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晚发烧的有哪些紧急方法
小儿夜晚发烧的有哪些紧急方法
●儿童发烧的定义和判断医生通常对小儿发烧的定义:口腔温度肛门温度低热》37.5度》38.0度高热》39.0度》39.5度通常,孩子的发烧是通过触摸前额发现的(这种方法的正确率约75%),但使用体温计是确认体温和追踪病程的较好方法。口腔、肛门、腋下和耳道是身体的四个能够正确反应体温的部位。但测口腔体温不适合小于5岁的儿童,你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另外三种方法,如测量肛门或腋下的体温,则可使用玻璃体温计或数字式体温计,如通过耳朵测体温可使用数字式电子耳道体温计。●儿童高烧的处理原则发热往往是人体在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如细菌、病毒等侵袭后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热不是坏事,可使人体内部产生抗体。但发热也会给病儿带来许多不利,部分病儿在高热初期会出现“抽风”,医学上称为“热惊厥”,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对于高热,一般不选用打退热针,因这往往会使体温降得太快,大汗淋漓,失水,有的退热针维持退热效果仅4小时,有时会使体温突然再升高时,再次引起抽风。可选用间断定时服降温时间长的口服退热药,使体温降下后并维持较长时间,以减少热惊厥的发生。对有“热惊厥”病史的病儿,一旦发热,应及时用退热药降温,然后送医院诊治,以防在去医院的路上体温过高引起抽风。●减少臀部肌肉注射,避免臀肌损伤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时,我们发现:孩子站立时,两下肢的膝部不能完全并拢,呈轻度外旋;坐位时,双腿不能翘“二郎腿”;下蹲时,双膝不能靠拢如“蛙式样”;行走时,步态呈“外八字”状等等。这些症状应考虑为由于臀部肌肉受损而引起臀肌挛缩症。引起臀肌挛缩症主要原因是长期反复多次臀部注射药物,引起化学性和物理性损伤,使臀部皮下组织纤维化变性而挛缩所致。婴幼儿期减少臀部肌肉注射,是有效的预防臀肌挛缩症的关键。●高热退烧的好帮手——代替退烧针的新药对于孩子发烧,特别是高热,家长们往往十分恐慌,常常不分昼夜,赶去医院,要求医生给予注射退烧针。其实,肌肉注射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儿童对打针非常恐惧而常常吵闹不安;肌肉注射会使局部产生红肿、疼痛,有时也会引起臀部肌肉注射性的损伤、感染,甚至产生臀部肌肉萎缩或麻痹等并发症。因此我们认为并建议:不主张为儿童肌肉注射退烧针,选用专为儿童设计,即能迅速退高烧的新药——美林口服退烧糖浆。美林口服退烧糖浆,退烧效果与退烧针同样的迅速且安全并持续时间长达8小时,可使患儿减少服药的次数,并在夜间帮助孩子整夜都能安睡;再者,口服退烧糖浆,可减少和避免孩子皮肉之苦及紧张心理,达到配合医生细致检查、明确诊断和治疗,帮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儿童退烧4个准则
1.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
可以不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小儿泰诺林、美林等,但是最好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2.物理降温的方法
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给小儿使用35%—45%的酒精或温水进行擦浴,主要是在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这样能达到退温的效果;
3.发烧的吃药方面
引起小儿发热的病因有很多,在病原菌不明时最好不要滥用消炎药物,因为“是药三分毒”,若是滥用消炎药物可引起小儿肝肾功能的损害,增加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利于身体康复,小儿发热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才能起到病除的效果;
4.发烧的饮食
多喝开水,在不肯喝水的情况下可以改喝果汁之类的;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诚在住院期间是以稀饭、汤水、面条为主;
39.5℃以下宝宝发烧处理方法
孩子发热了怎么办?只要孩子发热时精神不是很差,温度没超过39.5℃,家长也可以自己处理。
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发烧的原因一:非疾病性因素
很多情况下小儿发烧的原因并不是身体出现了病症,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过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
对于小宝宝而言,最常见的原因有室温过高、衣着过厚。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出了婴儿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差,会使体温上升。这时应让婴儿躺在凉爽通风的地方,扇一扇风,多喝些清凉、稀薄的水果汁,过几个小时就会退烧。有时婴儿包裹得太多或穿得太厚也会致使体温升高,这时应酌情减少衣被。
