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1.人型狂犬病
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潜伏期 (平均约1~3个月),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前驱期 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发烧、疲倦、不安、被咬部位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3)兴奋期 患者各种症状达到顶峰,出现精神紧张、全身痉挛、幻觉、谵妄、怕光怕声怕水怕风等症状因此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4)昏迷期 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
2.犬症状狂暴型
分三期,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1)驱期( 沉郁期)1~2天,病犬缺乏特征性症状,易被忽视。主要呈现轻度的异常现象,病犬性情敏感,举动反常,易于激怒,不听呼唤,咬伤处发痒,常以舌舔局部。
(2)狂暴期 病犬高度兴奋,攻击人畜,狂暴与沉郁常交替出现。疲惫时卧地不动,但不久又立起,表现出特殊的斜视和惶恐表情,当再次受到外界刺激时,又可出现新的发作。狂乱攻击,自咬四肢,尾及阴部等.病犬野外游荡,多数不归,到处咬伤人畜。随着病程发展,陷于意识障碍,反射紊乱,消瘦,声音嘶哑,夹尾,眼球凹陷,瞳孔散大或缩小,流涎。
(3)痹期 1~2天病犬下颌下垂,舌脱出口外,流涎显著,后躯及四肢麻痹,卧地不起,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或衰竭而死亡,整个病程1~10天。
3.诊断
与一般病毒性脑炎相似,最特异和具有诊断意义的变化是有内格里氏小体(存在于80%狂犬病患者的神经细胞胞浆中的一种嗜酸性包涵体),圆形或椭圆形,大小约3~10μm,边缘整齐,内有1~2个状似细胞核的小点。最常见于大脑海马的锥体细胞及小脑的普尔基涅氏细胞中。内格里氏小体现已证实为病毒的集落,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小体内含有杆状的病毒颗粒。如果在人脑或动物脑细胞中发现这种小体,就可以确诊。
正常人打狂犬疫苗危害 正常人打狂犬疫苗会死吗
不会死。
正常人误打了狂犬疫苗会得狂犬病,会引发死亡。
根据目前临床上的资料表明:正常人打狂犬疫苗除了会出现上述接种疫苗后的正常反应外,不会产生其他症状,更没有发现有接种对象死亡的案例存在,若正常人接种狂犬疫苗后发生死亡事件的,可能是其他病因导致的。
广大患者不要轻信谣言,误以为打了正常人打狂犬疫苗会得狂犬病,会死,其实不会的,请不要自己吓自己,反而出现因恐慌而引发某些心理疾病问题。
人得狂犬病的症状
我们都知道狂犬病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不加预防的话,随时都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健康,狂犬病的症状有一下这些,我们各位养有猫狗的朋友不妨可以留意一下了,为我们的安全做好准备。
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后,潜伏期无任何症状,缓慢渐进,临床症状很少在20天内发生,多数病例在30天后甚至4-6个月后才发病。
在狂犬病的早期,病人多有低热、头痛、全身发懒、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等症状。
接着,病人对声音、光线或风之类的刺激变得异常敏感,稍受刺激立即感觉咽喉部发紧。被病兽咬伤的伤口周围,也有麻木、痒痛的异常感觉,手脚四肢仿佛有蚂蚁在爬。
两三天以后,病情进入兴奋期。病人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遇到声音、光线、风等,都会出现咽喉部的肌肉严重痉挛。病人虽然非常渴却不敢喝水,喝了水也无法下咽,甚至听到流水的声音或者别人说到水,也会出现咽喉痉挛。严重的时候,病人还有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狂犬病的病人,神志大多数 清醒;但是,也有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说胡话。
兴奋期约有两三天后,病人变得安静下来,但是,随之出现全身瘫痪,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都会出现衰竭,迅速陷入昏迷,十几个小时以后,就会死亡。狂犬病的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
恐水是多数狂躁型狂犬病特有的症状之一,恐水表现未在其他疾病中见到过,所以很具有证病性。
在看完上面关于人得狂犬病的症状介绍之后,相信大家现在应该对这种病的症状有所了解了,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各位家中养有宠物的朋友,我们要看一下上面的介绍,了解一下这种疾病的症状,为我们的自身健康做作保障,也为我们家人的健康做工作。
狂犬病疫苗有效期
有效期
