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腮腺炎的外敷中药
治疗小儿腮腺炎的外敷中药
流行性腮腺炎是常见传染病之一,儿童因为机能发育不全,对病毒的抵抗力较低,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患人群,为了防止孩子受到流行性腮腺炎的困扰,各位家长应该对流行性腮腺炎有充分的了解,保证发病之后孩子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小儿腮腺炎的中医辩证治疗
1、热毒蕴结证。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主要症状:腮部漫肿,壮热,头痛,烦躁,疼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中医处方:普济消毒饮。主要药物:黄芩、黄连、连翘、玄参、马勃、板蓝根、牛蒡子、僵蚕、升麻、柴胡、陈皮、桔梗、人参、甘草。腮部漫肿、硬结不散者,去甘草,加夏枯草、海藻、昆布软坚散结;热毒壅盛,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玄明粉泻火通便;头痛呕吐者,加钩藤、菊花、竹茹清热平肝。
2、毒陷心肝证。治法:清热解毒,息风开窍。
主要症状:腮腺肿胀,高热不退,嗜睡,颈强,呕吐,甚则昏迷,抽风。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洪数。
中医处方:普济消毒饮、紫雪丹或至宝丹。三药共奏清热解毒、息风开窍之功。呕吐甚者,加代赭石、灶心土、竹茹降逆止呕。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外敷中药
1、牛黄解毒片:将牛黄解毒片研成细末后,用米醋调成稀糊状。将调好的药膏敷于患处,在药膏的上面覆盖一层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一般治疗3~5天后,即可见效。
2、胡椒膏:胡椒粉一克,面粉10克,用温水共调成糊状或者膏状,涂于纱布上,敷于患处。每日换药一次,2~3日即可痊愈。
3、冰硼散:取本品3克,用少量冷开水拌湿后,敷于腮腺肿胀处,包扎固定,2~3日换药一次。
4、仙人掌泥:每次取新鲜仙人掌一块,去刺,洗净后捣泥或切成薄片,贴敷患处,每日两次。
小儿腮腺炎患者的饮食调理
小儿腮腺炎患者的日常饮食宜清淡,便咀嚼吞咽的流质。如米汤、藕粉、桔子水、新鲜的水果汁、蔬菜汁、西瓜汁、梨汁、蔗汁、胡萝卜汁及牛奶、鸡蛋花汤、豆浆等。还可多食用下列食物:
1、绿豆: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的功效,是治疗腮腺炎最理想的食物。可以熬绿豆汤每天一次服用,也可以将绿豆面和米醋调成膏状外敷在患处,每天一次。
2、丝瓜:丝瓜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作用,对于腮腺炎、尤其是小儿腮腺炎效果很好。可以洗净后用少量盐醋拌凉菜食用,每周两次。也可以将丝瓜烧后研磨成末,用蛋清调匀涂抹在患处,每天一次。
3、赤小豆:赤小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尤其是消肿的功效很强。 赤小豆外敷的效果更好,将其研磨成细小粉末,和入温水、鸡蛋清或蜂蜜,调成糊状,敷在肿胀处。每天一次。
小儿腮腺炎患者该怎样注意饮食
小儿腮腺炎是一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伤害作用的疾病,很多小孩都会不同程度地染上这个顽疾。据了解,腮腺炎很难根治,患者除了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外,还需要注意个人的饮食。那么,小儿腮腺炎患者该怎样注意饮食呢?
