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遗尿症的原因

遗尿症的原因

1.遗传因素

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2.功能障碍

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

3.睡眠过深

本病患儿夜间睡眠很深,不易唤醒,唤醒之后,往往还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因此夜间唤醒排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比较困难。其原因在于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发生反射性排尿,遂成遗尿。

4.心理因素

亲人的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黑夜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孩子遗尿。

5.排尿习惯训练不良

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不要太溺爱孩子,让自己有独立的生活习惯,尽量的让孩子学会自己大小便,不要给孩子养成娇生惯养的毛病,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自己在晚上尿尿的时候叫大人了!

小孩遗尿症家长如何发现

1、按发病时间分:

①原发性遗尿:是指出生后一直尿床者,约占遗尿儿童的70-80%。与睡眠障碍有关的遗尿,绝大多数是属原发性遗尿症。

②继发性遗尿:指患儿在5岁以内,曾有一段时间(约3~6个月)不尿床,尔后再发生遗尿者。约占遗尿儿童的20-30%。

本症通常可自愈,随年龄增大后遗尿消失,大多数在8岁以后就停止尿床。

2、按遗尿时间分:作为遗尿症的一种分类方法是不严格的。

夜遗尿症(俗称尿床)和昼遗尿症。昼遗尿症患儿在白日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障碍等症状,在夜间肯定也遗尿,所以这只是一种习惯叫法。昼夜均有遗尿的患儿如不及时治疗可推迟到成年而不消失。

3、按发病原因分:

(1)功能性遗尿:由非器质性病变引起3周岁以上儿童不自主的排尿,并且遗尿为唯一症状者。

(2)器质性遗尿:因神经系或泌尿系器质性病变而引起3周岁以上儿童的不自主排尿现象。

其中原发性遗尿一定为功能性遗尿,功能性遗尿可为原发性遗尿或继发性遗尿,故有原发功能性遗尿和继发功能性遗尿之称。继发性遗尿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是器质性的,出生即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遗尿只能称为器质性遗尿,无原发、继发之说。

遗尿症可以分为哪几类

按遗尿始发的时间分:原发性遗尿症:是指出生以后就发生的遗尿。约有10%的这种儿童伴有躯体性疾病,如包茎、包皮过长、尿道比较狭窄、还有就是尿道下裂等泌尿系统不正常形、先天性膀胱括约肌发育不全、显性脊柱裂、神经性膀胱等;继发性遗尿症:指原发性遗尿消失6个月后再次出现的遗尿。大多有精神心理方面的原因,部分有器质性的原因引起。

按遗尿并发的症状分:单纯性遗尿症:是指除遗尿外无其他排尿症状者。杂性遗尿症:是指除遗尿外伴有白天尿频、尿急、尿会有疼痛、尿会溢出、还有就是排尿比较困难、尿淋漓不尽、尿量增多或减少、尿色清或黄等泌尿系统症状、便秘和腹泻、蛲虫症等胃肠道症状、经常感冒、长时间咳嗽、打呼噜呼吸系统症状。可以伴有包茎、包皮过长、尿道狭窄、尿道下裂、尿路感染、膀胱容量小、高活动性膀胱(OAB)、胃肠道功能不正常、尿崩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儿童遗尿症症状

临床表现

1、按发病时间分:

①原发性遗尿:是指出生后一直尿床者,约占遗尿儿童的70-80%。与睡眠障碍有关的遗尿,绝大多数是属原发性遗尿症。

②继发性遗尿:指患儿在5岁以内,曾有一段时间(约3~6个月)不尿床,尔后再发生遗尿者。约占遗尿儿童的20-30%。

本症通常可自愈,随年龄增大后遗尿消失,大多数在8岁以后就停止尿床。

2、按遗尿时间分:作为遗尿症的一种分类方法是不严格的。

夜遗尿症(俗称尿床)和昼遗尿症。昼遗尿症患儿在白日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障碍等症状,在夜间肯定也遗尿,所以这只是一种习惯叫法。昼夜均有遗尿的患儿如不及时治疗可推迟到成年而不消失。

3、按发病原因分:

