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的品类
瓠瓜的品类
线瓠子
瓠瓜植株攀缘生长,叶片绿色,圆五角心脏形,叶缘浅齿近于全缘,叶面密生 白色短茸毛。子蔓结瓜,瓜细长棍棒形,上中部略细,光端略粗,瓜顶平圆,瓜基部瓜柄四周略突起有纵棱;瓜长60~70厘米,较粗祁分横径6~7厘米,较细部分横径4~4.5厘米,单瓜重0.5~0.75千克,瓜皮绿白克,瓜皮绿白色,表面密生白色茸毛.老熟时皮色尘浅,瓜皮变硬,茸毛脱落;瓜肉白色,厚1厘米左右,肉质细嫩,纤维少,品质佳且熟食,耐热性较强,不耐寒,不耐涝。抗病虫能力中等。[4]
长瓠子
又名长葫产,夜开花,芋莆等,果实长圆筒形,长40~50厘米,果皮淡绿色,果肉白色,柔软,品质优良,果实多结在子蔓或侧蔓上,为早熟种。[5]
面条瓠子
又名香瓠子,南京地方品种。果实长70~100厘米,上下粗细相近,柄部稍细,果皮薄,淡绿色,有光泽,肉厚而嫩,白色。种子少,单瓜重1.5~2.0千克。耐老、较早熟。[4]
大葫芦
大葫芦系北京地方品种。子蔓结瓜,瓜葫芦形,下部膨大呈球形,底部平,上部渐细呈短柱状,单瓜重1~2千克。嫩瓜外皮白绿色或淡绿色,底上有白色不规则花斑,表面密生白色短茸毛,瓜的上半部为实心,膨大部分瓤小肉厚,
瓜肉白色,质地较致密,水分多,纤维少,略有甜味,品质较佳,嫩瓜供熟食,老瓜可用盛器。耐热、不耐寒、不耐旱、喜肥。[5]
孝感瓠瓜
湖北孝感县地方品种。果实长圆筒形,腰部稍细,先端稍膨大,长70厘米,横径7厘米,瓜皮薄,绿色,肉厚白色,种子少,品质好。单瓜重1千克左右,早熟高产品种。
西葫芦和瓠瓜和葫芦的关系区别
瓠瓜,为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蔓性草本。瓠瓜幼果味清淡,品质柔嫩,适于煮食。 在河北一带的某些地区,“瓠瓜”专指西葫芦,“瓠子”则用来专指瓠瓜。 中国古时以其老熟干燥果壳作容器,也作药用。《诗经》中已有记载。瓠瓜是可消肿结、润肌肤的药用瓜菜。中国自古就有栽培,嫩果可供食用,老后不能食用,是民间夏令常吃的佳肴。相对其他果蔬,营养价值较低。其食用部分为嫩果。瓠瓜品质细嫩柔软,稍有甜味,去皮后全可食用。可炒食或煨汤。瓠瓜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南方栽培普遍,近几年北方也开始引种栽培。
西葫芦,别名茄瓜、熊(雄)瓜、白瓜、窝瓜、小瓜、番瓜、角瓜、荀瓜等。西葫芦为一年生蔓生草本,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
瓠瓜的选购技巧
瓠瓜的挑选技巧如下:
皮色绿的瓠瓜它的味浓,品质好。
另一种皮色浅绿的瓠瓜,味淡,品质较差。
购买时,选择上下匀称,表皮白,茸毛完整,手感柔软的表示新鲜。
所以挑选瓠瓜要干透、型好、芯正;要有坠手的感觉,葫芦越重密度越高,所以瓠瓜的生长期要长;撮一下瓠瓜应当有圆润光滑的手感;里子要糠,有厚度,跟海绵垫似的有弹性;瓠瓜的皮色应该干净,必须没有一点瑕疵,要像水一样干净。
友情提示:注意如果是皮色惨白的瓠瓜千万不能要,因为瓠瓜肯定用药水浸泡过。
瓠瓜的生长环境
瓠瓜为喜温植物。生长适温20~25℃。栽培时一般先育苗、然后定植到露地。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
环境要求
瓠瓜喜温,小耐低温,种子在15℃开始发芽,30~35℃发芽最快,生长和结果期的适温为20~25℃。长瓠子不耐高温。
瓠瓜对光照条件要求高,在阳光允足情况下病害少,生长和结果良好且产量高。
瓠瓜对水分要求严格,不耐早又不耐涝。结果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
瓠瓜不耐瘠薄,以富含腐殖质的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所需养分以氮素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施用,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如何挑选瓠瓜
一:在选购瓠瓜的时候,要选择皮色绿的瓠瓜它的味浓,品质好。千万不要购买皮色浅绿的瓠瓜,味淡,品质较差。
