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喝什么茶 茯苓薏米姜茶
祛湿喝什么茶 茯苓薏米姜茶
材料:茯苓15-20g,薏米20g,生姜3片。
做法:
1、茯苓、薏米用清水略洗一洗,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钟。
2、加入生姜,点火,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水差不多只有一碗时,关火,趁热喝。
3、第二次喝的时候,继续加一碗水,煮开后煎20分钟。还可以再喝一次,继续加水,煎20分钟。
功效:茯苓不但去湿还健脾胃,再加上暖胃的姜,很适合胃不好、胃寒的人饮用。
三伏天喝冷饮了怎么办 三伏天喝什么
三伏天的时候可以喝红豆薏米水、冬瓜荷叶茶、茯苓芡实茶、菊花枸杞茶等。
三伏天的时候暑热难耐,如果身体中的湿气较重的话,会出现头重脚轻、昏昏沉沉、出油过多等情况,此时可以喝一些红豆薏米水、冬瓜荷叶茶、茯苓芡实茶等具有祛湿功效的食物来帮助身体排湿,菊花枸杞则有清肝明目的功效,也有利于三伏天时身体的养护。
土茯苓怎么吃
土茯苓的药用价值不菲,它的家常食用方法也有很多。这里为大家介绍土茯苓淮山猪骨汤的土茯苓祛湿热凉茶的做法。
土茯苓煲淮山猪骨汤
材料:鲜土茯苓250g、鲜淮山250g、猪骨350g、薏米50g、盐、姜片
做法:
1、鲜土茯苓,鲜淮山,猪骨,姜片,薏米。
2、薏米稍浸泡洗净。
3、土茯苓买的时候已经削皮了,回家洗净剁小块。
4、铁棍淮山削皮厚切。
5、土茯苓,猪骨,薏米,姜片放进汤锅里。
6、加足量清水 约2500毫升左右,大火煲。
7、大火煲开改小火煲1小时。
8、放进鲜淮山煲10分钟关火,可放适量盐调味。
土茯苓祛湿热凉茶
材料:土茯苓50g、槐花20g、金银花20g、 油、盐
做法:
1、土茯苓清洗干净备用。
2、金银花在清水内冲洗一遍捞出。
3、槐花清洗干净。
4、锅内坐一锅水把土茯苓倒入锅内。
5、洗净的金银花倒入锅中。
6、洗净的槐花倒入锅中。
7、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改小火在煮30分钟。
身体湿气重 喝这7款祛湿茶
南风天的日子里,身体湿气重很正常,身体湿气重就要祛湿,陈皮、薏米这些都是具有祛湿功效的食物,可以这些祛湿的食物泡茶喝,下面我们来看看7款祛湿茶。
春季祛湿茶
中医认为脾胃主水,湿气多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继而产生内湿,表现为舌苔厚腻、口腔粘液多而苦涩、脸色晦暗和四肢倦怠。为了预防风湿,在南方生活宜常喝春季祛湿茶。
1、陈皮茯苓茶
做法:茯苓5克,陈皮2克。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在杯中冲入热水,等待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2、枸杞薏米茶
做法: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将买来的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欢甜味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枸杞茶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宜在春季养生饮用。
3、二花蜜茶
做法: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适量。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锅,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钟,去渣留汁,调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热祛湿,凉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有痔疮大便不畅或大便带血的人群饮用。
4、五花茶
做法:金银花、杭白菊、扁豆花、鸡蛋花、木棉花各15克、鲜土茯苓、苡米50克。将上述材料洗净后(鲜土茯苓宜斩成细块状),加入适量水,煎煮半小时即可饮用(根据口味可以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选用的均为清热、解暑、利湿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湿、解毒、利关节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热、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湿效果更强。
5、茯苓薏米姜茶
做法:茯苓15-20g,薏米20g,生姜3片。茯苓、薏米用清水略洗一洗,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钟。加入生姜,点火,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水差不多只有一碗时,关火,趁热喝。第二次喝的时候,继续加一碗水,煮开后煎20分钟。还可以再喝一次,继续加水,煎20分钟。
功效:茯苓不但去湿还健脾胃,再加上暖胃的姜,很适合胃不好、胃寒的人饮用。
6、木棉砂仁饮
做法:木棉花10克,春砂仁3克。上2味一同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春夏季感受暑湿后出现腹胀、不思饮食、四肢困重的人群保健饮用。
7、辛凉饮
做法:薏米30g、藿香3g、佩兰3g、白豆蔻仁3g,因为薏米很难用冲泡的方法来提取有效成分,先要用热水煎煮薏米半小时,然后用薏米汤来冲泡另外三种茶材即可。
功效:这四种植物向来被认为是祛湿的上品,暑湿季节服用可以帮助脾胃化解体内的湿气。同时,薏米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抗湿的能力,避免湿气再次侵犯。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7款祛湿茶,湿气重的话可以喝一喝,另外,在日常饮食上要注意少吃油腻、生冷的食物,衣服一定要晒干了再穿。
玉米须可以去湿气吗 推荐:其他祛湿食疗方
材料:赤小豆90克,去毛及内脏的母鸡1只。
做法:将赤小豆放入鸡腹内,用竹签将鸡腹切口闭合,加入适量的水煲汤,食用时加入适量的食盐及调味品,食肉喝汤。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利尿消肿,对春季四肢浮肿、手脚沉重及腰部重坠不适感等有效。