(1)功能性遗尿:由非器质性病变引起3周岁以上儿童不自主的排尿,并且遗尿为唯一症状者。

(2)器质性遗尿:因神经系或泌尿系器质性病变而引起3周岁以上儿童的不自主排尿现象。

其中原发性遗尿一定为功能性遗尿,功能性遗尿可为原发性遗尿或继发性遗尿,故有原发功能性遗尿和继发功能性遗尿之称。继发性遗尿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是器质性的,出生即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遗尿只能称为器质性遗尿,无原发、继发之说。

功能性遗尿症的诊断

功能性遗尿症指5岁以后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因而或白天尿在裤子上,而又无明显器质因。

功能性遗尿症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遗尿症儿童常有家族史,约70%患儿的一级亲属中有遗尿的历史,可能与控制遗尿的神经机制成熟推迟有关。(2)强烈的精神刺激:各种精神的或躯体的严重问题均可造成强烈的不良刺激,如父母离异或死亡,与母亲突然分离,入托入所,搬迁,意外事故或生病住院等,均可使处在学习控制排尿的关键时期(3~4岁)的儿童这一功能受到破坏而造成遗尿。(3)心理障碍:遗尿儿常有较多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如情绪、、抽动症、好发脾气、咬指甲等。

遗尿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遗尿指从小到大一直尿床,继发性遗尿指5岁以前有一段时间已不尿床(至少6个月),5岁以后又再次出现尿床。原发性遗尿占大多数,约75%~80%。遗尿以夜间遗尿最常见,约占80%。随着年龄增加,遗尿症状逐渐减少。

遗尿症诊断按ICD-10标准诊断依据为:(1)年龄在5岁或5岁以上(或智龄4岁以上);(2)5岁儿童每月至少2次遗尿,6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1次遗尿;(3)排除有明显原因引起的遗尿。在诊断功能性遗尿时,必须删除各种躯体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和畸型(、尿道口狭窄,尿道下裂),隐性脊柱裂、神经系统疾病(如症、外伤、肿瘤、)、、精神发育迟滞等。

遗尿症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通过与家长和患儿分别交谈,使患儿建立信心,摒弃耻笑、嫌弃、责骂或体罚患儿的不良方法)、膀胱排尿功能训练、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和中医治疗。

具体遗尿症症状分析

1、按遗尿并发症状分

单纯性遗尿症:是指除遗尿外无其他排尿症状者。

复杂性遗尿症:是指除遗尿外伴有白天尿频、尿急、尿痛、尿溢出、排尿困难、尿淋漓不尽、尿量增多或减少、尿色清或黄 等泌尿系统症状、便秘和腹泻、蛲虫症等胃肠道症状、经常感冒、长时间咳嗽、打呼噜呼吸系统症状。可以伴有包茎、包皮过长、尿道狭窄、尿道下裂、尿路感染、 膀胱容量小、高活动性膀胱(oab)、胃肠道功能紊乱、尿崩症、糖尿病等病变。

2、按遗尿始发时间分

原发性遗尿症:是指出生以后就发生的遗尿。约有10%的这种儿童伴有躯体性疾病,如包茎、包皮过长、尿道狭窄、尿道下裂等泌尿系统畸形、先天性膀胱括约肌发育不全、显性脊柱裂、神经性膀胱等。

继发性遗尿症:指原发性遗尿消失6个月后再次出现的遗尿。大多有精神心理方面的原因,部分有器质性的原因引起。

3、按遗尿患者的年龄分

小儿遗尿症:指12岁以下的遗尿。

成人遗尿症:指12岁以上的遗尿,多伴有心理上的障碍。成人遗尿症患者的发病率很高(1%),且求医率近年来逐渐增高,已占我们门诊病人的三分之一。

遗尿症有哪些原因

我的孩子在5岁半的时候还会尿床,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都没有了尿床的情况,我才意识到儿子的情况可能是一种病,在我的一番了解后知道了儿子确实是有遗尿症。当时去医院给儿子做了检查,当时显示儿子有些肾虚,也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他5岁多了依然还在尿床,好在在一番治疗后儿子的情况好转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遗尿症有哪些原因?

