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焦虑症临床类型
老年焦虑症临床类型
焦虑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内疚感增加,所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一般而言,焦虑可分为三大类:
其一,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如爷爷渴望心爱的孙子考上大学,孙子目前正在加紧复习功课,在考试前爷爷显得非常焦急和烦躁。
其二,神经过敏性焦虑。即不仅对特殊的事物或情境发生焦虑性反应,而且对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焦虑反应。它是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忧心忡忡、挫折感、失败感和自尊心的严重损伤而引起的。
其三,道德性焦虑。即由于违背社会道德标准,在社会要求和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引起的内疚感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有的老年人怕自己的行为不符合自我理想的标准而受到良心的谴责。如自己本来是被周围人认为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但在电车上看到歹徒围攻售票员时,由于自己势单力薄,害怕受到伤害而故意视而不见,回来后,感到自己做了不光彩的事,深感内疚,继而坐立不安,不断自责。
老年焦虑症治疗方法
一、放松疗法
是按照从上到下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收缩和放松头面部、上肢、胸腹部和下肢各组肌肉的训练,达到减轻焦虑的效应。冥想也有类似作用。
二、药物治疗
患有老年焦虑症的患者一般服用一些抗焦虑药,根据症状还可以用一些抗抑郁药,但这些药物使用都有严格要求,必须由专科医师进行。
三、认知疗法
是目前心理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因为患者对焦虑症不了解或有不正确的认识, 对患者的情感体验和躯体感受应给予合理的解释,消除或减少其对疾病的过度担心和紧张,从而调动患者的能动作用。若同时联合药物治疗,更会提高疗效。
四、心理治疗
常用的有认知疗法 、放松疗法 、行为疗法 和支持疗法 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老年人身上也存在着焦虑过多的现象,这常称为老年焦虑症,但人们往往忽略这种心理疾病,而把原因归结到一些器质性疾病,比如心脏病、糖尿病中去,认为是这些疾病的症状。
心因性焦虑症怎么办
1、焦虑症患者平时应多注意与他人交流沟通,有不良情绪时适当的进行宣泄,以防恶劣情绪暴发而影响身体健康。
2、焦虑症状严重的患者首先须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让医生帮助诊断并找到有效地解决方法。
3、对有严重躯体疾患的老年焦虑症病人,更需要专人的严密看护,同时还要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增加钙质食物的补充,以防骨折发生。
4、对伴有躯体疾病的焦虑症患者,一定要明白激烈的情绪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要适当的控制情绪。
5、此外,当自己感到严重焦虑时,应将自己安置在安静舒适的房间,避免干扰。周围的设施要简单安全,最好能有专人看护。
老人焦虑症的治疗怎么做
1、治疗老年焦虑症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首先要乐天知命,知足常乐。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惬。”老年对自己的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要有满足感,对退休后的生活要有适应感。不要老是追悔过去,埋怨自己。理智的老年人不注意过去留下的脚印,而注重开拓现实的道路。焦虑症的治疗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稳定,不可大喜大悲。凡事想得开,要使自己的主观思想不断适应客观发展的现实。其三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轻易发脾气。
2、老年焦虑症的治疗要学会自我疏导。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认为合理的其他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心理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
3、焦虑症的治疗要学会自我放松。如果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运用自我意识放松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具体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比如说,可以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开始向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直至四肢、手指、脚趾放松。运用意识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松,处在一个松和静的状态中,随着周身的放松,焦虑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缓。
