹泻是常见症状,尤其是在夏季、秋季,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很容易发生腹泻。对于小儿腹泻,家长朋友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孩子身体比较脆弱,需要好好呵护。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儿腹泻的常见误区有哪些,顺便检查自己有没有走进误区,或是为自己的将来做功课。
误区1只要排便次数多就是腹泻
有的妈咪常在这种情况下急着服用止泻药,可这个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6个月内的宝宝在生后不久,可能经常会在喂奶后就排出黄绿色稀便。每天少则4—6次,多则达到10余次,便中还有奶块或少许透明黏液。
这种情况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其实它是一种生理性腹泻。随着消化功能逐渐发育,多在添加离乳食品后会自然好转,而并不是患了肠炎。只要宝宝胃口正常,精神愉快,反应良好,睡眠安稳,体重也在增长,大便化验无异常,就用不着服用止泻药,以免影响正常的肠功能。
误区2腹泻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有的妈咪一见宝宝腹泻,马上就给喂抗菌素消炎。其实,腹泻除了细菌外,也可由病毒或霉菌引起,如宝宝所患的秋季腹泻,就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这种腹泻服用抗菌素后一点也不见效果,只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导致更为严重的腹泻。有些抗菌素甚至损伤宝宝的听神经,或导致日后个子长不高。因此,服抗菌素不见效时要马上停药,赶快去看医生。
误区3给腹泻的宝宝吃甜食
宝宝腹泻时,妈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汤中加些糖,以为这样既补充热能又易消化。然而,这样只会加重腹泻。因为,腹泻使肠黏膜受损,不能将糖分解为能被肠道吸收的单糖,因而使水分从肠壁被动地进入肠道,致使肠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数增加。
温馨提示:小儿腹泻,基本上每个宝宝都会发生,新爸新妈要正确对待,不要惊慌失措,尽量多了解宝宝腹泻病的防治及护理知识。
小儿腹泻护理治疗几要点
要点一、给足够的流体以防脱水
从腹泻伊始就要给小儿喂比平日更多的水,能喝多少就给多少,像白开水,自制的糖盐水,口服0RS补液盐。6个月以上的小儿可喂些茶汤、米汤,直到腹泻停止。
专家叮嘱、高糖果力、甜茶、汽水等,因为它们可使腹泻加重。
要点二、给足够的食物预防营养不良
遵循少量多餐原则6个月以下吃母乳的小儿继续母乳喂养,但应注意比原来次数多加次,而且喂母乳的妈妈应该少食脂类食物;喂牛奶或奶粉的小儿。在所喂的奶中加相当于平时2倍的温开水;已经添加离乳食品的小儿可给稀粥,烂面条、鱼肉末、少量蔬菜、新鲜水果汁、香蕉泥,适当地在食物中加少许盐。
专家叮嘱,这样会导致脱水和逐渐消瘦,发生营养不良而影响体重增长。
要点三、加强臀部皮肤清洁和护理
因排便次数增多对臀部皮肤刺激性加大。因此小儿每次便后都要用清水冲洗臀部、会阴,但不要用碱性清洁剂。
对还在用尿片的小儿最好选择一次性尿片。如果用自制的尿片,要选用柔软吸水的棉质布,而且每次用后应用碱性小的清洗剂洗干净。然后清水冲净,晾晒在日光下消毒。
专家叮嘱,可将小屁屁暴露于空气中使其干燥,然后涂些尿布疹膏。
要点四、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当小儿腹泻不见好转或出现这些表现时要及时就医:
――频繁大量水样便。
――频繁呕吐、口渴加剧。
――不能正常进食进水。
――口服ORS补液盐但尿仍很少,眼窝、前囱下陷,口唇干燥。
――发烧、便中带血。
专家叮嘱,最好听从医生的指导。
小儿腹泻有什么护理误区
误区1 只要排便次数多就是腹泻
有的妈咪常在这种情况下急着服用止泻药,可这个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6个月内的宝宝在生后不久,可能经常会在喂奶后就排出黄绿色稀便。每天少则4—6次,多则达到10余次,便中还有奶块或少许透明黏液。