1膀胱小、膀胱括约肌功能差可引起遗尿症,白天小便次数多,有尿憋不住,有尿急、尿频现象,有个别的孩子白天还有尿裤子现象。

2大脑内分泌失调,肾气不足可引起遗尿症,孩子再晚上12-2点之间尿床,叫时迷糊,不叫则尿。

3脾胃虚弱可以引起遗尿症,这个情况下的孩子会饭量小,挑食,体弱多病,易感冒上火闹嗓子。

4膀胱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会场导致遗尿症,灵敏度差,神经感受器传递信号有误,早上凌晨有尿不能醒,导致的尿床。

5肾虚会导致孩子遗尿症,发育慢个子矮小,晚上出盗汗,白天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记忆力差。

遗尿症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危害?

遗尿症属于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孩子频繁的尿床,不仅会给家长带来一些不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危害孩子的一生。

1、影响第二性征发育:遗尿患者第二性征发育受影响,成年后易发生少精、阳痿、早泄、闭经、月经不调、排卵障碍等,直接影响生育及性功能。

2、影响孩子智力发育:遗尿症不同于普通尿床,其对孩子的智商有着严重影响,据调查,遗尿症患儿比正常儿童智商低17%-23%,多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大脑神经发育与精细动作不协调等方面。也因此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3、造成孩子免疫力低下:患有遗尿症的孩子免疫力低下,易生病,挑食、厌食、不易消化的情况明显。

4、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因家长的打骂,遗尿症患儿常有羞愧等情绪,长此以往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内疚、恐惧、焦虑、胆小等心理,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产生恶劣影响。

摆脱遗尿症,还孩子一个健康未来

对待遗尿症,家长的打骂教育、各种中药调理、营养补充都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长期服用西药又会产生毒副作用,损害孩子的肝肾功能。因此想要解除遗尿症对孩子的危害,唯一的办法就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杭州宝善堂中医儿科研究所医生指出,膀胱功能失调是导致遗尿症的根本病因,而当前治疗遗尿症的多种方法中,只有指控排尿疗法是针对这一病因进行的疗法。

自控排尿疗法 针对病因 从根本治疗遗尿症

自控排尿疗法以中医专科专研的纯中药配合中医电子针灸和中药穴位贴敷刺激膀胱功能穴位,补肾培元,疏通机体经络,调节各脏腑功能,使之协调平衡,增强患儿虚弱的体质,使患儿觉醒阈降低,膀胱括约肌收缩控制能力增强。同时,辅以膀胱功能训练、唤醒疗法及心理精神安慰训练,指导家长督促孩子加强尿道外括约肌和腹内 肌对排尿的控制,训练患儿对膀胱膨胀的敏感性并及时苏醒,达到夜间自控排尿的目的,解决遗尿症的根本问题。

【自控排尿疗法治疗遗尿症四大优势】

1、无创无痛:治疗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彻底解决了长期服用西药导致肝肾器官影响儿童发育行为的难题。

2、专病专治:通过高精度全数字可视检测仪器找出致病原因与发病机制,解决了以往遗尿症重治不重诊的弊端。

3、效果明显:“自控排尿疗法”从分子基因学、细胞病理学、纳米药理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神经学、医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出发,立体综合地治疗遗尿症,解决了遗尿症久治无效的难题。

4、治疗彻底:“自控排尿疗法”是遗尿症治疗的佳选择,由内而外平衡脑部细胞体液免疫,达到改善、稳定不复发的目的。

儿童遗尿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1、日常检查确诊儿童遗尿症:日常中家长须多注意孩子的表现和身体情况,以及尿床的次数,以达到可以判定孩子是否患有遗尿症。

2、遗尿症病史及体检确诊儿童遗尿症:注意有无遗传因素,遗尿症是否由婴儿开始,后来才出现者及日间有排尿症状者可能继发性遗尿。同时有便秘或神经系疾患者可能继发于神经原性膀胱。体检应作全身详细体检,特别注意肛门括约肌张力是否正常,有无脊柱裂,会阴部感觉有无减退及下肢活动是否正常。

3、其他遗尿症检查确诊儿童遗尿症:包括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尿培养。

4、X线检查确诊儿童遗尿症:平片观察有无脊柱裂,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有无机械性梗阻。

