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的孩子有何症状 伴随其他症状
病理性黄疸的孩子有何症状 伴随其他症状
病理性黄疸严重的宝宝,会伴随其他症状,如贫血、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或精神差、嗜睡、两眼呆滞、吸奶无力、不吃奶甚至出现呻吟、尖声哭叫等,应尽快去医院检查治疗。
关于新生儿黄疸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生理性黄疸,妈妈就不需要担心,因为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发现超过了生理性的范围,就必须注意是不是有其他的病变,所以妈妈要特别注意宝宝回家后的肤色变化。
1、生理性黄疸轻者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第4周,大小便颜色正常,尿中无胆红素。粪色甚浅或灰白、尿色深者提示新生儿肝炎或胆道闭锁。
2、黄疸部位多见于面、颈、巩膜、躯干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3、病理性黄疸常在出生后24h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如何护理黄疸患儿
正常的生理性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的3~5天出现,到10天左右就基本消退,最晚不会超过3周。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都会在第二周消退。
黄疸
正常的生理性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的3~5天出现,到10天左右就基本消退,最晚不会超过3周。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都会在第二周消退。假如在第二周,父母依然发现孩子出现比较明显的黄疸,这个时候就需要多留心,及时区分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对孩子治疗大有帮助。
生理性黄疸:黄疸色不深,妈妈会发现宝宝的食欲依然很好,精神也不错,没有过多的吵闹现象。在7~10天的时候就会自然消退。
病理性黄疸:宝宝出现黄疸时间过早,或者症状过重、延续时间长,这个时候就要怀疑是病理性的黄疸。
症状
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黄疸就非常明显;黄疸遍及全身,为橘黄色,且在短时间内明显加深;黄疸减轻消退后又加重或重新出现;黄疸出现后2~3周仍不减轻甚至更明显;宝宝的大便颜色淡或呈白色,尿呈深黄色;黄疸同时伴随有发热、拒奶、精神不好、嗜睡、两眼呆滞等症状。
妈妈的精心呵护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而造成的。随着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加强,黄疸会自然消退,所以生理性的黄疸,家长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护理,在孩子黄疸期间可以适量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
2.病理性黄疸
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并发脑核性黄疸,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父母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黄疸变化,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送往医院,请求医生的帮助。
什么是溶血症?
虽然ABO血型不合发生率高,但是,真正发生溶血的比例不多,即使有溶血,症状也相对较轻,黄疸程度不明显,似生理性黄疸,也无明显的贫血现象。只有极少数的ABO溶血病会导致溶血性黄疸、核黄疸和水肿,需进行换血治疗。大部分新生儿都会发生新生儿黄疸,但是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孩子出生3天左右出现,一个星期左右最为明显,2周左右则会自动消退,孩子的精神状态等也比较好,不影响正常的生活。但是病理性黄疸则一般在出生24小时内出现,并且发展迅速,黄疸可能突然加重,并且消退过迟,反复出现。而ABO溶血是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之一,患溶血的新生儿不仅有黄疸还可能伴随有贫血。
新生儿黄疸200多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监测胆红素在正常范围内,病理性黄疸是程度明显升高,进展比较快,然后出现不舒服的表现,一般正常的生理性黄疸,生后24小时内是小于102.6微摩尔每升,48小时内是小于153.9微摩尔每升,72小时内及以后是小于220微摩尔每升,如果是72小时以后的黄疸,一般是小于256微摩尔每升。
如果是血里面黄疸达到二百,如果他的日龄偏小,这个时候可能是病理性黄疸,是属于偏高的,如果是三天以后的黄疸,然后一般情况都还可以,二百的黄疸是不属于病理性黄疸,所以要根据宝宝的日龄来看,还有没有其他的伴随症状。
新生儿黄疸指标高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看黄疸的出现和消退时间,如果是生理性黄疸,在孩子两三天以后才开始出现;母乳性黄疸出生之后一周才开始出现。
