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病理类型有哪些
胰腺癌病理类型有哪些
胰腺癌病理分型为:
1、导管腺癌:导管腺癌占胰腺癌的80%-90%,主要由分化不同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的腺体构成, 伴有丰富的纤维间质。高分化导管腺癌主要由分化较好的导管样结构构成,内衬高柱状上皮细胞,有的为粘液样上皮,有的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浆。
2、特殊类型的导管起源的癌:
①多形性癌:亦称巨细胞癌,可能为导管癌的一种亚型。由奇形怪状的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甚至梭形细胞构成,有时可类似於破骨细胞的巨细胞或绒癌样细胞。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巢状或呈肉瘤样排列。
②腺鳞癌:偶见於胰腺,可能为胰管上皮鳞化恶变的结果。肿瘤由腺癌和鳞癌成分。纯粹的鳞癌在胰腺相当罕见。
③粘液癌:切面可呈胶冻状,极相似於结肠的胶样癌。光镜下,肿瘤含有大量粘液,形成粘液池。细胞可悬浮其中或散在于粘液池的边缘。
④粘液表皮样癌和印戒细胞癌:在胰腺中偶可见到。⑤纤毛细胞癌:形态与一般导管癌相同,其特点是有些细胞有纤毛。
3、腺泡细胞癌:
仅占1%,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圆形或矮柱形。核圆、常位於基底部。瘤细胞排成腺泡状或条索状,胞浆强嗜酸性颗粒状。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瘤细胞的腺泡细胞特征,如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酶原颗粒。腺泡细胞癌主要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肝、肺或脾。
4、小腺体癌:
为少见类型的胰腺癌。胰头部较为多见。镜下,肿瘤由很多小腺体结构及实性癌巢组成,其间有纤细的纤维间隔。细胞可为立方或柱状,核较为一致,常见小灶性坏死,在小腺体的腔缘可见少量粘液。近来研究表明,此型胰腺癌可能为腺泡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复合性肿瘤。
5、大嗜酸性颗粒细胞性癌:
此型肿瘤罕见,其肿瘤细胞具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性胞浆,核圆形或卵圆形,排列成小巢状。其间有纤维间隔分隔。电镜瘤细胞胞浆内充满肥大的线粒体。
6、小细胞癌胰腺的小细胞癌形态上与肺小细胞癌相似,约占胰腺癌的1%~3%。由一致的小圆细胞或燕麦样细胞构成,胞浆很少,核分裂很多,常有出血坏死,nse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此型预后很差。多在2月内死亡。其起源尚不清楚。
一、大体所见:
胰腺癌发生在胰头者占70%~80%,体、尾部占20%~30%,遍及全胰腺者少数。肿瘤多向胰腺表面隆起,形成硬实结节或粗大结节、灰白色,肿瘤界限往往不清。癌肿大小不等,体积小的腺癌可埋于胰实质内,但其周围的胰腺组织往往陷于硬化,有时胰腺可变形。胰腺癌有时与慢性胰腺炎很难鉴别,以至将慢性胰腺炎误为胰腺癌而行根治术。胰头癌常侵及十二指肠壁,则与壶腹部的正常关系模糊不清,但十二指肠黏膜一般尚正常。癌肿的切面呈灰白色、质硬,少数呈胶胨状、乳头状或囊状,较软,若有出血坏死则亦可变软。癌肿位于胰头部居多,占70%~80%。
二、光镜所见:
胰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以导管细胞癌最为常见,约占90%。其组织学分类尚无统一方案,以下分类可作为参考:①导管细胞癌腺癌,有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囊腺癌、鳞状上皮癌、腺鳞癌、黏液癌等;②腺泡细胞癌;③胰岛细胞癌;④其他有未分化癌胰母细胞瘤、癌肉瘤等。以上各种类型,有时可在同一癌组织中出现构成混合型胰腺癌。通常胰腺癌即指导管细胞癌,其肿块质硬,界限不清。
得了甲状腺癌能活多久
甲状腺癌发病率近年来快速上升,女性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高发年龄为20~40岁,确诊为甲状腺癌,病人沮丧,家属亲人着急,“得了这种病,究竟能活多长时间?”严格来说,存活时间跟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心态等多因素相关。
总体上来说,甲状腺癌并不可怕,早期发现、正确治疗,45岁之前的甲状腺癌患者大多都能治愈。其中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患者,95%可以长期存活下去。具体来说:
