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静脉炎
中医治疗静脉炎
一、中药方治疗
(1)血栓性浅静脉炎:
药用金银花、紫花地丁、茯苓、车前子、丹参、桃仁、红花、牛膝。方以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茯苓、车前子清利湿热,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配牛膝破血通经,并引药下行。红热甚者加公英、连翘、黄柏加强清热解毒之力;肿胀甚者加苍术、泽泻以利湿消肿;疼痛甚者加制乳香、制没药以活血止痛。次方可清热利湿,化瘀通络
(2)血栓性深静脉血栓
药用丹参、赤芍、当归、川芎、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生苡仁。方以丹参、赤芍、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生苡仁清热利湿通络。痛甚者加炮甲珠、制乳香、制没药活血止痛;素体阳虚,畏寒肢冷者,去银花,加桂枝、细辛、附子温阳;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益气健脾。此方活血化瘀,利湿通络。
二、简单中药治疗
(1)凉血解毒丸:每日一丸,一日三次,适用于脉络湿热患者。
(2)活血止痛散:每次6克,每日三次。有活血、止痛、化瘀的功效。
(3)金银花、益母草、白茅根各100g,水煎代茶饮。
(4)野菊花、金银花各100g,生甘草20g,水煎代茶饮。
(5)大黄蛰虫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适用于有血瘀证的患者。
三、针灸法
(1)体针:上肢取极泉、曲池透少海、神门、合谷;下肢取髀关、阴包、血海、支沟、三阴交、太冲,均用泻法。
(2)耳针:常用穴为心。肝、皮质下,内分泌、交感、神门以及与下肢相对应的穴位,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身体虚弱者可用王不留行籽压穴,不时揉按之。
怎么样治疗静脉炎
静脉输入强刺激性、高浓度药物或使用时间较长,损伤静脉内皮细胞;浅表静脉曲张、血液淤滞;肥胖、吸烟、外伤造成静脉内皮损伤;细菌感染等。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状硬条或串珠状硬结,全身反应不明显。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一、猪蹄1只,毛冬青根150克,鸡血藤、丹参各50克。加水共煮至蹄烂,去药渣,吃肉饮汤。本方活血通脉,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患者。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二、蟾蜍。将其去肠杂洗净,人锅煮烂去骨,和面粉做成丸药,不拘分量可随时服用。本方清热去湿,解毒杀菌,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三、活蜗牛,将其洗净,连同壳捣烂如泥状,敷于溃烂面上,以湿纱布盖上,每日换药1次。本方通经活络,祛腐生肌,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四、茜草、丹参各12克,地鳖6克,王不留行12克,木瓜9克。薏米仁20克,清风藤、川牛膝各9克,茯苓12克,黄柏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能通络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五、鸡血藤30克,元参、双花各60克,甘草、乳香各30克,土茯苓6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六、当归印克,乳香10克, 黄芪30克,银花60克,刘寄奴12克,甘草30克,桃仁10克,元参3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口服3次。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静脉炎,我们知道静脉炎具备多种病因,想要治疗好静脉炎我们必须认清楚静脉炎的病因才行,治疗静脉炎有很多方法,我们有一般的治疗法和药物治疗法,我们还可以采用手术的方法,上文介绍了静脉炎的偏方疗法。
中医治疗静脉曲张的原则
1、气滞血瘀证
小腿青筋迂曲,隆起或扭曲成团块状。患肢压痛,可见色素沉着,或有刺痛、活动后加重。伴有精神郁闷、烦躁易怒。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涩。
治疗原则:行气疏肝,活血化瘀。
2、寒湿凝滞证
小腿青筋蜿蜒,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朝轻暮重,畏寒怕冷,腿酸胀不适,沉重乏力,甚则跛行。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舌质淡,苔白滑或白腻,脉象濡缓或沉迟。
治疗原则:健脾利湿,温经通络。
3、血燥筋挛证
小腿青筋迂曲,挛急疼痛,伴有耳鸣如蝉、眩晕、肢体麻木、两目干涩,舌淡、脉细。本证以小腿静脉曲,张挛急疼痛以及阴虚肝旺的表现为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清肝滋阴,养血舒筋。
静脉炎的偏方
静脉输入强刺激性、高浓度药物或使用时间较长,损伤静脉内皮细胞;浅表静脉曲张、血液淤滞;肥胖、吸烟、外伤造成静脉内皮损伤;细菌感染等。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后,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状硬条或串珠状硬结,全身反应不明显。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一、猪蹄1只,毛冬青根150克,鸡血藤、丹参各50克。加水共煮至蹄烂,去药渣,吃肉饮汤。本方活血通脉,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患者。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二、蟾蜍。将其去肠杂洗净,人锅煮烂去骨,和面粉做成丸药,不拘分量可随时服用。