5、尿流动力学检查确诊儿童遗尿症:尿流率检查观察有无下尿路梗阻,膀胱内压测定观察有否无抑制性收缩。

引起孩子遗尿症的诱发因素是哪些

1.遗传因素

孩子出现儿童遗尿症可能通过遗传患上,有专家调查遗尿症患儿,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患儿的父母曾经都患有儿童遗尿症,这就使得孩子出现儿童遗尿症的患病率上升。研究发现,如果父母都曾患有儿童遗尿症,那么孩子出现遗尿症的患病率为77%,如果只是单方面患有,那么孩子出现儿童遗尿症的患病率在44%。

2.膀胱容量小

在对孩子膀胱进行B型超声检查发现,也只能患儿的膀胱容量明显比正常孩子的要小,而且随孩子患病程度的不同,患儿的膀胱容量比正常孩子小30%~50%左右,这就导致孩子夜间无法贮存更多的尿液,以至于造成尿床。

3.睡眠过深

孩子出现睡眠过于深沉,也是导致孩子出现尿床的原因,这方面主要是因为孩子在白天玩得过于疲劳,从而夜间睡眠过深过沉,并且难以唤醒,及时叫醒也是迷迷糊糊,从而出现尿床。

4.排尿习惯训练不当

有的家长给孩子使用尿布的时间过长,以致于不能使孩子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有的家长训练孩子排尿方法不对,在晚上把孩子唤醒以后,让他坐在便盆上,边玩边撒尿。这样孩子就不可能把排尿与坐便盆联系起来构成条件反射。

相关推荐

孩子爱尿床应该怎么办呢

绝大部分孩子尿是由于大脑皮层及皮下中枢的功能失调所致。少数患有蛲虫病、癫痫等精神疾病也伴也遗尿症。 突然改变新环境,或者突然失去父母照顾等原因,易导致精神紧张不安,不应偶尔遗尿就受到打骂而产生对排尿的恐惧心理和害羞自卑感,则形容恶性循环,经常尿床。 在小孩子10-18个月时就应该训练孩子的自觉排尿,如果用尿布的时间过长,或者长时间坐在便盆上,边玩边尿,对排尿毫无约束能力,日久就会开成遗尿症。 如果白天过累,夜间睡眠不易唤醒,唤醒后有一段时间,意识朦胧也会造成遗尿。 遗尿症治疗 要治疗遗尿症父母要从调理孩子

儿童遗尿症的诊断标准

儿童遗尿症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但是因为家长对遗尿症还不够了解,常常被家长所忽视。其实3岁之后,孩子会进入心理发育和性格成熟的关键期,尿床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直接杀手,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接下来就由济南六一儿童医院的医生为我介绍一下儿童遗尿症需要较哪些检查? 遗尿症多发生于2~5岁儿童,男孩较多见。患上遗尿症的孩子不仅仅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还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们一定要慎重。那么,孩子尿床到底是不是遗尿症遗尿症要如何判断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儿童遗尿症的诊断吧!

遗尿症如何预防

3岁以上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 ,遗尿的原因半数左右可能因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见膀胱神经肌肉功能失常。绝大多数遗尿儿童至10岁前自动痊愈。如何预防遗尿症的发生呢,分享一下。 1、注意有无遗传因素,遗尿是否由婴儿开始,后来才出现者及日间有排尿症状者可能继发性遗尿,同时有便秘或神经系疾患者可能继发于神经原性膀胱 2、作全身详细体检,特别注意肛门括约肌张力是否正常,有无脊柱裂,会阴部感觉有无减退及下肢活动是否正常 3、平片观察有无脊柱裂,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有无机械性梗阻,尿流率检查观察有无下尿路梗阻,膀胱内压测

小儿遗尿症原因

遗尿的确切原因目前仍不完全清楚,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30%遗尿孩子的爸爸和20%遗尿孩子的妈妈,在小时候也曾犯遗尿病。反过来讲,爸妈均有遗尿史,他们儿子有40%会遗尿,他们的女儿有25%也患此病。另外,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可见,遗尿有遗传倾向。 2、睡眠过深: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3、膀胱功能成熟延迟: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