老人焦虑症的治疗怎么做
对老年焦虑症的治疗是综合性的,药物治疗虽然是主要部分,但还考虑到老年焦虑症的发病比之轻壮年有较多的心理因素,如生活单调、寂寞,若无子女在身旁孤独感更甚;还有生活上的困难,对心理产生影响,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老年患者大多伴有某些心理问题,需要有人来帮助和支持解决,尤其是亲属的参与更为重要。患者家属也应该注重一些老年人心理上的治疗,比如:心理治疗、认知疗法、放松疗法、行为疗法、体育治疗、其中体育治疗的方法最为有效。大家都知道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适度的锻炼对人体是有益无害的。而且研究也发现,如果老人每天都能够在早晨或者是下午时刻坚持1个小时左右的适度锻炼,比如慢跑,太极拳,瑜伽等等,在锻炼的时候尽情地去发泄自己所有的烦闷和不满,不要去想那些不值得自己去担心,自己不必要去担心的事情,使老人的病情得到很好的缓解和控制。
敏感的老人容易患焦虑症
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甚至为一点小事就提心吊胆、紧张恐惧。心理专家指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焦虑,严重的称为焦虑症。老年焦虑症这种心理疾病其实较易治疗,但却很容易被误诊,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生活,亲友们应对此加以重视。
1、“莫名其妙”的身体不适
老许年近七旬,多年前老伴去世后,他就一直独居,平时几乎没什么爱好,与亲友间很少走动,儿女们忙于工作也很少探访。5年前他被发现有高血压,就医服药后,血压一直控制在稳定的水平。
不过近3年来,老许莫名其妙地时不时感到心慌、心烦、胸闷,腹部不是这里就是那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感,像腹胀、腹痛、腹中异物感等。由于总觉得身体不舒服,他整日唉声叹气。
一个月前,他的不适感加重了,感觉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手脚无力、冰凉、出汗。他怀疑心脏有问题,去了几次急诊,做了全面检查,除了心电图提示他有轻微的ST段改变以及头颅MRI提示有轻微脑萎缩外,其他检查项目均很正常。但老许对这样的检查结果仍然不能释怀。
在心理医生那里,他被诊断为焦虑障碍。专家指出,这种疾病在老年精神科门诊经常遇到。
2、临床表现为不可控的担心与忧虑等
专家说,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因此老年人的焦虑症显得症状多变。主要表现包括:
容易担心和焦虑。这种担忧和担心是期待性的,与健康人的忧虑和担心相比,它显得不可控制,而且持续的时间长、涉及的范围广。比如,他们的身体本无疾病,或有一点无关大局的小病,却总是觉得自己病了、非常担忧自己的病治不好,会不断地问家人、问医生;问诊时还会担忧看病会花钱很多,其实自己的家境挺好的,儿女都劝他别心疼钱;还会过于不放心老伴、不放心儿孙等。这种“杞人忧天”式的恐惧担忧,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与现实处境不符的持续的恐惧不安和忧心忡忡。
高警觉性。患者特别易激惹,显得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出现睡眠障碍。
躯体不适。如坐立不安、颤抖、皮肤苍白出汗、口干、心动过速、恶心或腹部不适等。
3、躯体症状更为严重,易被误诊
其实老年焦虑症是较易治疗的心理疾病,但却很容易被误诊。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的焦虑是精神上的焦虑,也就是感到紧张,不明原因的心神不宁、烦躁不安、担心和害怕。但根据老许以及平时接诊的患者情况,我们发现,老年人的焦虑除了具有精神上的焦虑外,往往更多的表现为躯体性不适。这是造成老年焦虑易被误诊的一个重要原因。”专家告诉记者。
就像老许这样,老年焦虑很容易被误诊为躯体疾病。专家发现,由于多数病态的焦虑常常没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患者常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惧紧张,其躯体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则更为严重,这些不适与综合科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相近,因此,往往会“被”诊断为相关科的疾病,患者则接受相应的“治疗”。
于是,通常他们因为感到胃肠不好而到消化科就诊;感到心慌胸闷的,就到心内科就诊;头晕乏力的,去的就是神经科;如果是急性的焦虑发作(即惊恐发作),则最容易被误诊为心脏病发作而去看心血管科。
“有相当多的老年患者做完了所有全身检查而无法确诊,但其中只有少部分人,被介绍、或自发地到精神专科检查。我看过一个报道称,全球只有10%左右的焦虑患者得到治疗,而这里面,老年人占的比率非常小。”专家介绍说,据统计,心内科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69%的人合并各种焦虑症状,曾有报道指普通人群的广泛性焦虑的患病率为1%-5.1%,而老年人则为0.7%-7.3%,惊恐障碍的患病率则达到10%。