本方清热去湿,解毒杀菌,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三、活蜗牛,将其洗净,连同壳捣烂如泥状,敷于溃烂面上,以湿纱布盖上,每日换药1次。本方通经活络,祛腐生肌,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四、茜草、丹参各12克,地鳖6克,王不留行12克,木瓜9克。薏米仁20克,清风藤、川牛膝各9克,茯苓12克,黄柏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能通络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五、鸡血藤30克,元参、双花各60克,甘草、乳香各30克,土茯苓6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六、当归印克,乳香10克, 黄芪30克,银花60克,刘寄奴12克,甘草30克,桃仁10克,元参3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口服3次。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静脉炎的主要症状表现
人们对腿部的爱护应该会多于身体的其他各个部位,美丽的腿也是女性散发魅力的一个重要部位,腿部是支撑身体的重要部位,然而静脉炎的诞生让你的腿部失去了健康,但是人们往往只知道静脉炎的坏处,却不知道静脉炎的症状,现在专家为您介绍静脉炎的表现症状,帮您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静脉炎。
1、浅静脉炎患者,患肢局部红肿,疼痛,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
2、深部静脉炎患者,发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努张或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
3、深部静脉炎后期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
了解了静脉炎的症状,相信您对静脉炎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但是患有静脉炎的人,要及时治疗,避免静脉炎给您带来的危害,当然要选择正规的医院,才能保证治疗达到满意的效果。正规的治疗静脉炎的医院,能够为静脉炎患者摆脱困难。
中医治小腿静脉炎
1:敷药疗法
患者选择中医治疗疾病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医去根无毒副作用想必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中医的优势。中医治疗静脉炎也有许多方法。
处方:鲜丝瓜叶10片
用法:将叶洗净,捣烂成糊状,沿静脉走向,贴敷患处,药厚0.3厘米,上盖一层塑料布固定,日换药2次
疗效:敷药2天以上,炎症会逐渐消除,坚持敷药血管恢复弹性而痊愈。
2:药酒疗法
处方:红花100克,75%酒精500毫升
用法:药浸酒内7天后,用药棉蘸药液涂擦患处,日3次。
疗效:用药3-5天,便可感觉到药效。
3:中成药疗法
药物治疗简单方便,花费也少。采用药物治疗的话,一般推荐选用中成药,中成药一般都是活血化瘀通络、预防血栓、清热解毒祛湿的药物,不会有副作用。临床常用的有很多,如一清双通的“迈管通”等,此药在CCTV10科教频道有过专门的一期介绍,经临床认证效果不错。中医治病见效会稍微慢些,不能急于求成,但是中医治病贵在“去根”无副作用,这是中医的最大好处。
4:扩血管药物。
扩血管药物既应用血管舒张的药物,可以缓解血管痉挛和促进侧支循环。常用的扩血管的药物有,妥拉苏林,烟酸,罂粟碱,2.5%硫酸镁。其中罂粟碱,因为此药物有成瘾性,所以不宜长期使用。
静脉曲张药物治疗有用吗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增强静脉张力、改善静脉通透性、减少渗出。药物作用可以明显缓解静脉淤血引起的症状,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但是并不能改善静脉淤血本身。专家介绍,虽然药物是静脉曲张辅助治疗措施,并不能期望服用药物使曲张的静脉消失,但是对于已有并发症的病人(如肿胀、色素、皮炎、血栓性静脉炎和溃疡),药物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措施之一。
静脉曲张最好还是到专业治疗静脉曲张的医院治疗效果最好。否则不只要花很多冤枉钱,还极有可能会错过医治的最佳时机。医治静脉曲张时,应到正规的医院接受专家的诊治,切不能盲目吃药,或是轻信一些偏方,招致病情加剧,然后给后期静脉曲张的医治带来更大的难度。
健康提醒:治疗静脉曲张要知道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彻底的根除疾病,一旦治疗方法有所偏差,不仅不能完全治疗疾病而且还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如果您对静脉曲张的治疗有所不解,可以咨询在线医师。
静脉炎的中医疗法一般是那些
静脉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症,高发人群是青壮年,男女发病几率平均。在中医的角度,静脉炎属于血痹、脉痹、肿胀、血瘀的范畴。中医认为,导致静脉炎的原因是湿热之邪外侵,或寒湿凝滞,郁久化热,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湿热淤血留滞于脉络。或是因为七情所伤情志不舒,气滞血淤,脉道阻塞,积滞不散,脉络淤阻而致。中医治疗静脉炎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两种。
1.清热利湿,化瘀通络。用金银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茯苓、车前子清利湿热,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配牛膝破血通经,并引药下行。如果患者体质变热,可以加入公英、连翘、黄柏加强清热解毒的效力;如果患者的肿胀尤其明显,可以加入苍术、泽泻以利湿消肿;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以加入乳香、制没药以活血止痛。