一般七天开始消退,两周左右大部分黄疸消退干净。有一些母乳性黄疸消退的时间稍微晚一些,一个月左右也有可能。
但是病理性黄疸不一样,出现的时间非常早,而且生后一两天之内就会出现,而且迅速加重,一旦出现迅速加重,而且消退经常比较晚,有的时候两三周一个多月都消退不了,或者还有一种逐渐消退以后又反跳加重了,这也是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第二个区别,看黄疸的程度还有黄疸的颜色。生理性黄疸这种孩子的皮肤是浅浅的黄色或者是浅柠檬黄色,巩膜轻度有一点黄染,但是这个黄染一般局限在面部、躯干部,一般不过膝不肘,而且大便颜色是黄的,而且小便不会把尿布染的很黄,即使有些黄,用洗衣粉洗之后可以恢复原来的颜色。病理性黄疸的孩子皮肤颜色黄的比较深,往往呈橘黄色或者是金黄色,而且黄疸会过膝过肘,有时候手心、脚心都是黄的,而且病理性黄疸的孩子巩膜颜色黄得非常重。小便的尿黄会染尿布,用洗衣粉洗完之后还是很黄的,很难洗掉,有时候大便颜色发白呈陶土便。
第三,看孩子有没有病史,一般来说孩子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妈妈没有特殊的疾病,孩子没有出生之后窒息,严重的感染,也不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往往没有什么特殊的病史出现黄疸往往是生理性黄疸。
如果孩子出现的时候有溶血,比如妈妈是O型血,父亲是A型B型,是第二胎,可能有溶血性黄疸或者是产伤,或者在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有缺氧窒息或者有严重感染,或者孩子有严重的肝胆疾病,有这些病史出现黄疸往往就是病理性黄疸。
对于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早开奶防止孩子饥饿。对于新生儿吸吮力比较弱的,要把乳汁挤到杯子里面用滴管给孩子喂进去,慢慢刺激吸吮反射。
对于黄疸比较重的哪怕母乳性黄疸,如果是足月儿,但是淡红素超过15毫克/分升,如果黄疸指数超过12毫克/分升,这样的孩子要考虑是不是用一些退黄药,比如胭脂黄口服液,适当喂一些葡萄糖水。如果这个值没有超过诊断值又没有特殊的病史,孩子黄的不是很严重,逐渐减轻的趋势,如果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如果都已经三周四周还不退,也可以停三天母乳,喂奶粉。但是停母乳的这几天妈妈每隔两三个小时把母乳挤出来一次防止回奶。如果停母乳黄疸消退证明是母乳性黄疸,再喂母乳的话恢复黄疸但是不会像之前那么重,有的孩子一两个月黄疸才退干净。大
家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还有吃奶的情况,母乳性黄疸或者生理性黄疸的孩子吃奶、睡觉、大小便不受影响,这种情况就没问题。病理性黄疸孩子的精神状态明显不是特别好,有时候如果孩子还出现了双眼往一个方向凝视惊叫或者抽搐要防止核黄疸的出现,尽早到医院就诊。
新生儿黄疸275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值已经高于275了,这个就是黄疸有升高了,一般黄疸高是建议完善血的肝功能检测,看一下血里面的黄疸多高,如果血里面的黄疸也是明确高于275了,这肯定是属于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一般是建议去医院,由新生儿专科的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指导治疗,如果宝宝有其他的一些伴随症状,有可能是需要住院干预治疗的,如果一般情况还好,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有可能会让你回去吃药或者是其他的干预,定期复诊,黄疸高还是建议家长及时去医院干预。
病理性黄疸症状都有什么
病理性黄疸症状
黄疸常在出生后24h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1、某些原因(先天性代谢酶和红细胞遗传性缺陷)以及理化、生物及免疫因素所致的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发生贫血、溶血,使血内胆红素原料过剩,均可造成肝前性黄疸。
2、由于结石和肝、胆、胰肿瘤以及其他炎症,致使胆道梗阻,胆汁不能排入小肠,就可造成肝后性黄疸。3、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吉尔伯特病及二氏综合征引起的黄疸和新生霉素引起的黄疸,都是肝细胞内胆红素结合障碍、胆红素代谢功能缺陷所造成的。
4、严重心脏病患者心务衰竭时,肝脏长期淤血肿大,可以发生黄疸。
5、药物性损害。有服药史、服用氯丙嗪、吲哚美辛(消炎痛)、苯巴比妥类、磺胺类、对氨水杨酸、卡巴胂等,可至中毒性肝炎。
新生儿黄疸症状
1、生理性黄疸症状较轻的宝宝黄疸先见于面、颈,然后可遍及躯干及四肢,一般稍呈黄色,巩膜可有轻度黄染,但手心足底不黄,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肤颜色可以恢复正常;症状较重的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第4周,大小便颜色正常,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较轻的宝宝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面、颈、巩膜、躯干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宝宝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宝宝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6、病理性黄疸常在出生后24h内出现,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周以上;黄疸在出生后消失复现并进行性加重。重症的黄疸可以合并核黄疸。除此以外,由于发生原因不同,常有引起黄疸的原发病的伴随症状。
