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胀需要就医吗
婴儿腹胀需要就医吗
如果宝宝生病了,例如呼吸道感染、肠炎或便秘,也容易导致胃肠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变差,进而产生胀气,甚至影响食欲。如果宝宝伴有以下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1、腹胀合并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状况,甚至有发烧、解血便的情形。
2、肚子有压痛感。
3、肚子鼓胀有绷紧感。
4、合并呼吸急促。
5、在腹部能摸到类似肿块的东西。
如果有上述情况发生,那么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造成的,包括:腹部长肿瘤、腹部实质器官(例如:肝、脾、肾)肿大、腹水、泌尿系统出问题等。如果这样,必须立刻送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婴儿腹胀怎么办
1、常用按摩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患儿仰卧,家长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患儿仰卧,家长用大鱼际。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按揉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2、随病症增加按摩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婴儿腹胀的症状
婴儿腹胀的症状:
婴儿腹胀气表现为婴儿腹部充满气体,双腿上提,尖声哭喊。
婴儿腹胀怎么办
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可用按摩手法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妈妈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症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婴儿肠绞痛有什么症状 婴儿肠绞痛怎么办
1、当婴儿肠绞痛发作时,应将婴儿竖抱头伏于肩上,轻拍背部排出胃内过多的空气。
2、用手轻轻按摩婴儿腹部,亦可用布包着热水袋放置婴儿腹部使肠痉挛缓解。
3、如婴儿腹胀厉害,可在医生指导下,用小儿开塞露进行通便排气,能缓解。
4、密切观察婴儿,如有发热、脸色苍白、反复呕吐、便血等则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不可耽搁诊治时间。
婴儿腹胀按摩图解 婴儿腹胀治疗注意事项
婴儿腹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有时候不合理的饮食也会引发,腹胀的致病原因较多,在治疗时要结合孩子的症状进行辨别,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婴儿腹胀便秘
婴儿腹胀是常见病症之一,主要是因为消化不良,体内积聚过多的气、液体所致,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找准原因,再对症下药。宝宝腹胀多数是由于消化不良、肠胃疾病引起肠道内积聚过多的气、液体所致。幼儿腹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宝宝吞食的空气过多
用奶瓶给宝宝喂食时,宝宝如果吸吮太急容易吸入过多空气,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或瓶身倾斜式,空气也会经由奶嘴缝隙让宝宝吸入体内。宝宝过度哭闹也容易导致胀气。
2、宝宝消化不良
肠道粪便堆积使产气的坏菌增生、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疾病引起宝宝消化不良,吸入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肠内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发酵,都容易产生大量的气体。
3、宝宝肠胃蠕动障碍
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功能性的,称为“假性肠阻塞”;一种是肠胃道真正缺乏神经节的“先天性巨结肠”。
4、气管病变造成的胀气
如果腹腔内器官肿大或长了肿瘤,肠阻塞,腹水,也会引起腹胀,器官病变导致的宝宝胀气发生的比较少。
新生儿腹胀怎么办
腹胀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处理得不好的话将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产生,从而加大治疗的难度,对于新生儿腹胀更不容忽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新生儿腹胀时该什么办,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发现新生儿腹胀,首先应该检查,除了腹胀以外,是否伴有呕吐,若伴有经常性呕吐食物,甚至胆汁或粪样物,大便秘结,3~5天才解1次,大便量很少,且见婴儿日渐消瘦的,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要尽快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如果腹胀时胀时消,食乳后腹胀明显,无呕吐或偶伴呕吐,放屁后腹胀减轻,按摸腹部没有摸到粪样物,乳食正常,无日渐消瘦的,可能是由于喂养方法不当,孩子吮乳时吸入空气较多,引起气压腹胀,可给中药:莱菔子,枳实,甘草、厚朴、陈皮,加水煎服。改进哺乳方法,不要给孩子吮空乳头,每次哺乳后,抱起婴儿,轻轻拍打其背部。乳母在哺乳期间,少食红薯等产气较多的食物。如果婴儿几天不大便后出现腹胀,哭闹,伴有恶心呕吐者,可能是由于胎粪内积引起,可给予番泻叶,兑开水,排出胎粪后腹胀便可消失,腹胀消失后即停药。因腹胀哭闹不止者,可用手轻轻按摩婴儿腹部,或用驱风油少许涂擦婴儿肚脐周围。