2.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桃仁、红花、当归、白芍、川芎、丹参、元胡、鸡血藤、水蛭。以上药物共同使用能够起去瘀血通脉络的效果。如果静脉炎发生在下肢,加牛膝;如果发生在上肢加入桑枝。出现肿胀可加入滑石、桂枝通阳利水;红肿明显则再添加公英、地丁清热解毒。
以金银花、蒲公英、地丁、车前子、生苡仁、茯苓、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解毒;丹参、炮甲珠活血散结消肿,肿胀明显者,皮色光亮者,加土茯苓、泽泻;疼痛明显者,加制乳香、制没药;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具体方药是丹参、赤芍、当归、川芎、金银花、土茯苓、赤小豆、生苡仁、炮甲珠、制乳香、制没药。患者可根据自身的病情酌情添加不同的药材。
静脉炎的偏方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一、猪蹄1只,毛冬青根150克,鸡血藤、丹参各50克。加水共煮至蹄烂,去药渣,吃肉饮汤。本方活血通脉,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患者。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二、蟾蜍。将其去肠杂洗净,人锅煮烂去骨,和面粉做成丸药,不拘分量可随时服用。本方清热去湿,解毒杀菌,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三、活蜗牛,将其洗净,连同壳捣烂如泥状,敷于溃烂面上,以湿纱布盖上,每日换药1次。本方通经活络,祛腐生肌,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四、茜草、丹参各12克,地鳖6克,王不留行12克,木瓜9克。薏米仁20克,清风藤、川牛膝各9克,茯苓12克,黄柏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能通络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五、鸡血藤30克,元参、双花各60克,甘草、乳香各30克,土茯苓6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治疗静脉炎的偏方六、当归印克,乳香10克, 黄芪30克,银花60克,刘寄奴12克,甘草30克,桃仁10克,元参3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口服3次。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适用于血栓性脉管炎。
下肢静脉炎的症状有哪些
静脉炎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病,属于外周血管疾病,以下肢多见,下肢静脉炎的发生不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下肢浅静脉炎一旦发生成下肢深静脉炎,严重的话还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下肢静脉炎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及时的进行治疗,由于很多的人对下肢静脉炎症状的不了解,为了能提高大家对疾病的认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下肢静脉炎的症状有哪些,下肢静脉炎能治好吗?
1、浅层静脉炎,浅层静脉炎以四肢或胸部的浅表静脉多见,会沿浅静脉出现硬条索状红、肿、热、痛,短2―5公分,长的如柳条,压痛明显,沿静脉周围有的伴发红肿灼热炎症反应,约2―4周后,急性症状逐渐减退,可与皮肤呈条状粘连,或条状灰褐色素沉着。一般患肢无水肿,全身无症状。
2、深部静脉炎,好发于下肢的小腿、胸静脉及股骼静脉,前者为小腿肿胀,后者以大腿肿胀为主。患肢肿胀呈筒状,伴疼痛,行走加剧,远端有压迹,皮肤浅灰紫,浅静脉扩张明显。约1~2个月后,患肢胀疼会渐渐的缓和,但肿胀往往早上比较轻,晚上比较中,这种情况与活动有关。少数深部静脉炎可转为慢性的静脉回流障碍,患肢浅静脉曲张,血栓性浅静脉周围炎,甚至郁血性下肢溃疡感染。
静脉炎不是单纯的炎症,在静脉炎的急性期用一些消炎药虽然可以缓解静脉炎的症状,但是很容易反复发作,发生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回流的不畅,因此在治疗时,应该以畅通血管为主,可以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血管通畅了,症状自然就好了。但是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治疗静脉炎并非系统的治疗,血栓再通的程度和侧枝循环建立的情况不佳所致。随着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效果的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静脉炎的中医治疗
游走性浅静脉炎是怎么回事
游走性浅静脉炎是皮肤浅表静脉的反复发作、此愈彼起的炎症性疾患,多数发于下肢,局部皮肤潮红至紫红不等,可有硬条索状肿物,几天后自行消退,其他部位又起,此症很少单独存在,常是一些严重疾病的并发症: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约30-40%的脉管炎在病程中有游走性浅静脉炎或游走性浅静脉炎史,常发生于主干动脉的炎症活动期,所以一旦发现游走性浅静脉炎,应及时找专家正规治疗,如果认为痛苦不大而不重视的话,炎症的损伤一旦形成将很难完全恢复。
2.红斑性狼疮有10%可引起游走性浅静脉炎、白塞氏病也有部分病人会发生游走性浅静脉炎、部分肿瘤、白血病病人也可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应及时到医院确诊,以免延误治疗。
中医治疗脉管炎效果很好,中医治疗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消除血栓形成的因素,防止产生新的血栓,这样,患肢血管就可以进行正常的代谢,从而使疾病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