分化型甲状腺癌:①乳头状:最多见的甲状腺癌,低度恶性,10年生存率在80~95%”,治疗方式得当,预后确实很好。②滤泡状癌:此类型占全甲状腺癌的5~15%,预后较好,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相对常见,10年生存率43~85%。③甲状腺髓样癌:中度恶性,发生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淋巴结和血行转移较为多见,此类型占全甲状腺癌的5~10%,10年生存率约70%。
未分化型甲状腺癌:老年人多见,此类型占全甲状腺癌的约5%,恶性程度极高,发展快,预后差。未分化癌可分为梭型细胞型/小细胞型/大细胞型三种。主要表现为颈前区肿块,质硬、固定、边界不清,伴吞咽困难,呼吸不杨,声音嘶哑和颈前疼痛等症状。5年生存率不到10%。
早期确诊宫颈癌
1、宫颈癌一定要经过宫颈的活检病理才可确诊:早期病人一般都是TCT异常,经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之后确定的诊断。如果肉眼已经有可见肿瘤,可以通过直接活检病理确定诊断。阴道镜不能直接诊断宫颈癌,但可协助选择活检的部位进行宫颈活检。
2、最好能够确定病理类型:确定宫颈癌的病理类型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如常见的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小细胞癌等。
3、最好能够确定临床分期:当宫颈癌确立后,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肺摄片、淋巴造影、膀胱镜、直肠镜检查等,以确定宫颈癌临床分期,便于选择治疗方案。
4、最好能够确定病理的分级:宫颈癌的病理分级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高分化癌往往预后会好些,而那些低分化宫颈癌患者,预后较差,往往需要特别重视后续的治疗和随访。
淋巴瘤可以治好吗
淋巴瘤能不能治好跟淋巴瘤具体的病理类型有关,因为病理类型细分是有数十种的,病理类型不同,它的预后,包括对治疗的敏感性等等都有很大的区别。还有就是淋巴瘤的分期不同,它的预后也是不同的,早期的淋巴瘤患者,是可以通过放化疗达到治愈的。但是如果是晚期的淋巴瘤患者,那么治疗就是以化疗为主,尤其是高度侵袭性的淋巴瘤,很难达到完全治好,做治疗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痛苦,延长生存期。
甲状腺癌的分类
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可依其不同的病理类型有所不同。
髓样癌:肿块生长缓慢,质地较硬,多局限于一侧。家族性髓样癌占该病的5%~10%,常累及双侧腺叶。可同时伴有多种内分泌疾病如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腺瘤、多发性黏膜神经瘤等。可合并腹泻或高血压。
滤泡状腺癌:病程较长,生长缓慢,大多为单发结节,少数为多发或双侧结节。肿块较大,实性,质韧,边界不清,随吞咽活动。
未分化癌:老年人居多,患者常有甲状腺肿块或结节多年,近期突然增大,发展迅速,很快形成双侧甲状腺或颈部巨大肿块,坚硬,固定,侵犯邻近器官引起声嘶、呼吸困难、进食障碍等。
乳头状腺癌:甲状腺区肿物,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或单发肿物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肿物大小不一,质地硬而不规则,活动性差。肿瘤直径大于3cm以上者,大多伴有部分囊性改变,易误诊为囊肿。病史较长,颈淋巴结转移常见,50%~70%的患者初诊时伴有颈淋巴结转移。
宫颈癌的症状是什么样 血管破裂出血
宫颈癌患者容易在性交后出现出血症状,出血的多少与宫颈癌病程早晚,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晚期宫颈癌由于癌组织侵蚀血管,可引起血管破裂大出血,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重视但勿过度担心甲状腺癌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甲状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我们需要警惕并重视它。在过去的30余年里,无论是中国,还是欧美国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翻了不止一番,数据显示发病率可达到每年每10万人中12.9例。甲状腺癌患病率因地理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世界范围内,芬兰患病率最高,其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病率高达36%,而沿海地区居民患病率高于内地居民的患病率。