二:我们一般要选择上下匀称,表皮白,茸毛完整,手感柔软的表示新鲜。还有挑选瓠瓜要干透、型好、芯正;要有坠手的感觉,瓠瓜越重密度越高。
三:撮一下瓠瓜应当有圆润光滑的手感;里子要糠,有厚度,跟海绵垫似的有弹性;瓠瓜的皮色应该干净,必须没有一点瑕疵,要像水一样干净。但是有一点是要注意的:如果是皮色惨白的瓠瓜千万不能要,因为瓠瓜肯定用药水浸泡过。建议不要购买。
瓠瓜的肾虚环境
瓠瓜为喜温植物。生长适温20~25℃。栽培时一般先育苗、然后定植到露地。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
环境要求
瓠瓜喜温,小耐低温,种子在15℃开始发芽,30~35℃发芽最快,生长和结果期的适温为20~25℃。长瓠子不耐高温。
瓠瓜对光照条件要求高,在阳光允足情况下病害少,生长和结果良好且产量高。
瓠瓜对水分要求严格,不耐早又不耐涝。结果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
瓠瓜不耐瘠薄,以富含腐殖质的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所需养分以氮素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施用,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3]
瓠瓜的选购方法
1.皮色绿的瓠瓜它的味浓,品质好。另一种皮色浅绿的瓠瓜,味淡,品质较差。
2.购买时,选择上下匀称,表皮白,茸毛完整,手感柔软的表示新鲜。
3.挑选瓠瓜要干透、型好、芯正;要有坠手的感觉,葫芦越重密度越高,所以瓠瓜的生长期要长;撮一下瓠瓜应当有圆润光滑的手感;里子要糠,有厚度,跟海绵垫似的有弹性;瓠瓜的皮色应该干净,必须没有一点瑕疵,要像水一样干净。
4.注意如果是皮色惨白的瓠瓜千万不能要,因为瓠瓜肯定用药水浸泡过。
瓠瓜的生长环境
瓠瓜为喜温植物。生长适温20~25℃。栽培时一般先育苗、然后定植到露地。
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
环境要求
瓠瓜喜温,小耐低温,种子在15℃开始发芽,30~35℃发芽最快,生长和结果期的适温为20~25℃。长瓠子不耐高温。
瓠瓜对光照条件要求高,在阳光允足情况下病害少,生长和结果良好且产量高。
瓠瓜对水分要求严格,不耐早又不耐涝。结果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
瓠瓜不耐瘠薄,以富含腐殖质的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所需养分以氮素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施用,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西葫芦和瓠瓜和葫芦的关系区别
瓠瓜,为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蔓性草本。瓠瓜幼果味清淡,品质柔嫩,适于煮食。 在河北一带的某些地区,“瓠瓜”专指西葫芦,“瓠子”则用来专指瓠瓜。 中国古时以其老熟干燥果壳作容器,也作药用。《诗经》中已有记载。瓠瓜是可消肿结、润肌肤的药用瓜菜。中国自古就有栽培,嫩果可供食用,老后不能食用,是民间夏令常吃的佳肴。相对其他果蔬,营养价值较低。其食用部分为嫩果。瓠瓜品质细嫩柔软,稍有甜味,去皮后全可食用。可炒食或煨汤。瓠瓜在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南方栽培普遍,近几年北方也开始引种栽培。西葫芦,别名茄瓜、熊(雄)瓜、白瓜、窝瓜、小瓜、番瓜、角瓜、荀瓜等。西葫芦为一年生蔓生草本,有矮生、半蔓生、蔓生三大品系。
如何挑选姜薯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品质能够得到保障,所以我们在日常饮食的时候就会有特别的一些要求和更注重食物的品质,所以购买食物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挑选好,下面一起看一下什么样的挑选好。