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新生儿腹胀应该采取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新生儿的免疫力比较低,作为父母的应该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健康,如果有发现腹胀症状的,一定要及时治疗。
婴幼儿腹泻应及时就医
婴幼儿腹泻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非感染性的,主要是喂养不当,孩子消化不良引起的,调节饮食可收到好效果。感染性的主要是由于致病微生物所致,不包括痢疾、霍乱等特定的也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通常所指的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肠道病毒引起的。当然,也可因真菌、寄生虫或肠道外感染如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炎症等所致,但后列因素引起的腹泻往往并不严重。
轻型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有10余次,大便稀薄带水,黄色或黄绿色,味酸,可混有少量黏液,每次量不多。孩子的体温正常或有低热。患儿的精神尚好,也看不出脱水。
重度腹泻:孩子的大便次数在10~40次,便中水分增多,偶有黏液,有腥臭味。孩子的食欲不好,常常还会伴有呕吐。有不规则的发热,孩子的体重因腹泻而下降,有明显的消瘦,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严重脱水和酸中毒。
脱水的表现是,孩子皮肤苍白或发灰,弹性差,前囟和眼窝下陷,黏膜干燥。到了中度脱水,孩子就会出现精神萎靡、烦躁,皮肤捏起后不能立即展平,小便明显减少。孩子的四肢发凉,腹部下凹。到了重度脱水,孩子会出现表情淡漠。其皮肤颜色苍灰,弹性极差。孩子不闭眼睛,眼睛的结膜干涩,角膜失去光泽。脱水后,孩子的口唇发绀,黏膜干燥,血压低,四肢冷,尿极少或无尿。
酸中毒的表现是精神萎靡,呼吸深长,呈叹息状,可出现昏迷。
腹泻还可以引起低钾、低钙、低镁等电解质紊乱,从而出现相应表现。
腹泻在过去卫生条件差时,是造成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仍是严重威胁孩子健康的疾病,所以父母一定要加以重视,注意预防。
预防的措施有,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不仅含抗体,还因为母乳洁净,喂养方便,孩子不易感染。如果母亲没奶,人工喂养就一定要注意食具的干净,奶具每天都要煮沸消毒,煮奶或调奶粉时,大人的手要先洗干净,奶质要好。应避免在夏天给孩子断奶,在给孩子加辅食时,要一样一样地加,让孩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当孩子发热或出现食欲不良时,要注意给孩子饮水。在夏天和秋天,要特别注意食品卫生,少给孩子吃多脂食物。避免孩子与腹泻患者接触。
当孩子腹泻后,应速到肠道门诊就诊,治疗腹泻有四条原则,这就是胃肠适当休息、控制感染、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良好的护理。
发现孩子腹泻后,可让孩子少吃或不吃1~2餐,给孩子喝些糖盐水,但要注意糖与盐都不要太多,最好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其配方是:每1000毫升水中含氯化纳(食盐)3.5克;碳酸氢纳(小苏打)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在给孩子恢复饮食时,也要慢慢来,先加米汤或稀藕粉、稀奶,由少到多。但要注意,禁食时间不可过长,以免使孩子营养不良。
控制感染可用新霉素,它对大肠杆菌效果不错,常做首选药。当然,也可由医生根据孩子的情况选用抗生素如口服庆大霉素、多黏菌素等。如孩子有早期的菌群失调,要给孩子用乳酶生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出现真菌感染要用制霉菌素。如系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手段为对症措施。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方法是及时给孩子补液。补液量由医生视孩子的情况计算决定。补液可防止孩子出现脱水和酸中毒。
护理腹泻孩子要精心。孩子住的屋子要空气新鲜,父母要洗干净手,孩子的用品都要消毒,不要让外人来窜门,以防增加感染的机会。要给孩子用温水洗小屁股,并涂20%的鞣酸软膏,以防皮肤破损。如果孩子有脱水,出现了眼睛干燥时,可用生理盐水湿润角膜或给孩子涂眼膏,这些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要注意孩子的保暖,秋天天凉时,要给孩子用热水袋,但由于孩子反应迟缓,应防烫伤。
孩子出现呕吐,应让其侧卧,以防窒息。孩子输液的量和速度要严格按医生的要求认真执行。
