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和艾蒿区别
艾草和艾蒿区别
艾叶和蒿草都属于菊科植物,蒿草的学名叫蒌蒿,而艾草学名则为艾蒿,名字相似,都喜欢在田埂地边、池塘边等土壤水分丰富的地方。但细分来看,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高度和叶面形态,而且,艾草的生长周期长,从3月份开始,一直可以长到5月,但蒿草过了清明节,也就过了最嫩的时候(这里面是说叶子的生长周期,不长了并不是就是枯萎了,是从嫩芽到成叶的过程)。
上面是艾草,下面是蒿草
首先,从高度上来说,蒿草的高度要低一些,主干也比较细小,茎部呈暗红色,长势最好的蒿草,只有10厘米左右;而艾草就不同了,它的主干略粗长,茎部呈淡绿色,有的直径可达1.5厘米,高度在80一250厘米之间。
再往细处看,便是叶子的形态,蒿草叶的表面,会有一层白色绒毛,柔软而光滑,叶片小,其周围的锯齿纹路深,整个叶片呈狭长状;而艾叶表面为灰绿色,白色绒毛在背面,其叶面宽而肥大。
其次,如果能够亲身接触好这两种“蒿”的朋友,通过气味就更容易辨别了。蒿草一般散发出来是普通草的青味,有的甚至还有一股淡淡的臭味;而艾草散发出来的是特有的清香味。就是大家使用艾条或者干艾叶所闻到的那种味道。
艾草与青蒿的区别
一科属:
1·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的地上部分。
2·草 别名 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青 科属分类 菊科, 艾属 。
二用途:
1·青蒿入药具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止盗汗、防中暑等功效,用作阴虚潮热的退热剂。
2·艾草能温中、逐冷、除湿,治多种疾病。
三形态:
1·艾草其茎直立,高三、四尺;叶片轮生,状如蒿,每片叶有五个大的缺刻,大缺刻叶上又有三至四个小缺刻,叶面绿色,茎杆及叶片的背面密生白色茸毛,柔软而光滑。
2·青蒿茎呈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四化学成分:
1·青蒿主要含有倍半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挥发性成分及其他β-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β-谷甾醇等。倍半萜类有青蒿素、青蒿酸、青蒿醇、青蒿酸甲酯等。黄酮类有3,4-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醇、猫眼草黄素、猫眼草酚等。香豆素类有香豆素、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东莨菪内酯等。挥发性成分中以茨烯、β-茨烯、异蒿酮、左旋樟脑、β-丁香烯、β-菠烯为主,另含α菠烯、蒿酮、樟脑等。
2·艾草素,4-羟基 -8-乙酰氧基-8-乙酰氧基-1(2),9(10)-愈创木二烯-6,12-内酯,洋艾内酯,洋艾内酯,洋艾素,艾草宁,11-表洋艾素,11,10,11-表洋艾素,10,11-表洋艾素,大籽蒿素,11α-二氢墨西哥蒿素B,11α,13-二氢汉菲林,异戊酸,-(8-异戊酰氧基)橙花醇酯,2α,3α-环氧-11α,13-二氢去氢木香内酯,大牻牛儿烯,右旋姜黄烯,异戊酸橙花醇酯,4-去羟亚菊素,安洋艾素,球花母菊素,兰香油薁,兰香油精,蒿萜内酯等。还含木脂体类分合物:芝麻素,e,a-阿斯汉亭,e,e-蒿脂麻木质体,鹅掌楸树脂醇B二甲醚,鹅掌楸树脂醇A二甲醚。又含黄酮类化合物:艾黄素,猎眼草黄素,芸香甙,异槲皮甙以及马栗树皮素,咖啡酸和具有抗炎作用的精油等。
野艾蒿吃了有什么好处 野艾蒿是不是就是艾草
是的。
野艾蒿和艾草指的是一种植物,只不过由于地区的不同,在叫法上会有所区别,并且除了这两种叫法以外,还有荫地蒿、野艾、小叶艾、艾叶等叫法。
不过野艾蒿主要指生长在野外,没有经人工培育的艾草,而艾草则包含所有,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培育的,所以野艾蒿虽然是艾草,但还是有一定区别。
