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吃手指头怎么办 关注与陪伴
孩子爱吃手指头怎么办 关注与陪伴
心理学认为,爱吃手指的孩子,是心理得不到满足的一种表现;与内心孤独、无聊、焦虑,或缺乏安全感等有关。吃手指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与陪伴。因此在发火之前,家长应检查自身,平时对孩子的关注与陪伴是否足够。应多与孩子玩耍,带孩子到户外,多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戏,转移注意力,排解孤独无聊的情绪。
在纠正婴儿吃手时注意事项
纠正孩子吃手的不良习惯,训斥是不管用的。谩骂、喋喋不休地指责和体罚,只能给孩子增添新的不满和焦虑,孩子不但改不了吃手的坏习惯,还会使孩子在成人不在场时吃手吃得更厉害。在手指上抹红药水、清凉油、辣椒面、缠绷带等会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手指头上去,所以也不是好办法。
正确的做法是,成人认真找出原因,消除引起孩子不满和焦虑的种种因素,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心和温馨的环境,使孩子有安全感。同时要积极引导孩子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游戏,因为孩子在寂寞无聊时最易吃手。例如,可以让孩子看图书、玩积木,捏橡皮泥、跳绳;画画等等,让他在愉快的活动中发现还有比吃手更有意思的事,这样孩子吃手的不良习惯就会慢慢地得到纠正。
婴儿吃手不利于婴儿个性发展
一、婴儿吃手的原因
早期国外研究孩子吃手的比较多,如果父母在一两个月或者是三个月以内开始阻断孩子吃手,孩子的心理发育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孩子长大以后自信心不足,多疑、胆小。宝宝吃手主要可以满足口腔和心理两方面的需求。
6个月的宝宝吃手的习惯会改进很多,宝宝开始能够坐起来了,周围的一切都是新鲜的,都等着宝宝的探索。宝宝开始用抓拿来探索世界。手整天都在忙活着,自然就吃得就少了。
宝宝在8个月以后吃手要比以前少很多。但会固定吃一个手手指头,长期吃手有一种信号,我们要早一点干预。其他的正常不用过多的干预。
老吃一个手指头是一个信号,玩的游戏中,这个手玩着,那个手吃一些,这种习惯可能要延迟到三四岁。究其原因,首先是妈妈没有很好的回应孩子,妈妈经常回应孩子,孩子吃手非常少。这种是心理治疗,要扰动他的吃手行为。先吃一个手,一旦先把这个勾打开,小孩能够接受是你最好的方法。你突然不让吃了,他肯定不接受。先吃其他的,一旦这个开始松动了,这个勾松了,再开始把他的手攒上。他吃的时候可能是有安全感。你先给他做一个口部的按摩,他就自然不吃了。
二、婴儿吃手的弊端
1、细菌入侵
宝宝的手指上存在细菌,吃手指时免不了把这些“坏家伙”一并吃了进去。如果这个时候正赶上宝宝的免疫力不足,就有可能发生肠胃感染或者其他病症。
2、影响生长,颜面变形
宝宝吃手指时,手指在口腔内会产生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的外力。吮吸拇指时间久了,婴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上下颌的正常生长就会收到干扰,逐渐形成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噘嘴畸形等。导致上下前牙不能接触,影响切咬食物。更重要的是影响宝宝外表的美观。
3、手指受伤
如果宝宝长期吃手指,也会会影响到他们手指骨骼的正常发育,有可能出现手指弯曲畸形。长了牙的宝宝如果还继续常吃手指,容易造成手指脱皮、肿胀等外伤,严重时甚至感染。
4、影响牙齿生长
在吸手指的过程中,如果刚好遇到牙齿生长,因为吸手指时所用力的方向,会让牙齿照着不正确的方向生长,进而影响牙齿的排列、咬合,也容易引发口腔问题。
5、不利于宝宝个性发展
宝宝一旦吃上手指,就满足于吃手指的乐趣,不愿参加其他活动,对智力和心理也有影响。而且有关调查显示,缺少亲人关爱和心灵上慰藉不够的宝宝易养成吃手、吮手习惯,若长期得不到正确引导则会影响宝宝将来个性的发展。
影响牙齿健康的因素,这10种坏习惯宝宝不能有 吃手指
孩子爱吃手,在婴儿期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婴儿3个月以后,就应该慢慢纠正这个习惯。如果孩子到了3岁以后还有吮指现象,就会影响到牙齿健康。因为吮指时,拇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处,容易形成开合(上下牙咬不上)。如果手指长时间顶在上牙床的骨骼上,还会出现反合(俗称“地包天”)或上颌前突。
孩子爱吃手指头怎么办 手指涂不良味道食品
在手指上涂以带有不良味道的无毒食品或用纱布、手套包扎被吃的手指,使儿童不愿再把手指放进口里。家长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药物或食物涂抹孩子手指,以免将物质揉入眼中造成伤害。
宝宝吃手好不好 宝宝吃手有哪些坏处
不少家长会不厌其烦地阻止宝宝吃手。的确,宝宝吃手发展到咬手会有一些可能的弊端:
1、卫生问题:如果手不干净,细菌会进入口腔。
2、生理问题:有些吃手很严重的孩子可能导致手指头破皮、变形,或者影响牙齿发育。
3、社会问题:比较大的孩子还在继续吃手,可能会不容易被社会接纳,不利于孩子的社会发展。
宝宝吃手指好吗 心理孤独而吃手指