婴儿腹胀按摩手法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妈妈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症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妈妈用拇指运内八卦100次,推板门200次。
(2)患儿仰卧,妈妈用大鱼际(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分腹阴阳50次。
(3)按揉天枢、脾俞,足三里穴各1分钟。
婴儿肠绞痛什么时候开始 婴儿肠绞痛发作时怎么办
当婴儿肠绞痛发作时,应将婴儿竖抱头伏于肩上,轻拍背部排出胃内过多的空气,并用手轻轻按摩婴儿腹部,亦可用布包着热水袋放置婴儿腹部使肠痉挛缓解,如婴儿腹胀厉害,则在医生指导下,运用小儿开塞露进行通便排气,并密切观察婴儿,如有发热、脸色苍白、反复呕吐、便血等则应立即到医院检查,不可耽搁诊治时间。
婴儿腹胀吃什么
1、白萝卜粥
【适用范围】:可以吃辅食的宝宝。
【材料】: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栏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功效】:开胸顺气,健胃。对宝宝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2、瘦肉萝卜汤
【材料】:瘦肉30克、白萝卜100克、芹菜5克、生姜5克、胡萝卜10克、豆芽5克
【做法】:瘦肉用刀剁成肉泥,白萝卜去皮切成中丝,芹菜切段、生姜去皮切丝,胡萝卜去皮切丝。
烧锅加水,等水开时投入白萝卜,胡萝卜丝,煮去其苦味,捞起待用。另烧锅下油,倒入花生油,姜丝、肉泥炝锅,注入鸡汤烧开,加入胡、白萝卜、芹菜、豆芽调入盐、味精、白糖煮至入味即成。
新生儿腹胀症状
新生儿腹胀大家应该都了解吧,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新生儿腹胀会有很多的表现,孩子不好好的吃奶,大家应该去及时的了解新生儿腹胀的表现,尽早的去采取治疗措施。
婴儿腹胀的症状
婴儿腹胀气表现为婴儿腹部充满气体,双腿上提,尖声哭喊。
婴儿腹胀怎么办
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可用按摩手法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妈妈用中指端揉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揉水分穴1分钟。
(3)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症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揉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满,不欲饮食,喜温喜按,气短乏力,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00次,揉板门50次。
②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
③捏脊5—10遍。
了解新生儿腹胀的表现在平时如果宝宝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也能够很好的去应对了,面对这样的现象也不会束手无措了,特别是一些没有带过孩子的妈妈,在平时要多了解一些关于宝宝的情况,如果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及时的去治疗也很好。
婴儿腹胀的原因
1.正常的生理性腹胀
宝宝的肚子本身就比成人大,而且婴儿腹肌不发达,不能承受那么多器官的互相挤压,所以从侧面看就是鼓起来的,再加上婴儿的身体一圈都是圆圆的,不像大人一样拥有比较平坦的腹部,所以也让腹部更隆起。
2.父母的喂奶方法不科学
(1)婴儿在很饿的时候,会速度很快地吸奶或者进食,这时很容易将空气吸入腹部,而引起腹胀。
(2)奶嘴孔尺寸不合适,比如过大,宝宝会因为有空隙而吸入空气。
(3)宝宝喝奶时张嘴哭闹会造成过多吸入空气,从而导致腹胀。
(4)宝宝进食的东西,经消化管和消化腺作用而发酵,产生过多的气体,无法排出。
3.宝宝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或便秘也会引起肠道内部的发酵,并产生过多的气体,并且难以排出。
4.婴儿十二指肠以下堵塞
宝宝十二指肠以下堵塞,会造成宝宝腹胀,严重时还会出现便秘的症状。
5.宝宝长时间哭闹
由于体感不适而长时间哭闹,更多的空气进入腹部,导致疼痛更加剧烈。
婴儿腹胀的症状
正常的生理性膨胀
宝宝不哭不闹,腹部没有肿块,健康成长,体重增加稳定。
异常的疾病症状
宝宝的精神状态差,大叫哭闹,可以摸到肿块,不喝奶,排泄物的颜色不正常,感冒发烧,伴有呕吐,此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婴儿腹胀按摩图解 婴儿腹胀按摩常用手法
治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按摩方法:推脾经,运内八卦,运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
按摩功效:推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运内八卦以宽胸利膈,理气化湿,消食导滞;运板门,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均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调中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