如果患者不幸患上甲状腺癌,患者及其家属需要重视甲状腺癌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变范围、转移情况等因素的不同(尤其是病理类型最为关键),恰当的甲状腺癌治疗方案可能有所不同。甲状腺癌一般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还有一些少见的恶性肿瘤,如甲状腺淋巴瘤、甲状腺转移癌及甲状腺鳞癌等。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不同,其生物学行为(局部侵犯、复发、颈部和或远处转移的能力等)不一样,患者的生存时间、生存质量就不一样。即使病理类型一致,患者预后也不完全一致。
部分甲状腺癌可能侵犯甲状腺周围组织(颈部肌肉、气管、食管、喉、颈部大血管等),也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及侧颈部淋巴结)和或全身远处转移。上述因素将导致甲状腺癌局部复发、局部转移或远处转移的几率相对增加,从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甚至多次反复治疗或姑息治疗,最终影响病友的生存时间、生存质量。
已有资料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物学行为相对良好,患者的预后最好,然而,少数也可间变为恶性程度极高的未分化癌,未分化癌的预后最差,病人治愈的希望渺茫,髓样癌患者的预后也相对较差。从上述知识中,我们更能明白甲状腺癌将会影响病友的生存时间(生命),需要患者充分重视它。
然而,患者不能过分担心甲状腺癌。目前调查显示:甲状腺癌仅占总癌症死亡率的0.5%,过去30余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增加,但其死亡率基本稳定(每年每10万人中0.5例)。可能的原因:甲状腺癌90%以上都是分化型甲状腺癌,其治疗预后较好。因此,绝大多数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均较低,生长缓慢,甚至病人可带瘤生存数年而无任何症状。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0年总体生存率可达90%,低危组患者的20年生存率也可达90%,高危组患者的20年生存率相对较低。即使有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经过规范化治疗,其远期生存率也相对较高。
即使不幸罹患甲状腺癌,患者也需要保持平常心态,积极与专科医生沟通,选择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是除未分化癌以外各种类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术后可能进行碘131治疗,具体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变范围、转移情况及手术者技术能力等方面来决定。初次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治愈疾病有较大决定作用。另外,如甲状腺癌治疗后复发,病人切忌悲观,正确及时的二次治疗,仍有很好的疗效。
肺癌骨转移症状
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
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
骨转移并非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因此对肺癌出现骨转移患者应及时治疗。
当肺癌病人在到了晚期的时候,转移的现象是比较正常的了,而且转移到骨骼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转移形式,但是在早期的时候骨转移症状是不明显的。
由骨转移造成的肺癌症状有
骨痛、病理性骨折。骨转移的发生由血行播散造成的。高发部位有骨盆、肋骨、椎骨和近端长骨。疼痛是最常见的肺癌的症状。骨膜炎症和增厚是造成疼痛的根源。
通常骨痛发生前已经有骨转移。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18.3%发生骨转移,但仅27.2%发生骨痛,大部分病人无疼痛症状。
骨是肺癌转移的好发部位,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与部位和原发癌的病理类型有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小细胞肺癌和鳞癌。骨转移的病灶以多发为主。