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期仅6个月,如果6个月后又被犬咬伤,还需再次注射疫苗。
在被咬伤24小时内,应到防疫站注射人用狂犬疫苗,然后在第3、7、14、28天各肌注疫苗1毫升,重度咬伤的各肌注2毫升。对于严重咬伤的,如伤口深度超过1厘米,或者伤口靠近头部,光打疫苗还不够,应尽早在伤口及周围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以提供早期的保护性抗体。另外,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期仅6个月,如果6个月后又被犬咬伤,还需再次注射疫苗。
接种常识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由狂犬病毒引起。人体由于被唾液腺中含有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或由于抓伤处染有含狂犬病毒的唾液而感染。其临床表现为急性脑炎,最终导致死亡。狂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每年世界上有百万人口因暴露于狂犬病毒而接种疫苗。尽管如此,仍有5万人患病死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患者往往不能及时接种而造成死亡,狂犬病的实际死亡数可能比上述数字还要高。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大多出现在感染后的20-90天,其潜伏期短则几天,长可达数十年以上,狂犬病一旦确诊,100%死亡。由于尚无特效治疗,暴露后只有立即实施免疫接种才能幸存。免疫接种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唯一有效的措施。 1、接种对象,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1)暴露后免疫(被咬后):被患狂犬病或可疑患狂犬病的犬、猫等哺乳动物咬伤者及与上述咬伤者有接触者。(2)暴露前免疫(被咬前):经常暴露于危险的专业人员:兽医(包括兽医院的学生),与兽医一道工作的技术人员,处理狂犬病病毒污染物品的实验室人员,动物标本剥制人员,猎场看守人,狂犬病流行地区的林业人员、农民等,有暴露于狂犬病危险的婴儿。
2、禁忌症:(1)暴露后免疫:由于狂犬病的致死性,对疫苗接种无任何禁忌症。(2)暴露前免疫:对妊娠、急性发热性疾病时,可推迟接种。
3、使用方法及效果:(1)暴露后免疫:接种5次,分别于接触狂犬病或疑有狂犬病的动物后的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经皮下或肌肉注射。根据感染的深度及危险程度,严重咬伤者在接种的当天先使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可立即产生保护性抗体。(2)暴露前免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案,接种3次(当天、第7天、第28天)。
4、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注射局部可出现轻微反应,如发红或轻度硬结,极少见发热反应。有过敏反应者可进行相应的抗过敏治疗。确实对链霉素、新霉素过敏者慎用,接种过程中应忌酒、可乐、咖啡、浓茶、刺激性食物,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可导致接种失败,也应慎用。
打了假的狂犬疫苗怎么办 打了假的狂犬疫苗会得狂犬病吗
可能会得狂犬病。
以目前长春长生出的假疫苗为例,此疫苗仅是生产流程造假,但药品是有效的,而且临床上暂未发现有打了这个价疫苗出现不良伤害或疫苗抗体无效的案例,因此打了长春长生公司制作的假狂犬疫苗暂无得狂犬病案例。
如果是打了非法厂家生产的假狂犬疫苗,可能疫苗成分或产品本身都是有问题的,这种疫苗目前在市面上基本是不存在,因为正规的狂犬病预防处置机构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预防接种门诊和一些开设狂犬病预防处置的医院急诊科都是国家批准的,除非是在小地方、不正规的地方接种的狂犬假疫苗,那么这些地方可能由于保存不当或产品有问题,导致狂犬疫苗无效,而被咬的患者刚好又感染了狂犬病毒,那么就会引发狂犬病发作。
但打狂犬疫苗本身是用来预防狂犬病发作,即使是假疫苗也不会诱发狂犬病的,最多无效罢了,患者不用太多担心,如果你打了假的狂犬疫苗,只需采取上述步骤方法解决即可。
狂犬病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目前尚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
艾滋病临床症状
我国将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一)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二)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
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2]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