孩子在3岁以后仍有吃手指的习惯,则不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了,而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孩子孤独、寂寞时,如周围环境太单挑,没有玩具,没有小伙伴和父母陪伴时,会把吃手指当作一种自娱自乐的游戏方式,以打发时间,派遣寂寞。家长们,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经常一人独处,无聊吃手指,注意分散孩子注意力,陪孩子玩耍,带孩子到户外与小伙伴玩耍,尽可能占用他们双手,慢慢纠正吃手指习惯。
爱吃手小宝宝怎样正确引导
淡定!“吃手”也不一定是坏事其实,纠结不已的妈咪们大可不必如此焦虑,宝宝爱吃手其实并不一定是坏事。“吃手”标志着宝宝的心理发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协调阶段,是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新生儿期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还不能指挥自己的小手。生后2~3个月随着大脑的发育,宝宝开始出现了手的动作, “手”在宝宝眼里其实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
把手指放在嘴里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可对宝宝来说,则表示他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相互配合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需要有四种反射行为的协调才能完成的:将手臂弯屈成小圆弧形、放松运动肌群伸出指头、搜寻并将手伸至小嘴里、开始吸吮。这对于宝宝而言是完成了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家长不应该为宝宝爱吃手而纠结,反而应该感到高兴。
“吃手”其实是宝宝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着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吃活动是婴儿期获得满足的最佳、最主要途径。2~3个月宝宝正处于口唇快感期,如果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其身心发展,以致产生暴躁、消沉的负面情绪。家长若能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镇静宝宝的情绪。有的宝宝在浅睡状态时,会用吮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
对于爱吃手的宝宝,该怎样引导3~4个月的宝宝:家长可拿着宝宝的小手去触摸眼前色彩鲜艳、带着响儿悬挂的玩具,慢慢地宝宝会主动去够摸。
5~6个月的宝宝:家长可抱宝宝在桌前,鼓励宝宝主动伸手够取桌上的玩具,当宝宝小手够取技能大了,会以更大兴趣去触摸,探索和认识周围各种新奇的物体和玩具。这样,宝宝小手忙起来就顾不上吃手了。
1岁以上的宝宝:如果1岁以上的宝宝还对“吃手”情有独钟的话,家长就一定要重视了。主动寻找原因,会不会是因为和宝宝的关系出现了不够“融洽”的一面,还是因为对宝宝的限制过多,要求有些严格而导致宝宝不够开心。
有关调查发现,缺少父母关爱和心灵上慰藉的幼儿易养成吮手习惯。这时,吃手能够使宝宝感到安慰,释放紧张和沮丧情绪。
注意:吃手可能是宝宝对你不够信任对于一岁多的宝宝而言,如果还保持着“吃手”的习惯,可能是宝宝对你还不够信任。专家表示,如果像本文开头案例中的宝宝一样,在游乐场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而是只会站在一旁“吃手”,说明宝宝对于“你”可能还不够信任。一岁多的孩子在感到恐惧时应该会立刻要求身边的大人把他抱起来,而不是简单的采用“吃手”的方式站在一边。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咪们应该“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对宝宝还不够敏感,又或者在一些场合给宝宝造成了不良情绪。
家长要尽可能多花一些时间和宝宝一起游戏,给他更多的爱,可以带他一起玩动手的游戏:拍手、编绳、手影游戏,一起边拍手边说儿歌,玩小白兔搔耳朵的手影,宝宝会乐此不疲。
其实孩子爱吃手在小的时候是一种无聊消遣的事情,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说说话,做运动,孩子就会被吸引到玩上面,而不会自己去吃手不理会爸爸妈妈。但是长大了之后还是一个劲的吃手,就有可能是心理问题了哦,这一点,父母要多一些宽容和引导哦。
如何纠正宝宝“吮指”补点锌
孩子吃手的嗜好让很多爸爸妈妈们烦恼,其实家长们不要为这烦恼如果孩子爱吃手,就可以给孩子补点锌的,缺锌的孩子容易这样的,这是家长们应该重视的。
纠正宝宝“吮指”补点锌
大多数小儿都有吃手指的偏好,添加辅食以后更加突出。当宝宝可以下地活动,而吮吸已经弄脏的小手时,家长的担忧便与日俱增。用什么办法治这“吮指癖”? 专家指出,纠正孩子吃手指的不良习惯,应以教育和转移注意力为主。而对1-3岁的孩子则要检查是否需要补锌。3岁以上的孩子还应重点防范寄生虫病。医生不 主张用涂抹黄连等办法来纠正小儿吮指。
“吮指癖”从何而来?