一、居室应空气流通。冬季可定时开窗通风,同时要注意保暖。
二、应卧床休息,直至肿胀完全消退。
三、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以减少咀嚼引起疼痛,忌食酸性食物,以免流涎增多加重疼痛。同时要多饮水。
四、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朵贝尔溶液或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
五、腮腺肿胀部位可用冷敷以减轻疼痛,也可外敷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六、患儿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玩具、书本等可在太阳下曝晒半小时。
七、如发现有频繁呕吐、嗜睡、神志不清或上腹部疼痛、睾丸肿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护理患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的小儿时一定要注意让小儿适当的休息。患流腮的小儿,不论病情轻重,均应卧床休息5-9天。因为良好的休息是减少并发多脏器损害的有效手段之一另一手段是及早治疗。
在急性期,应吃含维生素多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呼吃酸、辣刺激性食物及不容易消化的多脂类食品。避免过饱,以免并发胰腺炎。若怀疑胰腺炎时,可进食乳品及蔬菜水果。若已确诊胰腺炎,则应禁食,按胰腺炎处理。
以上与您一齐分享的内容就是小儿腮腺炎患者需要饮食的饮食事项,希望这些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您提供帮助。小儿腮腺炎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希望大家能多点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多点关注他们的健康。
腮腺炎不能吃什么食物
小儿腮腺炎宜吃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也可以吃带有消炎作用的食物,例如绿豆、丝瓜等。日常要多喝温开水和淡盐水。
1、饮食宜清淡,便咀嚼吞咽的流质。如米汤、藕粉、桔子水、新鲜的水果汁、蔬菜汁、西瓜汁、梨汁、蔗汁、胡萝卜汁及牛奶、鸡蛋花汤、豆浆等。这情况大多数的水果都是可吃的,腮腺炎患者最宜食用凉性水果和部分温和中性水果如:香瓜、西瓜、梨、香蕉,苹果(中性),柚子等 不方便就榨汁喝,不要吃热性水果如:大枣、山楂、樱桃、石榴、荔枝、榴莲、木瓜、橘子等。
2、病情好转尽快改食半流及软食。但必须细、软、烂易咀嚼吞咽。
3、可多食香椿头(嫩芽叶)、马齿苋、芫荽、绿豆、赤豆、丝瓜等,可绞汁服用,也可外敷。
(1)绿豆: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的功效,是治疗腮腺炎最理想的食物。可以熬绿豆汤每天一次服用,也可以将绿豆面和米醋调成膏状外敷在患处,每天一次。
(2)丝瓜:丝瓜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作用,对于腮腺炎、尤其是小儿腮腺炎效果很好。可以洗净后用少量盐醋拌凉菜食用,每周两次。也可以将丝瓜烧后研磨成末,用蛋清调匀涂抹在患处,每天一次。
(3)赤小豆:赤小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尤其是消肿的功效很强。赤小豆外敷的效果更好,将其研磨成细小粉末,和入温水、鸡蛋清或蜂蜜,调成糊状,敷在肿胀处。每天一次。
板蓝根也能预防腮腺炎
春季是小儿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专家提示,口服板蓝根冲剂3~5天,对预防腮腺炎有一定作用。
患了腮腺炎,应让患儿多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硼砂溶液漱口;需隔离治疗,直到腮腺肿胀完全消退;肿胀部位可用中药外敷,以减少局部疼痛,帮助消肿。
专家指出,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脑膜炎。因此,父母要提高警惕,如发现患儿腮腺肿大后1周内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嗜睡、恶心、呕吐和脖子硬等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腮腺炎是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预防措施有:1、及早隔离患者至腮腺完全消肿。2、易感者注射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3、在冬季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4、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5、冬季腮腺炎容易在幼儿园和学校流行,对学生较密的场所可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半小时。
腮腺炎吃什么好
1.绿豆
吃绿豆的好处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的功效,是治疗腮腺炎最理想的食物。
绿豆怎么吃
可以熬绿豆汤每天一次服用,也可以将绿豆面和米醋调成膏状外敷在患处,每天一次。
2.丝瓜
吃丝瓜的好处
丝瓜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作用,对于腮腺炎、尤其是小儿腮腺炎效果很好。
丝瓜怎么吃
可以洗净后用少量盐醋拌凉菜食用,每周两次。也可以将丝瓜烧后研磨成末,用蛋清调匀涂抹在患处,每天一次。