这种情况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其实它是一种生理性腹泻。随着消化功能逐渐发育,多在添加离乳食品后会自然好转,而并不是患了肠炎。只要宝宝胃口正常,精神愉快,反应良好,睡眠安稳,体重也在增长,大便化验无异常,就用不着服用止泻药,以免影响正常的肠功能。
误区2 腹泻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有的妈咪一见宝宝腹泻,马上就给喂抗菌素消炎。其实,腹泻除了细菌外,也可由病毒或霉菌引起,如宝宝所患的秋季腹泻,就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这种腹泻服用抗菌素后一点也不见效果,只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导致更为严重的腹泻。有些抗菌素甚至损伤宝宝的听神经,或导致日后个子长不高。因此,服抗菌素不见效时要马上停药,赶快去看医生。
误区3 给腹泻的宝宝吃甜食
宝宝腹泻时,妈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汤中加些糖,以为这样既补充热能又易消化。然而,这样只会加重腹泻。因为,腹泻使肠黏膜受损,不能将糖分解为能被肠道吸收的单糖,因而使水分从肠壁被动地进入肠道,致使肠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数增加。
综上所述,为大家讲解的就是关于家长们在护理腹泻孩子的时候常见的几个误区,由于患儿的康复非常重要,所以各位家长就要及时纠正这些错误的做法了,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才能让患儿康复的更好更快。
幼儿冬季腹泻的七大护理误区
随着冬季的到来,幼儿感冒腹泻是常有的事,现在基本各大医院的儿科都呈现出人满为患的场景,以往患儿腹泻,为了让胃肠道得以休息,比较强调限制饮食,或干脆禁食。近年来,专家们认为禁食有害无益。而且现在对于幼儿腹泻的治疗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误区:
误区一:给腹泻的宝宝滥用抗生素。目前,小儿腹泻使用各种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生素药物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物扶植肠道正常菌群,无副作用。当然对于严重的痢疾,合理使用抗生素药也是必要的。
误区二:给腹泻的宝宝禁食:以往患儿腹泻,为了让胃肠道得以休息,比较强调限制饮食,或干脆禁食。近年来,专家们认为禁食有害无益。特别是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进食太少,孩子处于饥饿状态,会增加肠壁消化液的分泌,加重腹泻。所以,孩子腹泻时,不必禁食,应该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等。只要孩子能吃,精神好,给予适当的饮食,孩子即使腹泻次数多一些,也会逐渐好起来的。
误区三:给腹泻的宝宝吃甜食:宝宝腹泻时,妈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汤中加些糖,以为这样既补充热能又易消化。然而,这样只会加重腹泻。因为,腹泻使肠黏膜受损,不能将糖分解为能被肠道吸收的单糖,因而使水分从肠壁被动地进入肠道,致使肠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数增加。
误区四:滥用止泻药毒害宝宝:好多妈咪看到宝宝腹泻,就滥用止泻药。岂不知止泻药的副作用较大,还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婴儿对止泻药的敏感性特别高,止泻药对婴儿潜在的威胁很大,不宜使用。
误区五:给腹泻的宝宝喂蔬菜和水果:宝宝腹泻时忌食长纤维素的水果与蔬菜的原因是由于纤维质、半纤维质均有促进肠道蠕动作用,而加重腹泻。
误区六:给腹泻的宝宝喂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宝宝腹泻时肠蠕动增强,肠内常胀气,更使腹泻加剧,故导致胀气的食物必须禁食,牛奶食用后在肠道内会导致胀气,故不宜食,然而酸牛奶因其含有乳酸菌能抑制肠内有害细菌,可以食用。豆类物质及豆制品,如黄豆、赤豆、绿豆、蚕豆、青豆、黑豆及豆腐、百叶、粉丝、豆浆、豆芽等,这类食品因其含有粗纤维及丰富的蛋白质,能引起肠道蠕动增强而致胀气,并加剧腹泻。