艾草和艾蒿区别
艾草又名也是蒿草
艾叶和蒿草都属于菊科植物,蒿草的学名叫蒌蒿,而艾草学名则为艾蒿,名字相似,都喜欢在田埂地边、池塘边等土壤水分丰富的地方。但细分来看,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高度和叶面形态,而且,艾草的生长周期长,从3月份开始,一直可以长到5月,但蒿草过了清明节,也就过了最嫩的时候(这里面是说叶子的生长周期,不长了并不是就是枯萎了,是从嫩芽到成叶的过程)。
首先,从高度上来说,蒿草的高度要低一些,主干也比较细小,茎部呈暗红色,长势最好的蒿草,只有10厘米左右;而艾草就不同了,它的主干略粗长,茎部呈淡绿色,有的直径可达1.5厘米,高度在80一250厘米之间。
再往细处看,便是叶子的形态,蒿草叶的表面,会有一层白色绒毛,柔软而光滑,叶片小,其周围的锯齿纹路深,整个叶片呈狭长状;而艾叶表面为灰绿色,白色绒毛在背面,其叶面宽而肥大。
其次,如果能够亲身接触好这两种“蒿”的朋友,通过气味就更容易辨别了。蒿草一般散发出来是普通草的青味,有的甚至还有一股淡淡的臭味;而艾草散发出来的是特有的清香味。就是大家使用艾条或者干艾叶所闻到的那种味道。
青团艾草是茼蒿吗
不是。
1.做青团的艾草是也叫艾蒿、艾叶草,是菊科蒿属的多年生草本。艾叶味苦、辛,可以用来做青团等食物,也可以药用,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
2.而茼蒿又称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是菊科茼蒿属植物,和艾草不是同一种植物。茼蒿性味甘、辛,性平,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常清炒了吃,有消肿利尿、清肺化痰、预防便秘的功效。
月经不调怎么调理
六月,大自然到了最热烈奔放的时候,山野间的野草也有情,草丛中的野花也养生,这是古人比较重视的一个养生时节。养生专家说:“八九成的人体内阳气不足,夏至前阳气最盛,这时我们最需要也最适合补阳。”端午节用艾叶、菖蒲、柚叶等,是不错的补阳养生方法。
艾叶是“女人草”:
“产于山阳,采以端午”的艾草,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每到端午节,它被插在家家户户的门口避邪、驱蚊,点燃艾草(也可以点艾条),清淡的袅袅烟雾能除虫灭菌。
艾叶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是一味妇科良药,所以又被称为女人草。艾草还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温暖经络,驱逐体内的湿寒。平时容易手脚冰凉、痛经的女性朋友可每天用艾草煮的水来泡脚,不仅加速血液循环还能治疗脚气,可谓一举两得。
艾叶做的艾条就是艾灸的原料,端午时节做艾灸是最好的补阳方法,能改善风湿病、关节炎等冬病。艾草做的艾绒还可以塞在肚兜里,能改善胃寒等。新鲜艾叶做成的艾叶糕、艾叶炖鸡对祛除暑热、健脾利湿非常有好处。
喝煎艾蒿汁健胃:
煎艾蒿汁能有效提高胃动力,有很好的健胃效果。不要选用春天刚长出来的艾蒿,而要用6-7月采到的较成熟的艾蒿。将5-10克艾蒿放入100~150毫升的水中,煎至水量的一半。1天分3次饮用,连续喝几天,健胃效果非常明显。
喝加生姜的煎艾蒿汁止泻:
煎艾蒿汁有止泻作用。如果在煎艾蒿汁中加入生姜,止泻效果更好。将2克冷冻的艾蒿和4-5克生姜放入100-150毫升水中煎制,1天分3次饮用即可。
喝榨艾蒿汁治疗高血压:
新鲜的艾蒿有很好的药效,将刚拔下来的艾蒿捣烂,用滤纸包好,挤出汁液。空腹时饮用1酒盅艾蒿汁,能有效降血压。艾蒿汁还有止血作用,可以在纸巾上洒一些艾蒿汁敷在出血处,用这个方法可以治疗痔疮出血和鼻出血。
野艾蒿和艾草药性一样吗
是的。
野艾蒿和艾草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指的同一种菊科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艾草只是一个学名,而野艾蒿这个名字比较流行于我国的湖北、湖南、广州、四川等地方。