多数婴儿是从3个月 开始吸吮手指,到6个月添加辅食后表现明显,伴随出牙将逐渐形成高峰。在这个过程中,吸吮手指既是习惯使然,同时也有缓解出牙不适的效果,但更多的是消除 不安、烦躁、紧张的情绪,具有镇静作用。据国外研究发现,在这个时期若强制性地让宝宝停止吃手,会使得宝宝产生逆反心理,长大后更易形成具攻击力的性格。 因此,2岁以前的宝宝有吃手的行为,家长不必过于焦虑,更不能粗暴对待。
不过,对小孩吃手伴随有吃纸、抓墙、食欲差、头发黄、个子矮的 现象,家长不要轻视,最好带孩子做一个微量元素检测,看看是否缺锌。1-3岁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缺锌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应该及时干预。此外,3岁后 的孩子和外界的接触更多,因吮手指导致寄生虫病比较常见,这也是家长要考虑的因素。
宝宝爱吃手指怎么办
宝宝爱吃手指之补充微量元素
对于宝宝爱吃手,爸爸妈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去医院检查,宝宝是否是因为身体里面缺少微量元素。如果检查出宝宝爱吃手是因为身体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或者是过量所导致的话,那么就要及时的对于宝宝身体所缺失的微量元素进行适当补充或者是适当的排除。
宝宝爱吃手指之满足宝宝的需求:
对于宝宝爱吃手指这件事,还很可能是因为是一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所导致的。这种需求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不仅仅只是问一问宝宝是不是没有吃饱或者想要吃东西,或者是问宝宝是不是冷了渴了没睡饱而已,而要深入的去挖掘宝宝内心的需求是不是得到了满足。
如果您的宝宝是生理上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而养成了吃手指的习惯,这种情况就好解决,只要爸爸妈妈们在生理上满足宝宝物质上的需要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您的宝宝爱吃手指是因为心理上的需要没有被满足,比如缺乏爸爸妈妈们的陪伴、缺少伙伴、缺乏快乐等,那么解决 起来就需要一定的时间了。爸爸妈妈们可以试着多陪陪您的宝宝,给宝宝买玩具,陪宝宝玩,或者是带宝宝出去活动一下,呼吸新鲜空气,多认识一些小伙伴,这样都是能够让宝宝从心底里开怀的、只要宝宝保持着愉悦、活泼、满足的生活情绪,那么他自然就不会再通过吃手指来获取自己内心的满足了。
2岁宝宝吃手一般是什么原因
1.吸吮手指——表现为时间较长、神情专注、吸吮欲较强时。宝宝在婴儿期,正处于用嘴感知世界的阶段,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和照顾,长大以后,很容易出现咬指甲、吸烟等不良习惯,甚至容易产生脾气暴躁、心理焦虑、对人缺乏信任感等现象。 如果孩子长时间专注地吃手指头,妈妈们一定要通过安抚的方法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指转移到玩具、画册等色彩鲜艳的东西上,使其能够更多的认知其它事物,对于大脑的发育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吸吮手指——为了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婴儿时期的宝宝,往往对这个世界既好奇又惊恐,如果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摔到地上,很容易使孩子从此产生不安全感以及情绪焦虑等现象。在孩子独自耍玩一段时间后,如出现哭闹、烦躁的现象,应及时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后背,并轻声细语与其对话,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亲切和愉快的感觉。
3.吸吮手指——妈妈喂奶方式不当。当我们在喂奶时,由于抱孩子的姿势不当,不能使孩子躺在臂弯里感到很舒服,或喂奶的方法不正确,喂食的速度太快,没能满足孩子吸吮的欲望。即使宝宝的肚子吃饱了,但是在心理上还没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因此便会通过吸吮手指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在喂奶的时候不要心急,等孩子主动吐出乳头的时候再离开。边喂奶边观察孩子的表情,看他是不是有一种满足感,并且用胳膊来体会孩子细小的身体变化,他是不是躺得很舒服。如果宝宝已经能够用奶瓶喝奶了,那么一定要注意奶瓶嘴口的大小一定要适中,过大容易使宝宝喝奶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满足,从而导致宝宝吃手指头。
看到了吧,其实2岁宝宝吃手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当家长发现宝宝有吃手行为的时候,臫不要强制性的停止他的行为,因为会造成他的反抗以致并没有什么作用。而应该多从宝宝的心理方面去引导他不要再有吃手的行为,比如,他吃手的时候应该考虑他是不是缺乏安全感,缺乏有趣的玩具,或者是不是饿了,当你了解他了,相信他会听话的。
宝宝吃手指怎么办