误区七:给腹泻的宝宝喂果汁:果汁含有高浓度的果糖或山梨醇,由于有些小孩对这些水果糖类的耐受及消化能力较差,大量的糖类堆积于胃肠道内,易于细菌的大量繁殖,造成胃肠胀气、腹痛及腹泻。其中最具危险性的是苹果汁,它同时富含果糖及山梨醇两种水果糖类,这些果汁进入胃肠道后将吸收体内的大量水分入胃肠,导致频繁呕吐或腹泻,使由腹泻造成的脱水状态进一步恶化。
上述是给大家介绍的幼儿冬季腹泻的护理误区,丝瓜花也是很好的缓解腹泻的食物。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您可以摘几朵新鲜的丝瓜花,洗净后用来炒鸡蛋让宝宝吃,效果也非常不错。
腹泻护理的误区
误区1:腹泻一定要禁食
有些妈妈认为,宝宝腹泻,只要不吃,肚子里没食,就不会再泻了,这是不对的。以前的治疗,确实认为腹泻时要禁食,让胃肠道休息,但现在的观点则认为禁食有害无益。特别是在腹泻大量丢失水分的情况下,禁食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进食太少,宝宝处于饥饿状态,会增加肠壁消化液的分泌,加重腹泻。
所以在宝宝腹泻时,不必禁食,应该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等。只要宝宝想吃,能吃,精神好,给予适当的饮食,宝宝即使腹泻次数多一些,也会逐渐好起来的。另外,宝宝腹泻的时候还可以外用丁桂儿脐贴。丁桂儿脐贴的丁香、肉桂和苾茇的成分对散寒、健脾有非常明显的效果,针对着凉和吃坏了引起的腹泻可以直接起效,省去了妈妈喂药,宝宝吃药的烦恼。针对感染性腹泻,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误区2:腹泻要大量喝白开水
宝宝腹泻后,确实存在体液丢失的问题,需要频频喝水,但如果腹泻严重,一天多于六次以上,则需要补充口服补液盐水。因为宝宝持续腹泻,丢失的钾和钠比较多,白开水中并不含这些成分,所以严重的腹泻只补充白开水是不行的。口服补液盐含有钾、钠、氯等电解质成分,能够很好地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妈妈可从药店买回,按说明调制。如果宝宝拒绝喝口服补液盐水,可考虑用500毫升的米汤加糖10克加盐1.75克替代。
注意:如果腹泻造成宝宝皮肤干燥、眼窝深陷、口渴、尿少等,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这是轻度脱水的症状,可能需要补液治疗。
误区3:腹泻一定要吃药打针
宝宝腹泻使用各种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实际上,宝宝腹泻约一半以上是由于护理不当引起的着凉或者饮食不当导致的。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生素不但无效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口服补液、食物疗法、外用贴剂在小儿腹泻病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有些药物对此时的肠道来说难以吸收,而打针输液药物有效成分作用到肠胃并不理想。
对于饮食过多、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其实外用丁桂儿脐贴就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孩子消积化食,缓解拉肚子的症状。丁桂儿脐贴是一种方便的外用贴剂,此药贴在宝宝肚脐上,通过其中所含的中药丁香、肉桂、荜茇,透过肚脐的皮肤吸收,达到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作用。因此,脐贴对受寒引起的腹泻,效果也很明显,宝宝贴上之后,会觉得小肚子暖暖的,很舒服,一般贴上之后半天就可以有明显的效果。
误区4:腹泻一定要止泻
发生腹泻后,不可一味止泻,中医认为如果是脾胃虚寒所致的寒泻应马上止泻,若是食积导致的,则不能止泻,盲目止泻往往易引发其他病症,比如止泻后易发烧。