瓠瓜一般分为皮色绿和皮色浅绿两种,那么哪种瓠瓜的品质要好一些呢?生活中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挑选到好瓠瓜呢?下面教给在家挑选瓠瓜的技巧。
瓠瓜的挑选技巧如下:
皮色绿的瓠瓜它的味浓,品质好。
另一种皮色浅绿的瓠瓜,味淡,品质较差。
购买时,选择上下匀称,表皮白,茸毛完整,手感柔软的表示新鲜。
所以挑选瓠瓜要干透、型好、芯正;要有坠手的感觉,葫芦越重密度越高,所以瓠瓜的生长期要长;撮一下瓠瓜应当有圆润光滑的手感;里子要糠,有厚度,跟海绵垫似的有弹性;瓠瓜的皮色应该干净,必须没有一点瑕疵,要像水一样干净。
友情提示:
注意如果是皮色惨白的瓠瓜千万不能要,因为瓠瓜肯定用药水浸泡过。
每一个人对食物的要求都是不同的,但是对于每一个人对美食都是无法抗拒的,所以我们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尽量选择新鲜和口感好的,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希望上文所说的什么样的挑选好能够对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瓠瓜的营养价值
瓠瓜的吃法很多,因为它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蔬菜,所以不论你想怎么做都可以,制作起来也是很方便的。
瓠瓜幼果含水量达95%,每100克鲜重约含维生素C10~15毫克,以及少量的糖和磷、钙等。味清淡,品质柔嫩,适于煮食,不宜生吃。
瓠瓜有甜瓠瓜和苦瓠瓜之分,甜瓠瓜一般就是用来做菜吃的,苦瓠瓜有用药的价值,所以虽然它们用处不一样,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甜瓠瓜营养丰富,是夏季受市民喜食的蔬菜。 瓠瓜的食法有炒、烩、做汤、制馅,如:辣炒瓠瓜条、瓠瓜烧肉块、瓠瓜汤等等。
营养:瓠瓜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瓠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促进抗体的合成,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
从瓠瓜中能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
胡萝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较多,食后可阻止人体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减少癌细胞的形成,降低人体癌症的发病率,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相关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免疫力低下、高血糖、癌症患者多食。
主治水肿腹水,烦热口渴,疮毒,黄疸,淋病,痈肿等病症。
苦瓠瓜因含有过量的瓠瓜甙等苦素有毒物质,食后易出现呕吐叶、腹泻和痉挛等症状,应在烹饪之前先尝出来而弃之不要。
食疗作用瓠瓜性寒、味甘,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利尿,除烦止渴,润肺止咳,消肿散结的功能;主治水肿腹水、烦热口喝、疮毒、黄疸、淋病、痈肿等病症。
可用于辅助治疗水肿腹胀、烦热、口渴、黄疸、疮毒以及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另有润肌肤的优点,能抗病毒并防癌。
1、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瓠瓜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素。
2、降糖。从瓠瓜中分离出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降糖的效果。
3、防癌抗癌。
瓠子的主要品类