胰腺癌病理类型有哪些
1、导管腺癌:导管腺癌占胰腺癌的80%-90%,主要由分化不同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的腺体构成, 伴有丰富的纤维间质。高分化导管腺癌主要由分化较好的导管样结构构成,内衬高柱状上皮细胞,有的为粘液样上皮,有的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浆。
2、特殊类型的导管起源的癌:
①多形性癌:亦称巨细胞癌,可能为导管癌的一种亚型。由奇形怪状的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甚至梭形细胞构成,有时可类似於破骨细胞的巨细胞或绒癌样细胞。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巢状或呈肉瘤样排列。
②腺鳞癌:偶见於胰腺,可能为胰管上皮鳞化恶变的结果。肿瘤由腺癌和鳞癌成分。纯粹的鳞癌在胰腺相当罕见。
③粘液癌:切面可呈胶冻状,极相似於结肠的胶样癌。光镜下,肿瘤含有大量粘液,形成粘液池。细胞可悬浮其中或散在于粘液池的边缘。
④粘液表皮样癌和印戒细胞癌:在胰腺中偶可见到。⑤纤毛细胞癌:形态与一般导管癌相同,其特点是有些细胞有纤毛。
3、腺泡细胞癌:
仅占1%,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圆形或矮柱形。核圆、常位於基底部。瘤细胞排成腺泡状或条索状,胞浆强嗜酸性颗粒状。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瘤细胞的腺泡细胞特征,如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酶原颗粒。腺泡细胞癌主要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肝、肺或脾。
4、小腺体癌:
为少见类型的胰腺癌。胰头部较为多见。镜下,肿瘤由很多小腺体结构及实性癌巢组成,其间有纤细的纤维间隔。细胞可为立方或柱状,核较为一致,常见小灶性坏死,在小腺体的腔缘可见少量粘液。近来研究表明,此型胰腺癌可能为腺泡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复合性肿瘤。
5、大嗜酸性颗粒细胞性癌:
此型肿瘤罕见,其肿瘤细胞具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性胞浆,核圆形或卵圆形,排列成小巢状。其间有纤维间隔分隔。电镜瘤细胞胞浆内充满肥大的线粒体。
6、小细胞癌胰腺的小细胞癌形态上与肺小细胞癌相似,约占胰腺癌的1%~3%。由一致的小圆细胞或燕麦样细胞构成,胞浆很少,核分裂很多,常有出血坏死,nse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此型预后很差。多在2月内死亡。其起源尚不清楚。
卵巢肿瘤的症状 性激素紊乱
卵巢癌病理类型复杂多变,有些肿瘤分泌雌激素过多时,可引起性早熟、月经失调或绝经后阴道流血;如果是睾丸母细胞癌,则会产生过多雄激素而出现男性化体征。
胰腺癌的主要发病因素有哪些
1、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出了问题也关系到胰腺,在胰腺癌病因中,这也是相当重要的。胰岛素在体外或体内能促使胰腺癌细胞生长。另外,在胰腺癌病因中,胰腺癌病人血糖水平易于升高,这是由于胰腺癌破坏了胰岛的功能所致。因此,发现血糖升高,要警惕是否有胰腺癌的可能,是胰腺癌病因的表现。胆石症和病理性肥胖等疾病可能增加胰腺癌危险,因此也可能是胰腺癌病因之一。与体质指数正常者相比,肥胖患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估计为19%。慢性胰腺炎是大的自身胰腺癌病因,危险性要超过吸烟,所有形式的慢性胰腺炎都可引起胰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吸烟是胰腺癌发病主要的环境因素,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增加3倍左右,是很重要的胰腺癌病因。
2、吸烟促使致癌物质烟草特异性N-亚硝酸盐分泌到胆管,随后反流入胰管;烟草特异性N-亚硝酸盐对器官的特异性作用可随血流入胰腺;作为胰腺癌病因,吸烟增加血脂水平,促发胰腺癌。多种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增加胰腺癌的风险,是胰腺癌病因之一,这些综合征包括:BRCA2携带者、家族性不典型性多发痣黑色素瘤综合征(FAMMM)、遗传性胰腺炎、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Peutz-Jeghers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