还有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一般1周才会好转。腹泻,其实是机体通过排泄方式在排出病毒,所以在大便检查中查到了病毒,一味止泻,病毒反而对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误区5:腹泻停止后马上补营养
有的父母一看宝宝腹泻好了,就赶快给宝宝补充营养,认为这样能把宝宝掉的肉肉尽快补回来,这是个误区。因为刚刚痊愈的宝宝肠胃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饮食还是要以清淡、适量为原则,如果匆忙进补,则易导致腹泻反复,得不偿失。腹泻过后,要让宝宝有一周的时间,逐步添加多样的食物,2周后才可能恢复到完全正常的饮食。
正确对待小儿腹泻护理
1、饮食方法
宝宝腹泻时的饮食要适当减量,母乳喂养的宝宝要减少奶量,吃辅食的宝宝要以吃面汤、米汤、米粉为主。
下面推荐两种饮食疗法:一是可以把面炒微黄,再把炒面、细姜丝做成面汤,把姜丝挑出后喂宝宝。炒后的面易消化,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补肚子” (注意,患湿热泻的宝宝不可加姜丝);二是可以煮苹果水喝,或蒸苹果吃,都有止泻作用。
tips:
要忌吃高蛋白、高脂肪、多糖的食品,如鸡蛋、鱼、肉类、油炸、油腻食品、奶油及含糖量高的饮料、点心等,蔬菜也要少吃或暂不吃,因为蔬菜中的粗纤维可加重腹泻。妈妈要忌口,不可吃辛辣、油腻食品。对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把奶粉换成不添加乳糖的豆奶粉。
2、治疗腹泻的偏方
风寒泻、脾肾阳虚泻,可将盐炒热或用微波炉加热,再用纱布将热盐包好,放在宝宝肚脐上热敷,一次10~15分钟,一天2~3次,父母切记温度要适中,千万不要烫伤宝宝娇嫩的皮肤。对于平时吃肉多,造成伤食泻的幼儿除要适度节制饮食外,还可以煮山楂,喝水、吃山楂。
婴儿腹泻护理
补充液体
护理腹泻新生儿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及时补充液体,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丢失过多而发生脱水。可随时喂水、米汤、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内含有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枸橼酸钠等成分,可补充因腹泻、呕吐所丢失的电解质及体液,调节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服用方法是将一小袋从药房购来的口服补液盐按指示用液体冲调至要求的浓度在一天内分多次服用服用量的多少以“丢失多少,补充多少”为原则还可以给新生儿喝些胡萝卜汁。鲜胡萝卜克洗净切碎入锅,加细盐3克,适量水煮烂后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有健脾消食止泻作用.
调整饮食
腹泻新生儿饮食治疗的原则是:调整饮食、继续进食。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应继续母乳喂养,若新生儿不是母乳喂养,可以在医生建议下转腹泻奶粉。6个月以上的新生儿可继续吃已习惯的平常饮食,如苹果泥,每天2~3次,每次30~60克;苹果汤,苹果1个洗净切碎,加盐0.8~0.9g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汤分2~3次饮用,苹果内含有鞣酸,具有止泻作用。还可以喂些粥、面条、鸡蛋、蔬菜等。但加工要细、使之容易消化。避免在腹泻时变化食物品种或给予不易消化的食物
消毒卫生
护理感染性腹泻的新生儿,应做好消毒隔离,食具、水杯、水瓶要经常消毒。衣物要勤洗、勤晒。护理新生儿后的双手应反复清洗后,再做其它事情。
保护屁屁
由于新生儿排便的次数增加了许多,所以会不断地污染小屁屁。而且,腹泻时排出的粪便对皮肤刺激较大。因此,新生儿每次排便后,妈妈都要用温水(尽量不要用肥皂或消毒液)清洗小屁屁,最好用柔软清洁的棉尿布,且要勤换洗,以免发生红臀及尿路感染。如果小屁屁发红了,应将它暴露在空气中自然干燥,然后涂抹一些尿布疹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