瓠子(变种)var. hispida (Thunb.) Hara
与葫芦(原变种)不同之处在于:子房圆柱状;果实粗细匀称而呈圆柱状,直或稍弓曲,长可达60-80厘米,绿白色,果肉白色。[1]
全国各地有栽培,长江流域一带广泛栽培。[1]
果实嫩时柔软多汁,可作蔬菜。[1]
小葫芦(变种)var. microcarpa (Naud.) Hara
与葫芦(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植株结实较多,果实形状虽似葫芦,但较小,长仅约10厘米。[1]
中国多栽培。[1]
本变种果实药用,成熟后外壳木质化,可作儿童玩具。种子油可制肥皂。[1]
瓠瓜(变种)var. depresses (Ser.) Hara
本变种与葫芦(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瓠果扁球形,直径约30厘米。[1]
各地栽培。[1]
本变种的果实可制作水瓢和容器;古代和近代许多少数民族也供作乐器,为“八音”的一种,西南少数民族用作葫芦笙或葫芦丝,音调优美。
瓠瓜高产种植技术
瓠瓜的生长环境
瓠瓜为喜温植物,生长适温20~25℃,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喜温,小耐低温,种子在15℃开始发芽,30~35℃发芽最快,生长和结果期的适温为20~25℃。长瓠子不耐高温。对光照条件要求高,在阳光允足情况下病害少,生长和结果良好且产量高。对水分要求严格,不耐早又不耐涝。结果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不耐瘠薄,以富含腐殖质的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所需养分以氮素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施用,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瓠瓜的栽培品类
1、线瓠子:线瓠子瓜肉白色,厚1厘米左右,肉质细嫩,纤维少,品质佳且熟食,耐热性较强,不耐寒,不耐涝。抗病虫能力中等。
2、长瓠子:长瓠子果实长圆筒形,长40~50厘米,果皮淡绿色,果肉白色,柔软,品质优良,果实多结在子蔓或侧蔓上,为早熟种。
3、面条瓠子:面条瓠子果实长上下粗细相近,柄部稍细,果皮薄,淡绿色,有光泽,肉厚而嫩,白色,单瓜重1.5~2.0千克,耐老、较早熟。
4、大葫芦:大葫芦瓜肉白色,质地较致密,水分多,纤维少,略有甜味,品质较佳,嫩瓜供熟食,老瓜可用盛器,耐热、不耐寒、不耐旱、喜肥。
5、孝感瓠瓜:孝感瓠瓜果实长圆筒形,瓜皮薄,绿色,肉厚白色,种子少,品质好。单瓜重1千克左右,早熟高产品种。
6、三江口瓠子:三江口瓠子肉质细嫩,味稍甜,品质优良,单瓜重750克,较耐低温,较抗病虫,亩产3500~4000千克。
瓠瓜的种植技术
1、种植方式:瓠瓜可在终霜前露地直播,或在保护地中育苗后再定植。播种前,种子需要处理。需浸种24~48小时,然后播种,每亩地用种量为250克。瓠瓜苗期的管理同春黄瓜相同。可参照黄瓜育苗技术。
2、播种育苗:瓠瓜用温床育苗,2月底至3月上旬播种,每公顷用种量3.75克。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然后放入25~30℃的恒温下催芽,待芽出齐后播人营养钵中。苗期要保温防寒,通风透光,保持土壤干湿得当。苗龄约30~35天。定植前10天左右进行低温炼苗。
3、整地施肥:瓠瓜选择富含腐殖质的油沙土作栽培田,要求2~3年未种过瓜类作物。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20~25厘米,并施足基肥,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30000~45000千克,人粪尿15000~22500千克或饼肥1500~1875千克,过磷酸钙300~400千克。
4、适时定植:瓠瓜定植前10天按畦高20~25厘米、畦宽100厘米,沟宽50厘米作畦,然后铺地膜待栽。定植株距0.67米,挖穴栽单苗,浇水定根。翻耕前用克芜踪除草1次,整好地后再喷丁草胺1次,然后才进行移植。