小儿发烧的原因二: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是发热最常见的病因,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霉菌等感染所致,均可因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或其毒素作用导致发热。最常见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扁桃体肿大、腮腺炎、阿米巴感染、疟疾、血吸虫病等。
在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发热常因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对于病毒或细菌的入侵,机体通过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释放一些被称作细胞因子的化学物质,如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及干扰素等,它们具有“内源性致热原”的作用,刺激下丘脑前区产生前列腺素,使体温调控点升高,打破了正常的产热和散热平衡,使产热增加,在高的体温控制点上达到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导致发热。
小儿发烧的原因三:非感染性发热
1、产热过多:由于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破坏组织时,使体内蛋白质代谢及其分解产物异常增多,如大手术后的组织损伤、骨折、肿瘤、溶血反应等。亦可见于由内分泌功能异常所引起,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抗原—抗体反应引起,如风湿热等;以及强烈肌肉运动如严重抽搐、剧烈运动、寒战等。
2、散热障碍,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或大面积烫伤造成的汗腺缺乏、大量失血或失水等。
3、体温调节功能失常,如大脑发育不全、暑热症等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而致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引起发热。
宝宝发烧怎么办
1.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
可以不用退热药,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小儿泰诺林、美林等,但是好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2.物理降温的方法
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给小儿使用35%—45%的酒精或温水进行擦浴,主要是在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这样能达到退温的效果;
3.发烧的吃药方面
引起小儿发热的病因有很多,在病原菌不明时好不要滥用消炎药物,因为“是药三分毒”,若是滥用消炎药物可引起小儿肝肾功能的损害,增加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利于身体康复,小儿发热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才能起到病除的效果;
4.发烧的饮食
多喝开水,在不肯喝水的情况下可以改喝果汁之类的;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诚在住院期间是以稀饭、汤水、面条为主;
39.5℃以下宝宝发烧处理方法
孩子发热了怎么办?只要孩子发热时精神不是很差,温度没超过39.5℃,家长也可以自己处理。
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小儿发烧用药的注意事项
对于普通感冒这样的自限性疾病,需要耐心等待几天,让烧自己慢慢消灭。妈妈们不需要一发烧就紧张惶恐,也不是每次的发烧都需要去医院。一般发烧2-3天后情况会开始好转,通常不会超过1周。
如果持续发烧超过1周,则一定要重视,需要到医院检查,让医生帮你查找发烧的原因,及时进行治疗。
小儿发烧用药注意事项1、病因不明不用药。
小儿发烧用药注意事项2、短期低烧免用药。
小儿发烧用药注意事项3、暴发高烧慎用药。
小儿发烧用药注意事项4、小儿发烧早诊治。
小儿发烧用药注意事项5、服药期间多饮水。
小儿发烧用药注意事项6、必要时辅以物理降温。
退烧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应该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小儿发烧不宜用阿司匹林
引起发高烧的原因有哪些
一般以肛探华氏一百零三度或摄氏三十九度半谓之高烧。危险与否是另一问题。
虽然小病可以高烧,反之大病可以无烧,但为安全计,一般都先假设高烧较严重直致以较找到肯定的原因。
为什么会发高烧?
发烧的原因极多。一般人发烧通常是感染引起的。
婴儿发烧一般都不是出牙引起的。未看医生先假设是出牙发烧是很危险的想法!
婴儿发烧另一常见原因是防疫针后的反应。但同一时间亦可以是其他感染引起发烧,未看医生先假设一定是防疫针后的反应是危险的想法。
一般来说,观蔡小儿的行为及其他症状比单单注意温度高低更重要。
发烧有害吗?