遗尿的原因

医学上把儿童不能自主控制的排尿称为遗尿症”。0-2岁的婴儿不能自主排尿是正常现象,因为神经系统和膀胱功能尚未发育成熟。5岁时大约有15%的小儿仍有夜间遗尿。一般到5岁时,大部分小儿夜间遗尿消失。夜间遗尿的男孩明显较女孩多,大部分女孩到了2岁时白天和夜间都不遗尿。 遗尿症的病因很多,包括发育迟缓、睡眠不正常、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疾病影响。儿童2-4岁是能控制夜间排尿的最敏感阶段,如果小儿在这段期间生活环境不稳定、焦虑情绪重易导致遗尿症。 多数遗尿症的小儿无器质性疾病。就医时第一步要做的检查是查尿液,若无脓

遗尿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遗传因素 遗尿症儿童常有家族史,单卵双胎的孪生儿共同发病的概率高于双卵双胎者,双亲有遗尿症者,在后代中发现有遗尿症者达77%;父母中1人有遗尿症者,子女患遗尿症为44%。然而,仅仅白天有遗尿症的儿童似乎与遗传无关,而那些白天和黑夜均有遗尿的儿童,有明显的男性家族遗传史。Shaffer等(1984)发现阳性家族史在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中都很常见,说明遗传因素起一定的作用。最近丹麦的一些研究证实遗尿的显性基因是在第13号染色体上,这一发现为遗尿症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2.早产 遗尿症的流行病

遗尿症孩子要如何护理

遗尿症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那么,遗尿症孩子要如何护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遗尿症孩子的护理。 遗尿症孩子的护理 小儿尿床一般都有一定的钟点,家长要培养孩子自觉起床小便的习惯。家长还可以在孩子经常遗尿的钟点到来之前叫醒他,让他在清醒状态下小便。训练孩子白天憋尿也可作为一种方法,每当出现尿意时主动控制暂不排尿,开始可推迟几分钟,逐渐延长时间。对孩子的鼓励能加强他们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

遗尿症确实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我儿子今年10岁,每天晚上都要将他叫醒两次到厕所里解小便,才不会尿床,叫醒上厕所时他是迷迷糊糊的,有时连厕所也找不到。因为我老公小时候也会尿床,到十三四岁才不尿床的,有些老人说,孩子尿床与遗传有关,请问这与遗传有关吗,是病吗,有地方医治吗? 根据你所说的情况,你儿子患有遗尿症,而遗尿症确实有一定的遗传因素。 对于5周岁以上频繁尿床的孩子,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其他疾病,应该到医院查一查有没有糖尿病、泌尿系统等疾病。如果检查没有疾病,那么是原发性遗尿症。 原发性遗尿症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一是遗传因素,可能父母

孩子得了遗尿症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遗尿症患儿病情轻重不一,轻者一周快速,或1月快速,重者每日快速,或一夜几次尿床,健康欠佳,劳累,过度兴奋,紧张,情绪波动等可使症状加重;有时自动减少或消失,又可复发,约30%有的呈间断性尿床,有的呈持续性尿床尿床)持续数月,数年。患儿可于3-5年内发作次数逐渐减少而自愈,也有一部分人持续,也有一部分人持续至青春期或成人。 2、遗尿症患儿尿床前睡眠昏沉,难叫醒,家人强拉下床,他常这儿转转,那儿站站,抓挠头,神志迷糊,不知所措。家人叫其尿时,尿不出或尿不尽,往往随后上床后睡一会,便尿床了。 3、遗尿症患儿

孩子经常尿床,应该到哪里去治疗?我是山东济宁的

你好,遗尿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顽固性疾病,治疗应把握以下三点:一是选择卫生部门认可的专门研究治疗遗尿病的专科医院,因为这一类医院,大多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治疗方法,同时在治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一般不会误诊误治病人.二是系统,即应用正规治疗方案连续治疗,遗尿症属于慢性疾病,起病慢恢复的也慢,所以遗尿症的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用药,切勿半途而废.三是综合治疗,生活管理也很重要,只有按时用药,认真做功能训练,服药期间禁忌生冷,遗尿症才有可能完全治愈.