所以野艾蒿和艾草之间也没有药性上的区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野艾蒿和艾草并不是同一个植物,并不是一模一样的,其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艾叶青团的正宗做法 做青团的艾草和艾蒿是一种吗
是同一种。
艾草是清明节常见的一种野菜,它可以称为香艾、艾蒿等,所以做青团的艾草和艾蒿其实指的是同一种植物。不过,有的人会把嫩一些的称为艾草;而老一些的称之为艾蒿,一般制作青团时都会选用嫩一些的艾草。
白蒿泡水喝的禁忌 白蒿和艾草的区别
主要是闻味道。
白蒿和艾草都是菊科植物,艾草是菊科、蒿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白蒿是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如果没有相关生活经验的话,很容易将白蒿和艾草混为一谈,但是艾叶有比较浓郁的香味,在挑选的时候可以仔细的闻一闻,如果闻起来味道比较香的话,就是艾草。
艾草的介绍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
野艾蒿和艾草怎样分别
野艾蒿和艾草的区别,主要有以下方面:
1、叶片的区别
野艾蒿的叶片比较薄,外表为鲜绿色,在生长前期叶片上长有短绒毛,生长后期绒毛会逐渐脱落;艾草的叶片比较的厚,并且叶片的两边都长有绒毛,后期不会脱落。
2、花的区别
野艾蒿开花时,颜色为橙黄色,其中雌性野艾蒿的花冠为狭管状,两性野艾蒿的花冠为管状。艾草开花时,颜色为黄色,花冠为高脚杯状。
3、生长环境的区别
野艾蒿是野生生长,生命力顽强,它的茎干要比艾草略粗;而艾草是人工进行养殖,生命力相对较弱,并且野艾蒿的功效也比艾草的要好,所以市场上野艾蒿的价格会贵一些。
4、口感区别
野艾蒿食用时,口感比较苦涩,味道也比较浓重,相比之下,艾草苦涩感会轻一些,味道也是比较清淡。
做青团的艾草和艾草是一种吗
是同一种。
艾叶草,又称艾蒿、艾草,做青团的艾草和平时入药、艾灸使用的艾草是同一种,只不过做青团吃要采摘鲜嫩的艾草茎叶,而入药等使用的艾草是老的艾草。
另外艾草是我国南方普遍都有的一种植物,生活中很多植物都和艾草长得有点像,如豚草、柳蒿等,但艾叶表面为五瓣灰绿色,白色绒毛在背面,叶面看起来胖胖的,叶片相对于蒿草更宽大,叶片周围的锯齿也小得多,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植物带有特殊香味,可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分辨。
茵陈与艾草的区别
茵陈,又名绵茵陈、白蒿等,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湿热、退黄胆的作用,一般在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而秋季采收的习称“茵陈蒿”。
艾草,又名艾、艾蒿、家艾、蕲艾、艾萧等,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植株具有一股浓烈的香气,全草入药,有温经散寒、止血止痛、消炎平喘、止咳抗过敏等作用。
艾叶青团的禁忌 做青团艾草和艾蒿是一种吗
是的。
艾草是清明节常见的一种野菜,也被称为香艾、艾蒿等,所以做青团的艾草和艾蒿其实指的是同一种植物。
但有的人会把嫩一些的称为艾草;而老一些的称之为艾蒿,一般制作青团时都会选用嫩一些的艾草。
青团用艾草还是青汁好 艾草青团的艾草长什么样
制作艾草青团的艾草是使用的艾草的嫩芽进行制作的,艾草,又称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因此制作出来的艾草青团味道清新可口,营养价值也比较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