4、敏感的老人容易患焦虑症
专家指出,总体上,敏感的老年人较易患上焦虑症。如,他们会关注自己生理上的细微变化,但达到了过分的程度;他们会片面地强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往往情感脆弱、依赖性强。
因此经常可见:患者常在儿女们的搀扶簇拥下,由西医转到中医,由门诊转到住院处,一年四季常看医生,或住上几次院;儿女们付出很大精力,患者的病情却不见好转,甚至愈演愈烈。一种解释是:由于焦虑症产生后,老年患者缺乏安全感,需要呵护关照,以达到精神上和物质条件上的满足。
当然在老年焦虑患者中,确有人患有心脏病、肠胃病、肺部疾病等老年易见疾病。对于敏感的老人,躯体上的疾病不仅会导致焦虑的产生,更会加重这种情绪反应。
5、丰富晚年生活,树立良好心态
“虽说焦虑症是老年人的常见心理疾病,但仍是可以防治的。”专家表示方法如下:
1、发挥余热。要积极适应退休后的老年生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一样可以让生活丰富多彩,发挥正能量。如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可以很好地克服老年人常有的老朽感、颓废感和空虚感。
2、树立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年事已高,不可预知的死亡是一些老人焦虑的原因,他们要充分认识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应顺应自然、从容面对死亡,并乐观、积极地让活着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和有意义。另外,有些老人喜欢追悔过去,但所谓“事能知足心常惬”,老年人对自己的一生所走过的道路要有满足感,不必埋怨当初不该这样应该那样,保持心理的稳定,凡事想开些,让自己适应客观现实,而不是总要企图让外界适合自己。
3、加强人际交往。这样可以缩短与他人的距离,尤其要与同龄人多交流、多沟通,有助于让自己适应老年人的群体生活,避免自我孤立。
4、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绘画、编织等,既不耗费过多体力,又能陶冶情操,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很有益处。
5、学会放松。自我放松可以调节焦虑不安的心理,如做几个深呼吸,听一些自己喜爱的音乐,在大自然中散步等。也可以闭目静坐,给自己下达指令,从头部一直放松到颈部、四肢、脚趾,慢慢减轻焦虑程度。锻炼也是很好的方法。众所周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适度的锻炼对人体均有益无害,特别是老年人,如果每天都能在早晨或者下午坚持1个小时左右的适度锻炼,像慢跑、太极拳、瑜伽等,烦闷和不满会不知不觉发泄、消失,心境也会变得开阔、开朗,病情会得到很好的缓解和控制。
6、及时就医。察觉到身体或心理不舒服,可以让亲属或朋友陪同着去医院就诊,或找专业人士咨询。
焦虑症真的会疯吗
1、焦虑症患者平时应多注意与他人交流沟通,有不良情绪时适当的进行宣泄,以防恶劣情绪暴发而影响身体健康。
2、焦虑症状严重的患者首先须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让医生帮助诊断并找到有效地解决方法。警惕焦虑症的危害
3、对有严重躯体疾患的老年焦虑症病人,更需要专人的严密看护,同时还要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增加钙质食物的补充,以防骨折发生。
4、对伴有躯体疾病的焦虑症患者,一定要明白激烈的情绪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要适当的控制情绪。
5、此外,当自己感到严重焦虑时,应将自己安置在安静舒适的房间,避免干扰。周围的设施要简单安全,最好能有专人看护。
青少年焦虑症怎么治呢?
一、治疗青少年焦虑症可以通过深呼吸和幻想来实现:深呼吸和幻想不失为缓解青少年焦虑症一剂良药,不过他们是两种不同的缓解方式。对于青少年焦虑症患者而言,在被焦虑症困扰不堪的时候,可以尝试做一下深呼吸,彻底的放松自己,这对于舒缓压力,缓解病情,远离焦虑和紧张有重要的意义。
二、治疗青少年焦虑症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实现:青少年焦虑症患者在出现症状的时候,亦或是在自己遇到不良的情绪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适当的缓解病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体育锻炼,另一种是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比如听音乐、读书等。
三、治疗青少年焦虑症可以通过保持乐观的心态来实现:积极乐观的心态,波澜不惊的情绪是治疗任何精神疾病的必要手段,精神疾病的祸根往往是由于人们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严重的缺乏自信,从而导致各种精神疾病的到来,焦虑症是精神疾病的中的一种,因此也不列外,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化解患者的焦虑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