材料:砂仁6克、陈皮1/4个、鲫鱼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
功效:健脾祛湿。
材料:鲜土茯苓(菜市场有售)200克、猪腱肉500克、生姜1~2片。
做法: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功效: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材料:木棉花20克,鸡蛋花、槐花各2克,薏米、扁豆各3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生姜2片。
做法:各配料洗净,稍浸泡,陈皮去瓢,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材料:老鸭半只、薏米一把、冬瓜一斤、葱,姜、料酒、盐。
做法:鸭去头、脚和屁股,清洗干净,剁成大块。葱切段,姜切片,冬瓜切大块,薏米洗净备用。鸭肉放在冷水锅中大火烧开,煮三分钟去血水,盛出,用清水洗净。入油,五成热时放入葱段和姜片炒香,再倒入鸭块炒变色后放入开水,薏米炖1小时。汤锅中放入冬瓜和少许盐,中火炖20分钟即可。
功效:滋阴降燥,祛湿健脾。
材料:粟米3条、白果50克、猪肚1个、生姜3片。
做法:粟米洗净,连衣、须切段状;白果去壳、去衣、洗净;猪肚冲洗后翻转,用刀刮去脏杂,再用生粉反复洗净,并以清水冲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功效:健脾祛湿,清热益气,老少皆宜。
配料:茯苓5克、陈皮2克
做法: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在杯中冲入热水,等待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配料: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做法:将买来的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然后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之后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欢甜味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枸杞茶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
配料:金银花、杭白菊、扁豆花、鸡蛋花、木棉花各15克、鲜土茯苓、苡米5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鲜土茯苓宜斩成细块状),加入适量水,煎煮半小时即可饮用(根据口味可以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选用的均为清热、解暑、利湿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湿、解毒、利关节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热、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湿效果更强。
湿疹多吃哪些食物好得快
食物1、海带薏米冬瓜汤:海带、薏米、冬瓜各适量,先把海带漂洗刷干净,薏米洗净用水泡一小时,冬瓜去皮切块。然后把这些放瓦煲内加适量清水煮开后再用小火煲一小时左右即可调入食盐食用。有健脾祛湿、清热祛火的作用,对湿疹有一定的效果。
食物2、赤小豆粉葛鲮鱼汤:赤小豆、粉葛7、陈皮、鲮鱼、生姜各适量,先把赤小豆、陈皮洗净,陈皮去瓤;然后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杀好洗净用慢火煎至微黄,把这些洗好和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适量的水用武火煲沸后用文火煲2小时再调入适量食盐即可,有清热下火、治疗湿疹的作用。
食物3、苡苓小米粥:苡仁,小米,土茯苓各适量,把这些洗净,然后土茯苓用纱布包好,一起加水煮成粥,粥成后把土茯苓取出喝粥即可,注意食用时要忌茶。有清热除湿,健脾整胃的效果,尤其是对于肝解毒能力差、容易出现湿疹或其它皮肤患疾者有不错的疗效。
食物4、冬瓜皮薏仁土茯苓汤:冬瓜皮、生薏仁、车前子、土茯苓、木棉花各适量,把这些放入瓦煲内,加适量水煎服即可,有清热祛湿、解毒止痒治疗湿疹的效果。
夏季湿疹怎么办
1、海带薏米冬瓜汤
材料:海带50克、薏米25克、冬瓜500克。
做法:海带漂洗刷干净,薏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小时备用;冬瓜去皮、切块。将三者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武火滚沸后,改为文火煲约1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清热祛痘,可以缓解夏季皮肤病。
2、赤小豆粉葛鲮鱼汤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14个、鲮鱼40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陈皮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宰洗净,去脏杂,慢火煎至微黄。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3、苡苓小米粥
材料:苡仁60克,小米150克,土茯苓20克。做法: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将土茯苓用纱布包好,同煮成粥。取出土茯苓喝粥,1周数次。服时忌茶。
功效:土茯苓可利湿解毒,健脾胃,利筋骨,消炎清热;小米甘平;苡米甘淡微寒。全方清热除湿,健脾整胃,对肝解毒能力差、容易出现湿疹,皮肤疾患,痉挛骨痛,恶疮溃烂肿毒等症状体质,都有预防兼治疗的功效。
茯苓的药膳方