5、植株调整:瓠瓜可分为搭架或不搭架栽培,地爬不搭架需压蔓,以防风害、搭架的,当苗长到30厘米高时,用2~3米的长竹竿设立人字架,约在1.3米处交叉,为了便于侧蔓攀缘和人工分层绑蔓,需横架2~3条。瓠瓜主要由子蔓、孙蔓结瓜,故应进行植株调整,常实行2~3次摘心,促使子蔓及孙蔓发生。
6、肥水管理:瓠瓜生长势较其他瓜类弱,生长期短,结果集中,除施基肥外,还要追肥灌水。追肥宜薄施勤施。在定植成活和摘心后、果实膨大期分别施1次肥。开始采收后分期追肥1~2次,促使后熟瓜生长。瓠瓜需水较多,应及时浇水,结果期间天旱可1~2天浇1次水,但如果雨水多时,应及时排水防涝。
7、适时采收:适时采收可提高果实品质,促使上部继续结瓜和后续瓜的生长,这是早熟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当幼瓜茸毛基本脱落,皮色变淡时为适收期,一般第一批瓜的采收时间是开花后15~20天,旺果期为开花后10~12天,果实过老采收影响食用价值。
瓠瓜病虫害防治
1、枯萎病
【病症】侵害根部和茎蔓基部,叶片严重萎蔫,开花结瓜后初病外观似缺水状,中午明显萎蔫,早晚尚能恢复,根部变褐或腐烂,患部溢出琥珀胶状物。
【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70%托布津600倍稀释液、黄腐酸盐800倍稀释液、特效黄萎灵1500倍稀释液、50%敌克松500倍稀释液,或灭病威600倍稀释液之一或农用链霉素等灌根。
2、炭疽病
【病症】初病病斑为淡黄色近圆形,后病斑中央破裂。严重时叶片枯死,叶柄出现淡褐色条斑,果实染病呈淡绿色水渍状,后出现中间凹陷近圆形深褐色病斑,有时表面溢出橙色粘稠物或腐烂。
【防治】可选用70%托布津600倍稀释液、75%百菌清500倍稀释液、灭病威600倍稀释液、克霉灵1000倍稀释液、丰护氨1000倍稀释液、硫悬浮剂500倍稀释液之一交叉喷雾防治。
3、霜霉病
【病症】受害叶片出现淡黄色小斑,潮湿时病斑背面出现淡紫色霉状物。
【防治】可选用58%瑞毒霉500倍稀释液、乙酸锰锌500倍稀释液、60%杀毒矾500倍稀释液、克霉灵1删倍稀释液、倍得力600倍稀释液、70%代森锰锌500倍稀释液、疫霜灵500倍稀释液之一喷雾防治。
4、虫害
【危害】瓠瓜的虫害主要有瓜蚜、瓜蝇、黄守瓜、夜蛾等,危害瓠瓜的根、叶、茎和果实。
【防治】用米乐尔深施或撒施以及菊酯类农药混合杀虫双喷施即可防治。
甜瓠瓜与苦瓠瓜的区别
瓠瓜很多人都见过,也吃过,但是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瓠瓜其实是有分类的。瓠瓜分为甜瓠瓜与苦瓠瓜,甜瓠瓜是可以食用的食材,而苦瓠瓜却是不能食用的,因为苦瓠瓜是有毒的,吃了苦瓠瓜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瓠瓜,分为甜瓠瓜和苦瓠瓜。甜瓠瓜含大量糖分、蛋白质、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是夏季受市民喜食的蔬菜,可放心食用。但苦瓠瓜含有一种植物毒素——碱糖甙毒素,且毒素加热后也不易被破坏,误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误食苦瓠瓜数小时后轻度中毒会发生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重度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便带脓血等症状,体温多正常,中毒患者还很容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苦瓠瓜与甜瓠瓜在外形上不好鉴别,但许多苦瓠瓜的形状像白炽灯泡,有些外表凸凹不平,含有碱糖甙毒素,具有黄莲般的苦味,因此,在购买葫芦瓜时务必要睁大眼睛,注意辨别,不要购买形状如白炽灯泡、外形凸凹不平的瓠瓜,在加工、烹制瓠瓜前应用舌尖舔尝有无苦味,若有苦味不能食用。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就近去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