3.赤小豆
吃赤小豆的好处
赤小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尤其是消肿的功效很强。
赤小豆怎么吃
赤小豆外敷的效果更好,将其研磨成细小粉末,和入温水、鸡蛋清或蜂蜜,调成糊状,敷在肿胀处。每天一次。
治疗腮腺炎的偏方
腮腺炎的偏方
青叶敷剂
药物:大青叶(鲜品)100-300克。
用法:上药加白醋,捣烂敷于患处,每天一次,必要时2次。药干后加醋,连敷5天为一疗程。
疗效:次方治疗小儿腮腺炎12例,9例痊愈。<腮腺炎>
备注:此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腮腺炎吃什么好
小儿腮腺炎宜吃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也可以吃带有消炎作用的食物,例如绿豆、丝瓜等。日常要多喝温开水和淡盐水。
1、饮食宜清淡,便咀嚼吞咽的流质。如米汤、藕粉、桔子水、新鲜的水果汁、蔬菜汁、西瓜汁、梨汁、蔗汁、胡萝卜汁及牛奶、鸡蛋花汤、豆浆等。
2、病情好转尽快改食半流及软食。但必须细、软、烂易咀嚼吞咽。
3、可多食香椿头(嫩芽叶)、马齿苋、芫荽、绿豆、赤豆、丝瓜等,可绞汁服用,也可外敷。
(1)绿豆: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的功效,是治疗腮腺炎最理想的食物。可以熬绿豆汤每天一次服用,也可以将绿豆面和米醋调成膏状外敷在患处,每天一次。
(2)丝瓜:丝瓜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作用,对于腮腺炎、尤其是小儿腮腺炎效果很好。可以洗净后用少量盐醋拌凉菜食用,每周两次。也可以将丝瓜烧后研磨成末,用蛋清调匀涂抹在患处,每天一次。
(3)赤小豆:赤小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能,尤其是消肿的功效很强。赤小豆外敷的效果更好,将其研磨成细小粉末,和入温水、鸡蛋清或蜂蜜,调成糊状,敷在肿胀处。每天一次。
腮腺炎吃什么好
1、饮食宜清淡,便咀嚼吞咽的流质。如米汤、藕粉、桔子水、新鲜的水果汁、蔬菜汁、西瓜汁、梨汁、蔗汁、胡萝卜汁及牛奶、鸡蛋花汤、豆浆等。
2、病情好转尽快改食半流及软食。但必须细、软、烂易咀嚼吞咽。
3、可多食香椿头(嫩芽叶)、马齿苋、芫荽、绿豆、赤豆、丝瓜等,可绞汁服用,也可外敷。
(1)绿豆: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的功效,是治疗腮腺炎最理想的食物。可以熬绿豆汤每天一次服用,也可以将绿豆面和米醋调成膏状外敷在患处,每天一次。
(2)丝瓜:丝瓜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的作用,对于腮腺炎、尤其是小儿腮腺炎效果很好。可以洗净后用少量盐醋拌凉菜食用,每周两次。也可以将丝瓜烧后研磨成末,用蛋清调匀涂抹在患处,每天一次。
儿童腮腺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小儿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临床以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
小儿腮腺炎的症状一般情况下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当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等。
小儿腮腺炎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处理。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对症治疗,至腺肿完全消失为止。高热降温,为减少酸性对口腔的刺激,可用肠溶性阿司匹林或对乙酰氨基酚。可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磺胺药和抗菌药无效。中药是常用的药物,内服可用普济消毒饮,单味药用板蓝根。局部用紫金锭或如意金黄散,用醋调后外敷,是否确实有效,有待一定数量病例严格对照观察证实。临床用干扰素治疗,是否有加速消肿、缩短疗程的效果尚有不同意见。局部也可用透热、红外线灯理疗。并发睾丸炎时,可用棉花及丁字带将睾丸托起,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重症病例可短期用氢化可的松。并发胰腺炎时,应禁食,静脉输液加抗生素。脑膜脑炎患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伴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用脱水疗法。
小儿腮腺炎的中西医病因
小儿腮腺炎多在冬春季节发病,常常还伴随着并发症的出现,引起小儿腮腺炎的病因复杂多样,至今还没有完整的关于小儿腮腺炎的病因报告,人们对于病因有不同的说法,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小儿腮腺炎的中医病因:
祖国医学认为“痄腮”是因感受风温,毒邪内侵少阳胆经,足少阳之脉绕耳而行,经脉失和,气血郁滞,壅阻于颈侧,凝聚面部,故见腮下坚硬弥肿疼痛。
小儿腮腺炎的西医病因:
流腮是由流腮病毒引起,此病毒为单股的RNA病毒,属于粘液病毒组,表面由15~20nm原囊膜覆盖,含有病毒“V”抗原,具有凝血、溶神经氨酸、血凝吸附及溶血的特性,具感染性;膜内有一条对称螺旋状的核糖核酸链形成的内核,含有可溶性“S”抗原,无感染力,可通过补体结合试验检查出来。病毒呈多形性,通常外形似球形,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是由许多亚单位组成。病毒大小为35~540nm。本病毒只存在一种血清型,其抗原结构稳定,具有特异的过敏原,对外环境抵抗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