发烧可以有害,亦可以有用。不能一慨而论。
发烧的最大作用是警钟,它亦是身体免疫功能一部份。
而发烧的害处在于发烧的原因,而不在于温度高低。虽然小儿发烧通常是感染引起,发烧本身不造成伤害。但如果发烧引起发烧抽筋则另当别论。
发烧抽筋也是常见的。六个月至六岁的小孩中,大约有百份之三有发烧抽筋。发烧抽筋是有家族性和续发性的。全身性的发烧抽筋少于十五分钟一般不会伤害大脑的。抽筋通常发生于温度急速上升期间,而非在高烧期间。发烧加上抽筋也可能是脑膜炎或脑炎的早期唯一病征,也可以是肠胃炎或其他病的并发症,一定要立刻看医生了。
什么情况下发烧显示重病呢?
一般来说,小儿如果有以下的症状便应快快看医生了:昏睡、太易发脾气、无精打彩、不停地哭、哭泣声弱、皮肤苍白、皮肤红疹、长流口水...等。一定要文刻看医生了。
小于六个月的婴儿发烧最好快快刻看儿科医生,凭自己观蔡太危险了。他们有时得重病会体温下降而非发烧呢。
应该如何处理发烧 最重要是观蔡有没有其他病征,这比温度高低更重要!
发烧时首要是饮大量的水。其次是帮助身体散热:减少衣物(不可太少)、开少少风扇(开冷气要很小心)。
可以服用正确份量的退烧药。千万不能过量。
高烧时用温水抹身或洗澡。但浸浴则要小心。
看过医生后,可以用退烧塞。千万不能过量。(在未看医生前便用退烧塞,便好像未知警钟响的原因便把警钟关掉-----愚不可及!) 不应该
千万不要用过量的退烧药退烧。
退烧药的作用只不过令病人舒缓痛楚,不能帮助病情。
小儿发烧切忌用亚士匹宁或含亚士匹宁的成药,尤其是水痘、感冒或病毒性的感染。可能引发的雷氏综合症足以致命,也可伤害肝和脑----非同小可!
不要以火酒沫身。这样会令表皮凉快,但同时表皮血管收缩,以致不能散热,内里烧更高更危险。
起小儿发烧的原因 小儿发烧应该怎么护理
小儿发烧是怎样引起的,原因很多,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几种比较常见的能够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
1、感冒引起小儿发烧:感冒发烧,主要是因为患儿的五脏调理五气产生体能而生体温,若五脏调理五气,热不能排,为皮肤毛孔被风、暑、寒、湿、燥火之气蔽塞,即肺金毛孔收敛,致体温、热气无法从皮肤毛孔排出,即是发烧的感冒为最多。 感冒发烧,不是外来的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更不是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失控,只是身体的表皮、毛孔被蔽塞而已,分为伤风、伤寒、暑、湿、热等中医学谓之表证,细菌、病毒根本未进入体内,从而引起小儿发烧。
2、伤食引起小儿发烧:若是小儿饮食不当,脾胃虚弱致食物蓄积肠胃,无法消化在胃肠堆积发酵而产生热能的发烧,这种发烧原因以婴幼儿为最多。此发烧四肢掌心热,不像感冒的四肢冷,消食即烧退而痊愈。
3、出痘疹引起小儿发烧:出痘疹引起小儿发烧是在促使病毒产生免疫功能,如谷子、各种种子发芽时的产生温度,痘疹必发烧才能促使病毒发挥排除尽净,产生免疫功能,使五脏调适五气不致产生障碍,故出痘疹发烧不须退烧,唯须注意发痘疹时的饮食,避免并发症之发生,痘疹发透烧即退而痊愈,身体免疫功能即建立而不易再生病。
4、药物中毒引起小儿发烧:有三合一疫苗造成的药物中毒、头痛、呕吐、发烧,西医称为"无菌性脑脊髓膜炎"或白血球升高至三、五万而烧不退为白血病,解毒烧即退,白血球数据亦降而康复。
5、孩子长牙齿引起小儿发烧:牙齿为骨之余气,而肾主骨,婴幼儿在长牙齿时,脾土虚不能制肾水,土不能制水乃因脾虚而非感染发炎,只要调理患儿的脾胃,发烧即可痊愈,不可消炎、退烧。
6、惊吓引起小儿发烧:如果婴幼儿七情不顺,如受惊吓而腹胀发烧,只要收惊即愈,情志不顺,抑郁忧思伤脾而发烧,消胀气烧即退。
婴儿发烧有什么症状
发烧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感冒的时候,都是会出现发烧情况,在有发烧的时候,也是要注意不能随意的选择治疗方法,这样对自身身体是没有任何好处的,那婴儿发烧的症状都有什么呢?