(一)开胃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二)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三)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四)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水肿喝什么茶好
薏米茶是将薏米挑选洗净、沥干水分,放入平底锅内,开小火,慢慢焙出薏米的香味。再把枸杞洗净,放入焙熟的薏米、冲入开水,浸泡5~10分钟。根据个人爱好,可以在煮好的茶内加入熟红豆之类的热性食材。
将西瓜皮洗净、切碎,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即可。这款凉茶有祛暑利尿的功效,尤其适合热性体质人群及水肿患者适量饮用。不过,寒性体质及胃寒的人忌用。这款祛湿茶具有清热祛湿,凉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有痔疮大便不畅或大便带血的人群饮用。
金银花、杭白菊、扁豆花、鸡蛋花、木棉花各15克、鲜土茯苓、苡米50克。将上述材料洗净后(鲜土茯苓宜斩成细块状),加入适量水,煎煮半小时即可饮用(根据口味可以加入适量冰糖调味)。这道祛湿茶选用的均为清热、解暑、利湿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湿、解毒、利关节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热、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湿效果更强。
春天祛湿茶有哪些 茯苓薏米姜茶
做法:
1、茯苓、薏米用清水略洗一洗,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钟。
2、加入生姜,点火,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水差不多只有一碗时,关火,趁热喝。
3、第二次喝的时候,继续加一碗水,煮开后煎20分钟。还可以再喝一次,继续加水,煎20分钟。
功效:茯苓不但去湿还健脾胃,再加上暖胃的姜,很适合胃不好、胃寒的人饮用。
赤茯苓的食用方法
(一)开胃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二)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三)茯苓薏米饼。茯苓、薏米、白面粉各30克,白糖适量,研成细末和匀压成饼,蒸熟。适合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四)茯苓陈皮姜汁茶。茯苓25克,陈皮5克,水煎,饮服时加入生姜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呕吐。
5(五)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
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春季祛湿茶
1、陈皮茯苓茶
做法:茯苓5克,陈皮2克。茯苓、陈皮洗净,放人保温杯中,在杯中冲入热水,等待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2、枸杞薏米茶
做法: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将买来的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欢甜味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薏仁枸杞茶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宜在春季养生饮用。
3、二花蜜茶
做法: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适量。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锅,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钟,去渣留汁,调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热祛湿,凉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有痔疮大便不畅或大便带血的人群饮用。
4、五花茶
做法:金银花、杭白菊、扁豆花、鸡蛋花、木棉花各15克、鲜土茯苓、苡米50克。将上述材料洗净后(鲜土茯苓宜斩成细块状),加入适量水,煎煮半小时即可饮用(根据口味可以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功效:选用的均为清热、解暑、利湿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湿、解毒、利关节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热、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湿效果更强。
5、茯苓薏米姜茶
做法:茯苓15-20g,薏米20g,生姜3片。茯苓、薏米用清水略洗一洗,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钟。加入生姜,点火,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水差不多只有一碗时,关火,趁热喝。第二次喝的时候,继续加一碗水,煮开后煎20分钟。还可以再喝一次,继续加水,煎20分钟。
功效:茯苓不但去湿还健脾胃,再加上暖胃的姜,很适合胃不好、胃寒的人饮用。
6、木棉砂仁饮
做法:木棉花10克,春砂仁3克。上2味一同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春夏季感受暑湿后出现腹胀、不思饮食、四肢困重的人群保健饮用。
7、辛凉饮
做法:薏米30g、藿香3g、佩兰3g、白豆蔻仁3g,因为薏米很难用冲泡的方法来提取有效成分,先要用热水煎煮薏米半小时,然后用薏米汤来冲泡另外三种茶材即可。
功效:这四种植物向来被认为是祛湿的上品,暑湿季节服用可以帮助脾胃化解体内的湿气。同时,薏米具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抗湿的能力,避免湿气再次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