病理性黄疸的症状介绍
病理性黄疸有下列特征:
(1)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
(3)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4)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5)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通常称“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当孩子出现黄疸时,如有以上5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这样就能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以便及时治疗。病理性黄疸系由于某些病理因素所引起的黄疸(高胆红素血症)。
其特点是:
(1)黄疸出现时间较早或太晚:生后24小时或36小时内即出现黄疸,或于生后1周或数周出现,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复出现黄疸。
(2)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3~4周。
(3)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血清胆红素【译】:血清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而产生的,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峰值足月儿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15mg/dl)。结合胆红素超过 34μmol/L(2mg/dl)。
(4)黄疸进展快:总胆红素每日升高超过85μmol/L(5mg/dl)。
(5)伴随症状:均有伴随症状。患儿常伴有不欲吮乳、口渴便秘、发热,或精神萎靡、肢凉纳呆、大便溏薄,肚腹膨胀,青筋显露等症状。
(6)其他:预后随原发病而异。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还可以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遗留后遗症。
怎么确定新生儿黄疸的值高不高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母亲在孕期的饮食情况、宝宝在母体里得到的营养等各种原因,每个孩子在出生后的几天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但是有的轻,有的严重,轻的会随着孩子的吃奶量逐渐消退,严重的就不一定了,有的到满月时还会有很高的黄疸。
对于新生儿黄疸这种情况,作为孕妇和准妈妈怎么进行查房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首先,要考虑是生理性黄疸,只要不是很严重,多可以在2周内完全消失,如果黄疸比较重或者持续不退,则为病理性黄疸,就需要住院治疗。如果没有并发其他疾病的话,症状应该是生理性黄疸,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适当提早进行喂养,让宝宝喝足够的水分,提供给宝宝足够的热能,好让宝宝及早排出胎便,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这样就可以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
那么,还有没有什么专业的方法来确定孩子的黄疸值到底是不是高呢?其实,若想知道孩子黄疸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在自然光线下,看孩子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脸上有黄染,则是轻度黄染;2、若身上的皮肤有黄染,则是中度黄染;3、若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其实,若是生理性的黄疸是可以自行消退的,但是病理性的黄疸就需要治疗了。对于病理性的黄疸,孩子月龄越小发病率越高,黄疸严重的孩子会出现精神不好,爱睡觉,呕吐 ,不吃奶等症状,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
总之,新出生的孩子生黄疸虽说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个孩子都会出,但是黄疸的轻重情况决定了孩子的健康发育。所以说,家长一定要关注新生宝宝的黄疸情况,若能三五天后自然消退的,就是生理性的。若是不能及时消退的,而且孩子还相应的出现一些爱睡觉、不吃奶的症状的,那就要引起重视了,这一般就是病理性的了,就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