体温本身并不是观察儿童疾病的真正的最关键的方法。对成人来说,体温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轻重程度。孩子并非如此,因为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孩子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一个体温为38.3℃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孩子,也许比一个体温为39.4℃但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孩子病得重。如果发烧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不管体温如何,都应请医生诊断。
1、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2、很难被唤醒。
3、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4、脖子僵硬,不灵活。
5、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6、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7、呼吸时伴有杂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
10、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11、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160跳;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120跳)。
12、排尿时有灼烧或疼痛感。
13、腹泻时大便中带血。
宝宝发烧怎么办
小儿发烧初期表现为脸色红、额头烫、手脚冷、精神差,除此之外,还伴有各系统的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时可有流涕、咽痛、咳嗽,胃肠炎表现为腹痛、呕吐、腹 泻,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尿频、尿痛、腰痛的现象,而婴儿各系统的伴随症状不典型,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等现象。
引起发烧的疾病还有很多,父母应注意 观察孩子发烧的规律和伴随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治疗。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37℃,37-38℃是低烧,38-39℃是中烧,39℃以上是高烧,40℃以上属于超高烧。年轻的母亲发现小儿发烧后不必惊慌,可在家及时采取一些紧急处理以缓解症状。 每个家庭应备有体温表、退烧药,以便应急,发热儿童须每隔1-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幼儿体温在38.5℃以下不宜应用退热剂;当体温超过38.5℃以上 可用退热贴或冰敷等物理治疗降温,亦可服小儿退热片适量;当体温超过39℃时,应绝对卧床,敞开包被或松解衣服,使皮肤裸露,头部放置冰袋或冷湿毛巾,尽 快到医院诊治;高热惊厥时,患儿表现双眼凝视或上窜,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口唇、面部及全身青紫,四肢抽搐,家长应立即按压孩子“人中”穴位(在鼻唇沟中 点),较强刺激持续1-3分钟,直到患儿发出哭声,随后用上述方法快速降温,同时亦要立即到医院诊治。半岁以内婴儿发高烧时一般不打退烧针,不服退烧药, 最佳降温方法是温水擦浴,即洗个温水澡。紧急处理后无论是否退热,都应带孩子上医院就诊。
看到上面的方法后,是不是当孩子有什么不舒服的时候不会那么急急忙忙。可以通过平时了解一些小知识,等到要用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慌忙。当孩子生病的时候,可以拿到上面的方法缓和一下症状,但是当发烧严重时,要立即就诊。
小儿发烧有哪些表现
一、症状:
1.发热程度分级:
(1)低热:37。5℃-38℃
(2)中等热:38。1℃-39℃
(3)高热:39。1℃-40℃
(4)超高热:40℃以上
二、其他:
经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根据一些体征能帮助找到小儿高热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若患儿皮肤出现皮疹,可能为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例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
2.若发现疱疹,可能为水痘;
3.若发现皮肤有瘀斑,应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亦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
4.若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亦应该注意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
5.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能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
6.若发现口腔粘膜有斑点,可能为麻疹;
7.若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体征,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应考虑喘息样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8.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或其它体征,应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