喜欢吃手指头或咬其它东西,并不是意味宝宝他想吃东西,肚子饿了,更不是像有人所说,是宝宝手指甜的原因。宝宝吃手指是孩子想了解自己的能力,对外界积极探索的表现,说明宝宝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婴儿能用自己的力量把物体送到嘴里是很不容易的,也标志着婴儿手、口动作互相协调的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且吸吮手指对稳定婴儿自身情绪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宝宝肚子饿了、疲劳、生气的时候,吮吮自己亲密的手指头就会安定下来。
如果父母误认为这是坏习惯横加阻拦,不许婴儿吮吸手指将引起婴儿不满和哭吵,甚至情绪波动。其实,没有阻拦的必要,因为大多数婴儿随月龄增大,接触事物越来越多,手眼协调和手功能更熟练,可以取拿周围新奇的东西摆玩,就会逐渐淡化看手和吮吸手指的游戏,这种行为就会逐渐自然消失。
小婴儿吸手指 所以,做父母的要认识到孩子吃手指、咬东西的意义,不要强行阻止这一行动,只要宝宝不把手指弄破,在清洁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让他去吸,否则会影响婴儿眼手协调能力及抓握能力的发展。破坏宝宝特有的自信心。
宝宝吃手指是怎么回事
当您发现宝宝吃手指了,首先不要紧张和沮丧,吃手指多发生宝宝感到压力或比较累的时候,吃手指可以使宝宝冷静下来并获得自我安慰。
宝宝爱吃手其实并不一定是坏事。“吃手”标志着宝宝的心理发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协调阶段,是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新生儿期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还不能指挥自己的小手。生后2~3个月随着大脑的发育,宝宝开始出现了手的动作,“手”在宝宝眼里其实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
把手指放在嘴里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可对宝宝来说,则表示他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相互配合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需要有四种反射行为的协调才能完成的:将手臂弯屈成小圆弧形、放松运动肌群伸出指头、搜寻并将手伸至小嘴里、开始吸吮。这对于宝宝而言是完成了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家长不应该为宝宝爱吃手而纠结,反而应该感到高兴。
“吃手”其实是宝宝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着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吃活动是婴儿期获得满足的最佳、最主要途径。2~3个月宝宝正处于口唇快感期,如果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其身心发展,以致产生暴躁、消沉的负面情绪。家长若能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镇静宝宝的情绪。有的宝宝在浅睡状态时,会用吮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
超过一半的宝宝在7个月大左右就不会再吃手指了,有些宝宝可能需要年龄再大些才不吃手指,您所做的就是耐心等待。但如果宝宝5岁时还在吃手指,需要看儿科医生或心理医生。
如何对待吃手指的孩子
◎行为忽视:如果不是特别严重,家长可以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家长既要克服内心的焦虑,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关注与爱:有时候孩子吃手指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因为他们很少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因此在发火之前,家长应检查一下自身,平时对孩子的关注是否足够?是否只有孩子有了不良行为时,才注意到他的存在?
◎占用双手:家长可以想出各种办法来占用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去做需要双手完成的事情或者游戏,这样孩子吃手指的时间就会逐步减少,而且这个习惯有可能最终消失。
◎适当鼓励:如果孩子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没有吃手指,就给予奖励。刚开始孩子坚持的时间不可太长,可先是10分钟,然后逐渐延长时间,直到孩子不再吃手指。使用这种方法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因吃手指的习惯不改,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家长就需要向专业人员求助,以达到共同帮助孩子纠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