小孩不确定被猫咬怎么办 被猫抓伤得狂犬病的几率高吗
被猫抓伤或者咬伤感染狂犬病的几率占5%左右。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其病症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临床上狂犬病暴露主要针对狗和猫两种动物,被猫抓伤或者咬伤感染狂犬病的几率占5%左右,无论流浪猫还是家养猫,它们的猫爪上都可能遗留狂犬病毒,只要抓破皮肤就能使狂犬病毒侵入机体,导致人感染狂犬病,因此被猫抓伤需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预防狂犬病不是打了疫苗就没事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热潮席卷城乡,而被狗咬伤者也逐年增多。许多人知道被狗咬伤后要注射狂犬疫苗,但不少人误以为只要注射了狂犬疫苗就万事大吉了。其实,种看法比较片面,缺乏对狂犬病及狂犬疫苗的科学认识。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人狂犬病基本上是被唾液中含有病毒的狂犬病动物(为犬)咬伤而感染。该病的潜伏期因被咬伤的部位及伤口的深浅、大小而有所不同。咬伤部位在颈部以上且伤势重者,潜伏期可短至数日,咬伤部位在四肢远端且伤势轻者,潜伏期较长,可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该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兴奋、咽肌痉挛、流涎、进行性瘫痪等症状,最后多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几乎是100%死亡。正因为如此,狂犬病的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狂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等几个方面。
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免疫家养犬、捕杀流浪犬及可疑病犬。对低头垂尾、两耳耷拉、声音嘶哑、张嘴伸舌流口水、走起路来左摇右晃、稍有刺激便到处咬人的犬要提高警惕;对家养犬应给予预防接种。如果被猫、狗咬伤或抓伤,即便伤人的猫、狗注射过兽用狂犬疫苗,受伤者也要注射狂犬疫苗,因为兽用狂犬疫苗只能保护猫、狗不发病,并不能保证它们不携带病毒。病死的犬、猫应焚烧或深埋,绝对不可食用。
一旦被可疑动物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伤口的清洗消毒十分重要,被咬伤后要马上用流动水全面冲洗,然后用碘酊、酒精棉球反复消毒。一般应尽量避免对伤口进行缝合或包扎,如果伤口较大较深必须缝合,最好在疫苗接种的同时给予特异性抗狂犬病毒血清。清洗完毕后,应立即到有条件接种的疾病控制中心接种狂犬疫苗,越早越好。
由于狂犬病一旦发病就无法救治,所以惟一有效的应对方法就是进行预防接种。实践证明,预防接种狂犬疫苗对减少狂犬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的作用。但有少数人被狂犬咬伤,按规定接种过狂犬疫苗后,仍会发生狂犬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可能是没有及时、有效地处理伤口。狂犬病毒在伤口处停留的时间大约为12小时,随后侵入机体组织。所以一旦被犬咬伤,应及时有效地清创,尽可能将病毒清除,伤口没有及时有效地处理,是打了疫苗后仍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没有按要求使用抗狂犬病毒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被犬咬伤严重者(头、面、颈、手臂或多部位咬伤,引起功能障碍或伤口深达肌肉者,有大量出血者),除了注射狂犬疫苗外,还应于咬伤的当天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而且越早越好。因为狂犬疫苗注射后,通常在半个月左右才能产生抗体,对病毒起作用。而抗狂犬病毒血清在注射以后马上就能产生抗病毒作用,虽然有效期短,但起效快,与狂犬疫苗联合使用,互为补充,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三,是疫苗接种方法、程序不当或疫苗质量有问题。被犬咬伤后,应立即到疾病控制中心按规定的剂量、方法、程序接种,不可随意到无接种资格的小诊所“打预防针”。狂犬疫苗的储存有着严格的要求,疫苗应贮存在2℃~8℃的环境中,高温放置过久或低温冻结均会影响疫苗的质量,导致免疫失败。正规的接种单位都有符合疫苗运输、储存条件的措施,能确保疫苗在有效期内的质量,并可以在接种疫苗一段时间后检查被接种者有无产生抗体,而一般小诊所则很难做到。因此,被猫、狗等动物咬伤者不要图方便图便宜而不去正规接种单位按程序接种,否则就是拿自己性命开玩笑。
另外,注射疫苗后,情绪要稳定,不必忧心忡忡;要注意休息,不宜从事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尽量避免饮酒、喝浓茶、吃刺激性食物。
总之,一旦被犬等动物咬伤,必须立即处理好伤口,及时注射疫苗和抗狂犬病毒血清,应用这三重保险,才能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